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课件(共20张PPT)+1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课件(共20张PPT)+1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第3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六课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第一框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人教版 七年级 道德与法治(下)
导入新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思考:(1)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你最感兴趣的有哪些?
(2)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你会想到哪些赞美之词?
探究新知
探究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材料展示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道可道,非常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天人合一。
◇……
活 动
(1)你记住了哪些耳熟能详的千古名句?
(2)说说从这些千古名句中,你们感受到了怎样的思想智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长期以来,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
小 结
阅读教材P51“探究与分享”: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在2016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从这首耳熟能详的二十四节气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先民卓越的观察力和创造力。二十四节气对历代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同时,天地万物都被容纳在节气的框架中,形成了一种与大自然感应的诗意浪漫。
思考:(1)为什么说二十四节气对历代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具有指导意义?
(2)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古人是如何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华民族对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有深刻的思考,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主张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
小 结
材料展示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指出,实实在在做人做事,不搞“假大空”,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段话集中起来,强调的是一个“实”字,这和古人讲的“天下万事,皆成于实”是同一道理。“实”既是我们成功的起始条件,也必须贯彻在做事的整个过程中;“是”既是我们追求的,也是要受时代和历史检验与考量的,求实求是,才能得人成事。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的时间不长,他之所以一直为党和人民所铭记,靠的就是脚踏实地,求实求是。
材料二 孙家栋是“中国卫星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他的航天事业与新中国的发展紧密相连,在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100个航天飞行器中,他担任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或工程总师的就有34颗。在20世纪70年代,面对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发射失败,他带领团队在严寒中寻找失败原因,并成功研制出新的卫星。孙家栋坚信“中国卫星能打多高,国外华人的头就能抬多高”,他的贡献不仅提升了国家的科技实力,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以上素材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哪些思想理念?我们应该学习这些人物身上的哪些品质?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中华民族倡导做人做事要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出发,既怀抱梦想,又关注现实,在实践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
思 考
阅读教材P52“相关链接”,进一步理解“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出自《汉书》,原指根据实证,求索真知。这种精神为后世所推崇,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了全新阐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1945年,党的七大将“实事求是”写入党章,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习近平指出:“我们过去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今天,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还是要靠实事求是。
播放视频:《中国智慧中国行》第四集《革故鼎新》。
思考:谈谈从视频中得到的感悟。
中华民族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生生不息、不断变化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造与创新。这就要求我们要革故鼎新、与时俱进。
小 结
阅读教材P53“探究与分享”:
春秋时期,孔子到卫国去,弟子冉有驾车。孔子看到卫国人丁兴旺,感叹道:“人真多呀!”冉有问:“人口增加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呢?”孔子回答:“让人们富裕起来。”冉有又问:“富裕起来之后,又该怎么办呢?”孔子回答:“发展教育。”这就是孔子倡导的“庶、富、教”的治国思想。
思考:谈谈你对孔子“庶、富、教”思想的理解。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中华民族主张“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认为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需求,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
小 结
再次阅读教材P50“生活观察”的名句,完成连线后,总结本课所学。
1.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2.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4.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课堂小结
重要性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有助于我们理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可以为我们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启迪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内容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
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当堂演练
1.人类社会和大自然是个统一体,彼此是相通相依、和谐共存的。这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是( )
A.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B.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C.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D.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D
2.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中的这句名言体现出的思想理念是( )
A.自立自强
B.敬业乐群
C.脚踏实地
D.与时俱进
C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脚踏实地”“安民富民”“天人合一”等思想,对解决当代中国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有积极意义。这启示我们( )
①中华传统文化是宝贵的财富
②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
③延续宝贵思想,守住民族命脉
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智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