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节 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方法一:使用地图1.利用地图可确定一个国家的__地理位置__、领土组成、首都及其他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分析得出该国__自然环境__的基本特征。2.埃及是__非洲__国家,大部分国土位于非洲东北部,只有__苏伊士运河__以东的__西奈半岛__位于亚洲。埃及西邻利比亚,南接苏丹,东临红海并与巴勒斯坦、以色列接壤,北濒地中海。尼罗河三角洲和北部沿海地区属地中海气候,南部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3.世界第一长河——__尼罗河__是埃及的主要水源。4.__尼罗河谷地和尼罗河三角洲__自古便是埃及的农耕区。5.__纳赛尔水库__起到调节旱涝的作用;__阿斯旺大坝__为尼罗河下游城市提供电力和水源。6.苏伊士运河连接__地中海__和__红海__,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也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埃及的地理位置特点海陆位置 东临红海,北临地中海,地跨亚、非两大洲。绝大部分国土位于非洲东北部。西奈半岛属于亚洲纬度位置 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和31°N之间位置重要性 既是亚、非之间的陆路交通要冲,也是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海上航线的捷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境内的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与地中海,大大缩短了大西洋与印度洋沿岸各港口之间的航程方法二:使用图片1.通过分析图片信息,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人文和自然环境特色。2.埃及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旅游资源丰富,素有“__世界最大的露天博物馆__”的美誉。方法三:使用数据1.通过对数据的解读和分析,可以判断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情况、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特点等。2.__旅游业__发展迅速,已成为埃及的经济支柱。3.旅游业、石油工业、侨汇和苏伊士运河,成为埃及外汇收入的四大主要来源。重难点 尼罗河对埃及经济、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对点训练】(贵州贵阳期末)古埃及人很早就发现尼罗河每年6—10月定期泛滥的规律,并找到与之相适应的农业耕作方式。他们将一年分为三季(每季4个月),即“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人们在泛滥后的土地上耕作,在干旱的沙漠地区形成一条“绿色长廊”。读图,完成1~2题。1.“绿色长廊”发展农业生产的水源主要来自( B )A.降水 B.河流水C.地下水 D.冰雪融水埃及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A错误;尼罗河为埃及人民提供了几乎唯一的地表水源,被称为“母亲河”,是农业重要的灌溉水源,B正确;地下水不是主要水源,C错误;埃及气候炎热干燥且境内无高大山脉,90%以上的土地为沙漠,几乎没有冰雪融水,D错误。2.该地区盛产长绒棉的优势条件是( A )A.光照充足 B.气温年较差大C.雨热同期 D.年降水量丰富埃及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气候干旱,长绒棉种植区沿尼罗河分布,因此埃及盛产长绒棉的优势条件是光照充足,有丰富的灌溉水源,河流两岸土壤肥沃,A正确;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少,排除BCD。知识点1 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1.贝贝的爸爸从埃及考察回来,说了些有关埃及的情况。请你帮贝贝判断,爸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A.埃及地跨亚、非两大洲B.苏伊士运河东面的西奈半岛属于非洲C.埃及的苏伊士运河联结了地中海和红海D.首都开罗位于尼罗河三角洲2. 读图,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D )A.①——波斯湾 B.②——马来半岛C.③——塞得港 D.④——纳赛尔水库知识点2 自然环境3.某旅行团在《埃及旅游手册》中有一条建议是“带上防晒霜、遮阳伞”,这是因为当地以__________为主。( B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4.埃及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A )A.终年炎热,干燥少雨B.四季分明,温差显著C.冬季温和,夏季炎热D.分干、湿两季,降水稀少知识点3 社会经济(教材活动改编)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每年6—10 月定期泛滥的规律从事农业活动。他们将一年分为三季(每季4个月),即“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人们在泛滥后的土地上耕作,使干旱的沙漠地区出现一条“绿色长廊”。读埃及农业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5.推测古埃及人每年“播种季”的月份是( D )A.3月—6月B.5月—8月C.7月—10月D.11月至次年2月据题干可知,古埃及人很早就发现尼罗河每年6—10月定期泛滥的规律,并找到与之相适应的农业耕作方式。他们将一年分为三季(每季4个月),即“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其中“泛滥季”是指7—10月,“播种季”是指11月至次年2月,“收获季”是指3—6月,D正确。6.影响埃及农作物、城市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B )A.土壤 B.水源C.气候 D.地形读图可知,埃及农作物、城市主要分布在尼罗河附近,埃及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因此水源是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尼罗河沿岸水源充足,因此农业集中,形成“绿色长廊”,B正确,ACD错误。7.下列旅游项目适合在埃及开展的是( A )A.乘船游览尼罗河B.驰骋在热带草原上,观赏种类和数量居世界各洲之冠的热带动物C.体验热带雨林风光D.攀登“赤道雪峰”乞力马扎罗山尼罗河位于埃及,可以乘船游览尼罗河,A正确;埃及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还有小部分为地中海气候,无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因此无法驰骋在热带草原上,也无法体验热带雨林风光,BC错误;乞力马扎罗山位于东非高原东北部,在埃及无法攀登“赤道雪峰”乞力马扎罗山,D错误。8.下列旅游资源不属于埃及的是( B )A.金字塔 B.卢浮宫C.狮身人面像 D.卢克索古城(广西来宾期末)读埃及简图,完成9~11题。9.该国境内最长的河流是( B )A.多瑙河 B.尼罗河C.亚马孙河 D.密西西比河埃及境内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而且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B正确。多瑙河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A错误。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C错误。密西西比河是美国最大的河流,同时也是北美洲最长的河流,是世界第四长河,D错误。10.下列关于埃及的叙述,正确的有( C )①埃及地跨亚、非两洲 ②图中甲处为巴拿马运河 ③埃及的人口和城市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尼罗河三角洲地区 ④埃及气候炎热干燥,除南部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外,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埃及绝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苏伊士运河东面的西奈半岛属于亚洲,故埃及地跨亚、非两洲,①正确;图中甲处为苏伊士运河,②错误;埃及的人口和城市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尼罗河三角洲地区,③正确;埃及气候炎热干燥,北部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而非南部,④错误。11.埃及卢克索神庙是世界文化遗产,每年都有几十万游客从世界各地慕名而来。下列行为有利于保护神庙的有( A )①控制周围的工业污染 ②限制参观人数 ③禁止在周围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 ④在神庙雕像上刻写“××到此一游”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控制周围的工业污染,限制参观人数,禁止在周围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有利于保护神庙的旅游环境,①②③符合题意;而在神庙雕像上刻写“××到此一游”,影响旅游景观的欣赏价值,甚至使旅游景观遭到损坏。(贵州贵阳期末)下图为巴西和埃及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12.两国地理位置的相同之处是( C )A.都濒临两个海域B.都跨两个大洲C.都有热带分布D.都跨南、北半球读图可知,巴西只濒临大西洋,埃及濒临地中海和红海,A不正确;巴西位于南美洲,埃及地跨亚洲和非洲,B不正确;巴西有南回归线和赤道穿过,埃及有北回归线穿过,都有热带分布,C正确;巴西跨南、北半球,埃及全在北半球,D不正确。13.巴西工业多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有利条件有( D )①亚马孙河提供充足水资源 ②农产品和矿产资源丰富 ③东南沿海地区气候较凉爽 ④东南沿海地区交通便利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巴西人口和工业分布的共同点是都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原因是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临近海洋,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农产品和矿产资源丰富,②③④正确;亚马孙河位于巴西北部。14.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孕育了古埃及灿烂的文明。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埃及的西奈半岛位于__亚__洲,苏伊士运河沟通了__地中海__和__红海__,从而大大缩短了印度洋和大西洋沿岸各港口之间的航程。(2)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以下属于埃及历史遗迹的是__A__。(3)青尼罗河和白尼罗河是尼罗河的两条主要支流,完成以下反映尼罗河定期泛滥原因的结构图。(4)为防止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埃及于1960年建造了阿斯旺水坝。对于阿斯旺水坝建造的利与弊,人们一直争论不休。请说明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利:防止河水泛滥。弊:土壤肥力下降,三角洲的面积减小。15.(山东青岛期末)比较法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常用方法。某校八年级学生对世界第一长河和第一大河进行了比较学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尼罗河为世界第一长河,被埃及人视为“母亲河”;亚马孙河大部分在巴西境内,流域面积705万平方千米,河口年平均流量22万立方米/秒,是世界上径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材料二 图1为埃及物产分布图,图2为巴西地形图,图3为巴西部分农矿产品分布图,图4为巴西气候类型分布图。任务一 找相似(1)从纬度位置看,两国主要位于__热__带。(2)从经济发展水平看,两国均属于__发展中__国家。任务二 析差异(3)尼罗河的流向是__自南向北__,亚马孙河自西向东注入__大西__洋。(4)结合图2和图4,从地形和气候角度,简析亚马孙河河口年平均流量巨大的主要原因。地形:__北、西、南三面地势高,中间低,有利于雨水汇集__。气候:__流经地区全年高温多雨,降水丰沛__。(5)同学们在研究中发现,埃及尼罗河沿岸人口__密集__,而巴西亚马孙河沿岸人口稀少。请分析亚马孙河沿岸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__亚马孙河沿岸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湿热,环境原始__。(6)据图1分析,埃及的主要农作物是__棉花__。分析埃及种植该作物的气候优势:__光照充足__。第六节 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方法一:使用地图1.利用地图可确定一个国家的__ __、领土组成、首都及其他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分析得出该国__ __的基本特征。2.埃及是__ __国家,大部分国土位于非洲东北部,只有__ __以东的__ __位于亚洲。埃及西邻利比亚,南接苏丹,东临红海并与巴勒斯坦、以色列接壤,北濒地中海。尼罗河三角洲和北部沿海地区属地中海气候,南部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3.世界第一长河——__ __是埃及的主要水源。4.__ __自古便是埃及的农耕区。5.__ __起到调节旱涝的作用;__ __为尼罗河下游城市提供电力和水源。6.苏伊士运河连接__ __和__ __,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也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埃及的地理位置特点海陆位置 东临红海,北临地中海,地跨亚、非两大洲。绝大部分国土位于非洲东北部。西奈半岛属于亚洲纬度位置 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和31°N之间位置重要性 既是亚、非之间的陆路交通要冲,也是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海上航线的捷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境内的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与地中海,大大缩短了大西洋与印度洋沿岸各港口之间的航程方法二:使用图片1.通过分析图片信息,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人文和自然环境特色。2.埃及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旅游资源丰富,素有“__ __”的美誉。方法三:使用数据1.通过对数据的解读和分析,可以判断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情况、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特点等。2.__ __发展迅速,已成为埃及的经济支柱。3.旅游业、石油工业、侨汇和苏伊士运河,成为埃及外汇收入的四大主要来源。重难点 尼罗河对埃及经济、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对点训练】(贵州贵阳期末)古埃及人很早就发现尼罗河每年6—10月定期泛滥的规律,并找到与之相适应的农业耕作方式。他们将一年分为三季(每季4个月),即“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人们在泛滥后的土地上耕作,在干旱的沙漠地区形成一条“绿色长廊”。读图,完成1~2题。1.“绿色长廊”发展农业生产的水源主要来自( )A.降水 B.河流水C.地下水 D.冰雪融水2.该地区盛产长绒棉的优势条件是( )A.光照充足 B.气温年较差大C.雨热同期 D.年降水量丰富知识点1 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1.贝贝的爸爸从埃及考察回来,说了些有关埃及的情况。请你帮贝贝判断,爸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埃及地跨亚、非两大洲B.苏伊士运河东面的西奈半岛属于非洲C.埃及的苏伊士运河联结了地中海和红海D.首都开罗位于尼罗河三角洲2. 读图,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A.①——波斯湾 B.②——马来半岛C.③——塞得港 D.④——纳赛尔水库知识点2 自然环境3.某旅行团在《埃及旅游手册》中有一条建议是“带上防晒霜、遮阳伞”,这是因为当地以__________为主。(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4.埃及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A.终年炎热,干燥少雨B.四季分明,温差显著C.冬季温和,夏季炎热D.分干、湿两季,降水稀少知识点3 社会经济(教材活动改编)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每年6—10 月定期泛滥的规律从事农业活动。他们将一年分为三季(每季4个月),即“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人们在泛滥后的土地上耕作,使干旱的沙漠地区出现一条“绿色长廊”。读埃及农业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5.推测古埃及人每年“播种季”的月份是( )A.3月—6月B.5月—8月C.7月—10月D.11月至次年2月6.影响埃及农作物、城市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土壤 B.水源C.气候 D.地形7.下列旅游项目适合在埃及开展的是( )A.乘船游览尼罗河B.驰骋在热带草原上,观赏种类和数量居世界各洲之冠的热带动物C.体验热带雨林风光D.攀登“赤道雪峰”乞力马扎罗山8.下列旅游资源不属于埃及的是( )A.金字塔 B.卢浮宫C.狮身人面像 D.卢克索古城(广西来宾期末)读埃及简图,完成9~11题。9.该国境内最长的河流是( )A.多瑙河 B.尼罗河C.亚马孙河 D.密西西比河10.下列关于埃及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埃及地跨亚、非两洲 ②图中甲处为巴拿马运河 ③埃及的人口和城市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尼罗河三角洲地区 ④埃及气候炎热干燥,除南部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外,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11.埃及卢克索神庙是世界文化遗产,每年都有几十万游客从世界各地慕名而来。下列行为有利于保护神庙的有( )①控制周围的工业污染 ②限制参观人数 ③禁止在周围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 ④在神庙雕像上刻写“××到此一游”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贵州贵阳期末)下图为巴西和埃及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12.两国地理位置的相同之处是( )A.都濒临两个海域B.都跨两个大洲C.都有热带分布D.都跨南、北半球13.巴西工业多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有利条件有( )①亚马孙河提供充足水资源 ②农产品和矿产资源丰富 ③东南沿海地区气候较凉爽 ④东南沿海地区交通便利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4.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孕育了古埃及灿烂的文明。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埃及的西奈半岛位于__ __洲,苏伊士运河沟通了__ __和__ __,从而大大缩短了印度洋和大西洋沿岸各港口之间的航程。(2)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以下属于埃及历史遗迹的是__ __。(3)青尼罗河和白尼罗河是尼罗河的两条主要支流,完成以下反映尼罗河定期泛滥原因的结构图。(4)为防止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埃及于1960年建造了阿斯旺水坝。对于阿斯旺水坝建造的利与弊,人们一直争论不休。请说明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15.(山东青岛期末)比较法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常用方法。某校八年级学生对世界第一长河和第一大河进行了比较学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尼罗河为世界第一长河,被埃及人视为“母亲河”;亚马孙河大部分在巴西境内,流域面积705万平方千米,河口年平均流量22万立方米/秒,是世界上径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材料二 图1为埃及物产分布图,图2为巴西地形图,图3为巴西部分农矿产品分布图,图4为巴西气候类型分布图。任务一 找相似(1)从纬度位置看,两国主要位于__ __带。(2)从经济发展水平看,两国均属于__ __国家。任务二 析差异(3)尼罗河的流向是__ __,亚马孙河自西向东注入__ __洋。(4)结合图2和图4,从地形和气候角度,简析亚马孙河河口年平均流量巨大的主要原因。地形:__ __。气候:__ __。(5)同学们在研究中发现,埃及尼罗河沿岸人口__ __,而巴西亚马孙河沿岸人口稀少。请分析亚马孙河沿岸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__ __。(6)据图1分析,埃及的主要农作物是__ __。分析埃及种植该作物的气候优势:__ 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7.6 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 - 学生版.docx 7.6 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