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微专题4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1.分析岩石类型与特征(1)沉积岩具有层理,常含有生物化石。(2)火山锥为喷出岩,侵入其他岩层中的岩石为侵入岩。(3)局部的变质岩往往紧邻岩浆侵入体,如上图中的岩层⑤。2.确定地质作用(1)连续分布的沉积岩层下老上新。如上图中沉积岩层由老到新依次是⑦⑥④③②。(2)岩浆侵入体、断层、褶皱、火山喷发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如上图中岩层①较晚。(3)若沉积岩层出现倾斜,说明岩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4)若岩层之间有侵蚀面,说明下部岩层形成后,地壳抬升,岩层遭受外力侵蚀。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沉积岩层,说明地壳下沉,接受了沉积作用。(5)若某个年代的岩层缺失,说明该年代此地区地壳上升没有接受沉积,或者说明该年代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被侵蚀掉。下图为“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1.图中岩层,最晚形成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⑤ D.④⑥2.如果④是石灰岩,则⑤为( )A.花岗岩 B.砂岩 C.大理岩 D.板岩3.①岩石在地表的部分常具有的特征是( )A.含有生物化石 B.有较多的气孔构造C.由方解石组成 D.有明显的层理(2024·辽宁抚顺期末)下图为“松嫩平原地质剖面图”。完成4~5题。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断层处的第四纪沉积物最薄B.通肯河处岩层为良好的储水构造C.铁力处的岩石易受外力侵蚀D.剖面线最西端的岩层为喷出岩5.绥化处地层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 )A.岩浆侵入—外力沉积—抬升侵蚀—第四纪沉积B.外力沉积—抬升侵蚀—第四纪沉积—岩浆侵入C.外力沉积—挤压褶皱—抬升侵蚀—第四纪沉积D.岩浆侵入—抬升侵蚀—第四纪沉积—挤压褶皱(2024·四川西昌月考)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6~7题。6.该地的地质构造,按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褶皱、断层P2、断层P1B.断层P2、断层P1、褶皱C.断层P1、断层P2、褶皱D.褶皱、断层P1、断层P27.岩层c在断层P2右侧缺失的主要原因是( )A.被岩层a、b覆盖B.没有发生沉积作用C.地壳抬升以后遭到外力侵蚀D.下陷侵入岩层d、e(2022·6月浙江选考)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8~9题。8.图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9.图中甲处( )A.岩层受挤压形成向斜构造B.受断层影响下陷形成谷地C.因岩浆活动地表出露喷出岩D.因外力作用地下埋藏变质岩10.读两幅“地质剖面图”,回答问题。(17分)(1)根据图1信息,可以判断该区域的岩石属于三大类岩石中的______岩,原因是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1中,地点3缺失岩层B,其原因可能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图2中C、D、E三处均出现煤层的露头,那么,在A、B两处分别打钻井,何处能打到煤层?原因是什么?(并在图2上绘图说明)(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2中要开凿一条东西方向的地下隧道,是在B地下还是在A地下较为合适?并解释原因。(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专题4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落实思维方法1.C 2.C 3.B [第1题,从图中可知,该区域发生过岩浆活动,岩浆上升时切穿了⑦⑥④③②岩层,由此可知,此处最先形成了⑦⑥④③②各层,其后才发生岩浆活动,因而最晚形成的应为与岩浆活动有关的①⑤岩层。第2题,石灰岩受热(与岩浆接触)会发生变质,形成大理岩。第3题,①岩石在地表部分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结而形成的喷出岩,因岩浆喷出时,大量挥发性物质从中溢出,因而有许多气孔构造。]4.D 5.C [第4题,读图可知,断层处的第四纪沉积物较厚,不是最薄,A错误;通肯河处岩层为背斜构造,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B错误;铁力处的岩石是花岗岩,比较坚硬,不易受外力侵蚀,C错误;剖面线最西端的岩层为玄武岩,属于喷出岩,D正确。第5题,绥化处地层以沉积岩为主,下层沉积岩受到挤压发生了弯曲变形,形成褶皱;中间存在不整合面,说明经历地壳抬升侵蚀,上覆第四纪沉积物,故其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外力沉积—挤压褶皱—抬升侵蚀—第四纪沉积,故选C。]6.A 7.C [第6题,图中显示褶皱上部岩层a、b呈水平分布且顶部平缓,说明a、b两岩层出现在褶皱之后;断层P2破坏了褶皱,说明断层P2发生在褶皱之后,但断层P2没有破坏沉积层b,说明断层P2出现在沉积层b之前,而断层P1破坏了沉积层b,说明断层P1出现在沉积层b之后。故选A项。第7题,由图可知,在没有形成岩层a、b之前,断层P2右侧岩层c随地壳抬升而出露地表,后被外力侵蚀破坏缺失。]8.B 9.A [第8题,化石形成于沉积岩中,②砂岩为沉积岩,选B。图中①为沉积物,还没有形成岩石;③大理岩为变质岩;④花岗岩为岩浆岩。第9题,据图可知,甲处岩层向下凹陷,是岩层受到挤压变形成为向斜构造,A正确;甲处南部有断层,但甲所在的地层是向上抬升的,B错误;甲处地下岩石分别为砾岩、砂岩、石灰岩,都是沉积岩,C错误;变质岩是原有岩石在地球内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形成的,D错误。]10.(1)沉积 岩层中含有化石。(2)该地区形成B岩层时,地点3隆起,未曾接受B地层沉积物。(或地点3接受了B地层沉积物,后因地壳上升被侵蚀。)(3)A处。 A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岩层不缺失。绘图如下:(4)B。 B处为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呈天然拱形,结构稳定;同时背斜有利于地下水沿岩层两翼向下渗流,不易积水。(共20张PPT)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第二节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变化地质剖面图的判读微专题41.分析岩石类型与特征(1)沉积岩具有层理,常含有生物化石。(2)火山锥为喷出岩,侵入其他岩层中的岩石为侵入岩。(3)局部的变质岩往往紧邻岩浆侵入体,如右图中的岩层⑤。2.确定地质作用(1)连续分布的沉积岩层下老上新。如上图中沉积岩层由老到新依次是⑦⑥④③②。(2)岩浆侵入体、断层、褶皱、火山喷发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如右图中岩层①较晚。(3)若沉积岩层出现倾斜,说明岩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4)若岩层之间有侵蚀面,说明下部岩层形成后,地壳抬升,岩层遭受外力侵蚀。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沉积岩层,说明地壳下沉,接受了沉积作用。(5)若某个年代的岩层缺失,说明该年代此地区地壳上升没有接受沉积,或者说明该年代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被侵蚀掉。右图为“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1.图中岩层,最晚形成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①⑤ D.④⑥从图中可知,该区域发生过岩浆活动,岩浆上升时切穿了⑦⑥④③②岩层,由此可知,此处最先形成了⑦⑥④③②各层,其后才发生岩浆活动,因而最晚形成的应为与岩浆活动有关的①⑤岩层。√石灰岩受热(与岩浆接触)会发生变质,形成大理岩。右图为“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2.如果④是石灰岩,则⑤为A.花岗岩 B.砂岩C.大理岩 D.板岩√①岩石在地表部分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结而形成的喷出岩,因岩浆喷出时,大量挥发性物质从中溢出,因而有许多气孔构造。右图为“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3.①岩石在地表的部分常具有的特征是A.含有生物化石 B.有较多的气孔构造C.由方解石组成 D.有明显的层理√(2024·辽宁抚顺期末)下图为“松嫩平原地质剖面图”。完成4~5题。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断层处的第四纪沉积物最薄B.通肯河处岩层为良好的储水构造C.铁力处的岩石易受外力侵蚀D.剖面线最西端的岩层为喷出岩√读图可知,断层处的第四纪沉积物较厚,不是最薄,A错误;通肯河处岩层为背斜构造,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B错误;铁力处的岩石是花岗岩,比较坚硬,不易受外力侵蚀,C错误;剖面线最西端的岩层为玄武岩,属于喷出岩,D正确。(2024·辽宁抚顺期末)下图为“松嫩平原地质剖面图”。完成4~5题。5.绥化处地层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A.岩浆侵入—外力沉积—抬升侵蚀—第四纪沉积B.外力沉积—抬升侵蚀—第四纪沉积—岩浆侵入C.外力沉积—挤压褶皱—抬升侵蚀—第四纪沉积D.岩浆侵入—抬升侵蚀—第四纪沉积—挤压褶皱√绥化处地层以沉积岩为主,下层沉积岩受到挤压发生了弯曲变形,形成褶皱;中间存在不整合面,说明经历地壳抬升侵蚀,上覆第四纪沉积物,故其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外力沉积—挤压褶皱—抬升侵蚀—第四纪沉积,故选C。(2024·四川西昌月考)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6~7题。6.该地的地质构造,按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褶皱、断层P2、断层P1B.断层P2、断层P1、褶皱C.断层P1、断层P2、褶皱D.褶皱、断层P1、断层P2√图中显示褶皱上部岩层a、b呈水平分布且顶部平缓,说明a、b两岩层出现在褶皱之后;断层P2破坏了褶皱,说明断层P2发生在褶皱之后,但断层P2没有破坏沉积层b,说明断层P2出现在沉积层b之前,而断层P1破坏了沉积层b,说明断层P1出现在沉积层b之后。故选A项。(2024·四川西昌月考)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6~7题。7.岩层c在断层P2右侧缺失的主要原因是A.被岩层a、b覆盖B.没有发生沉积作用C.地壳抬升以后遭到外力侵蚀D.下陷侵入岩层d、e由图可知,在没有形成岩层a、b之前,断层P2右侧岩层c随地壳抬升而出露地表,后被外力侵蚀破坏缺失。√(2022·6月浙江选考)右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8~9题。8.图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A.① B.②C.③ D.④化石形成于沉积岩中,②砂岩为沉积岩,选B。图中①为沉积物,还没有形成岩石;③大理岩为变质岩;④花岗岩为岩浆岩。√(2022·6月浙江选考)右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8~9题。9.图中甲处A.岩层受挤压形成向斜构造B.受断层影响下陷形成谷地C.因岩浆活动地表出露喷出岩D.因外力作用地下埋藏变质岩√据图可知,甲处岩层向下凹陷,是岩层受到挤压变形成为向斜构造,A正确;甲处南部有断层,但甲所在的地层是向上抬升的,B错误;甲处地下岩石分别为砾岩、砂岩、石灰岩,都是沉积岩,C错误;变质岩是原有岩石在地球内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形成的,D错误。10.读两幅“地质剖面图”,回答问题。(1)根据图1信息,可以判断该区域的岩石属于三大类岩石中的______岩,原因是什么?(2)图1中,地点3缺失岩层B,其原因可能是什么?沉积答案 岩层中含有化石。答案 该地区形成B岩层时,地点3隆起,未曾接受B地层沉积物。(或地点3接受了B地层沉积物,后因地壳上升被侵蚀。)(3)若图2中C、D、E三处均出现煤层的露头,那么,在A、B两处分别打钻井,何处能打到煤层?原因是什么?(并在图2上绘图说明)答案 A处。 A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岩层不缺失。绘图如下:(4)图2中要开凿一条东西方向的地下隧道,是在B地下还是在A地下较为合适?并解释原因。答案 B。 B处为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呈天然拱形,结构稳定;同时背斜有利于地下水沿岩层两翼向下渗流,不易积水。第二节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分值:68分)(选择题1~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2024·江西九江期末)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境内的岱崮地貌分布普遍,其分布上百座有名有号的崮。崮的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又称“方山”或“桌状山”,具有山顶平坦开阔,四周峭壁陡立、峭壁以下陡坡逐渐由陡到缓的形态特点。崮顶之下梯田层层,沟壑舒展。图1为“岱崮地貌景观图”,图2为“三大类岩石转化示意图”(图中甲~己表示三大类岩石以及岩浆、沉积物)。据此完成1~2题。1.临沂市蒙阴县境内的岩石类型属于图2中的( )A.甲 B.丙 C.丁 D.戊2.岱崮地貌具有顶平身陡,峭壁以下陡坡逐渐由陡到缓的形态特点,其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图2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2022·江苏地理)布兰德山位于非洲纳米比亚北部,是典型的花岗岩山体。下图为“布兰德山及周边区域地质地貌遥感影像图”。据此回答3~4题。3.布兰德山花岗岩岩体的成因是( )A.火山喷发 B.沉积作用C.变质作用 D.岩浆侵入4.与布兰德山花岗岩岩体年龄最接近的是( )A.花岗岩区 B.变质岩区C.沉积岩区 D.接触变质岩区“笔、墨、纸、砚”被誉为“文房四宝”,砚石是制作石砚的原料。我国石砚种类繁多,其中湖南祁阳产的板岩是“祁阳砚”的石料,永顺产的含三叶虫化石薄层灰岩是制作“燕子石砚”的原料。读图完成5~6题。5.图中由④到③的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为( )A.冷却凝结 B.变质作用C.侵蚀作用 D.重熔再生6.制作“祁阳砚”的石料和“燕子石砚”的原料分别属于上图中的哪一类岩石( )A.②和③ B.②和①C.①和③ D.④和①(2024·广东广州月考)图1所示“翠玉白菜”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用翡翠雕刻而成。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回答7~8题。7.翡翠是在高压条件下,原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生改变形成的。翡翠原石属于( )A.喷出岩 B.侵入岩C.变质岩 D.沉积岩8.图2中,能反映翡翠形成过程的地质作用是( )A.⑤ B.③ C.① D.④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9.长白山天池是著名的火山湖,附近最常见的岩石是( )A.① B.② C.③ D.④10.①②④三类岩石转化为③岩石,发生的地质作用是( )A.岩浆喷出 B.岩浆侵入C.外力作用 D.变质作用(选择题11~14题,每小题4分,共16分)(2023·江苏徐州模拟)浮石,主要产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天池附近。该石多呈白、灰白、乳白、浅黄等颜色,多孔而质轻,能浮于水面。读材料和图,完成11~12题。11.下列对浮石成因的合理推测是( )①岩浆冷却较快 ②岩浆冷却较慢 ③在地表形成 ④在地下形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能够反映浮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A.① B.②C.③ D.④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沙漠中的波浪岩(图1),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大约在25亿年前形成。经过日积月累的风雨冲刷和早晚剧烈的温差变化,渐渐地被侵蚀成波浪状。读图完成13~14题。13.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的岩石类型与波浪岩一致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14.波浪岩的形成过程依次是(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C.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15.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1)图中甲、乙分别代表________和________。(2分)(2)下列选项中,符合沉积岩两个突出特征的是(双选)( )(2分)A.具有层理 B.具有气孔构造C.常含有化石 D.坚实致密(3)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____________,表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的是________。(填序号)(2分)(4)石材已是许多家庭房屋装潢的必需品。请列举家庭装潢中常用的甲、乙类岩石各一种。(4分)16.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也是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下图表示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A、B、C、D表示三大类岩石和岩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1)请在图中直线上加上箭头,以正确表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4分)(2)图中A代表的岩石类型是什么?请简要描述由C到D的地质作用过程。(8分)第二节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1.B 2.B [第1题,由“图中甲~己表示三大类岩石以及岩浆、沉积物”并结合图2得知,甲为喷出岩、乙为侵入岩、丙为沉积岩、丁为变质岩、戊为沉积物、己为岩浆;材料“崮的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说明该区域的岩石类型主要为沉积岩。选B。第2题,图中①是岩浆冷却凝固作用,②是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③是固结成岩作用,④是变质作用。岱崮地貌具有顶平身陡,峭壁以下陡坡逐渐由陡到缓的形态特点,是外力作用侵蚀的结果。选B。]3.D 4.D [第3题,阅读材料可知,花岗岩是布兰德山的典型岩石类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花岗岩属于深层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故D正确;火山喷发冷却凝固形成的是喷出岩,故A错误;沉积作用形成的是沉积岩,故B错误;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有片麻岩、大理岩等,不会形成花岗岩,故C错误。答案选择D。第4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布兰德山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区地势较低,距离布兰德山有一定距离,形成的年龄相近,但与布兰德山最接近的接触变质岩区紧靠布兰德山花岗岩体,其是在岩浆侵入时,高温作用形成的变质岩,时间最为接近,故A错误,D正确;变质岩区的变质作用与布兰德山花岗岩形成时间差别较大,故B错误;沉积岩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和布兰德山花岗岩形成时间接近,故C错误。答案选择D。]5.A 6.B [第5题,图中①与风化物的箭头指向是相互的,所以①为沉积岩;只有一个箭头指向③,所以③为岩浆岩;三个箭头指向④,所以④为岩浆;②为变质岩。图中由④到③即由岩浆到岩浆岩的过程,因而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为冷却凝结。第6题,由材料知,“祁阳砚”石料为板岩,“燕子石砚”的原料为灰岩,板岩为变质岩,灰岩为沉积岩,分别对应图中的②和①。]7.C 8.A [第7题,“翡翠是在高压条件下,原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生改变形成的”,说明翡翠是在高压条件下,岩石经过变质作用而形成,因此属于变质岩。故C正确。第8题,由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岩浆经冷却凝固作用形成岩浆岩,因此图中①为冷却凝固作用,a、b分别为侵入岩和喷出岩;岩浆岩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形成沉积物,因此③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沉积物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因此图中④为固结成岩作用,c为沉积岩;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变质岩重熔再生形成岩浆,因此图中⑤为变质作用,d为变质岩,②为重熔再生作用。故图2中能反映翡翠形成过程的地质作用是⑤,A正确。]9.A 10.D [第9题,根据图中物质循环关系可知,①是喷出岩,②是沉积岩,③是变质岩,④是侵入岩。长白山天池是火山口积水形成的,附近最常见的岩石是喷出岩(①)。第10题,③为变质岩,①②④三类岩石转化为③岩石发生的地质作用是变质作用。]11.A 12.C [第11题,长白山天池是火山作用形成的,结合浮石多孔而质轻的特点,可知它是岩浆喷出地表,较快冷却凝固而成的喷出岩,①③正确,故A项正确。第12题,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甲是沉积岩、乙是岩浆岩、丙是岩浆,所以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冷却凝固、变质作用,结合上题可知,浮石形成过程为代码③。]13.B 14.B [第13题,读图可知,碎屑物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④是沉积岩。指向①的箭头“三进一出”,故①为岩浆,由岩浆生成的岩石②为岩浆岩,则③是变质岩。花岗岩属于岩浆岩,对应②。第14题,波浪岩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被侵蚀而形成波浪状。所以首先是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其次是经地壳抬升作用而出露地表,然后受风化剥蚀作用影响,最后在外力侵蚀、搬运作用下形成波浪的形状。]15.(1)岩浆岩 变质岩 (2)AC (3)③ ②(4)甲:花岗岩。乙:大理岩。解析 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可知,甲为岩浆岩,乙为变质岩,①表示冷却凝固,②表示外力作用,③表示变质作用,④表示重熔再生。沉积岩是已形成的岩石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作用形成的,一般具有层理,且常含有化石。家庭装潢用的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中的侵入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16.(1)简图如下:(2)变质岩。C(岩浆岩)在外力作用下变为碎屑物质,这些碎屑物质被搬运后沉积下来,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D(沉积岩)。解析 第(1)(2)题,由图可以看出,B为地幔中的岩浆,C为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岩,D为沉积岩,A为已生成的岩石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裸露地表的岩浆岩在外力作用下变为碎屑物,然后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第二节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学习目标 1.结合图文资料,识别常见的岩石类型,分析其特点和形成过程,了解岩石的开发和利用。(综合思维)2.通过读图、析图、绘图等,理解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描述各类岩石之间、岩石和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地理实践力)知识点一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1.岩石圈(1)范围(2)组成:由岩石组成。2.岩石(1)概念:是___________的集合体,是由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结合而成的。(2)类型形成过程 突出特点 常见岩石 用途举例岩浆岩 喷出岩 岩浆___________地表迅速冷却凝固形成 有流纹或气孔构造 ___________、流纹岩 花岗岩是优质建筑材料;含多种金属矿,是工业生产的原料侵入岩 岩浆侵入___________冷凝结晶形成 矿物结晶颗粒较大沉积岩 沉积物质经固结而形成 具有________,富含次生矿物、有机质,并含有___________ _________、页岩、砂岩、砾岩 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钾盐是化工原料;煤、石油是重要的能源变质岩 已经生成的岩石,经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形成 具有片理构造或表面具有条带状 石英岩、片麻岩、_________、板岩 大理岩是建筑材料,铁矿是钢铁工业的原料(3)人类对岩石的开发利用①岩石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②岩石和矿物是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重要___________。③岩石形成了许多___________景观,成为享誉世界的风景游览区。判断1.岩石圈就是地壳。( )2.花岗岩是常见的侵入岩,玄武岩是常见的喷出岩。( )3.沉积岩都含有化石。( )某小组采集了如下图所示的岩石标本,并进行了标注。1.[综合思维]组成图中岩石的最基本单元是什么?A类岩石的成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地理实践力]当该小组展示他们的活动成果时,其他组的同学都说B岩石标注错了,你能找出证据来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地理实践力]老师在看了该小组的岩石标本后说A岩石与C岩石还有“亲戚”关系呢,A岩石和C岩石各属于哪类岩石?它们有什么“亲戚”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3·广东惠州月考)下图为贵州布依族石板房建筑,多“以木为架,石头为墙,石片为瓦”。石板房用当地广泛分布的某种优质石料(具有薄层状页理构造、易剥离成片)作瓦,石板能够有效阻挡雨水的侵袭,但多年后瓦片仍需要更换。完成1~2题。1.当地广泛分布的用于石板房建筑的优质石料属于( )A.页岩 B.大理岩 C.板岩 D.石灰岩2.瓦片多年后仍需要更换,主要原因是该岩石( )A.吸水性强,易软化 B.抗风化能力弱C.不耐高温,易破碎 D.易被流水侵蚀(2024·湖北武汉统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海拔约1 200米的盘吉尔塔格山岩体多为火山岩,形成独特的火成岩石林景观。据此完成3~4题。3.该地岩石可能具有的特点是( )A.具有层理 B.常含有化石C.多气孔构造 D.下面岩石更古老4.下列属于火山活动形成的喷出岩的是( )①花岗岩 ②玄武岩 ③安山岩 ④页岩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知识点二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基础:岩石圈中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相互转化。2.循环环节3.地质作用对地貌的影响(1)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___________,差异加大。(2)外力作用:夷平地表,使地表差异减小。丹霞地貌是砂砾岩地貌的一种,它的特征被描述为顶平、身陡、麓缓,并且呈现城堡状、方山状等多种形态的赤壁单崖,而墙状山也是其中独具魅力的一种景观。下面图1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2为福建省冠豸山丹霞地貌景观图。1.[综合思维]说明图1中丙所属岩石类型及其常见的岩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地理实践力]指出图2所示地貌岩石是图1中的哪个地理事物?并简述该岩石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综合思维]推测冠豸山未来的演变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面左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嵩山考察时拍摄到的变质岩岩体图片,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左图中岩石类型是右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2.左图中岩体出露地表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岩浆活动 B.地壳抬升C.外力作用 D.变质作用(2024·新疆和田调研)福建省的东山岛风动石被称为“天下第一奇石”,风动石是由于第四纪海侵时期,海浪沿着花岗岩的纹理裂隙,剧烈冲刷,渐渐扩大两块岩石的距离,最后只剩很小的接触点支撑着,其余悬空而形成的,石危势险,摇摇欲坠。下面左图为“风动石景观图”,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图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与风动石一致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4.风动石的形成过程依次是( )A.固结成岩—海浪侵蚀—风力侵蚀—地壳抬升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固结成岩C.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地壳抬升—外力侵蚀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第二节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知识点一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梳理教材新知1.(1)顶部2.(1)矿物 (2)喷出 玄武岩 地壳 花岗岩 层理 生物化石 石灰岩 大理岩 (3)②来源 ③自然判断1.× 2.√ 3.×探究核心知识1.矿物。A类岩石是由岩浆在地表以下冷凝结晶形成的。2.板岩属于变质岩,而B岩石里含有化石,应该是沉积岩。3.A花岗岩属于岩浆岩,C片麻岩属于变质岩。片麻岩是花岗岩变质形成的。落实思维方法1.A 2.B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该优质石料具有薄层状页理构造,易剥离成片,是页岩(沉积岩)的典型特点,A正确。大理岩、板岩属于变质岩,不具有该特点,B、C错误。石灰岩虽属于沉积岩,但不具有“薄层状页理构造,易剥离成片”的特点,D错误。第2题,该岩石具有薄层状页理构造,易剥离成片,表明其抗风化能力较弱,B正确。根据材料可知,石板能够有效阻挡雨水侵袭,表明吸水性不强,不易软化,不易被流水侵蚀,A、D错误。岩石比热容相对较小,升温快,一般具有耐高温的特点,同时该地建筑以石头为墙,石片为瓦,如果岩石易破碎,则当地的建筑不可能选择该岩石作为建筑材料,C错误。]3.C 4.D [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岩石多为火成岩。具有层理、常含有化石、下面岩层更古老一般是沉积岩的特点,A、B、D错误。多气孔构造是喷出岩的特点,与该地火成岩特点相符,C正确。第4题,花岗岩属于侵入岩,①错误;玄武岩和安山岩都是火山喷发冷凝形成的喷出岩,②③正确;页岩属于沉积岩,④错误。故选D。]知识点二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梳理教材新知2.冷却凝结 侵蚀 沉积 变质作用3.(1)高低不平探究核心知识1.岩石类型:变质岩。常见的岩石:板岩、大理岩等。2.地理事物:甲。岩石特征: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等。3.山体垂直裂隙使石岭两侧的崖壁峭立,墙状山不断减薄分割,逐渐向石柱等过渡,最终消失变平。落实思维方法1.C 2.B [第1题,左图岩石类型是变质岩。根据右图中箭头指向,由岩浆形成的甲、乙是岩浆岩,沉积物经外力作用形成的丁是沉积岩,丙为变质岩。故选C。第2题,变质岩形成于地下,随着地壳抬升出露地表,B正确;岩浆活动、外力作用、变质作用不会使变质岩出露地表。故选B。]3.B 4.C [第3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风动石为花岗岩,花岗岩属侵入岩。读图可知,④由碎屑物形成,应为沉积岩;②③④均指向①,表明①为岩浆;②由岩浆形成,属于岩浆岩,所以③为变质岩。由此分析可知,与风动石一致的岩石类型应为②,故选B。第4题,风动石为花岗岩,是由岩浆侵入形成,所以最先发生的地质过程是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形成岩石;之后受地壳抬升至地表,再受海浪等外力的侵蚀作用形成图示景观,所以风动石的形成过程依次是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地壳抬升-外力侵蚀,故选C。](共53张PPT)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第二节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变化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1.结合图文资料,识别常见的岩石类型,分析其特点和形成过程,了解岩石的开发和利用。(综合思维)2.通过读图、析图、绘图等,理解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描述各类岩石之间、岩石和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地理实践力)课程标准学习目标知识点一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知识点二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课时对点练内容索引岩石圈的物质组成><知识点一1.岩石圈(1)范围(2)组成:由岩石组成。顶部2.岩石(1)概念:是 的集合体,是由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结合而成的。(2)类型 形成过程 突出特点 常见岩石 用途举例岩浆岩 喷出岩 岩浆 地表迅速冷却凝固形成 有流纹或气孔构造 、流纹岩 花岗岩是优质建筑材料;含多种金属矿,是工业生产的原料侵入岩 岩浆侵入 冷凝结晶形成 矿物结晶颗粒较大 _______矿物喷出地壳玄武岩花岗岩 形成过程 突出特点 常见岩石 用途举例沉积岩 沉积物质经固结而形成 具有 ,富含次生矿物、有机质,并含有_________ 、页岩、砂岩、砾岩 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钾盐是化工原料;煤、石油是重要的能源变质岩 已经生成的岩石,经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形成 具有片理构造或表面具有条带状 石英岩、片麻岩、 、板岩 大理岩是建筑材料,铁矿是钢铁工业的原料层理生物化石石灰岩大理岩(3)人类对岩石的开发利用①岩石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②岩石和矿物是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重要 。③岩石形成了许多 景观,成为享誉世界的风景游览区。来源自然判断1.岩石圈就是地壳。( )2.花岗岩是常见的侵入岩,玄武岩是常见的喷出岩。( )3.沉积岩都含有化石。( )×√×某小组采集了如下图所示的岩石标本,并进行了标注。1.[综合思维]组成图中岩石的最基本单元是什么?A类岩石的成因是什么?答案 矿物。A类岩石是由岩浆在地表以下冷凝结晶形成的。2.[地理实践力]当该小组展示他们的活动成果时,其他组的同学都说B岩石标注错了,你能找出证据来吗?答案 板岩属于变质岩,而B岩石里含有化石,应该是沉积岩。3.[地理实践力]老师在看了该小组的岩石标本后说A岩石与C岩石还有“亲戚”关系呢,A岩石和C岩石各属于哪类岩石?它们有什么“亲戚”关系?答案 A花岗岩属于岩浆岩,C片麻岩属于变质岩。片麻岩是花岗岩变质形成的。某小组采集了如下图所示的岩石标本,并进行了标注。(2023·广东惠州月考)下图为贵州布依族石板房建筑,多“以木为架,石头为墙,石片为瓦”。石板房用当地广泛分布的某种优质石料(具有薄层状页理构造、易剥离成片)作瓦,石板能够有效阻挡雨水的侵袭,但多年后瓦片仍需要更换。完成1~2题。1.当地广泛分布的用于石板房建筑的优质石料属于A.页岩 B.大理岩C.板岩 D.石灰岩√根据材料可知,该优质石料具有薄层状页理构造,易剥离成片,是页岩(沉积岩)的典型特点,A正确。大理岩、板岩属于变质岩,不具有该特点,B、C错误。石灰岩虽属于沉积岩,但不具有“薄层状页理构造,易剥离成片”的特点,D错误。(2023·广东惠州月考)下图为贵州布依族石板房建筑,多“以木为架,石头为墙,石片为瓦”。石板房用当地广泛分布的某种优质石料(具有薄层状页理构造、易剥离成片)作瓦,石板能够有效阻挡雨水的侵袭,但多年后瓦片仍需要更换。完成1~2题。2.瓦片多年后仍需要更换,主要原因是该岩石A.吸水性强,易软化 B.抗风化能力弱C.不耐高温,易破碎 D.易被流水侵蚀√该岩石具有薄层状页理构造,易剥离成片,表明其抗风化能力较弱,B正确。根据材料可知,石板能够有效阻挡雨水侵袭,表明吸水性不强,不易软化,不易被流水侵蚀,A、D错误。岩石比热容相对较小,升温快,一般具有耐高温的特点,同时该地建筑以石头为墙,石片为瓦,如果岩石易破碎,则当地的建筑不可能选择该岩石作为建筑材料,C错误。(2024·湖北武汉统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海拔约1 200米的盘吉尔塔格山岩体多为火山岩,形成独特的火成岩石林景观。据此完成3~4题。3.该地岩石可能具有的特点是A.具有层理 B.常含有化石C.多气孔构造 D.下面岩石更古老√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岩石多为火成岩。具有层理、常含有化石、下面岩层更古老一般是沉积岩的特点,A、B、D错误。多气孔构造是喷出岩的特点,与该地火成岩特点相符,C正确。(2024·湖北武汉统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海拔约1 200米的盘吉尔塔格山岩体多为火山岩,形成独特的火成岩石林景观。据此完成3~4题。4.下列属于火山活动形成的喷出岩的是①花岗岩 ②玄武岩 ③安山岩 ④页岩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花岗岩属于侵入岩,①错误;玄武岩和安山岩都是火山喷发冷凝形成的喷出岩,②③正确;页岩属于沉积岩,④错误。故选D。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知识点二1.基础:岩石圈中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相互转化。2.循环环节a._________b.风化、 、搬运、_____和固结成岩作用c._________d.重熔再生冷却凝结侵蚀沉积变质作用3.地质作用对地貌的影响(1)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 ,差异加大。(2)外力作用:夷平地表,使地表差异减小。高低不平丹霞地貌是砂砾岩地貌的一种,它的特征被描述为顶平、身陡、麓缓,并且呈现城堡状、方山状等多种形态的赤壁单崖,而墙状山也是其中独具魅力的一种景观。下面图1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2为福建省冠豸山丹霞地貌景观图。1.[综合思维]说明图1中丙所属岩石类型及其常见的岩石。答案 岩石类型:变质岩。常见的岩石:板岩、大理岩等。2.[地理实践力]指出图2所示地貌岩石是图1中的哪个地理事物?并简述该岩石特征。答案 地理事物:甲。岩石特征: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等。3.[综合思维]推测冠豸山未来的演变趋势。答案 山体垂直裂隙使石岭两侧的崖壁峭立,墙状山不断减薄分割,逐渐向石柱等过渡,最终消失变平。下面左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嵩山考察时拍摄到的变质岩岩体图片,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左图中岩石类型是右图中的A.甲 B.乙C.丙 D.丁√左图岩石类型是变质岩。根据右图中箭头指向,由岩浆形成的甲、乙是岩浆岩,沉积物经外力作用形成的丁是沉积岩,丙为变质岩。故选C。下面左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嵩山考察时拍摄到的变质岩岩体图片,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2.左图中岩体出露地表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岩浆活动 B.地壳抬升C.外力作用 D.变质作用√变质岩形成于地下,随着地壳抬升出露地表,B正确;岩浆活动、外力作用、变质作用不会使变质岩出露地表。故选B。(2024·新疆和田调研)福建省的东山岛风动石被称为“天下第一奇石”,风动石是由于第四纪海侵时期,海浪沿着花岗岩的纹理裂隙,剧烈冲刷,渐渐扩大两块岩石的距离,最后只剩很小的接触点支撑着,其余悬空而形成的,石危势险,摇摇欲坠。下面左图为“风动石景观图”,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图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与风动石一致的是A.① B.②C.③ D.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风动石为花岗岩,花岗岩属侵入岩。读图可知,④由碎屑物形成,应为沉积岩;②③④均指向①,表明①为岩浆;②由岩浆形成,属于岩浆岩,所以③为变质岩。由此分析可知,与风动石一致的岩石类型应为②,故选B。4.风动石的形成过程依次是A.固结成岩—海浪侵蚀—风力侵蚀—地壳抬升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固结成岩C.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地壳抬升—外力侵蚀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风动石为花岗岩,是由岩浆侵入形成,所以最先发生的地质过程是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形成岩石;之后受地壳抬升至地表,再受海浪等外力的侵蚀作用形成图示景观,所以风动石的形成过程依次是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地壳抬升-外力侵蚀,故选C。课时对点练基础过关12345678910111213141516(2024·江西九江期末)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境内的岱崮地貌分布普遍,其分布上百座有名有号的崮。崮的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又称“方山”或“桌状山”,具有山顶平坦开阔,四周峭壁陡立、峭壁以下陡坡逐渐由陡到缓的形态特点。崮顶之下梯田层层,沟壑舒展。图1为“岱崮地貌景观图”,图2为“三大类岩石转化示意图”(图中甲~己表示三大类岩石以及岩浆、沉积物)。据此完成1~2题。1.临沂市蒙阴县境内的岩石类型属于图2中的A.甲 B.丙 C.丁 D.戊√由“图中甲~己表示三大类岩石以及岩浆、沉积物”并结合图2得知,甲为喷出岩、乙为侵入岩、丙为沉积岩、丁为变质岩、戊为沉积物、己为岩浆;材料“崮的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说明该区域的岩石类型主要为沉积岩。选B。123456789101112131415162.岱崮地貌具有顶平身陡,峭壁以下陡坡逐渐由陡到缓的形态特点,其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图2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图中①是岩浆冷却凝固作用,②是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③是固结成岩作用,④是变质作用。岱崮地貌具有顶平身陡,峭壁以下陡坡逐渐由陡到缓的形态特点,是外力作用侵蚀的结果。选B。12345678910111213141516(2022·江苏地理)布兰德山位于非洲纳米比亚北部,是典型的花岗岩山体。右图为“布兰德山及周边区域地质地貌遥感影像图”。据此回答3~4题。3.布兰德山花岗岩岩体的成因是A.火山喷发 B.沉积作用C.变质作用 D.岩浆侵入√12345678910111213141516阅读材料可知,花岗岩是布兰德山的典型岩石类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花岗岩属于深层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故D正确;火山喷发冷却凝固形成的是喷出岩,故A错误;沉积作用形成的是沉积岩,故B错误;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有片麻岩、大理岩等,不会形成花岗岩,故C错误。答案选择D。12345678910111213141516(2022·江苏地理)布兰德山位于非洲纳米比亚北部,是典型的花岗岩山体。右图为“布兰德山及周边区域地质地貌遥感影像图”。据此回答3~4题。4.与布兰德山花岗岩岩体年龄最接近的是A.花岗岩区 B.变质岩区C.沉积岩区 D.接触变质岩区√12345678910111213141516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布兰德山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区地势较低,距离布兰德山有一定距离,形成的年龄相近,但与布兰德山最接近的接触变质岩区紧靠布兰德山花岗岩体,其是在岩浆侵入时,高温作用形成的变质岩,时间最为接近,故A错误,D正确;变质岩区的变质作用与布兰德山花岗岩形成时间差别较大,故B错误;沉积岩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和布兰德山花岗岩形成时间接近,故C错误。答案选择D。12345678910111213141516图中①与风化物的箭头指向是相互的,所以①为沉积岩;只有一个箭头指向③,所以③为岩浆岩;三个箭头指向④,所以④为岩浆;②为变质岩。图中由④到③即由岩浆到岩浆岩的过程,因而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为冷却凝结。“笔、墨、纸、砚”被誉为“文房四宝”,砚石是制作石砚的原料。我国石砚种类繁多,其中湖南祁阳产的板岩是“祁阳砚”的石料,永顺产的含三叶虫化石薄层灰岩是制作“燕子石砚”的原料。读图完成5~6题。5.图中由④到③的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为A.冷却凝结 B.变质作用C.侵蚀作用 D.重熔再生√12345678910111213141516“笔、墨、纸、砚”被誉为“文房四宝”,砚石是制作石砚的原料。我国石砚种类繁多,其中湖南祁阳产的板岩是“祁阳砚”的石料,永顺产的含三叶虫化石薄层灰岩是制作“燕子石砚”的原料。读图完成5~6题。6.制作“祁阳砚”的石料和“燕子石砚”的原料分别属于上图中的哪一类岩石A.②和③ B.②和①C.①和③ D.④和①由材料知,“祁阳砚”石料为板岩,“燕子石砚”的原料为灰岩,板岩为变质岩,灰岩为沉积岩,分别对应图中的②和①。√12345678910111213141516(2024·广东广州月考)图1所示“翠玉白菜”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用翡翠雕刻而成。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回答7~8题。7.翡翠是在高压条件下,原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生改变形成的。翡翠原石属于A.喷出岩 B.侵入岩C.变质岩 D.沉积岩“翡翠是在高压条件下,原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生改变形成的”,说明翡翠是在高压条件下,岩石经过变质作用而形成,因此属于变质岩。故C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2024·广东广州月考)图1所示“翠玉白菜”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用翡翠雕刻而成。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回答7~8题。8.图2中,能反映翡翠形成过程的地质作用是A.⑤ B.③C.① D.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由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岩浆经冷却凝固作用形成岩浆岩,因此图中①为冷却凝固作用,a、b分别为侵入岩和喷出岩;岩浆岩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形成沉积物,因此③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沉积物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因此图中④为固结成岩作用,c为沉积岩;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变质岩重熔再生形成岩浆,因此图中⑤为变质作用,d为变质岩,②为重熔再生作用。故图2中能反映翡翠形成过程的地质作用是⑤,A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根据图中物质循环关系可知,①是喷出岩,②是沉积岩,③是变质岩,④是侵入岩。长白山天池是火山口积水形成的,附近最常见的岩石是喷出岩(①)。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9.长白山天池是著名的火山湖,附近最常见的岩石是A.① B.②C.③ D.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10.①②④三类岩石转化为③岩石,发生的地质作用是A.岩浆喷出 B.岩浆侵入C.外力作用 D.变质作用③为变质岩,①②④三类岩石转化为③岩石发生的地质作用是变质作用。√12345678910111213141516长白山天池是火山作用形成的,结合浮石多孔而质轻的特点,可知它是岩浆喷出地表,较快冷却凝固而成的喷出岩,①③正确,故A项正确。(2023·江苏徐州模拟)浮石,主要产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天池附近。该石多呈白、灰白、乳白、浅黄等颜色,多孔而质轻,能浮于水面。读材料和图,完成11~12题。11.下列对浮石成因的合理推测是①岩浆冷却较快 ②岩浆冷却较慢③在地表形成 ④在地下形成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能力提升(2023·江苏徐州模拟)浮石,主要产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天池附近。该石多呈白、灰白、乳白、浅黄等颜色,多孔而质轻,能浮于水面。读材料和图,完成11~12题。1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能够反映浮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A.① B.②C.③ D.④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甲是沉积岩、乙是岩浆岩、丙是岩浆,所以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冷却凝固、变质作用,结合上题可知,浮石形成过程为代码③。√12345678910111213141516读图可知,碎屑物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④是沉积岩。指向①的箭头“三进一出”,故①为岩浆,由岩浆生成的岩石②为岩浆岩,则③是变质岩。花岗岩属于岩浆岩,对应②。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沙漠中的波浪岩(图1),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大约在25亿年前形成。经过日积月累的风雨冲刷和早晚剧烈的温差变化,渐渐地被侵蚀成波浪状。读图完成13~14题。13.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的岩石类型与波浪岩一致的是A.① B.②C.③ D.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波浪岩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被侵蚀而形成波浪状。所以首先是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其次是经地壳抬升作用而出露地表,然后受风化剥蚀作用影响,最后在外力侵蚀、搬运作用下形成波浪的形状。14.波浪岩的形成过程依次是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C.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1234567891011121314151615.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甲、乙分别代表________和________。(2)下列选项中,符合沉积岩两个突出特征的是(双选)A.具有层理 B.具有气孔构造C.常含有化石 D.坚实致密岩浆岩变质岩√√12345678910111213141516(3)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______,表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的是______。(填序号)(4)石材已是许多家庭房屋装潢的必需品。请列举家庭装潢中常用的甲、乙类岩石各一种。③②15.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答案 甲:花岗岩。乙:大理岩。12345678910111213141516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可知,甲为岩浆岩,乙为变质岩,①表示冷却凝固,②表示外力作用,③表示变质作用,④表示重熔再生。沉积岩是已形成的岩石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作用形成的,一般具有层理,且常含有化石。家庭装潢用的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中的侵入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1234567891011121314151616.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也是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下图表示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A、B、C、D表示三大类岩石和岩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请在图中直线上加上箭头,以正确表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答案 简图如右:(2)图中A代表的岩石类型是什么?请简要描述由C到D的地质作用过程。答案 变质岩。C(岩浆岩)在外力作用下变为碎屑物质,这些碎屑物质被搬运后沉积下来,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D(沉积岩)。12345678910111213141516由图可以看出,B为地幔中的岩浆,C为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岩,D为沉积岩,A为已生成的岩石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裸露地表的岩浆岩在外力作用下变为碎屑物,然后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1234567891011121314151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二章 第二节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 练习(含解析).docx 第二章 第二节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docx 第二章 第二节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pptx 第二章 第二节 微专题4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docx 第二章 第二节 微专题4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