九上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 复习课件(共31张PPT)2025中考道德与法治第一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上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 复习课件(共31张PPT)2025中考道德与法治第一轮复习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2025中考道德与法治第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
中华一家亲
促进民族团结
维护祖国统一
我们的梦想
共圆中国梦
中国人,中国梦
怎么做
考点1:维护民族团结
(重要性)
为什么
(内涵)
是什么
①人口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②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③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②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
③我国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压力,直面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④★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⑤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①经济: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②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广大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福祉。
③文化: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考点2:反对分裂
①分裂会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各族人民就会遭殃。
②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③★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①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反对分裂,就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其要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
③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安全。 时政热点:2024联合利剑演习
(要求)
怎么做
(重要性)
为什么
怎么做
考点3:一国两制
①含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 ②地位:“一国两制”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
③基本内容: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④关系:“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
①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
②香港、澳门回归以来,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意义)
为什么
是什么
如何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①必须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 ②坚持依法治港治澳,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 ③落实中央对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落实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特别行政区社会大局稳定。 ④坚决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支持港澳巩固提升竞争优势,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时政热点:澳门回归25周年
注意区分“一国两制”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比较 “一国两制” 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
适用 范围 香港、澳门 和台湾 少数民族聚居
地方
目的 解决国家统一 问题 解决民族问题
权限 高度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
考点4:解决台湾问题
①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②我国宪法规定,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③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②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必须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
③两岸同胞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实现心灵契合,增进对和平统一的认同。
④两岸同胞要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增进理解、信任。
(要求)
怎么做
(重要性)
为什么
一、选择题
1.2024年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共谱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为主题的黔南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活动,向各族群众和广大游客献上了一场民族文化盛宴。这有利于( )
①增进民族团结 ②促进民族共同繁荣 ③实现同等富裕 ④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新疆吉亚乡团结新村现有居民500多户,包括汉族、维吾尔 族、回族等多个民族。各族群众像家人一样团结在一起,在种植、养殖过程中相互传授技能,互帮互助,携手开创幸福生活。这体现了( )
①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②我国各族人民同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③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共建美好家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D
3.近年来,我国通过开展对口支援省市的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帮助西藏民族自治区成功创建6家三级甲等医院,帮带1165个医疗团队、3192名本地医疗人员,填补2219项技术空白。可见,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 )
①促进了西藏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完善②推动西藏地区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③是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写照④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蟠龙社区聚居有汉族、壮族、瑶族等15个民族,曾荣获广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称号。2023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蟠龙社区。他多次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生命线。我们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因为( )
A.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B.我国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我国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我国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方针
5.2024年是澳门回归25周年。自回归以来,澳门始终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经济、民生等各项事业跨越式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人均GDP最高的地区之一。这体现了澳门( )
①坚持落实了“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②“一国两制”的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③贯彻了“一国两制、区域自治”的基本方针④融入了国家发展大局,与祖国内地共同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A
C
6.2024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会见马英九一行时表示,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辉煌灿烂、举世无双的中华文明,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为之感到骄傲和荣光。这说明( )
①两岸同胞要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②一个中国原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③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
④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我们的神圣职责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7.2024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会见马英九一行。习近平强调,两岸同胞有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历史,更重要的是我们对民族有共同的责任、对未来有共同的期盼。我们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来把握两岸关系大局。以下观点与讲话内容一致的是( )
①共同繁荣促发展,区域自治显优势 ②血浓于水骨肉亲,命运与共携手进
③民族团结要维护,神圣职责需履行 ④“一个中国”是原则,反对“台独”意坚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
C
C
8.香港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在香港结出累累硕果。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施“十四五”规划纲要,都为香港创造了重大机遇。这说明( )
①回归祖国,才能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②回归祖国,可以共享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③对香港来说,“一国两制”是最大的优势
④“一国两制”是好制度,必须长期坚持下去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②④
9.2024年清明前后,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率台湾青年一行再赴大陆祭祖寻根、参访交流。马英九表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同属中华民族。这表明( )
A.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 B.祖国完全统一促进了两岸之间的交流
C.各民族大统一、同呼吸共命运 D.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A
A
10.一座城市的街巷地名是当地历史、文化的载体和见证。漫步台北街头,看见南京东路、杭州南路、重庆北路、忠孝东路、仁爱路、信义路……似曾相识感扑面而来。这些地名背后都有着一段不平凡的故事,寄托着台湾同胞无尽的牵挂,成为印刻在他们记忆里的乡愁。这些地名( )
①表明了中华民族已实现伟大复兴
②承载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期盼
③诉说着两岸同根同源的历史文化
④印证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事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11.2024年9月27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352个模范集体、368名模范个人受到表彰。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召开体现了“促进民族团结”的哪些知识?
(2)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①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②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③各族人民只有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④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⑤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迁徙、贸易、婚嫁等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⑥我国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压力,直面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①积极履行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②学习相关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和民族知识。③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④积极宣传我国的民族政策,反对分裂。⑤团结少数民族同学,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平等相待。



同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 ,将该法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三 , 明确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当地公布实施。
联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判断分析:有了法治就能促进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 o (8 分)
2021年贵阳中考 判断与分析:第 15 小题 ,本题8 分 。联系材料 ,判断分析。
12. 材料一 为了更好地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必须坚持和完善“ 一国两制”制度体系 ,必须全面准 确贯彻“ 一国两制”、“ 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
材料二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于2020 年6 月30 日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 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 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联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判断分析:有了法治就能促进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法治是发展市场经 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 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 香港繁荣稳定的必然选择。
香港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 功,它是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制度体系。《中华人 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的颁布及实 施,正是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 自治的方针,健全中央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对特别行政区 行使全面管制权的制度,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 利益,保障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综上所述,法治实现了“一国两制”方针的具体化、法律 化、制度化,只有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才能 促进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
考点5:实现中国梦
是什么
(原因)
为什么
(1)含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2)内涵: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3)“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实现)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①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如何实现中国梦
①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画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②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③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④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历史方位
伟大成就
指导思想
两个百年梦想及战略安排
考点6:新时代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①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
②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
③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2”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①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2020年已建成)②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考点7:自信的中国人
①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能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
②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能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
③自信的中国人对发展有信心。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人间正道,坚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能够引领中国发展,创造中国奇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新的成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让中国人更加自信。
①我们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
②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
③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表现)
是什么
(原因)
为什么
(要求)
怎么做
1.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由此可见( )
①中国梦,也是世界人民的梦 ②实现中国梦,需要国家高速发展经济
③中国梦,也是每个国人的梦
④实现中国梦,要求我们促进民族团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对下面图片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A.第二个百年是指新中国成立100年
B.第二个百年是指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
C.第二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
D.第一个阶段是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现代化强国
D
A
3.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我国粮食产量1.39万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国家助学贷款提标降息惠及1100多万学生……2023年我国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的原因有( )
①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 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把教育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④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4.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充满战争、贩奴、殖民、掠夺等血腥罪恶,具有扩张性、侵略性甚至野蛮性。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着“天下一家”的宽广胸怀,5000多年来一直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主张以道德秩序构造一个群己合一的世界。由此可见,我们要实现的中国式现代化应该是( )
A.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B.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C.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D.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5.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继续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下列图示中,①②处应分别填入( )
A.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②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①改革开放 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①改革开放 ②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
B
6.中国的电动车“三蹦子”在国外街头爆火。新闻媒体称,“不起眼”的国货站上国际C位,提醒人民重新打量身边优秀国货的新价值。这告诉我们( )
A.中国制造世界最好 B.要对国家发展有信心
C.要发展只能坚持中国制造
D.生活中所有物品都要用国货
7.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下列有关中国精神的内容说法正确的是( )
①包含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②包含了以爱社会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③包含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④包含了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①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B
C
8.36岁的桂海潮少年时代便因“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致力于航天报国的事迹而感动,在心里埋下了一个航天梦。桂海潮带着心中的梦想和敢于吃苦的精神登上了成功的阶梯,面对国家重大需求,桂海潮瞄准航天动力学与控制领域继续深耕,用30余年不间断的热爱和努力实现航天梦,他用自己的双手把诸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桂海潮的成长经历启示我们( )
①有梦想,就一定能变为现实
②做自信的中国人,既要有梦想又要实干
③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④要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B
二、阅读与思考:2022年贵阳中考第14小题,本题8分。阅读材料,简明扼要回答问题。
9. “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国女足!”中国女足在亚洲杯连续三场落后的情况下,仍直面困局,永不放弃,勇夺桂冠,让“铿锵玫瑰”再次绽放。
“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国短道速滑!”中国短道速滑队为中国代表团夺得北京冬奥会首金,写下敢打必胜、永争第一的中国故事。
“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国!”神舟系列载人航天飞船一次又一次点亮太空,中国政府出动海陆空力量一次又一次将面临困境的同胞撤回和平安宁的祖国………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回答:
(1)以上材料展现出中国人怎样的风貌
(2)我们为什么“可以永远相信中国” (三点即可)
①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③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了。
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自信的中国人,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能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
10.行大国之道 迎复兴伟业
从小学堂到大社会,从小窗口到大视野,九年级时政社团“新闻我来说”主题探究活动持续开展。结合各任务组的成果展示,一起在问题解决中涵育素养,承载使命。
(1)怀“国之大者”,系民之关切。“观察组”的镜头,让我们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温度,这体现了我国坚持怎样的民主制度?
(2)如果你是“宣讲组”的主讲人,就“发展新质生产力,我国要深入实施的战略及其理论依据”进行简要阐述,你宣讲的要点会包括哪些?
(3)大国气象,时代气度。“评论组”的话语,折射出中国人骨子里的自信。做自信中国人,你会以怎样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等。
(3)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只要体现出国家责任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道路自信等,言之有理即可)
11.自信中国。
材料一 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梦想已经成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正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让中国人更加自信。
(1)从“自信中国人”的角度,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①____、②____。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重大实践创新成果的内涵,回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在实践创新过程中的意义、价值和作用。
(2)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结合“我们的梦想”的相关内容,列举2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重大实践创新的具体成果名称。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制度自信;②文化自信
2020贵阳中考36题
12. 2020 年伊始 ,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 , 突袭荆楚大地 ,迅速向各地蔓延 。党中央 提出“ 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 。一声令下 ,八方支援 ,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制度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拥有 1 000 多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武汉史无前例地宣布“ 封城”。 84 岁的钟南山院士毅然前往 ,73 岁的李兰娟院士带领团队奋力攻关 。人民军队、医护人员、建筑 工人及许许多多的普通人驰援武汉 , 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 。火神山、雷神山两座专门 医院火速建 设 ,从开始设计到建成完工 ,仅历时 10 天……团结和依靠人民群众 ,我们才能打赢这场疫情“ 防 控阻击战”。从材料中提炼有效信息 ,结合学科知识 ,完成下面表格中的内容






材料信息 学科观点
党中央提出“ 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 ” 的总要求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① 走中国道路
84 岁的钟南山院士毅然前往 ,73 岁的李兰娟院士带领团队奋力攻关。

团结和依靠人民群众 ,我们才能打赢这场疫情“ 防控阻击战” ③
一声令下,八方支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拥有 1000多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武汉史无前例地宣布“封城”。
弘扬中国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
2024年贵阳中考
判断与分析:第35题,本题8分。联系材料,判断分析。
13. 材料一 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老一辈革命家在青年时代就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壮志豪情,立下拯救民族于危难的远大志向,投身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他们追求的伟大理想已经变成现实。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材料二 我们靠实干创造了辉煌的过去,还要靠实干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实现梦想离不开奋斗,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只有经过不懈奋斗,梦想才能变成现实。新时代的劳动者,要用敬业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书写人生新篇章。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分析:自信的中国人既要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家,又要做践行敬业精神的实干家。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①自信的中国人是对国家有认同、 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的人。②一方面,我们要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家。泱泱中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的文明,这是我们自信的根基和力量的源泉。老一辈革命家心怀壮志,为拯救民族于危难而努力,他们追求的伟大理想如今已部分实现,而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我们要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心怀伟大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③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做践行敬业精神的实干家。我们靠实干创造了过去的辉煌,未来同样需要靠实干。实现梦想离不开奋斗,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 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只有通过不懈奋斗,梦想才能变为现实。新时代的劳动者需要用敬业精神,脚踏实地, 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综上所述,自信的中国人既要怀揣伟大梦想,又要立足实际,践行敬业精神,通过实干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人生新篇章
星光不负赶路人,
时光不负有心人。
谢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