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八单元第一章检测卷(二)(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题号 一 二 合计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每年春秋两季是传染病高发季节,下列预防传染病的具体做法与预防措施对应错误的是( )A.患病的学生居家隔离——控制传染源B.加强体育锻炼——保护易感人群C.每天对教室消毒处理——切断传播途径D.勤洗手、勤换衣,搞好个人卫生——保护易感人群2.人患狂犬病的主要原因是被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病犬咬伤。下列与狂犬病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狂犬病病毒属于生物B.狂犬病病毒属于传染源C.接种狂犬病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D.人体接种狂犬病疫苗而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3.下图是人体免疫系统概念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是非特异性免疫,乙是特异性免疫B.丙是指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淋巴细胞C.丁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D.抗体抵抗抗原的作用属于第三道防线4.下列关于预防艾滋病和血吸虫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艾滋病和血吸虫病都是传染病B.血吸虫寄生在人和动物(如钉螺)体内C. HIV 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D. HIV 和血吸虫都具有细胞结构5.下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具体措施的是 ( )A.对患者及时发现并及时治疗B.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C.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D.对易感者进行预防接种6.(2024·福建中考)下列有关疫苗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疫苗可通过注射或口服进入人体B.疫苗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C.乙肝疫苗能预防流行性感冒D.疫苗可以应用于计划免疫7.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的人能抵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侵袭,其原因是 ( )A.体内产生了能抵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抗体B.体内产生了能抵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C.已获得了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D.乙型肝炎病毒不能再次侵入8.在制备抗蛇毒血清时,需要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所用蛇毒、抗蛇毒血清分别是( )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抗体B.特异性免疫、抗体、抗原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抗原D.特异性免疫、抗原、抗体9.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下列关于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预防该病的主要措施是注射疫苗B.该病可以通过共用注射器、母婴、蚊虫叮咬等途径传播C.该病的病原体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D.该病的传染源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0.下列传染病与其病原体的对应,错误的是 ( )A.艾滋病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B.足癣与寄生细菌C.血吸虫病与血吸虫D.结核病与结核分枝杆菌11.下列关于传染病和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发挥作用的免疫类型属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B.所有的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C.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来维持人体的健康D.通过吃药治愈某种传染病后,人体一定会增强对该种传染病的免疫力12.癌症免疫疗法是指通过自身免疫功能来抗击癌细胞的疗法。该法最初是因癌症患者术后意外感染酿脓链球菌,导致其免疫功能增强、存活时间延长而被发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酿脓链球菌侵入癌细胞使其破裂死亡B.癌症免疫疗法改变了癌细胞的遗传物质C.酿脓链球菌主要激活患者的非特异性免疫D.癌症免疫疗法体现了人体免疫的防御功能13.艾滋病是因感染 HIV 而引起的恶性传染病。HIV 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但少数 HIV在体内潜伏下来,经过2~10年发展为艾滋病(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HIV 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构成B. HIV 在人体内营寄生生活,能杀伤免疫细胞C.图中表示 HIV在人体内浓度变化的曲线是ⅡD.曲线Ⅱ中 ED 段上升是由于 HIV 入侵导致免疫细胞增加14.在教室里,甲、乙、丙、丁是邻桌。丁患了流感,经常咳嗽、打喷嚏,几天后,甲也患了流感,而乙和丙没有患流感。乙前段时间注射了流感疫苗;丙没有注射流感疫苗,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流感病毒是引起流感的病原体,患流感的丁和甲是传染源B.乙未患流感可能是因为注射疫苗后,体内吞噬细胞产生了相应抗体C.丙通过体育锻炼,提高了免疫力,增强了机体对流感的防御能力D.流感患者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以免传染他人15.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巴斯德在研究家畜的炭疽时,利用绵羊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实验,实验方法和过程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组别 第一次处理 10天后第二次处理方法 结果 方法 结果甲组 注射脱毒病菌 没有患炭疽 注射强毒病菌 没有患炭疽乙组 不注射脱毒病菌 没有患炭疽 注射强毒病菌 患炭疽A.甲组为实验组,乙组起对照作用B.甲组绵羊注射脱毒病菌可引起特异性免疫C.甲组绵羊第二次处理产生的抗体多于第一次处理D.患炭疽的乙组绵羊死后,将其焚烧处理属于切断传播途径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16.(8分)流行性感冒是常见传染病,是病原体侵染人体呼吸道引起的。症状有发热、头痛、咳嗽、打喷嚏、全身酸痛等。流行性感冒在人口密集的地方极易传播,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流感病毒属于 。流行性感冒作为一种传染病,具有 和流行性的特点,流感病毒主要是通过 和 传播的。(2)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医生让流行性感冒患者进行打针、吃药等具体治疗属于 ;健康人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属于 。(3)请写出在学校预防流行性感冒的两种措施:① ,② 。17.(10分)下面三幅图表示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病原体的防御功能,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环境中众多的病原体不易伤害我们,首先是因为我们的皮肤具有保护功能,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如图 所示,这属于人体的第 道防线。(2)体液中的 能破坏许多种病菌的细胞壁,其杀菌机理可用图 来形象说明,这属于人体的第 道防线。(3)为预防某些传染病(如甲型 H1N1 流感),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从免疫学的角度看,接种的疫苗属于 ,能刺激人体产生 ,这属于人体的第 道防线。(4)计划免疫属于 免疫。18.(10分)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导致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析,乙型肝炎患者属于 。(2)婴儿出生后就需要注射乙型肝炎疫苗,这样能够有效预防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给婴儿进行预防接种属于 。(3)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人体内的淋巴细胞就会产生抵抗乙型肝炎病毒的 ;当乙型肝炎病毒再次侵入时,该种物质就会迅速发挥作用将其消灭。这种免疫功能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因而称为 免疫。(4)某人想通过接种甲型肝炎疫苗来预防乙型肝炎,你认为能否起到预防作用 。19.(12分)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感动中国人物”郭小平校长创办“红丝带学校”,倾心关爱艾滋病患儿的身心健康。(1)艾滋病是因感染 HIV 而引起的免疫缺陷病。图1为 HIV结构模式图。HIV 侵入人体后,寄生在T细胞(一种免疫细胞)中,依靠图1中 (填序号)所示的遗传物质和T细胞中的物质大量繁殖新个体。(2)人体从感染 HIV 到发病需数年时间,在这个过程,人体内T细胞和 HIV 的浓度变化如图2所示。由曲线图可看出,HIV侵入人体后迅速增殖,刺激人体产生更多的 T细胞,多数 HIV被免疫系统摧毁。但1年后,随着 HIV 浓度的再次上升,T细胞浓度 ,人体免疫能力逐渐丧失,最终导致多种疾病发作而死亡。T细胞参与的免疫是保卫人体的第 道防线,属于 免疫(3)艾滋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重在预防。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来看,让艾滋病患儿在“红丝带学校”生活学习属于 ,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属于 。1. D 解析 勤洗手、勤换衣,搞好个人卫生,属于切断传播途径。2. B 解析 狂犬病病毒属于引起狂犬病的病原体,传染源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病犬和狂犬病患者都属于传染源。3. B 解析 第二道防线是指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4. D 解析 HIV 是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5. D 解析 A项属于控制传染源;B项和C项属于切断传播途径;D项属于保护易感人群。6. C 7. A 8. D9. C 解析 目前还没有研制出艾滋病疫苗,注射其他的疫苗不能预防艾滋病,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措施是切断传播途径;艾滋病可以通过共用注射器、母婴等途径传播,而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该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该病的传染源是患者或 HIV 携带者。10. B 解析 足癣是由真菌寄生引起的传染病。11. C 解析吞噬细胞发挥作用的免疫类型属于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通过接种疫苗可以预防部分传染病,但并不是所有的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如艾滋病;通过吃药治愈某种传染病后,人体对该种传染病的免疫力不一定增强。12. D 解析 癌症免疫疗法的机制是通过激活患者的免疫系统,来识别和攻击癌细胞,而不是通过酿脓链球菌直接杀死癌细胞;癌症免疫疗法过程中并没有改变癌细胞的遗传物质;虽然酿脓链球菌的侵入可能会激活患者的非特异性免疫,但在癌症免疫疗法中,更重要的是它的侵入激活了患者的特异性免疫;癌症免疫疗法正是通过激活患者的免疫系统来防御和清除体内的癌细胞,这充分体现了人体免疫的防御功能。13. C 解析 HIV 感染初期大量增殖,数量增加,但是也很容易受到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而被清除大部分,但是仍有少量病毒躲过了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进入细胞潜伏下来,再通过增殖,数量越来越多,因此曲线Ⅰ表示HIV 在人体内浓度的变化。14. B 解析 注射的流感疫苗是抗原,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会产生相应的抗体。15. D 解析 患炭疽的乙组绵羊死后,将其焚烧处理属于控制传染源。16.(1)病原体 传染性 空气 飞沫(2)控制传染源 保护易感人群(3)教室应勤开门、窗通风 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合理即可)17.(1)1 一(2)溶菌酶 2 二(3)抗原 抗体 三(4)特异性18.(1)传染源(2)保护易感人群(3)抗体 特异性(4)不能19.(1)②(2)下降 三 特异性(3)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解析(1)HIV 的繁殖方式为自我复制,以自身遗传物质为模板,利用寄主细胞中的物质大量繁殖。(2)从题图中可以看出,HIV 感染人体1年后,HIV 的浓度再次上升,T细胞浓度下降。T细胞参与的免疫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具有针对性,属于特异性免疫。(3)艾滋病患儿属于传染源,让其在“红丝带学校”学习,属于控制传染源;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可以预防艾滋病的传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