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中图版(2019)必修 第二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中图版(2019)必修 第二册

资源简介

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分值:68分)
(选择题1~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2024·陕西西安期末)某大数据中心基于9亿用户春运前夕至除夕的迁徙态势,发布了某年春节“空城指数”,全面展示了春运期间的国民迁徙路。广东东莞、佛山、广州和深圳四个城市“空城指数”位列前五。而江西、湖南、河南成为春节前流入人口最多的省份,江西堪称最“拼”省份。据此回答1~2题。
1.江西成为最“拼”省份是因为当地(  )
①人地矛盾加剧 ②人口老龄化严峻 ③气候条件差 ④就业压力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导致春运期间国民大迁徙的影响因素是(  )
A.经济因素 B.社会文化因素
C.政策因素 D.科技因素
人口净迁移率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迁入人口数与迁出人口数的差额占总人口数的百分比。下图示意安徽省2009~2018年常住人口净迁移率变化。据此完成3~4题。
3.安徽省常住人口从净迁出转变为净迁入的年份是(  )
A.2011年 B.2013年
C.2015年 D.2018年
4.2011年以来,安徽省常住人口净迁移率变化反映了该省(  )
A.外出务工人口数量增加
B.投资环境改善
C.常住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D.老年人口数量减少
(2024·江苏南京期中)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简称阿联酋)位于西亚,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是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大量外籍劳工进入阿联酋,使其成为世界移民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最大的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目的国之一。下图示意阿联酋和美国移民人口资料。据此完成5~7题。
5.下列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
A.山东省的小王到澳大利亚旅游
B.三峡库区移民至上海
C.北京市的小孙赴南极科考
D.深圳市的小李赴美国留学深造
6.大量外籍劳工进入阿联酋,对该国的影响主要有(  )
A.缓解国内劳动力紧张状况
B.加重国内人口老龄化程度
C.降低该国的经济发展速度
D.导致社会财富严重外流
7.美国移民人口占世界总移民人口比重大,其主要原因是(  )
A.气候温暖,交通发达
B.国土辽阔,资源丰富
C.政策支持,社会保障完善
D.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
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劳动人口流向示意图”,回答8~10题。
8.根据图中各洲移民流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拉丁美洲到北美洲的移民是三大移民流之一
B.由经济欠发达区域流入经济发达区域是移民的主要方向
C.欧洲到北美洲的移民主要来自西欧
D.人口移动主要是经济原因所致
9.下列大洲中人口迁出数量最多的是(  )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亚洲
10.大量人口流入欧洲,对欧洲产生的影响有(  )
A.增加了欧洲乡村人口比重
B.缓解社会矛盾
C.缓解交通压力
D.加重城市环境压力
(选择题11~15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024·广西南宁月考)“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居住地居住。近年来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据此完成11~12题。
11.影响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主要因素是(  )
A.生态环境因素 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
12.下列关于大量外来人口对“阳光花城”的社会经济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缓解劳动力不足 ②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③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 ④优化当地人口结构 ⑤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⑥带动当地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A.②③⑥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①④⑥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外来务工人员,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将为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据此完成13~15题。
13.“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
B.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
C.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
D.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14.“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  )
A.技能与素质的提升 B.年龄构成的年轻化
C.数量的大幅度提高 D.性别结构的均衡化
15.“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
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
B.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
C.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
D.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16.(2024·山东莱阳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人口净迁移率是指某地当年净迁入人口与总人口的比值。自2017年武汉推出“百万大学生留武汉创业就业”计划后,武汉已经连续五年成为人口净流入城市,且占比逐年增加。目前,武汉跻身我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前十。下表为2015~2017年武汉总人口数量及净迁移率变化数据。
年份 总人口数量(万人) 净迁移率(‰)
2015年 1 060.77 -1.78
2016年 1 076.62 -0.29
2017年 1 089.29 19.78
(1)据表概况2015~2017年武汉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6分)
(2)简述大量人口迁入对武汉的积极影响。(6分)
(3)为提高武汉人才吸引力提出合理化措施。(6分)
答案精析
1.C 2.B [第1题,江西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人均耕地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多,人地矛盾突出,当地就业压力大,因此大量人员外出务工,从而成为最“拼”省份,①④正确。与人口老龄化无关,②错。江西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条件优越,③错。故选C。第2题,春节来临,传统佳节到来举家团圆,导致春运期间国民大迁徙,属于社会文化因素,B正确。]
3.B 4.B [第3题,人口净迁移率是迁入人口数与迁出人口数的差额占总人口数的百分比。人口净迁出是指迁出人口数大于迁入人口数,人口净迁移率小于0;人口净迁入是指迁出人口数小于迁入人口数,人口净迁移率大于0。由图可知,安徽省2013年之前人口净迁移率小于0,2013年开始人口净迁移率大于0,故安徽省常住人口从净迁出转变为净迁入的年份是2013年,故选B。第4题,2011年以来,安徽省常住人口净迁移率由小于0逐渐变为大于0,说明该省常住人口由净迁出转变为净迁入,外出务工人口数量减少,A错误;投资环境改善,就业机会增多,吸引人口迁入,B正确;常住人口数量的变化还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从图中无法看出常住人口数量的变化,C错误;从图中不能看出老年人口数量的变化,D错误。故选B。]
5.D 6.A 7.D [第5题,国际人口迁移是指跨越国界的人口迁移。山东省的小王到澳大利亚旅游、北京市的小孙赴南极科考,两者属于短期的人口流动,且居住地均没有发生变更,不属于人口迁移,A、C错;三峡库区移民至上海,没有跨越国界,属于国内人口迁移,B错;深圳市的小李赴美国留学深造,居住地发生跨越国界的变更,在时间上也是长期的,因而属于国际人口迁移,D对。第6题,大量外籍劳工进入阿联酋,可以缓解其国内劳动力紧张状况,A正确;外籍劳工以中青年劳动人口为主,可以降低阿联酋国内人口老龄化程度,B错误;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国家收入和社会财富,C、D错误。第7题,美国移民人口占世界总移民人口比重大,其主要原因是美国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故选D。]
8.C 9.D 10.D [第8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到北美洲的移民主要来自经济相对落后的中欧和南欧。第9题,从图中箭头粗细可知人口迁出数量最多的是亚洲。第10题,流入欧洲的人口主要流入城市;加重了城市环境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社会矛盾,加重交通压力。]
11.A 12.B [第11题,北方冬季气温较低,而攀枝花冬季气温较高,晴天多,光照充足,对老年人生活有利。第12题,人口迁入对房地产、旅游、文化交流有促进作用,攀枝花原为“钢城”,老年人口冬季迁入对养老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有促进作用,可促进攀枝花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当地消费,促进经济发展,②⑤⑥正确。攀枝花的外来人口多为越冬或旅游人口,对劳动力数量、生态环境、人口结构影响不大,①③④错误。]
13.D 14.A 15.B [第13题,由材料可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得“城归”返乡创业,为家乡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多现实影响。“城归”返乡创业的出现与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有关,D正确;城市产业还远没达到饱和状态,经济效益不断上升,A错误;据材料可知,“城归”是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外来务工人员,返乡创业,而不是因为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也不是由于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B、C错误。第14题,“城归”人员在城市积累了资金和技术,有利于乡村经济的发展,A正确。第15题,过去由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和老年人口占比上升,而随着“城归”现象的出现,可以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B正确;增加家庭收入和促进农业规模化属于经济效益,A、D错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在短期内无法实现,C错误。]
16.(1)主要特点:2015~2016年人口净迁出数量减少;2017年人口净迁入数量激增;由人口净迁出区转变为人口净迁入区。
(2)城市劳动力增加;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促进社会、文化的交流等。
(3)改善城市环境;完善生活配套设施;提供更多创业、就业机会和政策支持;缓解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社会问题等。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学习目标] 1.结合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区域认知)2.结合资料,分析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综合思维)3.结合实例,描述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原因及产生的影响。(综合思维)
知识点一 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1.人口迁移: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其他地区,永久性或________地改变其________的行为。按照迁移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________人口迁移和______人口迁移。
判断人口迁移
思考 2024年,广西某学生顺利被北京的一所大学录取,该学生去北京报到上学,该学生的行为是人口迁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国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时期 19世纪以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特点 出现了__________的人口跨洲迁移活动;从旧大陆移向新大陆 ________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________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发展中国家________移民
迁出 地区 欧洲、非洲等 ________、亚洲
迁入 地区 美洲和大洋洲等 __________、北美洲、西亚、北非、大洋洲
原因 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的开辟、欧洲殖民主义扩张 迁入地经济发展快;西亚、北非的石油资源开发
意义 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促进了迁入国的经济发展
判断
1.欧洲一直是人口迁入区。(  )
2.现在,国际人口迁移主要是由发展中国家迁向发达国家。(  )
3.国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阶段 迁移方向 原因 特点
古代 迁往社会环境及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农业经济的脆弱、频繁的战争和自然灾害 大批迁移
改革 开放前 大批技术人员、退伍军人、干部和知识青年等被移民到______、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等地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为了开发内地和______ 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
改革 开放后 人口向________迁移;人口向________迁移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需要劳动力;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 人口迁移的流量增大,流向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拓展延伸 中国“民工流”
(1)特点和成因
特点 成因
①流向:从农村到城市,从内陆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②方式:以自发流动为主,务工、经商为主要目的 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②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③国家推出支持农民进城的一系列政策
(2)新变化
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方面,东部沿海招工难,出现“民工荒”,另一方面,民工找工作难,纷纷返乡或向中西部转移,出现“回流”现象。原因主要有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提高,而民工的素质偏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内地城镇化进程加快,导致民工流动方向改变。
小刚3岁时,爸爸就从贵州农村老家到深圳工作了,妈妈和他留守老家。但每年小刚都可以去爸爸工作地深圳度假。2009年,妈妈去深圳工作,小刚去深圳上初中,2015年小刚考入复旦大学(位于上海)。大学期间,小刚常利用假期外出旅游。2022年,小刚研究生毕业,回到家乡开始创业。据此回答1~2题。
1.材料所述小刚的经历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①到深圳上初中 ②去深圳度假 ③到上海上大学 ④回到家乡创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小刚的爸爸去深圳工作属于(  )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省内人口迁移 D.县际人口迁移
(2024·天津北辰区月考)读图,完成3~4题。
3.若此图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A.从北美洲迁入拉丁美洲
B.从亚洲迁往拉丁美洲
C.从非洲迁往西亚
D.从欧洲迁往亚洲
4.若此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主要方向,则甲、乙可能分别表示(  )
A.四川、广东 B.湖北、湖南
C.河北、山东 D.新疆、安徽
知识点二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迁出地 的推力 ________、失业、低工资、社会服务设施不完善、战争等
中间阻力 移民限制政策;迁移距离;语言等
迁入地 的拉力 自然条件优越;更多的__________机会,高工资;发达的__________;好的医疗条件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举例
气候 通过影响人类生产、生活而影响人口迁移 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
水源 水源分布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规模 人类早期的逐水草而居
土壤 通过影响农业发展而影响人口迁移 农业社会人们为寻找新的土地而迁移
矿产 资源 随着矿产开发利用而引起人口迁移和流动 我国大庆、攀枝花等工业城市的形成
生态 环境 生态环境的变化,尤其是________的变化常会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生态环境______地区的人口也会向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迁移 爱尔兰饥荒引起的移民潮
(2)社会经济因素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举例
经济因素 人口迁移大多是由经济因素造成的;就业机会较多、经济收入较高的地方往往成为人口迁入区 高学历人员到美国工作并定居
政治 因素 政策 国家相关人口迁移政策的实施,直接影响人口迁移的流量与流向 我国20世纪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社会变革 政治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常引起人口迁移 历史上我国都城变换和朝代更迭引起的人口迁移
破坏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并引发人口迁移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当代局部战争和冲突引起的人口迁移
社会文化因素 宗教、种族 宗教、种族等社会文化因素会造成人口迁移 1947年的印巴分治,导致1 000多万穆斯林从印度迁往巴基斯坦
外出求学 文化程度较高的人选择工作的机会多,较容易迁移 大学生异地接受高等教育
其他因素 迁移者的_____等因素对人口迁移也有一定影响。一般来说,青年比儿童和老人更易于迁移
拓展延伸 人口迁移的影响
材料一 人口流动情况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活力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重庆成为直辖市以来,区域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重庆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在市外外来人口和外出市外人口规模“一增一减”的共同作用下,全市净流出人口规模保持逐年小幅度下降的趋势,人口净流出状况得以改善。
材料二 下表示意重庆市长期和短期流入人口的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比重。
年龄段 18岁及以下 19~29岁 30~59岁 60岁及以上
长期占比(%) 6.9 29.3 48.4 15.4
短期占比(%) 3.6 31.9 54.2 10.3
材料三 下面两图分别为重庆市地理位置示意图及某年重庆全市外出市外主要目的地的占比示意图。
1.[区域认知]读材料二,指出重庆市流入人口的总体年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思维]据材料三,简述重庆市人口外出目的地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思维]分析大量外来人口对重庆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辽宁沈阳期末)居住在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地区、生态脆弱区以及自然环境条件不利于人类生存的地区的人口,搬离原来的居住地,在其他的地方定居并重建家园的人口迁移称为生态移民。宁夏、贵州、陕西、甘肃是我国生态移民的重点地区。回答1~2题。
1.宁夏生态移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文化 D.经济
2.生态移民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
A.为安置区提供廉价劳动力,减轻负担
B.安置区工业化水平提高,加剧环境污染
C.原居住地失业率上升,社会秩序不稳定
D.移民群众生产方式转变,适应困难
下图是“我国部分省份目前迁入人口规模与工资水平相关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推测下列影响迁入人口规模的因素中作用最小的是(  )
A.工资水平 B.房价
C.空间距离 D.教育资源
4.根据图示信息,推测未来迁入人口回流规模最大的省份是(  )
A.北京 B.上海 C.广东 D.安徽
5.对西藏当前人口迁移状况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经济、交通的快速发展 ②迷人的风土人情及文化魅力 ③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 ④与沿海差异较大的工资水平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精析
知识点一 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梳理教材新知
1.长期性 定居地 国际 国内
思考 是。人口迁移是居住地发生长期性或永久性变更的人口移动形式。广西某学生顺利被北京的一所大学录取,该学生去北京报到上学,其居住地发生长期改变。
2.大规模 劳务输出 国际难民 专业人才 拉丁美洲 欧洲
判断
1.× 2.√
3.东北三省 边疆 城镇 东部
落实思维方法
1.B 2.B [第1题,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小刚到深圳上初中、到上海上大学、回到家乡创业居住地均发生了长期变更,属于人口迁移;小刚去深圳度假属于短时间的外出,没有发生居住地的长期或永久改变,不属于人口迁移。B项正确。第2题,小刚的爸爸从贵州到深圳工作,跨越了省级行政区界线,未跨越国界,且居住地发生了长时间变更,属于国内人口迁移,B项正确。]
3.C 4.A [第3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人口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拉丁美洲成为人口迁出区;西亚因石油开采,工作机会多、收入高,吸引大批外籍工人,成为人口迁入区,故C项正确。第4题, 近年来受经济因素影响,我国民工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表现为由乡村到城市,由内陆地区向沿海城市和工矿区流动,广东经济发达,是人口主要迁入地,故A项正确。]
知识点二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梳理教材新知
1.自然灾害 就业 文化教育
2.(1)灾难性 脆弱 (2)战争 年龄
探究核心知识
1.以中青年劳动人口为主;老年人口和少年人口比重小。
2.特点: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周边地区。原因: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工作机会多,收入高;周边地区距离较近,迁移成本较低,且生活习俗相近,文化隔阂少。
3.有利影响:提供廉价的劳动力和引进高素质人才,弥补劳动力和人才不足;拉动消费(促进重庆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重庆经济发展;外来人口迁入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不利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或加剧重庆的生态环境问题;增加重庆公共设施的负担,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压力;增加城市管理的难度,影响重庆的社会治理。
落实思维方法
1.A 2.D [第1题,宁夏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劣,生态移民较多。故选A。第2题,生态移民可以为安置区提供廉价劳动力,促进安置区经济发展,不属于生态移民带来的问题。生态移民群众到安置区不一定是从事工业生产,不一定加剧迁入区的环境污染。原居住地人口迁出,失业率下降。移民群众到新的地区,生活环境发生改变,生产方式转变,适应较为困难。故选D。]
3.B 4.C 5.A [第3题,一般,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就业机会越多,工资水平越高,教育资源越丰富,会吸引大量人口迁入,而且空间距离越近越有利于促成人口迁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房价高,但依然有大量人口迁入,说明房价对迁入人口规模影响较小。第4题,由图示分析可知,广东人口迁入规模大,且比北京、天津、上海工资水平低,故未来随着广东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优势的丧失,会出现大量的人口回流现象。第5题,图示信息显示西藏迁入人口规模较大,且工资水平较高。随着西藏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人口迁入;迷人的风土人情及文化魅力也是吸引人口迁入的重要因素。](共72张PPT)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第二节
第一章 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1.结合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区域认知)
2.结合资料,分析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综合思维)
3.结合实例,描述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原因及产生的影响。(综合思维)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知识点一 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知识点二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内容索引
课时对点练
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
<
知识点一
1.人口迁移: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其他地区,永久性或 地改变其_____
___的行为。按照迁移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 人口迁移和 人口迁移。
长期性
定居

国际
国内
判断人口迁移
2024年,广西某学生顺利被北京的一所大学录取,该学生去北京报到上学,该学生的行为是人口迁移吗?为什么?
答案 是。人口迁移是居住地发生长期性或永久性变更的人口移动形式。广西某学生顺利被北京的一所大学录取,该学生去北京报到上学,其居住地发生长期改变。
思考
时期 19世纪以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特点 出现了 的人口跨洲迁移活动;从旧大陆移向新大陆 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发展中国家 移民
迁出地区 欧洲、非洲等 、亚洲
迁入地区 美洲和大洋洲等 、北美洲、西亚、北非、大洋洲
2.国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大规模
劳务输出
国际难民
专业人才
拉丁美洲
欧洲
时期 19世纪以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原因 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的开辟、欧洲殖民主义扩张 迁入地经济发展快;西亚、北非的石油资源开发
意义 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促进了迁入国的经济发展
1.欧洲一直是人口迁入区。(  )
2.现在,国际人口迁移主要是由发展中国家迁向发达国家。(  )
判断

×
阶段 迁移方向 原因 特点
古代 迁往社会环境及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农业经济的脆弱、频繁的战争和自然灾害 大批迁移
改革 开放前 大批技术人员、退伍军人、干部和知识青年等被移民到____ 、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等地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为了开发内地和_____ 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
3.国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东北
三省
边疆
阶段 迁移方向 原因 特点
改革 开放后 人口向 迁移;人口向 迁移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需要劳动力;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 人口迁移的流量增大,流向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城镇
东部
拓展延伸
(1)特点和成因
中国“民工流”
特点 成因
①流向:从农村到城市,从内陆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②方式:以自发流动为主,务工、经商为主要目的 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②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③国家推出支持农民进城的一系列政策
拓展延伸
(2)新变化
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方面,东部沿海招工难,出现“民工荒”,另一方面,民工找工作难,纷纷返乡或向中西部转移,出现“回流”现象。原因主要有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提高,而民工的素质偏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内地城镇化进程加快,导致民工流动方向改变。
中国“民工流”
小刚3岁时,爸爸就从贵州农村老家到深圳工作了,妈妈和他留守老家。但每年小刚都可以去爸爸工作地深圳度假。2009年,妈妈去深圳工作,小刚去深圳上初中,2015年小刚考入复旦大学(位于上海)。大学期间,小刚常利用假期外出旅游。2022年,小刚研究生毕业,回到家乡开始创业。据此回答1~2题。
1.材料所述小刚的经历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①到深圳上初中 ②去深圳度假 ③到上海上大学 ④回到家乡创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小刚到深圳上初中、到上海上大学、回到家乡创业居住地均发生了长期变更,属于人口迁移;小刚去深圳度假属于短时间的外出,没有发生居住地的长期或永久改变,不属于人口迁移。B项正确。
小刚3岁时,爸爸就从贵州农村老家到深圳工作了,妈妈和他留守老家。但每年小刚都可以去爸爸工作地深圳度假。2009年,妈妈去深圳工作,小刚去深圳上初中,2015年小刚考入复旦大学(位于上海)。大学期间,小刚常利用假期外出旅游。2022年,小刚研究生毕业,回到家乡开始创业。据此回答1~2题。
2.小刚的爸爸去深圳工作属于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省内人口迁移 D.县际人口迁移

小刚的爸爸从贵州到深圳工作,跨越了省级行政区界线,未跨越国界,且居住地发生了长时间变更,属于国内人口迁移,B项正确。
(2024·天津北辰区月考)读图,完成3~4题。
3.若此图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北美洲迁入拉丁美洲
B.从亚洲迁往拉丁美洲
C.从非洲迁往西亚
D.从欧洲迁往亚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人口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拉丁美洲成为人口迁出区;西亚因石油开采,工作机会多、收入高,吸引大批外籍工人,成为人口迁入区,故C项正确。
(2024·天津北辰区月考)读图,完成3~4题。
4.若此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主要方向,则甲、乙可能分别表示
A.四川、广东 B.湖北、湖南
C.河北、山东 D.新疆、安徽

近年来受经济因素影响,我国民工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表现为由乡村到城市,由内陆地区向沿海城市和工矿区流动,广东经济发达,是人口主要迁入地,故A项正确。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
<
知识点二
迁出地的推力 、失业、低工资、社会服务设施不完善、战争等
中间阻力 移民限制政策;迁移距离;语言等
迁入地的拉力 自然条件优越;更多的 机会,高工资;发达的 ;好的医疗条件
1.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自然灾害
就业
文化教育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举例
气候 通过影响人类生产、生活而影响人口迁移 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
水源 水源分布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规模 人类早期的逐水草而居
土壤 通过影响农业发展而影响人口迁移 农业社会人们为寻找新的土地而迁移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举例
矿产 资源 随着矿产开发利用而引起人口迁移和流动 我国大庆、攀枝花等工业城市的形成
生态 环境 生态环境的变化,尤其是 的变化常会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生态环境 地区的人口也会向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迁移 爱尔兰饥荒引起的移民潮
灾难性
脆弱
(2)社会经济因素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举例
经济因素 人口迁移大多是由经济因素造成的;就业机会较多、经济收入较高的地方往往成为人口迁入区 高学历人员到美国工作并定居
政治 因素 政策 国家相关人口迁移政策的实施,直接影响人口迁移的流量与流向 我国20世纪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社会 变革 政治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常引起人口迁移 历史上我国都城变换和朝代更迭引起的人口迁移
战争 破坏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并引发人口迁移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当代局部战争和冲突引起的人口迁移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举例
社会文化因素 宗教、种族 宗教、种族等社会文化因素会造成人口迁移 1947年的印巴分治,导致1 000多万穆斯林从印度迁往巴基斯坦
外出求学 文化程度较高的人选择工作的机会多,较容易迁移 大学生异地接受高等教育
其他因素 迁移者的年龄等因素对人口迁移也有一定影响。一般来说,青年比儿童和老人更易于迁移
拓展延伸
人口迁移的影响
材料一 人口流动情况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活力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重庆成为直辖市以来,区域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重庆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在市外外来人口和外出市外人口规模“一增一减”的共同作用下,全市净流出人口规模保持逐年小幅度下降的趋势,人口净流出状况得以改善。
材料二 下表示意重庆市长期和短期流入人口的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比重。
年龄段 18岁及以下 19~29岁 30~59岁 60岁及以上
长期占比(%) 6.9 29.3 48.4 15.4
短期占比(%) 3.6 31.9 54.2 10.3
材料三 下面两图分别为重庆市地理位置示意图及某年重庆全市外出市外主要目的地的占比示意图。
1.[区域认知]读材料二,指出重庆市流入人口的总体年龄特征。
答案 以中青年劳动人口为主;老年人口和少年人口比重小。
2.[综合思维]据材料三,简述重庆市人口外出目的地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 特点:主要分
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
周边地区。原因:东
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水平较高,工作机会
多,收入高;周边地
区距离较近,迁移成
本较低,且生活习俗相近,文化隔阂少。
3.[综合思维]分析大量外来人口对重庆产生的影响。
答案 有利影响:提供廉价的劳动力和引进高素质人才,弥补劳动力和人才不足;拉动消费(促进重庆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重庆经济发展;外来人口迁入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不利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或加剧重庆的生态环境问题;增加重庆公共设施的负担,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压力;增加城市管理的难度,影响重庆的社会治理。
(2024·辽宁沈阳期末)居住在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地区、生态脆弱区以及自然环境条件不利于人类生存的地区的人口,搬离原来的居住地,在其他的地方定居并重建家园的人口迁移称为生态移民。宁夏、贵州、陕西、甘肃是我国生态移民的重点地区。回答1~2题。
1.宁夏生态移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文化 D.经济

宁夏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劣,生态移民较多。故选A。
(2024·辽宁沈阳期末)居住在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地区、生态脆弱区以及自然环境条件不利于人类生存的地区的人口,搬离原来的居住地,在其他的地方定居并重建家园的人口迁移称为生态移民。宁夏、贵州、陕西、甘肃是我国生态移民的重点地区。回答1~2题。
2.生态移民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A.为安置区提供廉价劳动力,减轻负担
B.安置区工业化水平提高,加剧环境污染
C.原居住地失业率上升,社会秩序不稳定
D.移民群众生产方式转变,适应困难

生态移民可以为安置区提供廉价劳动力,促进安置区经济发展,不属于生态移民带来的问题。生态移民群众到安置区不一定是从事工业生产,不一定加剧迁入区的环境污染。原居住地人口迁出,失业率下降。移民群众到新的地区,生活环境发生改变,生产方式转变,适应较为困难。故选D。
下图是“我国部分省份目前迁入人口规模与工资水平相关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推测下列影响迁入人口规模的因素
中作用最小的是
A.工资水平
B.房价
C.空间距离
D.教育资源

一般,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就业机会越多,工资水平越高,教育资源越丰富,会吸引大量人口迁入,而且空间距离越近越有利于促成人口迁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房价高,但依然有大量人口迁入,说明房价对迁入人口规模影响较小。
下图是“我国部分省份目前迁入人口规模与工资水平相关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4.根据图示信息,推测未来迁入
人口回流规模最大的省份是
A.北京
B.上海
C.广东
D.安徽

由图示分析可知,广东人口迁入规模大,且比北京、天津、上海工资水平低,故未来随着广东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优势的丧失,会出现大量的人口回流现象。
下图是“我国部分省份目前迁入人口规模与工资水平相关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5.对西藏当前人口迁移状况原因的
解释,正确的是
①经济、交通的快速发展 
②迷人的风土人情及文化魅力 
③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 
④与沿海差异较大的工资水平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图示信息显示西藏迁入人口规模较大,且工资水平较高。随着西藏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人口迁入;迷人的风土人情及文化魅力也是吸引人口迁入的重要因素。
课时对点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B B B D A D C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D A B D A B
对一对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6.
(1)主要特点:2015~2016年人口净迁出数量减少;2017年人口净迁入数量激增;由人口净迁出区转变为人口净迁入区。
(2)城市劳动力增加;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促进社会、文化的交流等。
(3)改善城市环境;完善生活配套设施;提供更多创业、就业机会和政策支持;缓解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社会问题等。
(2024·陕西西安期末)某大数据中心基于9亿用户春运前夕至除夕的迁徙态势,发布了某年春节“空城指数”,全面展示了春运期间的国民迁徙路。广东东莞、佛山、广州和深圳四个城市“空城指数”位列前五。而江西、湖南、河南成为春节前流入人口最多的省份,江西堪称最“拼”省份。据此回答1~2题。
1.江西成为最“拼”省份是因为当地
①人地矛盾加剧 ②人口老龄化严峻 ③气候条件差 ④就业压力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基础过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江西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人均耕地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多,人地矛盾突出,当地就业压力大,因此大量人员外出务工,从而成为最“拼”省份,①④正确。
与人口老龄化无关,②错。
江西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条件优越,③错。故选C。
基础过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春节来临,传统佳节到来举家团圆,导致春运期间国民大迁徙,属于社会文化因素,B正确。
(2024·陕西西安期末)某大数据中心基于9亿用户春运前夕至除夕的迁徙态势,发布了某年春节“空城指数”,全面展示了春运期间的国民迁徙路。广东东莞、佛山、广州和深圳四个城市“空城指数”位列前五。而江西、湖南、河南成为春节前流入人口最多的省份,江西堪称最“拼”省份。据此回答1~2题。
2.导致春运期间国民大迁徙的影响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社会文化因素
C.政策因素 D.科技因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人口净迁移率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迁入人口数与迁出人口数的差额占总人口数的百分比。右图示意安徽省2009~
2018年常住人口净迁移率变化。据此完成
3~4题。
3.安徽省常住人口从净迁出转变为净迁入
的年份是
A.2011年 B.2013年
C.2015年 D.2018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人口净迁移率是迁入人口数与迁出人口数的差额占总人口数的百分比。人口净迁出是指迁出人口数大于迁入人口数,人口净迁移率小于0;人口净迁入是指迁出人口数小于迁入人口数,人口净迁移
率大于0。由图可知,安徽省2013年之
前人口净迁移率小于0,2013年开始人口
净迁移率大于0,故安徽省常住人口从
净迁出转变为净迁入的年份是2013年,
故选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人口净迁移率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迁入人口数与迁出人口数的差额占总人口数的百分比。右图示意安徽省2009~2018年常住人口净迁移率变化。据此完成3~4题。
4.2011年以来,安徽省常住人口净迁移率
变化反映了该省
A.外出务工人口数量增加
B.投资环境改善
C.常住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D.老年人口数量减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2011年以来,安徽省常住人口净迁移率由小于0逐渐变为大于0,说明该省常住人口由净迁出转变为净迁入,外出务工人口数量减少,A错误;
投资环境改善,就业机会增多,吸引
人口迁入,B正确;
常住人口数量的变化还与人口自然增
长率有关,从图中无法看出常住人口
数量的变化,C错误;
从图中不能看出老年人口数量的变化,D错误。故选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2024·江苏南京期中)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简称阿联酋)位于西亚,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是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大量外籍劳工进入阿联酋,使其成为世界移民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最大的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目的国之一。下图示意阿联酋和美国移民人口资料。据此完成5~7题。
5.下列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A.山东省的小王到澳大利亚旅游
B.三峡库区移民至上海
C.北京市的小孙赴南极科考
D.深圳市的小李赴美国留学深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国际人口迁移是指跨越国界的人口迁移。山东省的小王到澳大利亚旅游、北京市的小孙赴南极科考,两者属于短期的人口流动,且居住地均没有发生变更,不属于人口迁移,A、C错;
三峡库区移民至上海,没有跨越国界,
属于国内人口迁移,B错;
深圳市的小李赴美国留学深造,居住
地发生跨越国界的变更,在时间上也
是长期的,因而属于国际人口迁移,D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2024·江苏南京期中)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简称阿联酋)位于西亚,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是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大量外籍劳工进入阿联酋,使其成为世界移民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最大的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目的国之一。下图示意阿联酋和美国移民人口资料。据此完成5~7题。
6.大量外籍劳工进入阿联酋,对该国的
影响主要有
A.缓解国内劳动力紧张状况
B.加重国内人口老龄化程度
C.降低该国的经济发展速度
D.导致社会财富严重外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大量外籍劳工进入阿联酋,可以缓解其国内劳动力紧张状况,A正确;
外籍劳工以中青年劳动人口为主,可
以降低阿联酋国内人口老龄化程度,
B错误;
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国家收
入和社会财富,C、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2024·江苏南京期中)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简称阿联酋)位于西亚,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是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大量外籍劳工进入阿联酋,使其成为世界移民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最大的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目的国之一。下图示意阿联酋和美国移民人口资料。据此完成5~7题。
7.美国移民人口占世界总移民人口比重
大,其主要原因是
A.气候温暖,交通发达
B.国土辽阔,资源丰富
C.政策支持,社会保障完善
D.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美国移民人口占世界总移民人口比重大,其主要原因是美国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故选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劳动人口流向示意图”,回答8~10题。
8.根据图中各洲移民流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拉丁美洲到北美洲的移民是三大移民流之一
B.由经济欠发达区域流入经济发达区域是移民
的主要方向
C.欧洲到北美洲的移民主要来自西欧
D.人口移动主要是经济原因所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到北美洲的移民主要来自经济相对落后的中欧和南欧。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劳动人口流
向示意图”,回答8~10题。
9.下列大洲中人口迁出数量最多的是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亚洲

从图中箭头粗细可知人口迁出数量最多的是亚洲。
答案
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劳动人口流
向示意图”,回答8~10题。
10.大量人口流入欧洲,对欧洲产生的影响有
A.增加了欧洲乡村人口比重
B.缓解社会矛盾
C.缓解交通压力
D.加重城市环境压力

流入欧洲的人口主要流入城市;加重了城市环境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社会矛盾,加重交通压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2024·广西南宁月考)“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居住地居住。近年来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据此完成11~12题。
11.影响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主要因素是
A.生态环境因素 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

能力提升
北方冬季气温较低,而攀枝花冬季气温较高,晴天多,光照充足,对老年人生活有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2024·广西南宁月考)“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居住地居住。近年来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据此完成11~12题。
12.下列关于大量外来人口对“阳光花城”的社会经济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缓解劳动力不足 ②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③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 ④优化当地人口结构 ⑤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⑥带动当地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A.②③⑥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①④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人口迁入对房地产、旅游、文化交流有促进作用,攀枝花原为“钢城”,老年人口冬季迁入对养老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有促进作用,可促进攀枝花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当地消费,促进经济发展,②⑤⑥正确。
攀枝花的外来人口多为越冬或旅游人口,对劳动力数量、生态环境、人口结构影响不大,①③④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外来务工人员,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将为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据此完成13~15题。
13.“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
B.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
C.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
D.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由材料可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得“城归”返乡创业,为家乡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多现实影响。“城归”返乡创业的出现与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有关,D正确;
城市产业还远没达到饱和状态,经济效益不断上升,A错误;
据材料可知,“城归”是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外来务工人员,返乡创业,而不是因为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也不是由于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B、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外来务工人员,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将为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据此完成13~15题。
14.“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
A.技能与素质的提升 B.年龄构成的年轻化
C.数量的大幅度提高 D.性别结构的均衡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城归”人员在城市积累了资金和技术,有利于乡村经济的发展,A正确。
答案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外来务工人员,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将为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据此完成13~15题。
15.“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
B.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
C.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
D.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过去由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和老年人口占比上升,而随着“城归”现象的出现,可以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B正确;
增加家庭收入和促进农业规模化属于经济效益,A、D错误;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在短期内无法实现,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年份 总人口数量(万人) 净迁移率(‰)
2015年 1 060.77 -1.78
2016年 1 076.62 -0.29
2017年 1 089.29 19.78
16.(2024·山东莱阳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人口净迁移率是指某地当年净迁入人口与总人口的比值。自2017年武汉推出“百万大学生留武汉创业就业”计划后,武汉已经连续五年成为人口净流入城市,且占比逐年增加。目前,武汉跻身我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前十。下表为2015~2017年武汉总人口数量及净迁移率变化数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年份 总人口数量(万人) 净迁移率(‰)
2015年 1 060.77 -1.78
2016年 1 076.62 -0.29
2017年 1 089.29 19.78
(1)据表概况2015~2017年武汉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主要特点:2015~2016年人口净迁出数量减少;2017年人口净迁入数量激增;由人口净迁出区转变为人口净迁入区。
答案
年份 总人口数量(万人) 净迁移率(‰)
2015年 1 060.77 -1.78
2016年 1 076.62 -0.29
2017年 1 089.29 19.78
(2)简述大量人口迁入对武汉的积极影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城市劳动力增加;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促进社会、文化的交流等。
答案
年份 总人口数量(万人) 净迁移率(‰)
2015年 1 060.77 -1.78
2016年 1 076.62 -0.29
2017年 1 089.29 19.78
(3)为提高武汉人才吸引力提出合理化措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改善城市环境;完善生活配套设施;提供更多创业、就业机会和政策支持;缓解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社会问题等。
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