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巨野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山椒藻,学名叫槐叶萍,是一种漂浮在水面上的水生植物。它的茎细长,叶舒展于水面上,具有叶脉,叶脉中有输导组织,在沉水叶的基部着生孢子果。这种植物属于(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2.下列有关葫芦藓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具有茎和叶
B.叶片大多由一层细胞构成,能直接从环境中吸收水和无机盐
C.茎的结构比较简单,没有输导组织
D.假根主要起吸收作用,另外还有固着的功能
3.伴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热进行,在单人追逐赛环节,要求选手说出有茎和叶
的植物的诗词。下列会被淘汰的选手是 (  )
A.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B.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C.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D.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4.被子植物是陆地上最具优势的植物类群,它比裸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有(  )
①一般都开花结果,果实能保护里面的种子成熟
②种子外面都有坚硬的种皮,能很好地保护胚
③有些果实有香甜的浆液或果肉,能诱使动物来吃,利于种子传播
④都具有输导组织,能在干旱和贫瘠的地方生长
⑤有些果实有翅或有毛,适于随风传播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
5.下列关于黑松繁殖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新生枝上长出大、小两种孢子叶球
B.大孢子叶球产生的花粉随风散落在小孢子叶球上
C.精子和卵细胞融合完成受精
D.受精后的大孢子叶球发育成球果,里面有种子
6.小明在生物园观察油松、葡萄、肾蕨,用如图归纳三者特征。下表各项与图示相符的是 (  )
7.自然界中的植物与人类的生活关系十分密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海带、紫菜等藻类植物可以食用 B.煤炭的形成主要与古代蕨类植物有关
C.卷柏具有药用价值     D.红豆杉的果实可提取抗癌药物紫杉醇
8.“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诗中描绘的两种动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A.体内有骨骼   B.体表有鳞片 C.足和触角有分节 D.用体表呼吸
9.人蛔虫是常见的肠道寄生虫,下列对蛔虫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身体细长,呈圆柱形  B.体表有角质层
C.有口有肛门 D.消化管结构复杂
10.下列对动物类群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鱼类身体呈梭形,大多覆盖鳞片
B.线虫动物——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
C.环节动物——身体分节,体表有角质层
D.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体表有外骨骼
11.下列有关鲫鱼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体内具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B.体表覆盖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温恒定
C.身体呈梭形,减少运动时的阻力,适于水中生活
D.侧线具有感知水流方向和水压的作用
12.“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重要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蝉体表的外骨骼保护和支持身体,并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B.鱼类的鳃丝密布着毛细血管,适于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
C.鸟类的直肠极短,有利于飞行时减轻体重
D.家兔有门齿、犬齿和臼齿,与其植食性生活相适应
13.水族馆里的水生动物多种多样,可谓“鱼龙混杂”。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
①娃娃鱼 ②甲鱼 ③鳄鱼 ④鲍鱼 ⑤鲸鱼 ⑥鲤鱼
A.①③—两栖动物 B.②③—爬行动物 C.④⑥—鱼类 D.②⑤—哺乳动物
14.我国是动植物种类比较丰富的国家,下表中的动植物与所属种类对应不一致的是(  )
选项 生物名称 所属种类
A 海带 藻类生物
B 桃花 被子植物
C 卷柏 裸子植物
D 金丝猴 哺乳动物
15.随着各种病毒导致的疾病的传播,人们往往谈“毒”色变,下列关于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病毒很小,需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B.从形态上划分,烟草花叶病毒属于杆状病毒
C.按照侵染细胞种类的不同,大肠杆菌噬菌 体属于动物病毒
D.在病毒的繁殖过程中,2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16.抗生素的滥用,会导致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从而出现具有多重耐药性的细菌(携带NDM——1基因的“超级细菌”,见右图显微照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超级细菌属于球菌   
B.超级细菌依靠孢子进行繁殖
C.超级细菌一般要依赖有机物生活
D.鞭毛是超级细菌的运动器官
17.微生物一般“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有关图中微生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A.①在科研上可用牛肉汁与琼脂混合后高温灭菌制成培养基来培养
B.②和③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②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③是单细胞真菌,④是多细胞真菌
D.⑤的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
18.如图A、B、C分别代表棉花叶肉细胞、酵母菌细胞、果蝇细胞,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则阴影部分包括下列哪些结构(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叶绿体 ⑥液泡
①⑤⑥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⑥
19.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与功能高度统一。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切西瓜流出的汁液主要来自细胞质
B.用热水烫菠菜,水变成绿色是因为细胞膜被破坏
C.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D.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
1a 身体内无脊椎骨………………2
1b 身体内有脊椎骨………………3
2a 水生………………………P
2b 陆生………………………Q
3a 皮肤裸露……………R
3b 皮肤不裸露…………4
4a 用鳃呼吸………S
4b 用肺呼吸………T
)20.某同学在野外观察到五种动物P、Q、R、S和T,并设计如图所示的二歧分类检索表来分辨这些动物。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动物P可能是鲫鱼,动物R可能是青蛙
B.动物P与Q的亲缘关系比P与R的近
C.动物S的结构层次是细胞→器官→组织→系统→动物体
D.动物T体内有保护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包括5个小题,每空1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21.(6分)根据如图所示的几种植物,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A B C D E
(1)图中___________属于孢子植物(填字母);判断D属于孢子植物的依据是图中[1]_______ 。
(2)C的“白果”所属的器官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种子     B.果实    C.茎      D.花
(3)具有根、茎、叶分化的植物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A从开花到结果需要经历_____________两个过程。
(4)在一些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或者工厂的旁边,我们找不到[  ]________类植物。
22.(7分)传统文化中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如图是几幅栩栩如生的动物剪纸作品,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F G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一中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分为两组,属于无脊椎动物一组的是_____(填字母)。
(2)D的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_____,图三中的小气球模拟了图二中的[  ] 。
(3)图中F是最高等的动物类群。其后代存活率高,主要是因为这类动物具有__________的生殖发育特征。
(4)E动物成体的肺不够发达,需要用__________辅助呼吸。
(5)G动物依靠_____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各种鳍协调配合。借助_________悬浮在一定水层中。
23.(6分)以下是几种生物或生物细胞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
E
)
(1)烧伤病人容易被绿脓杆菌感染引起伤口化脓,绿脓杆菌噬菌体能有效控制其感染。请问上图中与绿脓杆菌噬菌体结构最相似的生物是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
(2)A的繁殖方式是________,在环境恶劣情况下形成的休眠体叫___________。
(3)能从[  ]_________中提取抗生素,用于细菌感染的治疗。
(4)在酿酒、做面包时离不开[  ]________,它与E结构上的区别是,没有[ 3 ]_______。
24.(6分)学习了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病毒等多种生物类型后,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对“葫芦藓、海带、流感病毒、大肠杆菌、蘑菇、花生、油松、牛”这8种生物进行分类,构建了分类检索表(如下图所示)。请根据他们建立的检索表,回答以下问题。
(1)分别写出下列序号所代表生物所属类群的名称:[3]__________,[7]____________,4代表的生物用_____________呼吸,体腔内有与呼吸相关的___________。
(2)该小组在A处和B处将生物进行分类所依据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
(3)小麦与序号_____________所代表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多。
25.(5分)某些传染病可以通过握手进行传播,而常洗手可以减少手沾染病原菌的数量。为了验证这一结论,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如图实验。实验前,在灭菌过的培养皿内放入经灭菌处理的酵母菌培养基;甲、乙都清洗并消毒自己的手。每次握手前,乙均用无菌棉签蘸取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擦遍自己的手。
第一步:甲与乙握手,清洗手后用大拇指在1号培养基上按三下,立即盖上盖子。
第二步:甲再次与乙握手后,不洗手直接用大拇指在2号培养基上按三下,立即盖上盖子。
第三步:把两个培养皿同时放入培养箱中,在28℃条件下培养24小时,并观察。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2)培养24小时后,如果在____号培养皿内的培养基上酵母菌较多,则结论得以验证。
(3)本实验用酵母菌代替致病性微生物来验证这一结论,其目的在于_________。
(4)实验中不是立刻观察甲手上的酵母菌,而是在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观察,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酵母菌太小,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通过培养酵母菌形成__________,可以直接进行观察。
(5)用大拇指在培养皿内的培养基上按手印,相当于细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__________。
七年级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分)
1.C 2.D 3.C 4.A 5.B  6.C 7.D 8.C 9.D 10.C
11.B 12.D 13.B 14.C 15.C  16.C 17.A 18.C 19.A 20.B
二、填空题
21.(6分)
(1)BDE    孢蒴 (2)A   
(3)ABC    传粉、受精   (4)D 苔藓
22.(7分)
(1)AC  (2)翼 3气囊(3)胎生哺乳 (4)皮肤(5)躯干部和尾部  鳔
23.(6分)
(1)B    (2)分裂繁殖     芽孢
(3)D青霉 (4)C酵母菌 叶绿体
24.(6分)
(1)真菌   裸子植物   肺   膈肌
(2)有无细胞结构      (3)8
25.(5分)
(1)甲与乙握手后是否洗手  (2)2  
(3)保护实验者的健康(其它合理答案也可以)
(4)菌落  (5)接种
(
2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