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树德中学高 2022 级高三下学期地理开学考试 5.该农牧交错区生态系统服务类型主要为第 I 卷 (选择题,共 48 分) A.供给服务 B.文化服务 C.调节服务 D.支撑服务一、本卷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6.年均 ESV 总量在 1995 年后变化的影响因素最可能是要求的。 ①林地面积占比减少②水域面积占比增加③建设用地占比增加④草地面积持续增长用“地瓜经济”来概括浙江经济发展特色十分贴切,地瓜的“瓜”就是企业。也指企业的产品、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术、人才等,“藤蔓”是指企业向外部伸展出的联系和链接。近 50 年来,浙江的“地瓜经济”经历了四 中国光伏设备制造业企业的空间布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选择区位时,会综合考虑各种次进化(下图)。据此完成 1~3 题。 区位条件,以实现效益最大化。下图是中国光伏装备制造业空间布局模式图。据此完成 7~8 题。1.浙江乡镇企业向外转移初期的主要驱动力是 7.甲所代表的空间布局模式的有利区位条件是A.国内市场竟争激烈 B.企业需要降低生产成本 A.技术先进、交通便利 B.劳动力丰富、资金雄厚C.政府出台支持政策 D.外部资源丰富技术先进 C.资源禀赋良好、政策支持 D.风能丰富、石油储量大2.近年来浙江企业通过墨西哥工业园区进入北美市场,其区域选择的核心优势是 8.从产业承接地看,影响 M、N 所代表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A.北美市场对高端产品需求较强劲 B.利用区域经济政策,规避贸易壁垒 A.资源丰富、技术先进 B.劳动力充足、市场广阔C.墨西哥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 D.靠近北美巨大市场,降低物流成本 C.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D.产业基础较好、临近装机市场3.在“藤蔓反哺根茎”阶段,最能提升本地经济发展水平的表现是 地表反照率是地面反射幅射量与入射辐射量之比,反映地面对太阳幅射的吸收和反射能力。下图为A.引入先进技术,带动浙江高端制造业的发展 新疆北部阿克达拉大气本底站(27°58’E,47°06’N,海拔 561.4m)2021 年 11 月 14 日—20 日降雪过程雪B.提供稳定资金流入,改善本地企业融资环境 深以及地表反照率日变化。据此完成 9~11 题。C.增加国际市场需求,促进浙江出口贸易增长D.优化物流网络,加强浙江与全球的物资流通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下左图)是我国空间尺度最长也是面积最大的农牧交错带,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在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促进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右图示意 1990—2020年北方农牧交错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总量及不同功能价值量变化特征。据此完成 4~6 题。9.天气逆辐射最大出现时刻是在A.11 月 15 日 B.11 月 16 日 C.11 月 17 日 D.11 月 18 日10.地面长波辐射最大值出现时刻是在A.11 月 14 日 B.11 月 15 日 C.11 月 16 日 D.11 月 17 日11.地表反照率4.该农牧交错区供给服务价值空间分布特征是 A.最小、最大日均值分别出现在 14 日、15 日 B.17 日地表是老雪,反照率略降低A.自东部向西部增加 B.中部高,东西部低 C.西北部最高 D.东北部最高 C.大小与积雪厚度呈正相关 D.日变化曲线呈对称的“U”形1古倒淌河曾为黄河支流,随日月山隆升而倒流,向西注入青海湖。某团队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了日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月山不同隆升速率与古倒淌河不同下切速率对水系演变的影响,探讨诱发倒淌河水系转向的临界值,结 二、非选择题,共52分果如下左图所示。下右图示意目前该区域地理要素的位置关系。据此完成 12~14 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 分)大西洋鲑(俗称三文鱼)属冷水洄游鱼类,原始栖息地为大西洋北部,其肉质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目前大西洋鲑 99%的产量来自于养殖,鱼苗孵化必须在淡水中进行,在孵化场生长到 500 克后需转移到育肥场的网箱里育肥。20 世纪 70 年代,南美洲智利政府开始鼓励鲑鱼养殖,并向日本学习鲑鱼养殖技术,2015 年其出口量位列世界第 2 位。2016 年智利某些育肥场海域出现赤潮,导致 4 万尾鲑鱼死亡,当地政府敦促鲑鱼养殖企业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鲑鱼养殖的可持续发展。下图示意智利该区域鲑鱼孵化场和育肥场分布。12.图中日月山隆升速率最慢时期,古倒淌河A.自西向东流,形成“V”形谷 B.自西向东流,形成“U”形谷C.自东向西流,形成“V”形谷 D.自东向西流,形成“U”形谷13.该地河流重组的表现可能有A.黄河流域面积变大 B.抬升较快的局部成分水岭C.沿山麓线发育新的河流 D.青海湖演变为外流湖14.某地貌学家在野外寻找该区域水系重组的证据,可能包括①倒淌河河谷沉积物平均粒径较大 ②黄河阶地出现青海湖流域基岩碎屑③青海湖岸边发育多级沙坝 ④日月山干谷有河流沉积物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土壤有机碳包括两类。轻组有机碳是介于动植物残体和腐殖化有机质之间的有机碳库。重组有机碳由分解彻底的有机碳组成,很难被微生物利用。下图为青藏高原东北部半干旱气候区某地对三种草地植被进行测定的重、轻组有机碳含量垂直分布图。据此完成 15~16 题。(1)指出当地孵化场建设初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8 分)(2)概括该区域鲑鱼育肥场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6 分)(3)为保障鲑鱼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推测鲑鱼育肥场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6 分)15.该区域植被根系对土壤有机碳贡献率高。三种草地地下土壤生物量由高到低的排序依次是A.沼泽草甸 草甸 草原 B.草甸 沼泽草甸 草原C.沼泽草甸 草原 草甸 D. 草甸 草原 沼泽草甸16.三种草地中,0-50cm 土壤有机碳库稳定程度最低的是沼泽草甸,主要原因是A.降水最多,微生物少,重组有机碳淋失最少B.水分充足,微生物多,轻组有机碳比例最大C.有季节性冻土发育,轻重土壤有机碳被冻结D.地上生物量少,植被枯枝落叶返还地表较少2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亚欧大陆腹地某山区河流以季节性融雪补给为主,汛期出现在 5—6 月,夏季径流量较小。下图示意2023 年该流域融雪期间气温与积雪覆盖率、雪深三者平均值的变化。(1)简述 2023 年该流域融雪期间气温与积雪覆盖率、雪深的关系。(6 分)(2)分析该河流夏季径流量较小的原因。(6 分)(3)评价该河流融雪洪峰对下游地区社会经济的影响。(4 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本题 16 分)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是我国常绿阔叶林中的西部类型,是滇中高原自然地理条件下形成的地带性植被,对维持该地区包括滇池流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滇池是我国西南地区面积最大的高原湖泊,流域内开发历史悠久,人口密度大。在长期的人类活动影响下,流域内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退化显著。近年来人工培育和保护力度加大,面积有所扩大,木材蓄积量有所增加(又称森林蓄积量。即一定面积森林中现存各种活立木的材积总量。以立方米为计算单位)。右图示意滇池流域地理位置。(1)从地理方位角度,说明如今滇池流域内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分布特点。(4 分)(2)为获得滇池西部万灵寺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的木材蓄积量,说明需要调查的内容。(4 分)(3)研究发现,近年来滇池流域内人工培育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效果一般,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8 分)3树德中学高 2022 级高三下学期地理开学考试参考答案1-16:BBADCB CD AAB ABDCB17.(20 分)(1)交通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完善;鱼卵的集中采购/缺少优质鱼卵;孵化和养殖技术的学习和推广/孵化和养殖技术欠缺;启动资金的募集/资金不足;劳动力的招募和培训/劳动力不具备相应的养殖技能。(每点 2 分,答对 4 点得 8 分)(2)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海湾内近岸海域;(2 分)原因:在海湾内风浪小,可降低养殖风险;(2 分)近岸海域海水较浅、距离陆地近,便于鲑鱼养殖网箱的管理。(2 分)(3)加装水产养殖再循环(净水)系统;向海水网箱里精准投放饲料;适当控制养殖密度;实时监测网箱附近海水水质。(每点 2 分,答对 3 点得 6 分)18.(1)随着气温波动上升,雪深波动下降(2 分);在有积雪的时期,气温与积雪覆盖率关系不明显(2分),但在气温上升到一定程度后,积雪全部消融,积雪覆盖率、雪深都为 0(2 分)。(2)夏季积雪已经融化殆尽,河流缺少融雪补给(2 分);夏季气温高,蒸发量较大(2 分);深居内陆,夏季缺少降水补给(2 分)。(3)有利影响:为流域内提供用水,为水库蓄积水源(2 分);不利影响:威胁沿岸农牧业生产与居民生活(2 分)。19.答案:(1)北多南少(2 分);西多东少(2 分)(2)树木数量(密度)(2 分),树木体积(2 分)或者树木高度,树木胸径(2 分)(3)周边其他植被较高大,郁闭度偏高,新培育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较荫蔽,接受的光照较少,生长发育缓慢(2 分);人工培育的次生林幼苗数量稀少(有限),尚未形成相对成熟的群落,种间竞争力较弱(2分);四周的村民有采集腐殖土和枯枝落叶的习惯,使得种子被带走或幼苗遭破坏(2 分);部分群落枯枝落叶层厚,人工撒播的种子不能接触土壤,难以萌发(2 分)。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