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突破(三)区域气候分析(含答案)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项突破(三)区域气候分析(含答案)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专项突破(三)区域气候分析
明朝郑和七次出使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传播了中华文明,促进了沿途地区与明朝的社会经济交往。下图示意郑和下西洋路线与亚洲的冬夏季风向。据此完成1~2题。
1.郑和船队航行主要依靠风力驱动,据此推测其出发和返程的季节最有可能是(D)
A.冬季出发、冬季返程
B.夏季出发、夏季返程
C.夏季出发、冬季返程
D.冬季出发、夏季返程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冬季盛行从亚欧大陆内部吹来的偏北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船队冬季出发借助的风是我国冬季盛行的偏北风。夏季盛行从太平洋吹来的东南风和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船队选择夏季风返程,借助风力,省时省力。
2.随郑和下西洋的费信在《星槎胜览》中对木骨都束国有一段这样的描述“山红土色黄,久晴天不雨,历岁地无粮”,据此推测木骨都束国的气候类型为(C)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山红土色黄,久晴天不雨,历岁地无粮”说明当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干旱,降水稀少,不适合发展粮食生产。其余气候类型都不会终年高温干旱。
位于亚洲东南部的菲律宾薄荷岛中部丘陵上的草在雨季时为绿色,旱季时被炎热的太阳晒干变成咖啡色,酷似巧克力,因此得名“巧克力山”。读图,完成3~4题。
   
  图1 薄荷岛景观图   图2 薄荷岛的气温和降水
3.结合上面两图,可以得知薄荷岛(D)
A.全年高温多雨
B.降水季节变化不明显
C.气温年较差大
D.为热带季风气候
读薄荷岛的气温和降水量图可知,薄荷岛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旱雨季分明,降水集中在6月至10月,降水季节变化明显,气温年较差小;全年高温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
4.如果我们到菲律宾旅游,能够欣赏到咖啡色“巧克力山”的最佳时间是(A)
A.3—4月 B.5—6月
C.7—8月 D.9—10月
薄荷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降水分为旱雨两季,雨季是6-10月,盛行东南季风,降水丰富;旱季是11月至次年的4月,盛行西北季风,降水稀少。因此,能够欣赏到咖啡色“巧克力山”的时间是旱季,11月至次年的4月。
5.仙人掌茎粗大,储存了丰富水分,叶退化,成针形,能减少水分的蒸发,树皮较厚同样也能减少树木体内水分的蒸发。依据仙人掌的形态特点,推测仙人掌原产地的环境为(A)
A.干旱 B.多雨 C.湿润 D.潮湿
6.新西兰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是世界上公认的黄金奶源地,下图是新西兰区域图,新西兰能成为世界黄金奶源地的主要优势在于(C)
①气候温和湿润,牧草多汁 ②地形平坦开阔,利于放牧 ③有全世界最严格的动物健康标准,牲畜疾病少 ④受工业影响小,环境污染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新西兰能成为世界黄金奶源地的主要优势在于新西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湿润,牧草多汁;新西兰拥有全世界最严格的动物健康标准,牲畜疾病少;受工业影响小,环境污染少。新西兰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读亚欧大陆部分地区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示意图,完成7~8题。
7.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C)
A.宗教信仰不同 B.环保意识不同
C.气候上的差异 D.建筑水平不同
亚欧大陆自大西洋沿岸到太平洋沿岸气候由海洋性过渡为大陆性,图中所示民居的墙壁厚度自西向东越来越厚,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气候上的差异,墙壁厚实,有利于御寒。
8.英国南部的气候类型是(C)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读图可知,鹿特丹位于欧洲西部,大西洋沿岸,常年受来自大西洋盛行西风的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
(气候与环境主题)银蚁生活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其生存绝技是能以0.855米/秒的速度在高温天气出巢觅食,被称为“快银”。图1为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图2为银蚁分布地区气候资料及银蚁外观图。读图,完成9~11题。
    图1            图2
9.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是(D)
A.呈半环状分布
B.呈放射状分布
C.南北纵列分布
D.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赤道穿过非洲大陆的中部,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非洲气候分布以赤道为轴,南北大致对称。从赤道往南、北两侧,依次出现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10.银蚁分布地区的气候特征是(D)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温和湿润
C.全年寒冷干燥
D.全年炎热干燥
读图可知,银蚁分布地区的气候特征是全年炎热干燥。
11.银蚁在觅食时快速移动主要是为了避免(A)
A.高温灼伤 B.暴雨淋洗
C.强风袭击 D.低温冻伤
由上题可知,银蚁主要分布在全年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区,其在觅食时快速移动主要是为了避免高温灼伤。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稀少,风力较小,全年高温,明显不是为了避免暴雨淋洗、强风袭击或低温冻伤。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伦敦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97毫米,年均雾日94天,有“雾都”之称。
(1)伦敦是世界著名的雾都,雾和雨雪都是降水的形式,伦敦的雾主要来自大西洋,西风把水雾带到伦敦。当地晴天较少,雾天较多,当地人夏季喜欢到欧洲南部地中海沿岸地区度假,原因是地中海夏季炎热干燥,适合日光浴。
(2)伦敦隔海相望的西欧平原,地形平坦,气候与伦敦相似,全年温和湿润,该气候适合多汁牧草生长,适合发展畜牧业,西欧居民喜食各种乳制品。
(3)该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游客可以游玩的人文、自然景观有英国大英博物馆,英国伦敦桥等。(任写一项)专项突破(三)区域气候分析
明朝郑和七次出使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传播了中华文明,促进了沿途地区与明朝的社会经济交往。下图示意郑和下西洋路线与亚洲的冬夏季风向。据此完成1~2题。
1.郑和船队航行主要依靠风力驱动,据此推测其出发和返程的季节最有可能是( )
A.冬季出发、冬季返程
B.夏季出发、夏季返程
C.夏季出发、冬季返程
D.冬季出发、夏季返程
2.随郑和下西洋的费信在《星槎胜览》中对木骨都束国有一段这样的描述“山红土色黄,久晴天不雨,历岁地无粮”,据此推测木骨都束国的气候类型为(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位于亚洲东南部的菲律宾薄荷岛中部丘陵上的草在雨季时为绿色,旱季时被炎热的太阳晒干变成咖啡色,酷似巧克力,因此得名“巧克力山”。读图,完成3~4题。
   
  图1 薄荷岛景观图   图2 薄荷岛的气温和降水
3.结合上面两图,可以得知薄荷岛( )
A.全年高温多雨
B.降水季节变化不明显
C.气温年较差大
D.为热带季风气候
4.如果我们到菲律宾旅游,能够欣赏到咖啡色“巧克力山”的最佳时间是( )
A.3—4月 B.5—6月
C.7—8月 D.9—10月
5.仙人掌茎粗大,储存了丰富水分,叶退化,成针形,能减少水分的蒸发,树皮较厚同样也能减少树木体内水分的蒸发。依据仙人掌的形态特点,推测仙人掌原产地的环境为( )
A.干旱 B.多雨 C.湿润 D.潮湿
6.新西兰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是世界上公认的黄金奶源地,下图是新西兰区域图,新西兰能成为世界黄金奶源地的主要优势在于( )
①气候温和湿润,牧草多汁 ②地形平坦开阔,利于放牧 ③有全世界最严格的动物健康标准,牲畜疾病少 ④受工业影响小,环境污染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读亚欧大陆部分地区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示意图,完成7~8题。
7.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A.宗教信仰不同 B.环保意识不同
C.气候上的差异 D.建筑水平不同
8.英国南部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气候与环境主题)银蚁生活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其生存绝技是能以0.855米/秒的速度在高温天气出巢觅食,被称为“快银”。图1为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图2为银蚁分布地区气候资料及银蚁外观图。读图,完成9~11题。
    图1            图2
9.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是( )
A.呈半环状分布
B.呈放射状分布
C.南北纵列分布
D.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10.银蚁分布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温和湿润
C.全年寒冷干燥
D.全年炎热干燥
11.银蚁在觅食时快速移动主要是为了避免( )
A.高温灼伤 B.暴雨淋洗
C.强风袭击 D.低温冻伤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伦敦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97毫米,年均雾日94天,有“雾都”之称。
(1)伦敦是世界著名的雾都,雾和雨雪都是降水的形式,伦敦的雾主要来自 洋, 风把水雾带到伦敦。当地晴天较少,雾天较多,当地人夏季喜欢到欧洲南部地中海沿岸地区度假,原因是地中海夏季 ,适合日光浴。
(2)伦敦隔海相望的西欧平原,地形 ,气候与伦敦相似,全年 ,该气候适合 生长,适合发展 ,西欧居民喜食各种乳制品。
(3)该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游客可以游玩的人文、自然景观有 。(任写一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