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年级 六学科科学 课型新授课 授课 教师 学习内容我们来造“环形山”学习目标1、建造月球环形山的模型,并提出有根据的推测。2、根据现象推测环形山的成因,学习合理地控制多种因素,创造性地用多种方法造“环形山”。学习重点通过造“环形山”的体验活动,探究环形山的成因。 学习难点建造月球环形山的模型,并提出有根据的推测。学习准备1.有关环形山成因的录像资料。2.模拟环形山成因的实验材料:沙、细石子、皮球、小铁球、玻璃球、注射器、细胶管、水、卷尺等。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设问导读1、谈话激趣:古人用肉眼观察月球,把月球上的阴影想像成了月兔和桂花树,现在人们已经能近距离观察月球了,让我们来看看月球表面到底是什么样的? 2、(教师出示环形山图片),这是一张宇航员近距离拍摄下来的月球图片,从中你们观察到了什么?3、学生汇报观察到的月球地形的特征。4、提问:为什么人们将月球上的山脉称为环形山?5、进一步分析图片,说说这些环形山有何特点?6、小结环形山特点:分布杂乱、数量众多、有大有小、有深有浅。合作探究1、提出:我们来造“环形山”好吗? 2、讨论:怎样人工制作月球上的“环形山”模型?用什么方法?这个方法的根据是什么?3、集体交流,并作出判断:哪些方法比较符合月球的实际情况。 导学过程4、制订造“环形山”的计划:选择哪些模拟实验的材料?这些材料分别模拟了月球上的哪些环境?如何做好这个实验,才能使造出来的“环形山”和月球上环形山的特点比较符合?提出环形山成因的假设。 1、交流:你们小组是用什么方法来造“环形山”的?在造“环形山”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2、说说哪些方法能成功地模拟出月球上的环形山。3、推测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推测的理由是什么?在你的假设中,有哪些是需要进一步去寻找证据的?汇报点评:对学生的假说进行评价。学生阅读课本52页环形山的成因资料(或播放有关环形山成因的录像资料)。巩固练习:1、环形山是___的主要特征。2、环形山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___是主要原因。拓展延伸:思考:你们需要重新修改自己的推测吗?如果需要,主要修改什么? 板书设计我们来造“环形山”一、环形山特点:分布杂乱、数量众多、有大有小、有深有浅。二、成因:火山喷发说、撞击说(陨石撞击是主要原因)……导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