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 生态系统的构成 (第2课时)课件 (共15张PPT)苏教版(2024) 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7.1 生态系统的构成 (第2课时)课件 (共15张PPT)苏教版(2024) 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第三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七章 生态系统
第1节 第2课时 生态系统的组成
苏教版 七年级 生物(下)
01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
生态因素 指同一环境中能够影响某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其他生物。 水
空气

温度
生物与环境 相互影响
环境影响生物:水、光、温度、空气等
生物适应环境:仙人掌、蚯蚓、水生植物
生物影响环境:仙人掌、蚯蚓、人类、水生植物
01 复习巩固
复习巩固
新课导入
观看图片,思考什么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什么?
1.生态系统概念及举例:
在一定的空间内,_______与____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相互______、相互_______而构成的__________,称为生态系统。
(2)举例:
一块草地、一条河流、一片森林、一块农田、甚至一个村庄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
生物
非生物环境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作用
依存
有机整体
(1)概念:
新知探究
0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池塘
思考:池塘里都有些什么呢?
水草
土壤


浮游植物

细菌和真菌
新知探究
0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02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新知探究
池塘生态系统
非生物环境:水、光、空气、土壤等。
生物成分:鱼、虾、浮游植物、水草、细菌真菌等。
消费者
生产者
分解者
思考它们在生态系统中起到什么作用?
1.生态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生态系统各组分的具体作用和地位:
绿色植物
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不仅为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也是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所需的物质和能量来源。
是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源泉
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新知探究
02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生态系统各组分的具体作用和地位:


它们通过直接或间接地以生产者为食,获得物质和能量。
它们可以为植物传播花粉或种子。
可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新知探究
02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生态系统各组分的具体作用和地位:
细菌真菌蚯蚓
能够分解动植物的遗体,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
保证动、植物有生存的空间,并为生产者提供营养物质
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新知探究
02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是各种生物生存的前提
为各种生物提供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和生存场所。
生态系统各组分的具体作用和地位:
——非生物成分
新知探究
02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01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成分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营养关系。
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取食与被食的关系。
新知探究
02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01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寄生:一种生物寄生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以吸收营养物质的寄生或被寄生的关系。
新知探究
02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非生物的物质
(植物)生产者
消费者(动物)
分解者
制造有机物,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
帮助传播花粉、种子
遗体
遗体
光能
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
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课堂小结
03 知识总结
01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04 随堂检测
例1:具有“温泉之乡"之美誉的东温泉风景区内不仅有木耳山等著名的山,还有由南向北流经其间的五布河和富甲渝州的山泉、温泉。另外,由于受中心地区丰富的温泉地热的调节,该景区呈明显的冬暖夏凉气候,自然植被多为松、柏、杉、竹、蕨类。请你根据以上描述,判断下列选项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五布河里的所有鱼 B.木耳山上的所有植物
C.东温泉风景区的五布河 D.在东温泉泡温泉的所有人.
随堂练习
C
01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04 随堂检测
例2:“稻田养鱼”这种养殖方式近年来在我国许多地方得到推广,在稻田生态系统中,虽有危害水稻的病菌、害虫和杂草,但鱼的活动可起到除虫、松土和增氧的作用,最终取得稻、鱼双丰收,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此外,在遭遇虫害时,一些水稻会释放某些物质,吸引害虫的天敌将害虫消灭,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并不是只有捕食关系
B.稻田生态系统属于农田生态系统,不属于湿地生态系统
C.如果一次性施肥过多,有可能会导致鱼虾因缺氧而死亡
D.发展生态农业的优点是可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
随堂练习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