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中国的自然环境(综合测试含答案)-2025届中考地理一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中国的自然环境(综合测试含答案)-2025届中考地理一轮复习

资源简介

(9)中国的自然环境(综合测试)——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精炼与综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图一)和我国部分地形分布示意图(图二),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地势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多样,西部以平原、盆地、山地为主
B.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均为东西走向
C.我国地势东高西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D.太行山脉位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
2.昆仑山脉南北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
A.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 B.青藏高原、黄土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 D.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
213国道是贯穿中国南北的西部大道,某骑行团沿着该国道从云南磨憨口岸出发,一路向北行至内蒙古策克口岸。读“213国道路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213国道北段跨越的山脉是( )
A.昆仑山脉 B.祁连山脉 C.横断山脉 D.大兴安岭
4.下列关于213国道经过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多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 B.起止点所在省区民族种类单一
C.地形类型主要是高原、盆地 D.起止点所在省区以种植业为主
5.骑行团沿途可能见到的景观有( )
①碧海蓝天
②雪峰皑皑
③雨林风光
④草原花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丝路十分关,九分在甘肃。”家住陕西的小萱同学想利用寒假去考察河西走廊地区,需要收集相关资料。读甘肃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6.甘肃省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A.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B.自西北向东南递减
C.南多北少 D.北多南少
7.敦煌莫高窟壁画不易受潮变质,原因是其位于( )
A.湿润区 B.半湿润区 C.半干旱区 D.干旱区
2025年元旦,位于漠河、济南、上海、海口的四所友好学校在抖音上举办了一场网络视频联欢会。如图为四所学校所在城市位置及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图示四城市气候的共同特点是( )
A.夏季凉爽 B.冬季多雨 C.雨热同期 D.降水年际变化小
9.材料中的四个城市,年降水量超过800毫米的是( )
A.漠河、济南 B.济南、海口 C.上海、海口 D.漠河、上海
10.四个城市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漠河—温带大陆性气候 B.济南—温带海洋性气候
C.上海—亚热带季风气候 D.海口—热带雨林气候
11.当天,漠河冰天雪地,海口林木葱郁,造成两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一些关于河流的诗词标注在地图上对应的位置,得到了一张“诗词水文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念奴娇·昆仑》中写到“夏日消融,江河横溢”。“江河横溢”的水源补给主要来自( )
A.大气降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高山冰雪融水
1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首诗告诉我们自古以来长江就是( )
A.黄金水道 B.水能宝库 C.灌溉水源 D.水灾重地
读“南水北调部分工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南水北调中线的水主要来自( )
A.丹江口水库 B.钱塘江 C.淮河 D.珠江
15.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受益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南沿海地区
山体滑坡是指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或分散地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受连日强降雨天气的影响,2024年10月18日,四川阿坝马尔康党坝村发生一起山体滑坡,此次滑坡体积约28万立方米,共造成2栋建筑物灾毁,农作物灾毁20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山体滑坡的危害不包括( )
A.摧毁农田 B.砸埋房屋 C.毁坏道路 D.引发寒潮
17.造成党坝村此次滑坡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地势起伏大
②降雨集中
③土壤紧实
④植被稀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外出旅游时需防范山体滑坡,正确的做法是( )
A.在陡峭的沟壑露营 B.在植被稀少的山坡露营
C.在危岩突出的地方露营 D.尽量避免暴雨集中的季节去山区
春天跟随着油菜花的足迹缓缓前进着,金黄撒到哪里,春天就到了哪里。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读图,我国油菜集中产区的大部分区域( )
A.1月均温大于0℃ B.年降水量小于800mm
C.为温带季风气候区 D.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
20.关于我国东部油菜花开花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油菜花开放时间为7~8月
B.中温带地区的油菜花比亚热带的油菜花开放时间早
C.我国东部油菜花开花时间大致由南向北推迟
D.我国东部油菜花开花时间大致由东向西推迟
某学校组织了跨学科主题学习,语文、地理老师分别提供了有关黄河的学习资料。图1为“黄河诗文”的时间轴,图2及下表为黄河潼关站及水文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潼关站 多年平均 2021年
年输沙量(万吨) 92100 17100
2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反映出黄河最典型的水文特征是( )
A.水量大 B.含沙量大 C.流速快 D.无结冰期
22.同学们查阅的资料中,属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是( )
①在上游加强“绿色廊道”的生态建设
②在中下游推进“黄金水道”的生态治理
③在中游开展“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
④在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6分。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国道G331是环绕中国的三大国道之一,东起辽宁丹东市,一路向东,向北,向西,最终抵达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哈巴河县,沿途穿越平原、森林、湖泊、草原、沙漠和绿洲,是跨越最多时区和荒漠的北国大道,堪称“中国北境公路之王”,逐渐成为自驾游的新晋阿红国道。下图为331国道路线示意图。
(1)G331国道起点所在省区行政中心为_______,丹东市北依①_______山脉,南邻我国A_______海,隔鸭绿江与邻国B_______相望。(8分)
(2)从丹东一路向东向北,能看见中国和俄罗斯的界河——乌苏里江和③_______;穿越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②_______(填山脉),这里有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4分)
(3)向西穿行在C省区辽阔的大草原上,这里主要聚居的游牧民族是_______,其传统的特色民居称作_______;该省区与邻国D_______接壤。(6分)
(4)越过草原继续向西,大部分地区由于远离海洋,降水变_______(填“多”或“少”),缺少植被的覆盖,形成茫茫的沙漠和荒凉的戈壁。(2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材料 2023年初,“越冬专线”再次成为我国冬季热门旅行线路,搭乘列车可体验季节变化,同时也能欣赏沿途的美景。如图为越冬线路示意图和甲、乙两地冬季景观图。
(1)读图可知,我国东部地区入冬时间由北向南越来越_______(早/晚)。(2分)
(2)“越冬专线”从哈尔滨出发,一路向南穿越了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_______一线,此线为我国_______mm年等降水量线,“越冬专线”沿线地理景观差异明显。(4分)
(3)甲地位于_______平原,农业发达。主要粮食作物为_______(春小麦/冬小麦)。(4分)
(4)乙地小桥流水的景观图中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较薄,反映了当地_______的气候特点。(2分)
(5)“越冬专线”起点哈尔滨的“冰雕”闻名全国,造型巧妙,分析大型冰雕能够较长时间保存的原因?(4分)
2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湿地有“天然水库”、“鸟类乐园”、“地球之肾”等美称。一般来说,湿地是因蒸发量小于降水量,且地势较低平,排水不畅而形成。下图为我国主要湿地分布图。
(1)我国湿地大部分分布在__________(季风区/非季风区),湿地数量最多的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__地区,这是因为该区域降水较__________(多/少)。(6分)
(2)湿地的成因多样,西溪湿地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__地区,降水丰富,且因位于__________(地形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从而形成湿地;七星河湿地则是因为__________,气温较低、蒸发弱等原因形成的湿地。(6分)
(3)扎陵湖湿地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__地区,下列对扎陵湖景色描绘恰当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4分)
A.三河牛、马奔向天边 B.细毛羊游荡在绿洲荒原
C.牦牛穿过河谷间 D.塞上江南滩羊很悠闲
(4)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保护湿地的政策,主要是因为湿地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功能。(4分)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我国地形多样,西部以高原、盆地、山地为主;祁连山脉为西北—东南走向;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太行山脉位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故ABC叙述错误,D叙述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2.答案:D
解析:昆仑山脉南北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故选D。
3.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213国道呈南北走向,连接云南磨憨口岸和内蒙古策克口岸,北段跨越的山脉是祁连山脉,故选B。
4.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213国道经过了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主要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故A项错误;读图可知连接云南磨憨口岸和内蒙古策克口岸,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区,内蒙古自治区以蒙古族为主,故B项错误;读图可知,213国道经过了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经过地区的地形类型以高原、盆地为主,故C项正确;内蒙古自治区以畜牧业为主,故D项错误;故选C。
5.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213国道经过的地区都是位于内陆,不能看到碧海蓝天,故①项错误;213国道经过了青藏高原,能看到雪峰皑皑,故②项正确;213国道经过了西双版纳,气候湿热,有热带雨林风光,故③项正确;213国道经过了内蒙古高原,能看到草原花海,故④项正确;故选D。
6.答案:A
解析:根据图中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可得,甘肃省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答案:D
解析:由图可得,敦煌的降水量低于200毫米,属于干旱区。因此,敦煌莫高窟壁画不易受潮变质,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答案:C
解析:读图结合所学内容,我国夏季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外,四城市夏季气温较高,A错误;四个城市都属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降水年际变化大,BD错误;四个城市都属于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C正确。故选C。
9.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漠河和济南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并未超过800毫米,而上海和海口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超过800毫米,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答案:C
解析:读图结合所学,漠河、济南为温带季风气候,AB错误;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C正确;海口为热带季风气候,D错误。故选C。
11.答案:A
解析:漠河冰天雪地是因为纬度高,气温低,海口林木葱郁是因为当地纬度低,气温高,造成两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A正确;海陆因素影响的是水分,B错误;两地地势都较低,地形因素不是造成两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C错误;人类活动对自然景观影响小,D错误。故选A。
12.答案:D
解析:“夏日消溶,江河横溢”描述的是夏季气温升高,高山上的冰雪融化,大量的冰雪融水补给河流,导致江河水量大增,出现横溢的情况,D正确;大气降水一般在雨季较为集中,A错误;湖泊水对河流有调节作用,但不是主要的补给水源,B错误;地下水补给相对稳定且量较小,C错误。故选D。
13.答案:A
解析:“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意思是行程之快,能够在短时间内行驶很远的距离,这体现了长江航运的便利和发达,说明长江是重要的交通航道,即黄金水道,A正确;水能宝库主要强调长江的水能资源丰富,B错误;灌溉水源不是这首诗所重点体现的,C错误;水灾重地与诗中所表达的内容无关,D错误;故选A。
14.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南水北调中线方案主要是从位于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取水,沿途服务于河南省的省会城市郑州、河北省的省会城市石家庄等,最终输往北京等地区,故选A。
15.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南水北调中线方案主要是从位于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取水,沿途服务于河南省、河北省、北京、天津等省市,都位于华北地区,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6.答案:D
解析:山体滑坡会摧毁农田、砸埋房屋、毁坏道路,不会引发寒潮,寒潮是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现象,ABC排除,D正确;故选D。
17.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受连日强降雨天气的影响,2024年10月18日,四川阿坝马尔康党坝村发生一起山体滑坡,此次滑坡体积约28万立方米,共造成2栋建筑物灾毁,农作物灾毁20亩”可知,地势起伏大、降雨集中、植被稀疏是造成滑坡的主要原因,①②④正确;土壤紧实不利于滑坡的发生,③排除;故选B。
18.答案:D
解析:在陡峭的沟壑露营、在植被稀少的山坡露营、在危岩突出的地方露营容易引发山体滑坡,ABC排除尽量避免暴雨集中的季节去,可以有效防范山体滑坡,D正确;故选D。
19.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油菜集中产区的大部分区域在长江中下游平原,这里1月均温大于0℃,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农业类型以水田为主,排除BCD,故选A。
20.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东北平原油菜花开放时间为5-6月,A错误。中温带地区气温回升慢,油菜花比亚热带的油菜花开放时间晚,B错误。由于受纬度位置的影响,我国东部油菜花开花时间大致由南向北推迟,C正确、D错误。故选C。
21.答案:B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西有浊河之限、九曲黄河万里沙、一支黄浊贯中州”可知,自汉到宋,对黄河的描述反映了黄河的水文特征是含沙量大,其主要原因是黄河在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图中信息没有反映黄河的水量、流速、有无结冰期等信息,B正确。综上,ACD错误;故选B。
22.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在黄河上游加强“绿色廊道”的生态建设,可以有效改善沿黄地区的生态环境,还提升了防洪能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属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措施,①正确;“黄金水道”是长江的美称,在中下游推进“黄金水道”的生态治理与黄河流域没有关系,②错误;在黄河中游开展“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可以缓解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降低下游洪水发生的风险,有助于改善黄河的生态环境并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③正确;在下游加固黄河大堤,可以降低黄河的水位,防止洪水泛滥和保障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符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④正确;综上,C项的①③④正确,ABD错误,故选C。
23.答案:(1)沈阳市;长白山;黄;朝鲜
(2)黑龙江;大兴安岭
(3)蒙古族;蒙古包;蒙古(国)
(4)少
解析:(1)G311国道起点丹东市,属于辽宁省,沈阳是辽宁省的行政中心。丹东市北依长白山脉,南邻我国黄海。隔鸭绿江与邻国B朝鲜相望。
(2)从丹东一路向东向北,您将能够看到中国和俄罗斯的界河——乌苏里江和黑龙江。这条路线穿越中国东北,途经多条河流和山脉,包括鸭绿江、乌苏里江、黑龙江、牡丹江、松花江、嫩江以及大小兴安岭等地形。②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
(3)由图中字母位置可知,C省区是内蒙古自治区,主要民族是蒙古族,其传统的特色民居称作蒙古包:邻国D蒙古国。
(4)图示主要位于西北地区,远离海洋,受海洋影响小,气候干旱,自然景观从东向西大致呈现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景观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降水由东向西减少;故越过草原继续向西,大部分地区由于远离海洋,降水变少。
24.答案:(1)晚
(2)秦岭—淮河;800
(3)东北平原;春小麦
(4)高温多雨(炎热,降水多或湿热)
(5)纬度高,低温持续时间长
解析:(1)读图可得,我国各地常年入冬时间大致由北向南越来越晚,其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
(2)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可知,哈尔滨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开车向南穿过了我国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秦岭一淮河一线,该线与800mm年等降水量线基本相吻合。
(3)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可知,甲地位于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农业发达。主要粮食作物为春小麦,北方的主食是面食。
(4)图中所示的传统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较薄,便于通风散热,多出现在乙南方地区,该地区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这种民居反映了当地高温多雨(炎热,降水多或湿热)的气候特征。
(5)根据所学知识所知,“越冬专线”起点哈尔滨的“冰雕”闻名全国,是著名的冬季旅游胜地,由于哈尔滨所处的纬度较高,低温持续时间长,冰雪不易融化,因此建设大型冰雕能够较长时间保存。
25.答案:(1)季风区;南方;多
(2)南方;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较高
(3)青藏;C
(4)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降解污染(提高水质);调节气候(增加湿度);蓄洪防旱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读图可知,我国湿地大部分分布在东部季风区,从分布来看,湿地数量最多的是南方地区,主要是因为南方地区降水量较大。
(2)读图可见,西溪湿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降水丰富,且西溪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从而形成湿地;七星河湿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由于纬度高,气温较低,蒸发弱,且位于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形成湿地。
(3)读图可见,扎陵湖湿地位于我国青藏地区,青藏地区的代表动物是牦牛。三河牛、马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牧区,细毛羊分布在新疆牧区,牦牛分布在青藏地区,塞上江南是河套平原,故与扎陵湖湿地在同一地区的是牦牛,故选C。
(4)湿地有“地球之肾”之称,功能主要有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降解污染(提高水质);调节气候(增加湿度):蓄洪防旱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