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6.1 学无止境学/习/着/并/快/乐/着/秀/出/缤/纷/的/自/己第六课 我的毕业季1.道德修养: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提高对学习的认识,增强应对学习压力的能力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2.法治观念:自觉履行受教育的法定义务健全人格:能够正确对待学习压力,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习责任意识: 树立起终身学习理念,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核心素养目标目录1.学习压力的产生及应对?2.为什么学习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3.为什么要在实践中学习?4.如何在实践中学习?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1三年的初中生活,有苦也有甜,请你回忆下初中的校园学习生活中,你遇到的压力有哪些?你是如何应对这些压力的?先来做一个压力小测试心理压力小测试:不要盯着不动,用平常的眼神去看20秒A .静止不动:没有什么学习压力;B.缓慢转动:存在一定的学习压力;C.高速旋转:学习压力很大。你看到上面的图片是怎样的情况?学习压力一定是坏事吗?压力是把双刃剑耶克斯-多德森定律适度的学习压力才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压力的影响消极没有压力失去动力,停滞不前过度压力焦虑增加,效率降低积极适度压力激发潜能,表现积极有压力并不是坏事,适度的压力是成功的保障!有一些学习压力,感到担心、紧张、焦虑,是一种正常心理现象,我们要坦然面对。怎样认识学习压力?(1)产生原因:①除了学习新的知识,还要对以往学习进行总结梳理;这对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②还要迎接升学、就业的挑战。(2)表现:感到担心、紧张、焦虑。(3)认识: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4)对待: 我们要坦然面对。压力是把双刃剑适度的学习压力才有利于我们的学习!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缓解学习(考试)压力的方法有哪些?(P68方法与技能)★ 缓解考试压力的几种方法①转移注意力②保持身体放松③自我暗示④保持适度紧张①对人类:人类正是通过学习来增长知识、提高本领,并在创新中不断进步的。②对青少年:学习对青少年来说既是权利,也是责任和义务,更是适应未来社会需要所必备的一种能力。3.为什么学习应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第46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在实践中学习2名言赏析这些名言说明了什么道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朱熹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我们不仅要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而且要坚持在实践中学习。材料:教育部日前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其中,《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将劳动、信息科技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在标准公布的劳动课程内容结构中,日常生活劳动任务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等。①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②在实践中,我们锤炼自己,丰富人生经历,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素质。课程改革后重视劳动课、综合实践课程,这说明了什么?①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我们与外部世界打交道,了解客观实际,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从而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②在实践中,我们锤炼自己,丰富人生经历,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素质。③青少年要在实践中解决困惑,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和提升。4.为什么要在实践中学习?第46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金牌工人”许振超“工匠精神”的优秀代表、2024年“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许振超原本只上过一年多初中。刚进港口的时候,别人上班拎个饭盒,他却多带一本书。到上海港口学桥吊,别人周末去逛上海滩,而他一门心思地泡在码头上鼓捣图纸。40年来,他时常警醒自己不能满足一知半解,特别重视知识更新,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许振超能够成为世界级“桥吊专家”,靠的就是40年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从不间断地刻苦学习。83岁老人学习33年上完22门课屠呦呦86岁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莫言57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股神巴菲特91岁高龄仍读书看报钟南山84岁积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些人物事迹给我们什么启示?①我们始终不能停止学习的步伐,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学习,主动服务社会。②我们要重视实践,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学实验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能力,努力做到知行合一。③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增强自我更新、学以致用的能力。3.如何在实践中学习?结合自身生活经历,思考:青少年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参与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学实验博物馆参观劳动实践研学旅行方法与技能P73★终身学习需要养成的几个习惯1主动学习。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激发自己的内在需求,始终保持对学习的热情。2及时调节自己的学习方式根据不同的环境和阶段,采用课堂、自学、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3坚持不懈。学习不会一帆风顺,遇到困难时能够坚持下去。4培养敏感性。能够敏锐地发现新事物、新现象。……课堂小结学无止境积极学在当下1. 如何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怎么做)2. 如何认识学习压力?(怎么做)3.为什么学习应该成为一种学习方式?(为什么)在实践中学习4. 为什么要在实践中学习?(为什么)5. 怎样在实践中学习?(怎么做)课堂练习课堂练习B1.九年级,意味着结束,更意味着开始。下图是某班同学在“美好的初中时光”主题班会中的分享,他们的分享最想告诉我们( )①大胆尝试,规划有意义的人生 ②调整心态,坦然面对学习压力③不断探索,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④做好准备,理性进行职业选择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课堂练习2.2023年、党中央再次对建设“学习型大国”作出重要部署,强调要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促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对于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需要我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B.能迅速提高我们改变世界的能力C.是提升全体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D.表明人人已经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A课堂练习3.研学活动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让学生走出校园,在与日常活动不同的环境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亲近自然、参与体验。这说明开展研学活动有利于( )①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经验,增强科技创新能力②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在历练中不断成长、成熟③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④让学生个人梦想在新时代研学旅行中完美绽放,收获别样的风景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D课堂练习4.中央于2023年再次对建设“学习型大国”作出重要部署,通过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促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建设学习型大国需要我们( )A.全部都利用网络学习B.摒弃学校学习的方式C.集中精力搞理论学习D.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D课堂练习5.2023年,党中央再次对建设“学习型大国”做出重要部署,强调要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促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对于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理解正确的是( )A.需要我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B.能迅速提高我们改变世界的能力C.是提升全体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D.表明人人已经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A课堂练习6.2024年4月23日是第29个世界读书日。为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全国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大力倡导读书( )①可以拓展知识,开拓视野②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③可以启智增慧,提升个人修养④启示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C下节课再会学/习/着/并/快/乐/着/秀/出/缤/纷/的/自/己第六课 我的毕业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