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八章第二节《东南亚》教学设计(第2课时)课题 8.2.2 《东南亚》 单元 八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下教材分析 东南亚章节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新课程下初中中考要求掌握的五个地区之一,不仅涉及到具体的地理知识,还关系到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的养成。通过学习东南亚,学生可以掌握利用地图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为后续的区域地理学习打下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2022新课标要求 1. 运用地图,归纳中南半岛的地形地势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生活的关系。2. 运用地图表,说明中地半岛的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3.结合实例,说明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运用地图等相关资料,说出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的地形和河流分布特征。【综合思维】归纳中南半岛城市与河流分布特征,分析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地协调观】引导学生认识人类与地理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整体,理解在发展经济和生产生活过程中,要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地理实践力】通过阅读地图,能够从图中获取相应地理信息,提升识图、析图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世界地形、气候等基本自然要素,具备初步的读图、析图能力。然而,在了解地区地理环境方面,学生的能力还相对较弱,特别是在分析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影响方面,学生普遍欠缺深入的理解。因此,在本章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直观的教学材料和丰富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东南亚的地理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重点和难点 运用中南半岛地形图,分析其地形地势特点,说明河流对中南半岛城市和人口分布的影响,培养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重点、难点)结合课文P55—P56“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利用网络查找并认识东南亚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世界遗产,培养地理实践力。(重点)材料准备 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第112次中老缅泰湄公河巡航 观看视频 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求知欲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 【学习活动一】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方法指引】认真阅读课文P35,读图8.23中南半岛的河流与城市分布,回答问题。【问题引领1】【找一找】:中南半岛上的河流和山脉。看这些河流分别流经哪些国家,它们多与哪个国家相连?【想一想】:图中的山脉走向、河流流向分别有什么特点?【教师】用同步教学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①伊洛瓦底江(缅)、萨尔温江(缅)、湄南河(泰)、湄公河(六国)、红河(越)。东南亚地区的中南半岛与我国西南部山水相连。这些河多是国际河流,中下游流经中南半岛。②中地半岛的高山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地势特点:北高南低。【问题引领2】【想一想】:中南半岛山脉和河流的分布有什么规律?【找一找】湄公河在中南半岛上流经了哪些国家?分析河流沿岸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教师】教师用同步教学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①地形特征:山河相间,纵列分布②湄公河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六国。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在中国境内称为澜沧江。它发源于中国的青海省杂多县,在越南注入南海。③河流沿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易于灌溉,交通便利。经过长期开发已成为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地区。【学习活动二】课堂探究:认识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方法指引】认真阅读课文P36,读图8.23中南半岛的河流与城市分布,回答问题。【问题引领1】(1)找出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昭披耶河、湄公河和红河,说出它们流向的共同特点,指出其中发源于我国的河流。(2)找出河内、金边、万象、曼谷和仰光,看看它们临近的大河及所在国家,填写下表。【教师】教师用同步教学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小结】①这些河流都是自北向南流。②中南半岛的国家首都主要分布在大河沿岸及河口三角洲(仰光是缅甸的旧首都)。【问题引领2】城市沿河流分布的有哪些有利因素?城市沿河流分布的有哪些不利因素?简要归纳影响城市与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教师】用同步教学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①有利因素:地形平坦,土地资源丰富;生产和生活用水充足;水产资源丰富,食物充足;航运便利。②不利因素:水污染、洪涝灾害、交通不便,需要架桥、房屋地基不牢,有安全隐患。③影响城市与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分布等。社会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条件、文化教育等。【学习活动三】视频欣赏:“花园城市”—新加坡多姿多彩的热带风光(同步教学课件)图片欣赏:东南亚著名的世界遗产及旅游胜地(同步教学课件) 认真阅读,思考问题,分析归纳。认真阅读,思考问题,分析归纳阅读课文,联系已学过的气候知识,回答问题观看课件演示,思考问题 帮助学生理解该地区的地形特征,掌握河流对城市和农业的影响,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分析地形特征及河流分布特点,理解河流对城市和农业的影响,培养综合思维能力组织并引导学生共同探究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念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培养地理思维能力课堂练习 见同步教学课件第28页—34页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东南亚的重要地理位置、独特的气候特征以及丰富的农业资源。这些知识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东南亚的自然环境,还能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 举一反三,帮助学生强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板书 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中南半岛的河流及地形特点①主要河流:湄公河、湄南河、红河等②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湄公河③地形特征:山河相间,纵列分布2.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①有利条件:地形平坦,水源充足,航运便利②不利条件:水污染、洪涝灾害等 引导学生思维,突出教学重点、利于理解和记忆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指出了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并详细讲解了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同时,结合东南亚的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分析了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得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有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教学过程的深入分析和思考,教师可以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