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石景山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8 分)
1. (10 分)
(1)山岛竦峙
(2)风正一帆悬
(3)自古逢秋悲寂寥
(4)夜阑卧听风吹雨
(5)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6)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 (3 分)(1)端庄 (2)殉职 (3)畏罪潜逃
3. (2 分)C
4. (2 分)C
5. (2 分)广东文化具包容性且历史地位重要,名人辈出。
6. (3 分)示例:小红,欢迎你来肇庆游玩!肇庆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城市,这里有七星岩,
湖光山色美不胜收;还有鼎湖山,空气清新,是天然的大氧吧。此外,肇庆美食众多,裹蒸
粽、端州麦溪鲤等都别具风味,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
7. (2 分)沙僧;弃医从文
8. (4 分)鲁迅在《朝花夕拾》中,通过“讲义事件”和“幻灯片事件”,深刻批判了当时日本
那些所谓的“爱国青年”对中国留学生的歧视和偏见,毅然决定弃医从文,以笔为武器,唤醒
民众,展现出与封建势力、旧文化作斗争的精神。孙悟空在《西游记》中,面对天庭的权威,
敢于大闹天宫,反抗玉帝的统治,与天兵天将英勇战斗;在取经途中,降妖除魔,不畏强权,
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体现了他的战斗精神。
二、阅读(42 分)
9. (3 分)(1)同“否” (2)舍弃 (3)回头看
10. (4 分)
(1)过了中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
才到。
(2)朋友感到惭愧,下车去拉元方。
11. (3 分)B
12. (3 分)王敦护其兄/故于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称之
13. (4 分)元方:友人迟到还对子骂父,元方据理反驳,指出友人无信无礼,体现了元方
的“方正”。何充:王敦为其兄王含的不法行为辩护,何充身为庐江人,敢于在众人面前说出
自己所闻与王敦所言不同,不惧王敦的权势,神色自若,体现了何充的“方正”。
14. (3 分)A
15. (3 分)“涯”本意是水边,后引申为“边际;极限” 。“天涯”指极远的地方,“夕阳西下,断
肠人在天涯”描绘的是漂泊的游子远离家乡,处于遥远之地,用“涯”更能体现这种漂泊之感。
而“崖”指山石或高地的陡立侧面,与诗句所表达的意境不符。
16. (4 分)不认同。AI 造字虽然能生成个人专属字体,满足个性化需求,但书法有着独特
的艺术魅力。书法能体现人的情感,是一种汉字造型艺术,汉字因书法而有无限生动的形式
之美,书法因汉字而有无比丰富的内涵之美。练习书法还需要文化积累,能提升人的文化素
养。中学生练习书法有助于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审美能力,这些是 AI 造字无法替代的 。
17. (4 分)①向他打个招呼便一路狂奔离开;②父亲在社区医院昏迷;③心疼、愧疚;④
用温热的毛巾为他擦拭额头
18. (3 分)运用外貌描写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手的苍老,突出了时
光对父亲的影响,也表现出“我”看到父亲衰老时内心的难过,体现了“我”对父亲的心疼。
19. (4 分)不赞同。这两段写了走廊里抱着宝宝的女人为了让宝宝安然入睡,整夜在走廊
里走动,引出“我”对儿时父亲抱着生病的“我”在医院走廊走动的回忆,体现了天下父母对孩
子无私的爱,丰富了文章内容,深化了文章主题,所以不能删去。
20. (4 分)《秋天的怀念》中母亲隐瞒自己的病情,无微不至地照顾双腿瘫痪的“我”,“我”
后来理解了母亲的苦心。《散步》中“我”尊重母亲的意愿,选择走大路。结合本文,我们要
关注老人的身体健康,理解他们的付出,像文中的“我”一样关心父亲;也要尊重老人的想法,
陪伴他们,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慰藉,让他们感受到子女的关爱 。2025北京石景山初一(上)期末
道德与法治
1.本试卷共8页,共两部分,25道小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考2.考试形式为开卷,只能翻看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禁止交流和借阅。

3.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须4.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知5.
在答题卡上,判断题、选择题请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6.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一、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正确的将“√”涂黑,错误的将“×”
涂黑)
1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公民的法定义务。
2.中学阶段对我们的人生起到决定性作用。
3.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认识自己时,应该以别人的意见为准。
4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是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
5.对待老师的批评,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上。
6.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我们树立人生目标的必要前提。
7俗话说:“从小看大,三岁看老”,所以我们只需要接纳自己。
8.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是衡量其人生价值的尺度。
9敬畏生命,就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10.“仁者爱人”“推己及人”,要求我们尊重、关怀、善待身边每一个人。
二、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1.每年的11月1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建军节。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周年,也是人民空军成立
周年。
A.75
70
B.7580
C.75
75
D.7070
12.习近平总书记说:“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少年成就梦想的时代。”
下列对梦想认识正确的是
①只要努力,梦想就一定能实现
②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
③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紧扣时代脉搏
④梦想总是和现实有一定距离,所以我们不该有梦想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3,对下列名言理解正确的是
序号
名言
理解
第1页/共5页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

天生我材必有用
学会欣赏自己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人贵自知
正确认识自己很重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4.家规、家训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影响深远。《朱子家训》指出:“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
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一家训体现的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是
A.尊老爱幼
B.孝亲敬长
C知书达礼
D.勤俭节约
15.神舟十九号航天员宋令东讲述他的成长经历:13岁时在观看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时就萌发了飞天的梦
想:高中毕业后选择成为一名飞行员,驾驶战鹰护卫祖国的长空。2020年被选拔为第三批航天员,通过扎
实训练,成为首批飞向太空的90后航天员。宋令东的成长经历启示我们
①正确的人生目标能够指引我们找准方向、坚定前行
②学习让我们拥有实现梦想的持续力量
③少年梦想经过不懈的行动就一定能实现
④目标与现实之间并不存在差距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友谊是人生永恒的话题。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交流了关于友谊的二三事。
序号
事件
解读
①过生日时,好朋友亲手制作了礼物送给我。
学交友需要学会用心关怀对方
②我常向好朋友倾诉心事,他总是耐心地倾听,还安慰、开导我。
学会欣赏自己

我和其他同学发生争执,好朋友在场不仅没有帮我还劝我不要冲动。
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④我最近在网上结交了一位新朋友,他约我线下见面,我欣然答应。
正确认识自己很重要
以上解读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这
些诗句共同启示我们
A生命是不可逆的,要珍惜生命的每一天
B.生命是独特的,每个生命都不可替代
C生命是宝贵的,生命重于泰山
D生命是有限的,我们应该及时享乐
18.“心目中的好老师”班会课上,同学们分享了与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
◆老师及时发现了我身体不舒服,带我去医务室,还一直陪伴着我
老师真实坦诚,从不掩饰或否认自己的错误,教育我做人诚信
班主任每天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兢兢业业地为我们辛勤付出
老师为我们讲授知识、答疑解惑,扎实的学识令我钦佩
第2页/共5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