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第1课时) 课件(共16张PPT)冀少版(2024) 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3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第1课时) 课件(共16张PPT)冀少版(2024) 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第三节 食物的消化和
营养物质的吸收
一、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
有甜味!
根据这个现象,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将馒头放入口中咀嚼两分钟,细细体会馒头味道有什么变化。
探究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




3.口腔中的唾液使馒头发生了改变。

参考课本12页小词典和技能卡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探究唾液在馒头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注意实验设计的3个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重复性原则

探究实验一:
1.馒头在口中咀嚼,其中的营养成分发生了改变。


2.口腔中的牙齿(或舌)使馒头发生了改变。
不甜的物质 甜的物质
变蓝
不变蓝
淀粉被消化分解
淀粉没有被消化
分解
探究实验:探究唾液在消化中的作用
探究实验:探究唾液在消化中的作用
大分子物质
小分子物质
分解
体积大
体积小
食物在消化道里被分解的过程叫做消化。
馒头渣
馒头块
A
唾液
清水
37度水浴加热
滴加碘液
滴加碘液
B
探究实验:探究牙齿在消化中的作用
淀粉糊
探究实验:探究牙齿和舌在消化中的作用
淀粉糊
馒头块
馒头渣
本实验中的变量是什么?
部分变蓝
未变蓝
部分淀粉没有
被消化分解
淀粉全部被消化分解
探究实验:探究牙齿和舌在消化中的作用
1、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经过牙齿咀嚼,食物由大块变小块,增大了食物与唾液的接触面积,食物能充分消化。
2、如果两只试管的颜色都变蓝了,原因是什么?
馒头块大小、反应时间长短、反应温度
通过以上探究我们可知的道理
1.口腔中的唾液可以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馒头越嚼越甜就是这个道理。
2.口腔中的牙齿咀嚼和舌的搅拌也提高了消化的能力。
B
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
唾液(淀粉酶)
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37度,0度或100度时淀粉酶工作效率低,淀粉有剩余。
没有经过充分咀嚼,食物体积大,给肠胃造成负担或容易消化不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