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第2节 物态变化(第6课时)浙教版 七年级下创设情境气态固态液态凝固熔化液化汽化吸热吸热放热放热??完成图中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放热情况。在寒冷的冬天,结了冰的衣服在没有阳光的地方也可以慢慢晾干,早晨,野外的草地会有霜。这是图中“?”处的物态变化吗?探究实践探究实践探索活动用金属勺盛一些干冰(固态 CO2),仔细观察干冰的变化,以及金属勺周围形成的白色物质。这里发生了哪些变化 干冰固态的干冰吸热直接变成了二氧化碳气体,由于干冰对勺子吸热使得勺子温度很低,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由气体变成了固体冰粒。在实验中,没有观察到液态二氧化碳这种物质。物体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物体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凝华放热升华吸热探究实践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升华和凝华:固态物质表面的分子克服其他分子对它的引力进入空气中的过程。升华的实质气体分子碰到固态物质的表面,并被固态物质分子的引力所束缚的过程。凝华的实质探究实践思考与讨论樟脑丸变小 冰棍结霜 雾凇形成下列情境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还是凝华?请再举出一些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的事例。固态的萘升华成气态的萘进入空气中空气的水蒸气遇到寒冷凝华成小冰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冻的冰棍凝华成小冰晶探究实践冰冻衣服变干1.在寒冷的冬天,气温即使在 0℃以下,冰冻的衣服在没有阳光的地方也可以晾干。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冰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气进入空气中,这是升华现象。2.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端为什么会变黑?固态钨通电在高温下升华成了气态的钨蒸气;气态的钨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管壁凝华成了固态钨。3.寒冬的夜晚,窗户玻璃内表面上的冰花:室内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冰花。探究实践干冰的升华吸热,使食品保持较低的温度,达到降温、保鲜的目的。人们常利用升华吸热的特性来降低物体的温度。干冰保鲜食物和烘托气氛干冰营造的舞台效果干冰升华吸收空气中大量的热量,使空气的温度降低;气中的水蒸气迅速液化成小水珠,形成云雾。探究实践思考与讨论在如图3.2-43所示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中,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以及吸热、放热的情况。水水蒸气冰熔化吸热凝华放热汽化吸热液化放热放热凝固吸热升华探究实践科学·技术· 社会·环境航天器的盔甲——烧蚀材料返回地球的航天器以极高的速度进 入大气层时,会与大气之间发生摩擦而 使其表面的温度升高到 10000℃以上。为 了保证在如此高的温度下航天器不被烧 毁和航天器内的宇航员、设备的安全, 科学家给航天器外加了一层烧蚀材料。 这种材料在高温下会发生分解、熔化、蒸发和升华等变化,在短时间内把大量的热量吸收掉,使航天器保持合适的温度。图3.2- 444是中国“神舟十三号”的返回舱,我们可以从它的外表面看到被烧蚀 的痕迹。中国神舟十三号返回舱探究实践云、雨、雪、雾、露、霜是十分常见的自然现象,它们都是地球上的水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露 雾 霜科学阅读液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地面物上液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悬浮在近地面处凝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地面物上探究实践图 3.2-45粗略地反映了降水的形成过程。请你从“暖湿气流上升”开始,分析云和雨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降水形成的示意图暖湿气流上升。蒸发在高空,水蒸气温度降低后变成小水珠和小冰晶。液化凝华小水珠和小冰晶聚集成云。当小水珠和小冰晶变成大水滴时就下雨了。熔化探究实践①凝固,②液化,③凝华(1)三种状态:①固态,②液态,③气态(2)三个吸热过程:①熔化,②汽化,③升华(3)三个放热过程:归纳物态变化六个“三”:探究实践①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②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③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4)三个特殊(温度)点:(5)三个不变温度:①晶体熔化时温度;②晶体凝固时温度;③液体沸腾时温度。探究实践(6)三个条件: (温度不变)①晶体熔化的条件:②晶体凝固的条件:③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达到沸点;继续吸热。迁移应用B1.在足球世界杯中使用固体泡沫喷雾剂来辅助任意球的判罚,这种特制的速褪固体泡沫喷雾剂喷出一条白色直线,防守队员不可以越界,如图所示,而这条白色的直线也会在几分钟后“神奇”地自动消失,不会在草地上留下任何液体污渍,这条白色直线消失的过程中含有下列哪种物态变化( )A. 凝华 B. 升华 C. 汽化 D. 液化2.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 )A. 凝固 B. 液化 C. 汽化 D. 凝华C迁移应用3.关于云、雾、霜的形成,正确的是( )A. 云是水汽化的现象 B. 雾是水的升华现象C. 露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D. 霜是水的凝固现象C4.在冬季,某地的地下水管破裂了,水喷射出来形成了如图所示的“冰花”。虽然气温没有回升,过一段时间,发现“冰花”还是变小了。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冰花”是由空气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B.“冰花”变小了主要是冰升华的原因C.“冰花”形成时的气温一定为0℃D.“冰花”变小过程中要放热B板书设计第2节 物态变化(第6课时)霜、雪、云的形成“白气”、雾、露、云的形成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2节 物态变化(第6课时)【核心概念】1.物质的变化与化学反应【学习内容与要求】2.1物质的三态变化①理解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的特点,并能用图像描述这些特点;知道物态变化伴随着吸热和放热,并能将其应用于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②用物质粒子模型简要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了解建立模型的思想方法。【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2.科学思维:用粒子模型解释升华和凝华的发生,会解释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3.探究实践:通过实验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4.态度责任: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通过做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培养学生欣赏色彩美的能力。【教材分析】教材通过加热碘或干冰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升华和凝华现象,从而得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再联系实际分析一些自然现象,理解升华吸热、凝华放热,以及它们在实际生产与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完成图中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放热情况。 在寒冷的冬天,结了冰的衣服在没有阳光的地方也可以慢慢晾干,早晨,野外的草地会有霜。这是图中“?”处的物态变化吗? 引入课题升华和凝华 视频观看:碘的升华和凝华 探索活动 用金属勺盛一些干冰(固态 CO2),仔细观察干冰的变化,以及金属勺周围形成的白色物质。这里发生了哪些变化 在实验中,没有观察到液态二氧化碳这种物质。固态的干冰吸热直接变成了二氧化碳气体,由于干冰对勺子吸热使得勺子温度很低,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由气体变成了固体冰粒。 实验结论:物体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体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情境展示: 问题探究: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升华和凝华? 思考交流: 归纳结论:固态物质表面的分子克服其他分子对它的引力进入空气中的过程。气体分子碰到固态物质的表面,并被固态物质分子的引力所束缚的过程。 思考与讨论 下列情境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还是凝华?请再举出一些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的事例。 参考:升华 凝华 凝华 1.在寒冷的冬天,气温即使在 0℃以下,冰冻的衣服在没有阳光的地方也可以晾干。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 冰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气进入空气中,这是升华现象。 2.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端为什么会变黑? 固态钨通电在高温下升华成了气态的钨蒸气;气态的钨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管壁凝华成了固态钨。 3.寒冬的夜晚,窗户玻璃内表面上的冰花:凝华 情境展示: 问题探究:升华吸热有什么应用? 思考交流: 归纳结论:人们常利用升华吸热的特性来降低物体的温度。①给食品降温,②在舞台上制造“白雾”等。 思考与讨论 在如图3.2-43所示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中,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以及吸热、放热的情况。 科学·技术· 社会·环境 烧蚀材料在高温下会发生分解、熔化、蒸发和升华等变化,在短时间内把大量的热量吸收掉。 科学阅读 云、雨、雪、雾、露、霜是十分常见的自然现象,它们都是地球上的水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 问题探究:图 3.2-45粗略地反映了降水的形成过程。请你从“暖湿气流上升”开始,分析云和雨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 思考交流: 归纳结论: 情境展示 问题探究:请归纳物态变化六个“三”。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1)三种状态:①固态,②液态,③气态 (2)三个吸热过程:①熔化,②汽化,③升华 (3)三个放热过程:①凝固,②液化,③凝华 (4)三个特殊(温度)点:①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②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③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5)三个不变温度:①晶体熔化时温度;②晶体凝固时温度;③液体沸腾时温度。 (6)三个条件: (温度不变) ①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②晶体凝固的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看视频,初步认识升华和凝华。 探索后进一步理解升华和凝华的状态变化及吸放热。 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进阶式学习。 学以致用。 将有关物态变化的知识进行梳理。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2节 物态变化(第6课时)核心概念聚焦1.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当固态碘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后,将试管从热水中取出,放入凉水中,碘蒸气又会变为固态碘附着在试管内壁上。关于物质碘的物态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先放热升华后吸热凝华 B.先吸热升华后放热凝华C.先放热熔化后吸热凝固 D.先吸热熔化后放热凝固2.如图所示描述了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其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露珠的形成 B.雾凇”的形成 C.樟脑丸逐渐变小 D.河水结冰3.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4.关于物态变化现象及其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B.夏天常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升华现象,要放出热量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会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D.初冬的早晨,落叶上会出现一层白霜,这是凝华现象,要放出热量5.冬天,在暖和的室内,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汗”出在玻璃窗室外的一面 B.冰花结在玻璃窗室内的一面C.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D.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6.汽车开了空调后,前挡风玻璃表面有时会出现“水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夏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B.夏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C.无论冬夏,水雾是车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后形成的D.无论冬夏,水雾是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后形成的7.关于雪、露、霜、雾等自然现象跟物态变化的关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雪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露水是水汽化形成的C.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D.雾是冰升华形成的8.固态的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干冰被抛到空中,会迅速变为气体,促使其周围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实现人工降雨。下列关于上述描述中包含的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放出热量 B.水蒸气凝结成水,是凝固C.水蒸气凝结成小冰晶,吸收热量 D.冰晶下落变成水,吸收热量9.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凝华放热的是( )A.下雪时比化雪时暖和 B.放在衣橱中的樟脑丸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C.舞台上“烟雾缭绕”的景象 D.在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也可以“冻干”10.下列所列的物态变化中全是吸热的是 ( )A.熔化、汽化、升华 B.凝固、液化、凝华 C.熔化、液化、升华 D.熔化、液化、凝华核心素养提升11.如图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模型。某物质由图甲状态直接变为图丙状态时,发生的物态变化为 ,下列事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与之相同的是 (填字母)。 A.固体清香剂用了一段时间后变小B.打开冰箱门,看到有“白气”冒出C.寒冷的冬天,早上看到的霜12.霜”和“露”两种物质,从物质的状态、形成过程中的物态变化、形成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三个方面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方面相同 B.两个方面相同 C.三个方面相同 D.三个方面都不相同13.小明通过探究碘的升华和凝华,明白了高压电线上凝结的厚冰柱(如图所示)经过一个无雨、无雪的寒冷夜晚变粗的原因,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白天温度高电线和冰柱遇热膨胀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厚冰柱凝华成了冰C.空气中的水珠遇到厚冰柱后凝固成冰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遇到厚冰柱变成了干冰14.在冬季,某地的地下水管破裂了,水喷射出来形成了如图所示的“冰花”。虽然气温没有回升,过一段时间,发现“冰花”还是变小了。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冰花”是由空气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B.“冰花”变小了主要是冰升华的原因C.“冰花”形成时的气温一定为0℃D.“冰花”变小过程中要放热15.下列实例中利用了升华吸热的是( )A.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 B.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C.用酒精擦拭发烧的病人身体以进行物理降温 D.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更凉创新素养应用16.如图所示的是“探究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的两种方案(已知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为113.6℃,沸点为184.25℃,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40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碘是非晶体B.乙方案中的碘蒸气可能是碘先熔化再汽化形成的C.由于碘的沸点比水的高,所以甲方案中不会出现碘蒸气D.碘的升华是放热过程,凝华是吸热过程参考答案核心概念聚焦1.B 2.B 3.A 4.D 5.A 6.A 7.A 8.D 9.A 10.A核心素养提升11.升华 A 12.A 13.B 14.B 15.A创新素养应用16.B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碘的升华和凝华.mp4 第2节 物态变化(第6课时) (共20张ppt).pptx 第3章 第2节 物态变化(第6课时) 教学设计.docx 考试这样考--第2节 物态变化(第6课时).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