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阳泉市盂县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阳泉市盂县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度寒假作业质量监测八年级地理试题(卷)
考试时间 60 分钟,满分 50 分(考生注意: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 15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2022 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 42.07 万亿元人民币比 2021 年增长 7.7%,创历史新高。下图为中
国疆域图,据此完成 1-3 题。
1.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全部位于中纬度地区 B.地跨寒、温、热三带
C.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D.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与①、②、③三国相比,我国地理位置有许多优越性。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
A.与①国比,我国没有陆上交往通道
B.与②国比,我国纬度更低,气候更温和
C.与③国比,我国气候受海洋影响大
D.中国是四个国家中面积最大国家
3.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创历史新高,主要得益于我国 ( )
①海陆兼备,对外交通运输便利
②发展多种农业,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③与 14 个国家接壤,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
④距离各大洲都很近,有利于发展海外贸易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跨代共居”率先在我国沿海省市出现。“跨代共居”是指在老年人的房屋里,招募年轻人向老年人
提供志愿服务以抵扣房租的现象。读我国不同年龄人口变化曲线
图,完成 4-5 题。
4.预计至 2050 年,我国
( )
A.老年人口比重保持不变
B.老年人口数量逐渐超过儿童人口
C.儿童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D.老年人口数量超过劳动年龄人口
5.下列关于“跨代共居”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跨代共居”率先在我国沿海省市出现,是因为经济发达的城市年轻人素质高
B.“跨代共居”率先在我国沿海省市出现,是因为经济发达的城市生活成本较高
C.“跨代共居”率先在我国沿海省市出现,是因为经济发达的城市医疗水平较高
D.“跨代共居”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年轻人的住房压力,也可以更好的照顾老人
读“中国地势阶梯状分布示意图(36°N)”, 完成 6-7 题。
6.下列关于我国地势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华北平原位于第一级阶梯 B.太行山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C.我国地势呈三级阶梯并逐级向海洋倾斜 D.我国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7.我国地势特征对气候的影响是 ( )
A.夏季风难以深入内陆 B.使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大
C.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D.使我国气候类型单一
我国地域辽阔,许多大河源远流长。读“黄河、长江图”。完成 8-10 题。
8.两条河流都发源于省级行政区 ( )
A.青海 B.西藏 C.云南 D.四川
9.下面关于两条河流说法正确的是 ( )
A.长江上游航运价值大,被称为“黄金水道”
B.黄河中游有“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的情景
C.两条河都发源于青藏高原,最终流入太平洋
D.两条河流的水能资源都集中在下游
10.关于两条河流开发中各河段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长江上游水污染严重 B.黄河下游水土流失
C.长江中游洪涝灾害 D.黄河中游土地荒漠化
我国将于 2030 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在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这一目标,
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势在必行。结合下图,完成 11-12 小题。
11.为实现“碳中和”,我们应该 ( )
A.大力发展火电,提高煤炭发电效率
B.减少公共交通建设,鼓励私人汽车出行
C.加强对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
D.降低对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和推广投入
12.我国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应采取的态度是 ( )
A.对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利用,注意保护和培育,实现永续利用
B.为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对非可再生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地开采利用
C.我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对自然资源可以随意使用
D.自然资源数量有限,为了子孙后代的利益,要少用甚至不用自然资源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促使人工智能(AI)在各个场景被广泛应用。从公共场所的无接触体温检测
到医院里的 AI 辅助诊断,从手机上的防疫健康码到行程码,越来越多的行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试验
和适应人工智能。下面是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区域分布图,据此完
成 13-15 题。
13.人工智能属于
( )
A.重工业 B.轻工业
C.高新技术产业 D.服务业
14.下列关于我国人工智能企业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珠江三角洲地区数量最少 B.都集中在沿海地区
C.分布比较均匀 D.京津冀地区数量最多
15.近些年来,我国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 )
A.科技水平提高 B.市场需求量大 C.矿产资源丰富 D.劳动力充足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个小题,共 35 分)
16.(10 分)【探究发现】
探究名称:灯塔工厂 钢铁雄心
探究资料:
资料一:鞍钢和宝钢作为中国钢铁工业的两大巨擘,在推动国家工业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鞍
钢位于辽宁省,有着“中国钢铁工业摇篮”的美誉。宝钢位于上海宝山,在世界钢铁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资料二:宝钢因其在智慧制造领域的卓越表现,被授予“灯塔工厂”称号。近些年来,宝钢通过大规
模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劳动效率提升超过 30%。
资料三:鞍钢位置示意图(图 1)、宝钢位置示意图(图 2)。
探究思考:
(1)分别说出鞍钢和宝钢所属的工业基地。(4 分)
(2)简述鞍钢所在工业基地发展的优势条件。(3 分)
(3)简析宝钢选址在上海宝山的原因。(3 分)
17.(12 分)【地理研学】
主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
资料一: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由于流水侵蚀作用,使地表呈现出千沟万壑
的地貌特征。下面是研学小组收集的黄土高原示意图(图 1)及黄土高原某地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
(图 2)。
资料二:据报道,到 2023 年初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已由监测以来最严重的 45 万平方公里减少
到 23.13 万平方公里,区域已经历史性实现了主色调由“黄”转“绿”。
(1)结合资料一和所学知识,说出黄土高原的范围。(4 分)
(2)结合资料一和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4 分)。
(3)根据资料二,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黄土高原由“黄”转“绿”。请你谈谈黄土
髙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4 分)。
18.(13 分)【高质量发展 可持续振兴】东北三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和工业基地,在发展过程中坚持锻
长板、补短板相结合,加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资料一: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目前,随着智慧农业提档升级,植入
北斗导航系统的精度农机,装有“智慧气象”数据的手机……各种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在黑土地上。
(1)人们用“山环水绕”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地表形态特征,分别列举一例东北三省的“山”和“水”。(4
分)
(2)简述东北三省成为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有利条件。(4 分)
(3)举例说明东北三省推行智慧农业的好处。(2 分)
资料二:谱写全面振兴新篇章
东北三省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2023 年是东北振兴战略实施 20 周年。在黑龙江,“新字号”高新
技术企业比 2012 年增长 5.5 倍;在吉林,科研物质条件指数提升到全国第 5 位;在辽宁,先进装备制造等
3 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和集成电路装备、航空装备等 22 个重点产业集群加快建设。东北正努力走出一条高质
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
(4)说出东北三省工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所采取的措施。(3 分)2024-2025 学年度寒假作业质量监测八年级地理试题(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B B B C C C A C C C A C D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个小题,共 35 分)
16.答案(10 分)
(1)鞍钢:辽中南工业基地。(2 分) 宝钢:沪宁杭(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2 分)
(2)矿产资源丰富;交通运输网络稠密,水陆交通便利;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基础雄厚;农
业基础好;国家政策支持;劳动力资源丰富;等等。(每点 1 分,任答三点得 3 分)
(3)科技力量雄厚;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有利于铁矿资源进口;便于开展国际合
作;沪宁杭(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作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产业基础好;市场广阔;
资金充足;国家政策支持;等等。(每点 1 分,任答三点得 3 分)
17.答案(12 分)
(1)北起长城,南达秦岭,东至太行山脉,西抵乌鞘岭(每点 1 分,共 4 分)
(2)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沟壑纵
横,坡度大。(每点 2 分,任答 2 点得 4 分)
(3)生物措施:植树种草,保持水土;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等等
工程措施:缓坡耕地修梯田;沟壑区打坝淤地;修建水库、灌渠等水利工程;等等
农业措施:合理放牧;改变牲畜放养方式;改变耕作方式;等等。(每点 2 分,任答 2 点
得 4 分)
18.答案:(13 分)
(1)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等等。(任答一点得 2 分)水:黑龙江;松花江;
辽河;嫩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等等。(任答一点得 2 分)
(2)自然条件: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大;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夏季光照充足;冬
季严寒,病虫害少;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黑土广布,土壤肥沃;等等。(每点 1 分,任
答两点得 2 分)
社会经济条件:机械化程度高;农业科技先进;国家政策支持;交通运输便利;等等。(每
点 1 分,任答两点得 2 分) (3)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产品产量和质量;节约劳动力资源;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等
等。(任答一点得 2 分) (4)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加大科技投入;培养人才;开发新能源、新材料;
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等等。(每点 1 分,任答三点得 3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