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纳溪中学集团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纳溪中学集团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资源简介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纳溪中学集团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48分)
(2025九上·纳溪期末) 读局部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示地区地形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B.山地、高原面积广阔
C.东南部地形起伏较大 D.西北部地形陡峭
2.河流①在图示范围内的流向是(  )
A.东南流向西北 B.东北流向西南
C.自西向东 D.西南流向东北
3.图示范围内最大相对高度可能为(  )
A.710米 B.810米 C.590米 D.480米
(2025九上·纳溪期末)半边房是陕西关中地区的特色民居之一。当地盛传“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钱省木材,挡风避雨又御寒,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说法。下图示意“半边房外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挡风避雨又御寒”中的“风”主要指的是(  )
A.东南季风 B.东北季风 C.西南季风 D.西北季风
5.“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了半边房能最大限度地收集雨水,说明当地(  )
A.降水较少 B.高温多雨 C.暴雨频发 D.冬雨夏干
(2025九上·纳溪期末)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甲地区和乙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气候优势分别为(  )
A.光照、水源 B.热量、光照 C.降水、热量 D.热量、水源
7.关于甲、乙两地区各自的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甲地区利用光照充足和昼夜温差大的气候优势,发展特色农业
②甲地区依托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
③乙地区依托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建立能源基地
④乙地区依靠油气和生物资源优势,培育和发展相关支柱产业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
(2025九上·纳溪期末)下图为“长江武汉河段流量年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8.武汉河段的水文特征是(  )
A.春汛明显 B.有结冰期
C.枯水期长 D.水位季节变化大
9.根据武汉河段流量变化,推测其上游三峡电站发电量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0.三峡大坝建成后,得到缓解的水资源问题是(  )
A.时间分配不均 B.空间分布不均
C.污染 D.浪费
11.(2025九上·纳溪期末)2024年3月初,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已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春天,但部分地区仍乍暖还寒,体感上依旧寒冷。下图示意3月6日全国入春进程。据此完成下题。
我国东部地区入春进程的方向一般是(  )
A.由南向北 B.由北向南 C.由东向西 D.由西向东
12.(2025九上·纳溪期末)中美贸易战,美国打压华为说明尖端核心的技术是买不来的,必用也只能依靠我们自己来获得。我国历来重视科技的发展,国务院批准的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是(  )
A.台湾新竹科技园 B.长江三角洲
C.珠江三角洲 D.中关村科技园区
二、解答题(共52分)
13.(2025九上·纳溪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展示了该区域部分城市、交通、山脉、河湖概况。
材料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青海省考察时先后来到三江源、图中A山脉和B湖泊等地进行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改革开放,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深入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材料三:青藏地区略图。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建成后,从成都到拉萨坐火车仅需13小时。加快川藏铁路建设,不仅是西藏人民的期盼,也是全国人民的心愿。
(1)图中山脉A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说出山脉A的名称,并举一例说明该山脉的地理意义。
(2)青藏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请分析河谷农业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3)请据图文信息,从自然方面列举川藏铁路修建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
(4)简述川藏铁路的建设,对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5)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由于人们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活动,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请你为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献计献策。
14.(2025九上·纳溪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位于非洲西部的几内亚是非洲最为贫穷的国家之一,经济以农矿业为主。下图为“几内亚位置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援助基础建设】
几内亚沿海雨林广布,内陆草原广阔。中国援助几内亚建造的凯乐塔水电站是该国最大的水电站。该水电站设计巧妙,除了利用挡水坝发电,还建设了具有挡水和泄洪功能的溢流坝。
(1)描述几内亚的地理位置。
(2)说出凯乐塔水电站的建设对几内亚的重要作用。
【合作共谋发展】
几内亚矿产资源丰富,工业生产力量薄弱。铝土矿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3,且易于开采。炼铝是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生产1吨铝,约耗电15000度。我国H集团是全球产能规模最大的铝业集团,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率先实施海外铝土矿资源战略。如今,H集团的几内亚项目已成为世界第一大铝土矿出口基地。
(3)说出我国H集团在几内亚发展铝土矿业的有利条件。
(4)有人建议H集团将铝土矿运回国内加工生产,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B
3.A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地图上的方向判读
【解析】【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1.A、图中西南部等高线数值较大,多在500米以上,东北部等高线数值多在200米 以下,所以地势应是西南高东北低,故A错误;
B、图中大部分地区的海拔高度大多在200米以下,图中的平原面积广大,故B错误;
C、东南部等高线密集,且等高线数值变化大,说明地形起伏较大,故C正确;
D、西北部等高线稀疏,地形较为平坦,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根据地势高低判断河流流向,水往低处流。依据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读图可得,河流①在图示范围内的流向是自东北流向西南。
故答案为:B。
3.读图可知,该等高线地形图上的等高距为100米,因此可知,图示范围内最高海拔在700米-800米之间,最低海拔在0-100米之间,因此其相对高度位于700米-100米=600米与800米-0=800米之间,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4.D
5.A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传统民居与当地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从不同角度记录了当时的历史、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是我们了解当地人们生活状况的一部活的百科全书。
4.陕西关中地区是位于秦岭以北的北方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盛行东南季风,温暖湿润;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寒冷干燥,加剧了该地区的寒冷,所以“挡风避雨又御寒”中的“风”主要指的是寒冷干燥的西北季风,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对该地区影响较小,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5.据材料可知,人们建半边房的目的之一是最大限度地收集利用雨水,可推知当地降水较少,A正确,BC错误;陕西关中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干燥少雨,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6.B
7.D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新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
【解析】【点评】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
6.由图可知,甲地区是海南岛;乙地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海南岛地处热带,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多,终年热量充足,能够满足多种热带作物的生长需求,如椰子、橡胶等,热量是其发展农业生产的突出气候优势;新疆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晴天多,光照时间长,充足的光照有利于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更多的营养物质,光照是其发展农业的重要气候优势。
故答案为:B。
7.甲海南岛地区光照并不突出,且昼夜温差也不是其最大优势,其主要是利用热量优势发展热带特色农业,①错误;甲海南岛地区有美丽的海滩、热带风光等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可以依托这些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②正确;乙新疆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如塔里木盆地有大量的油气资源,可依托这些资源建立能源基地,③正确;乙新疆地区主要优势是油气资源和土地资源等,生物资源并非其突出优势,在培育和发展相关支柱产业中,主要是围绕油气等资源,而不是生物资源,④错误。
故答案为:D。
【答案】8.D
9.B
10.A
【知识点】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点评】河流水文特征主要包括径流量、汛期、结冰期、有无凌汛、流速及水位等;南方河流冬季无结冰期,主要的补给水源是雨水。
8.A、春汛一般出现在我国东北地区,河流因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形成春汛。长江武汉河段主要靠雨水补给,没有春汛,A 错误。
B、武汉位于秦岭 — 淮河以南,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0℃以上,河流无结冰期,B 错误。
C、从流量年变化曲线图可以看出,该河段流量较大的时间较长,枯水期相对较短,C 错误。
D、由流量年变化曲线图可知,该河段流量有明显的丰水期和枯水期,说明水位季节变化大,D 正确。
故答案为:D。
9.从 “长江武汉河段流量年变化曲线图” 可以看出,夏季流量最大。长江上游的三峡电站发电量与河流流量密切相关,流量越大,发电量越大。夏季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长江进入主汛期,河流流量大,所以三峡电站发电量最大的季节是夏季。
故答案为:B。
10.三峡大坝的主要作用之一是调节河流径流量的时间分配。在河流流量大的时期蓄水,在流量小的时期放水,从而缓解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A正确;南水北调工程调节了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和污染、浪费没有关系,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1.【答案】A
【知识点】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我国东部地区入春状态自南向北依次为夏、春、冬,可推知,我国东部地区入春的时间变化规律是入春状态由南向北时间越来越晚,因此,入春进程的方向一般是由南向北,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的气温分布大致是由南向北逐渐降低。春季时,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更多,气温回升更快,因此更早进入春天。而北方地区由于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角相对较小,获得的热量较少,气温回升较慢,入春时间相对较晚。
12.【答案】D
【知识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中关村科技园区是国务院批准的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关村有着丰富的科技资源、人才资源等,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诸多高新技术领域取得了众多成果,对我国的科技发展和创新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故答案为:D。
【点评】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它就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前身;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北京市政府派出机构对园区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中关村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是我国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
13.【答案】(1)A山脉是祁连山(脉);我国地势第一级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或青海省与甘肃省的分界线。
(2)①河谷海拔相对较低,热量相对充足;②河谷地区水源较为充足,便于农业用水;③河谷地区地形相对平坦,土壤肥沃。
(3)①青藏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缺氧,且有大面积的永久性冻土;(高寒冻土)②四川到青藏高原之间需要经过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势高差大(地形崎岖);③低温缺氧,滑坡、泥石流灾害频发。
(4)①促进西藏资源开发;②促进沿线旅游业的发展;③促进畜牧业的发展;④为西藏与其它地区经济往来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⑤利于藏族与其它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⑥带动当地的就业、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等。
(5)①退耕还草(林)②禁止乱采滥挖、禁止过度放牧、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③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或设立了自然保护区。
【知识点】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我国主要山脉;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和枢纽;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图中山脉 A 是祁连山。祁连山是我国地势第一级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也是青海省与甘肃省的分界线。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青藏地区整体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而河谷地区海拔相对较低,气温相对较高,热量条件相对较好,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的基本热量需求;河谷地区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为农业灌溉提供了便利条件;河谷地区地形相对平坦,相比于周围的高原山地,更有利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开展,且河流携带的泥沙等物质在河谷堆积,形成了较为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3)川藏铁路东起四川省成都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是中国国内第二条进藏铁路,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干线铁路之一。由于四川到青藏高原之间需要经过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势高差大;青藏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缺氧,且有大面积的永久性冻土,且易产生滑坡和泥石流等原因的影响,使川藏铁路被称为“最难建的铁路”。
(4)川藏铁路的建设,有利于激发西藏和四川以及邻近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带动当地的就业、带动沿线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为西藏与其它地区经济往来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利于藏族与其它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等。
(5)图中所示的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湿地面积锐减,为保护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自然保护区;同时还要禁止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
【点评】青藏地区地处我国西南部,位于昆仑山脉一祁连山脉以南,横断山脉以西,南至国界,青藏地区主要地形区为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被誉为“世界屋脊”。
(1)由图可以看出,A是呈西北--东南走向的祁连山,是我国地势第一级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青海省与甘肃省的分界线。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青藏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其自然原因为河谷地区海拔较低,年均气温相对较高,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等。
(3)川藏铁路东起四川省成都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是中国国内第二条进藏铁路,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干线铁路之一。由于四川到青藏高原之间需要经过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势高差大;青藏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缺氧,且有大面积的永久性冻土,且易产生滑坡和泥石流等原因的影响,使川藏铁路被称为“最难建的铁路”。
(4)川藏铁路的建设,有利于激发西藏和四川以及邻近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带动当地的就业、带动沿线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为西藏与其它地区经济往来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利于藏族与其它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等。
(5)图中所示的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湿地面积锐减,为保护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自然保护区;同时还要禁止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
14.【答案】(1) 几内亚位于非洲西部;西临大西洋,南邻塞拉利昂;位于低纬度;位于五带中的热带;
(2) 发电,保证人们的生产生活用电;防洪(挡水和泄洪)
(3) 几内亚铝土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4) 不赞同。当地资源、劳动力等生产成本低,如果运到国内,会增加成本;消耗我国能源,带来污染。赞同。我国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有利于促进我国就业,带动国内相关产业发展。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国家、居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非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几内亚位于非洲西部,西临大西洋,南邻塞拉利昂。从纬度上看,几内亚位于低纬度地区,大部分国土位于北纬 10° 左右,处于热带。
(2)几内亚经济以农矿业为主,对电力需求大,水电站发电能保证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用电,为经济发展提供能源保障,促进工业生产、农业灌溉等活动的开展。几内亚沿海雨林广布,降水丰富,容易引发洪水灾害。溢流坝的建设使其具备挡水和泄洪功能,有效减轻洪水对下游地区的威胁,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农田等基础设施。
(3)几内亚铝土矿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 2/3,且易于开采,这为 H 集团提供了充足且优质的原料来源,降低了开采成本。几内亚西临大西洋,拥有港口等交通设施,便于铝土矿产品的运输出口,有利于 H 集团将产品运往世界各地市场。
(4)不赞同将铝土矿运回国内进行加工生产,因为几内亚当地的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如果运回国内,会增加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还会增加我国的能耗,加大污染;赞同的理由是我国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生产技术更先进,有利于促进我国就业,带动国内相关产业发展。
【点评】几内亚位于非洲西部,西临大西洋;矿产资源丰富,铝土矿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 2/3,且易于开采,此外还有黄金、钻石、铁、铀等资源。水资源丰富,有尼日尔河、塞内加尔河、冈比亚河等多条河流发源于此。
1 / 1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纳溪中学集团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48分)
(2025九上·纳溪期末) 读局部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示地区地形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B.山地、高原面积广阔
C.东南部地形起伏较大 D.西北部地形陡峭
2.河流①在图示范围内的流向是(  )
A.东南流向西北 B.东北流向西南
C.自西向东 D.西南流向东北
3.图示范围内最大相对高度可能为(  )
A.710米 B.810米 C.590米 D.480米
【答案】1.C
2.B
3.A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地图上的方向判读
【解析】【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1.A、图中西南部等高线数值较大,多在500米以上,东北部等高线数值多在200米 以下,所以地势应是西南高东北低,故A错误;
B、图中大部分地区的海拔高度大多在200米以下,图中的平原面积广大,故B错误;
C、东南部等高线密集,且等高线数值变化大,说明地形起伏较大,故C正确;
D、西北部等高线稀疏,地形较为平坦,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根据地势高低判断河流流向,水往低处流。依据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读图可得,河流①在图示范围内的流向是自东北流向西南。
故答案为:B。
3.读图可知,该等高线地形图上的等高距为100米,因此可知,图示范围内最高海拔在700米-800米之间,最低海拔在0-100米之间,因此其相对高度位于700米-100米=600米与800米-0=800米之间,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5九上·纳溪期末)半边房是陕西关中地区的特色民居之一。当地盛传“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钱省木材,挡风避雨又御寒,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说法。下图示意“半边房外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挡风避雨又御寒”中的“风”主要指的是(  )
A.东南季风 B.东北季风 C.西南季风 D.西北季风
5.“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了半边房能最大限度地收集雨水,说明当地(  )
A.降水较少 B.高温多雨 C.暴雨频发 D.冬雨夏干
【答案】4.D
5.A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传统民居与当地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从不同角度记录了当时的历史、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是我们了解当地人们生活状况的一部活的百科全书。
4.陕西关中地区是位于秦岭以北的北方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盛行东南季风,温暖湿润;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寒冷干燥,加剧了该地区的寒冷,所以“挡风避雨又御寒”中的“风”主要指的是寒冷干燥的西北季风,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对该地区影响较小,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5.据材料可知,人们建半边房的目的之一是最大限度地收集利用雨水,可推知当地降水较少,A正确,BC错误;陕西关中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干燥少雨,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5九上·纳溪期末)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甲地区和乙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气候优势分别为(  )
A.光照、水源 B.热量、光照 C.降水、热量 D.热量、水源
7.关于甲、乙两地区各自的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甲地区利用光照充足和昼夜温差大的气候优势,发展特色农业
②甲地区依托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
③乙地区依托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建立能源基地
④乙地区依靠油气和生物资源优势,培育和发展相关支柱产业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6.B
7.D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新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
【解析】【点评】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
6.由图可知,甲地区是海南岛;乙地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海南岛地处热带,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多,终年热量充足,能够满足多种热带作物的生长需求,如椰子、橡胶等,热量是其发展农业生产的突出气候优势;新疆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晴天多,光照时间长,充足的光照有利于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更多的营养物质,光照是其发展农业的重要气候优势。
故答案为:B。
7.甲海南岛地区光照并不突出,且昼夜温差也不是其最大优势,其主要是利用热量优势发展热带特色农业,①错误;甲海南岛地区有美丽的海滩、热带风光等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可以依托这些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②正确;乙新疆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如塔里木盆地有大量的油气资源,可依托这些资源建立能源基地,③正确;乙新疆地区主要优势是油气资源和土地资源等,生物资源并非其突出优势,在培育和发展相关支柱产业中,主要是围绕油气等资源,而不是生物资源,④错误。
故答案为:D。
(2025九上·纳溪期末)下图为“长江武汉河段流量年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8.武汉河段的水文特征是(  )
A.春汛明显 B.有结冰期
C.枯水期长 D.水位季节变化大
9.根据武汉河段流量变化,推测其上游三峡电站发电量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0.三峡大坝建成后,得到缓解的水资源问题是(  )
A.时间分配不均 B.空间分布不均
C.污染 D.浪费
【答案】8.D
9.B
10.A
【知识点】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点评】河流水文特征主要包括径流量、汛期、结冰期、有无凌汛、流速及水位等;南方河流冬季无结冰期,主要的补给水源是雨水。
8.A、春汛一般出现在我国东北地区,河流因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形成春汛。长江武汉河段主要靠雨水补给,没有春汛,A 错误。
B、武汉位于秦岭 — 淮河以南,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0℃以上,河流无结冰期,B 错误。
C、从流量年变化曲线图可以看出,该河段流量较大的时间较长,枯水期相对较短,C 错误。
D、由流量年变化曲线图可知,该河段流量有明显的丰水期和枯水期,说明水位季节变化大,D 正确。
故答案为:D。
9.从 “长江武汉河段流量年变化曲线图” 可以看出,夏季流量最大。长江上游的三峡电站发电量与河流流量密切相关,流量越大,发电量越大。夏季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长江进入主汛期,河流流量大,所以三峡电站发电量最大的季节是夏季。
故答案为:B。
10.三峡大坝的主要作用之一是调节河流径流量的时间分配。在河流流量大的时期蓄水,在流量小的时期放水,从而缓解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A正确;南水北调工程调节了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和污染、浪费没有关系,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1.(2025九上·纳溪期末)2024年3月初,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已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春天,但部分地区仍乍暖还寒,体感上依旧寒冷。下图示意3月6日全国入春进程。据此完成下题。
我国东部地区入春进程的方向一般是(  )
A.由南向北 B.由北向南 C.由东向西 D.由西向东
【答案】A
【知识点】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我国东部地区入春状态自南向北依次为夏、春、冬,可推知,我国东部地区入春的时间变化规律是入春状态由南向北时间越来越晚,因此,入春进程的方向一般是由南向北,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的气温分布大致是由南向北逐渐降低。春季时,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更多,气温回升更快,因此更早进入春天。而北方地区由于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角相对较小,获得的热量较少,气温回升较慢,入春时间相对较晚。
12.(2025九上·纳溪期末)中美贸易战,美国打压华为说明尖端核心的技术是买不来的,必用也只能依靠我们自己来获得。我国历来重视科技的发展,国务院批准的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是(  )
A.台湾新竹科技园 B.长江三角洲
C.珠江三角洲 D.中关村科技园区
【答案】D
【知识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中关村科技园区是国务院批准的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关村有着丰富的科技资源、人才资源等,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诸多高新技术领域取得了众多成果,对我国的科技发展和创新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故答案为:D。
【点评】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它就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前身;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北京市政府派出机构对园区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中关村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是我国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
二、解答题(共52分)
13.(2025九上·纳溪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展示了该区域部分城市、交通、山脉、河湖概况。
材料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青海省考察时先后来到三江源、图中A山脉和B湖泊等地进行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改革开放,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深入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材料三:青藏地区略图。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建成后,从成都到拉萨坐火车仅需13小时。加快川藏铁路建设,不仅是西藏人民的期盼,也是全国人民的心愿。
(1)图中山脉A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说出山脉A的名称,并举一例说明该山脉的地理意义。
(2)青藏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请分析河谷农业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3)请据图文信息,从自然方面列举川藏铁路修建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
(4)简述川藏铁路的建设,对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5)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由于人们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活动,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请你为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献计献策。
【答案】(1)A山脉是祁连山(脉);我国地势第一级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或青海省与甘肃省的分界线。
(2)①河谷海拔相对较低,热量相对充足;②河谷地区水源较为充足,便于农业用水;③河谷地区地形相对平坦,土壤肥沃。
(3)①青藏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缺氧,且有大面积的永久性冻土;(高寒冻土)②四川到青藏高原之间需要经过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势高差大(地形崎岖);③低温缺氧,滑坡、泥石流灾害频发。
(4)①促进西藏资源开发;②促进沿线旅游业的发展;③促进畜牧业的发展;④为西藏与其它地区经济往来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⑤利于藏族与其它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⑥带动当地的就业、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等。
(5)①退耕还草(林)②禁止乱采滥挖、禁止过度放牧、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③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或设立了自然保护区。
【知识点】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我国主要山脉;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和枢纽;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图中山脉 A 是祁连山。祁连山是我国地势第一级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也是青海省与甘肃省的分界线。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青藏地区整体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而河谷地区海拔相对较低,气温相对较高,热量条件相对较好,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的基本热量需求;河谷地区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为农业灌溉提供了便利条件;河谷地区地形相对平坦,相比于周围的高原山地,更有利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开展,且河流携带的泥沙等物质在河谷堆积,形成了较为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3)川藏铁路东起四川省成都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是中国国内第二条进藏铁路,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干线铁路之一。由于四川到青藏高原之间需要经过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势高差大;青藏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缺氧,且有大面积的永久性冻土,且易产生滑坡和泥石流等原因的影响,使川藏铁路被称为“最难建的铁路”。
(4)川藏铁路的建设,有利于激发西藏和四川以及邻近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带动当地的就业、带动沿线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为西藏与其它地区经济往来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利于藏族与其它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等。
(5)图中所示的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湿地面积锐减,为保护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自然保护区;同时还要禁止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
【点评】青藏地区地处我国西南部,位于昆仑山脉一祁连山脉以南,横断山脉以西,南至国界,青藏地区主要地形区为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被誉为“世界屋脊”。
(1)由图可以看出,A是呈西北--东南走向的祁连山,是我国地势第一级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青海省与甘肃省的分界线。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青藏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其自然原因为河谷地区海拔较低,年均气温相对较高,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等。
(3)川藏铁路东起四川省成都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是中国国内第二条进藏铁路,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干线铁路之一。由于四川到青藏高原之间需要经过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势高差大;青藏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缺氧,且有大面积的永久性冻土,且易产生滑坡和泥石流等原因的影响,使川藏铁路被称为“最难建的铁路”。
(4)川藏铁路的建设,有利于激发西藏和四川以及邻近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带动当地的就业、带动沿线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为西藏与其它地区经济往来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利于藏族与其它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等。
(5)图中所示的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湿地面积锐减,为保护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自然保护区;同时还要禁止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
14.(2025九上·纳溪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位于非洲西部的几内亚是非洲最为贫穷的国家之一,经济以农矿业为主。下图为“几内亚位置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援助基础建设】
几内亚沿海雨林广布,内陆草原广阔。中国援助几内亚建造的凯乐塔水电站是该国最大的水电站。该水电站设计巧妙,除了利用挡水坝发电,还建设了具有挡水和泄洪功能的溢流坝。
(1)描述几内亚的地理位置。
(2)说出凯乐塔水电站的建设对几内亚的重要作用。
【合作共谋发展】
几内亚矿产资源丰富,工业生产力量薄弱。铝土矿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3,且易于开采。炼铝是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生产1吨铝,约耗电15000度。我国H集团是全球产能规模最大的铝业集团,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率先实施海外铝土矿资源战略。如今,H集团的几内亚项目已成为世界第一大铝土矿出口基地。
(3)说出我国H集团在几内亚发展铝土矿业的有利条件。
(4)有人建议H集团将铝土矿运回国内加工生产,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答案】(1) 几内亚位于非洲西部;西临大西洋,南邻塞拉利昂;位于低纬度;位于五带中的热带;
(2) 发电,保证人们的生产生活用电;防洪(挡水和泄洪)
(3) 几内亚铝土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4) 不赞同。当地资源、劳动力等生产成本低,如果运到国内,会增加成本;消耗我国能源,带来污染。赞同。我国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有利于促进我国就业,带动国内相关产业发展。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国家、居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非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几内亚位于非洲西部,西临大西洋,南邻塞拉利昂。从纬度上看,几内亚位于低纬度地区,大部分国土位于北纬 10° 左右,处于热带。
(2)几内亚经济以农矿业为主,对电力需求大,水电站发电能保证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用电,为经济发展提供能源保障,促进工业生产、农业灌溉等活动的开展。几内亚沿海雨林广布,降水丰富,容易引发洪水灾害。溢流坝的建设使其具备挡水和泄洪功能,有效减轻洪水对下游地区的威胁,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农田等基础设施。
(3)几内亚铝土矿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 2/3,且易于开采,这为 H 集团提供了充足且优质的原料来源,降低了开采成本。几内亚西临大西洋,拥有港口等交通设施,便于铝土矿产品的运输出口,有利于 H 集团将产品运往世界各地市场。
(4)不赞同将铝土矿运回国内进行加工生产,因为几内亚当地的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如果运回国内,会增加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还会增加我国的能耗,加大污染;赞同的理由是我国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生产技术更先进,有利于促进我国就业,带动国内相关产业发展。
【点评】几内亚位于非洲西部,西临大西洋;矿产资源丰富,铝土矿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 2/3,且易于开采,此外还有黄金、钻石、铁、铀等资源。水资源丰富,有尼日尔河、塞内加尔河、冈比亚河等多条河流发源于此。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