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掌握四种逻辑规律01了解概念的含义03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02辨别潜藏的逻辑错误04学习目标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足直立的动物。”结果他的一个学生给他找来了一只拔光羽毛的鸡,拿到柏拉图面前嘲讽他说:“这就是老师您说的‘人’呀。”因为“没有羽毛的两足直立的动物”不是人的根本属性,虽然人也具有这样的特点,但柏拉图把“人”的外延扩大了,一些不属于人的事物都能归入其中,这才让学生抓住了把柄。可见每一个概念都有自己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根本属性,外延则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具体范围,建立一个概念必须要考虑到这两个方面。逻辑中的概念普遍概念白马 科学家 自然数单独概念地球 珠穆朗 玛峰空概念金山 永动机根据概念反映的对象是事物还是事物的属性实体概念大学生计算机属性概念勇敢善良根据事物是否具有某种属性(具有或不具有)010203正概念负概念有机物根据概念反映的是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集合体集合概念鲁迅的著作不是 一天能读完的非集合概念鲁迅的这部著作以历史故事为题材概念间的关系根据概念在外延上是否有重合情况可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010203全同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也叫同一关系。“中国的首都”a“北京”b包含关系一个概念是另一个概念的一部分,也叫属种关系。学生a 中学生 b交叉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当a与b两个概念具有交叉关系时,则有一部分a是b,有一部分a不是b,并且有一部分b不是a光华中学教师 a、涉县人b相容关全同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也叫同一关系。例如,“中国的首都”和“北京”“番茄”和“西红柿”。包含关系一个概念是另一个概念的一部分,也叫属种关系。当a与b两个概念具有包含关系时,则所有的b都是a,并且有的a不是b。例如,“学生”和“大学生”“科学”和“人文科学”。交叉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当a与b两个概念具有交叉关系时,则有一部分a是b,有一部分a不是b,并且有一部分b不是a。例如,“青年”和“作家”“畅销商品”和“高档商品”。不相容关系矛盾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不同,而且非此即彼。当a与b具有矛盾关系时,则所有a都不是b,并且a与b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c的外延。例如: 男性 a女性 b反对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不同,但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当a与b具有反对关系时,则所有a都不是b,并且a与b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概念c的外延。例如:大学生 a小学生 b同一律概念和命题必须保持一致性(全同关系)。概念同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必须保持一致。命题同一:命题自身的意思和真假值必须保持同一。1.双十一大酬宾,买一赠一啦2.人已经存在几百万年了,而你没有存在几百万年,所以你不是人。前一个“人”,指作为物种整体存在的“人类”,而后一个“人”指的是作为生命个体存在,属于偷换概念前者的论题是“有钱人不该吃麻辣烫",而后者把论题换成了”吃麻辣烫应该在路边。”属于偷换论题。——那么有钱的人,居然在路边吃麻辣烫。——不在路边吃,难道去马路中间吃啊。逻辑的基本规律“不矛盾律”又叫“矛盾律”,要求相互否定的判断不能同真(在相互矛盾的命题里,不能同真,必有一假)。小明是男生。张三小明是女生。李四张三李四必有一假。正确结论张三李四都是真的,小明即是男生,又是女生。这叫相互矛盾。违反矛盾律“排中律”要求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必有一真。(使用这两个规律时,概念间的关系应为“矛盾关系”,互为“矛盾关系”的两个概念不能同真但必有一真,也就是一定是一真一假。)例如:在某小学的讨论会上,讨论某教师的行为是不是体罚学生。校长说:“说这个教师的行为是体罚学生,恐怕是不行的;说他的行为不是体罚学生,恐怕也不行。”“充足理由律”:在同一思维和论证过程中,一个思想被确定为真,要有充足的理由。要点对所要论证的观点必须给出理由。给出的理由必须真实。从给出的理由必须能够推出所要论证论点。例如:我又不出国,所以我不学英语。教师总结逻辑无处不在,它不仅是我们思考的工具,也是我们表达和交流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逻辑的基本规律,学会辨别和避免逻辑谬误,使自己的语言表达更加清晰准确。下节课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