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人要有自信 课件(共24张PPT)-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统编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人要有自信 课件(共24张PPT)-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统编版2024)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第二单元 焕 发 青 春 活 力
第四课《 自信给人力量》
4.1 人要有自信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自信的含义,并树立正确的自信观。
教学难点:了解自信与自卑、自负的的区别,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并树立正确的自信。
健全人格:理解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对自己做出客观评价,能走出自信的误区,不自卑、不自负。
道德修养:树立对自我认识基础上的自信的生活态度,认识自己并树立正确的自信。
责任意识:了解自信的含义与表现,了解自信与自卑、自负的区别,以及他们与成功的关系。
【核心素养目标】
1、什么是自信(P34)
2、自信的表现(P35)
3、自信的作用(P35)
4、★自信与自负、自卑的表现(区别)(P35)
5、自信的来源(P36)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本节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
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相信自己的能力、发掘自己的潜力,可以帮助我们直面困难,从容迎接挑战。自信的青春有力量。自信有什么作用 我们怎样才能收获自信,做自信的人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四课第一节《人要有自信》。
第二单元 焕 发 青 春 活 力
新教材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 | 下册
4.1 人要有自信
(一) 什么是自信
生 活 观 察
考试前自信满满
考试中自信轻松应对
生 活 观 察
自信满满的表演
航天员自信神态
1、什么是自信(P34)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是一个人对自我能力的(肯定),是一个人自我能力的(彰显),是一个人精神风貌的(体现)。
笔 记
我觉得自己不行,不想参加。
我想挑战一下,正好可以提升自己。
探究与分享
你如何看待这几位同学的想法 如果是你,你打算怎么做
我要看看有没有自己擅长的项目。有,我就参加。
我想试一试,但又害怕失败。
近期,某校将开展“挑战者”主题系列活动,同学们可以报名参加不同的项目。
觉得自己不行可能是自卑心理。
没有自信。
没有自信心。
充满自信心,
相信
“我能行”。
2、自信的表现(P35)
思想上相信“我能行”,
行为上表现“我能行”,
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自信是一种“我能行”的信念。
探究与分享
我 能 行
想一想,你觉得在哪些方面“我能行”呢?在同意的项目前画“ ” 。
( )思维敏捷,上课积极发言。 ( )记忆力好,背英语单词快。( )学习成绩比较好。
( )文艺方面有特长。
( )在运动会中取得好成绩。( )在学科竞赛中取得好名次。
( )当干部,组织能力强。
( )善交往,朋友多。
( )有同情心,乐于助人。
( )身体健壮或身材苗条。
( )作业书写认真,受到老师的表扬。
( )动手能力强,积极参加课外活动。
新教材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 | 下册
4.1 人要有自信
(二) 自信的作用
探究与分享
请同学们说一说自信的人具备的特征有哪些?
外貌和表情
微笑、精神抖擞、眉毛扬起来、 眼睛炯炯有神……
个人品质
果断、真诚、勇敢、守信、虚心、可靠、幽默、理智、责任感……
举止和态度
昂首挺胸、正视对方、自然舒展、热情友好、 大方、活泼……
心情和体会
愉快、轻松、开朗、舒适、平静、安稳……
2、自信的作用(P34)
(1)自信让人乐观坚定。
自信让我们充满希望和力量,面对困难和失败不轻言放弃,朝着既定目标勇毅前行。
笔 记
相关链接
自卑的人永远是怯弱的,遇见困境就对自己失去信心。不认真学习和拼搏向上,而是垂头丧气、自暴自弃。小丽的这种行为是自卑的表现。
自 卑
4、自信的误区(P3)
有一女生小丽,初中时行为习惯极差,原学校拒绝吸收她读高中,入学考试成绩居全班之末。小丽整天有愁容无笑脸,思想负担很重。认为自己成绩差,“名声”又不好,担心在班上受孤立,担心将来别人都考上大学而自己考不上,被淘汰的就是她。为此,她抬不起头,挺不起腰,上课听讲不专心,发言不积极,整天沉默寡言,跟同学相处也很被动。甚至想辍学,干脆放弃高中阶段的学习,经常跟家长说“不读了!好烦了!”“读书没意思!”家长对此也大伤脑筋。
4、★自信与自负、自卑的表现(区别)(P35)
自信:
自卑
自负
自信表现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坦然面对真实的自己,从容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自卑与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
自卑表现为轻视自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低估自己的能力,不敢尝试。
自负表现为过高地估计自己,自以为是,好高骛远。
让我们超越自负,告别自卑,勇敢地迎接充满自信的生活吧!
3、自信的作用(P35)
(1)自信让人乐观坚定。
正是这种“我能行”,让我们充满希望和力量,面对困难和失败不轻言放弃,朝着既定目标勇毅前行。
(2)自信让人远离自负与自卑。
自信让人坦然面对真实的自己,从容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探究与分享
无人驾驶拖拉机
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
脱贫攻击锦旗
东风—1导弹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见证了祖国的快速发展,经历着国家的繁荣富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跨越,赋予我们坚定的民族自信、强大的民族自豪,让我们的发展基础日益厚实,拥有了更为充足的平视世界的底气。
5、自信的来源(P36)
平视世界的底气,归根结底来自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的中国繁荣发展、充满希望,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自信不是凭空而来。自信源于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积累的实力,源于和他人交往中获得的肯定,源于从社会稳定发展、国家繁荣富强中获得的安全感、成就感和自豪感。
5、自信的来源(P36)
笔 记
同学们,每个人的自信就像是智慧树中的每一个法宝,只有打开全部的法宝,才能揭开整个智慧树的自信面纱。我们的民族同样需要寻找自信,只有这样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千古不衰。
4.1 人要有自信
1、什么是自信(P34)
2、自信的表现(P35)
3、自信的作用(P35)
4、★自信与自负、自卑的表现(区别)(P35)
5、自信的来源(P36)
什么是自信
自信的作用
1.小英常对自己说:“我虽然个子不高,但也有许多优点,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塑造更好的自我形象。”这是( )
A.自高自大的表现,不利于全面认识自己
B.充满自信、欣赏自己、积极接纳自我的表现
C.自尊的表现,是在维护自己良好的外在形象
D.自负的表现,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缺点
B
【解析】本题选B。
2.在日常生活中,小张在上学时总是在别人的面前大声说自己多么的厉害,这是( )。
A.自大和自负
B.自强自立
C.自信和自豪
D.自命不凡
A
【解析】本题考查自大和自负。
A:自负是过度的自信,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造成骄纵、狂傲等心理,它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自大是自以为是,自己认为自己很了不起,甚至觉得自己比身边所有的人都强。题文中小张在上学时总是在别人的面前大声说自己多么的厉害,这是自大和自负的表现,A说法正确;BC:自立自强、自信自豪在题文中未体现,BC不符合题意;D:自以为不平凡,形容骄傲自满,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