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周测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4·信阳高一期末)在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需待F1所结种子播种后长成成熟个体时统计F2的分离比B.F2中圆粒和皱粒之比接近3∶1,说明该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C.F1产生基因型为YR的卵细胞和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D.F2出现16种基因型、4种表型的个体,表型比例约为9∶3∶3∶12.(2024·遂宁高一月考)(不考虑致死)已知玉米有色籽粒对无色籽粒是显性。现将一有色籽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的比是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不确切的是( )A.测交后代的有色籽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相同B.玉米的有、无色籽粒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玉米的有、无色籽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D.测交后代的无色籽粒的基因型有三种3.(2024·九江高一期中)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的一种常用方法,孟德尔对两大遗传定律的发现就是依此取得的重大成果,他的运用可分为以下四个基本步骤: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以上四个步骤的正确顺序是②③①④B.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测交实验及其结果的统计与分析属于这四个基本步骤中的“演绎推理,验证假说”C.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没有对照,但经过了很多次的重复D.F2出现“3∶1或9∶3∶3∶1”性状分离比是F1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结果4.孟德尔用豌豆成功揭示了遗传学的两大定律。用基因型为Yyrr(黄色皱粒)的豌豆和基因型为yyRr(绿色圆粒)的豌豆杂交( )A.能够验证分离定律,但不能验证自由组合定律B.能够验证分离定律,也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C.不能验证分离定律,但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D.不能验证分离定律,也不能验证自由组合定律5.涉及两对自由组合的等位基因遗传时,分析子代基因型常用棋盘法。如图表示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分析F2基因型时的棋盘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方法的原理是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B.①~④代表的基因型在棋盘中各出现一次C.该杂交过程所选择的亲本基因型组合一定是YYRR×yyrrD.②代表的表型出现的概率与③代表的表型出现的概率相同6.(2024·合肥高一调研)如图为自然环境中某豌豆植株产生后代的过程示意图(子代数量足够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②过程中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M=16B.③过程产生的子代基因型N=9,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4C.若让该植株与隐性纯合子测交,子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3/4D.基因分离定律发生在①过程、基因自由组合先后发生在②过程,二者互不干扰7.(2024·邯郸高一期末)某植物的花色有白色、紫色和蓝色三种,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如表所示。现用纯合紫花植株和纯合蓝花植株作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基因型 A_B_、aabb A_bb aaB_表型 白花 紫花 蓝花A.白花植株共有6种基因型,其中纯合子的基因型有4种B.题干中F2的表型及其比例是白花∶紫花∶蓝花=10∶3∶3C.紫花植株和蓝花植株自交后代中一定都有白花植株D.F2有3种花色,白花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2/38.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易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黑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橙红色。现有四种纯合子植株,其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该用①和③杂交所得F1的花粉B.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观察①和②杂交所得F1的花粉C.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用①和④作为亲本杂交D.将②和④杂交后所得的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均为蓝黑色9.已知A与a、B与b、D与d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分别控制3对相对性状。若基因型分别为AaBbDd、AabbDd的两个体进行杂交,则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A.表型有8种,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的比例为1/16B.表型有4种,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的比例为1/16C.表型有8种,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的比例为1/8D.表型有8种,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的比例为1/1610.孟德尔以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获得的F1基因型为YyRr,全部为黄色圆粒豌豆,F1自交获得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黄色圆粒豌豆亲本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为YY和RRB.F2的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数量相等且随机结合C.F2中与亲本表型相同的个体占3/8或5/8D.对F1的测交结果可反映F1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11.(2024·泉州高一期中)对孟德尔提出的假说进行模拟实验,装置如图,雌①、雌②容器中的小球分别模拟某雌性个体的两对基因,雄①、雄②同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从雌①和雌②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将两个小球组合在一起,只能模拟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的分离B.将从雌①、雄①中分别随机取出的小球组合在一起,模拟的是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C.从4个容器中各取一个小球并组合在一起,只能模拟基因的分离定律D.重复抓取的次数达10次,其结果最接近孟德尔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统计数据12.(2024·佳木斯高一期中)某植物的花色受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此外,含有AB的花粉由于活力不足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进行自交获得F1,则F1中花色的表型及比例是( )A.白色∶粉色∶红色=4∶3∶2B.白色∶粉色∶红色=5∶3∶4C.白色∶粉色∶红色=4∶3∶5D.白色∶粉色∶红色=6∶9∶113.(2021·全国乙,6)某种二倍体植物的n个不同性状由n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杂合子表现显性性状)。已知植株A的n对基因均杂合。理论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植株A的测交子代中会出现2n种不同表型的个体B.n越大,植株A测交子代中不同表型个体数目彼此之间的差异越大C.植株A测交子代中n对基因均杂合的个体数和纯合子的个体数相等D.n≥2时,植株A的测交子代中杂合子的个体数多于纯合子的个体数14.牵牛花的叶子有普通叶和枫形叶两种(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种子有黑色和白色两种(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一对表型为普通叶白色种子和枫形叶黑色种子的亲本进行杂交,F1全为普通叶黑色种子,F1与若干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与F1基因型不相同)进行杂交,得到F2的表型及比例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表型 普通叶黑色种子 普通叶白色种子 枫形叶黑色种子 枫形叶白色种子数量 448 459 153 148A.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普通叶对枫形叶为显性,种子的黑色对白色为显性C.若对F2中普通叶进行测交,子代性状分离比是2∶1D.F2普通叶黑色种子中杂合子占1/315.(2024·宁波高一期中)兰花的花色有红色、蓝色两种,其遗传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现将纯合红色花和纯合蓝色花进行杂交,F1均为红色花,F1自交,F2中红色花与蓝色花的比例为27∶3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兰花花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B.若对F1进行测交,则其子代表型及比例为红色花∶蓝色花=1∶1C.F2中蓝色花基因型有19种,蓝色花中纯合子占7/37D.F2红色花中与F1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占比为1/816.(2024·岳阳高一期中)某植物的花色有红色、粉色和白色三种颜色,由基因A、a控制,A对a为完全显性。基因B能抑制色素的合成,且基因B数量越多抑制效果越明显。现有一株白色花与红色花杂交,F1全为粉色花,F1粉色花自交得F2,F2中粉色花∶红色花∶白色花为6∶3∶7。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基因a能够控制红色素的合成B.F2中白色花植株的基因型有6种C.F2粉色花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0D.F2中红色花植株与F1交配,后代白色花植株占1/417.蝴蝶翅色的紫翅(A)对黄翅(a)为显性,眼色的绿眼(B)对白眼(b)为显性。让紫翅绿眼蝴蝶和紫翅白眼蝴蝶杂交得到F1,F1的性状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中所用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紫翅绿眼)、Aabb(紫翅白眼)B.F1中紫翅绿眼蝴蝶的基因型是AABb、AaBb,所占的比例是3/8C.F1中黄翅绿眼蝴蝶的基因型是aaBb,所占的比例是1/8D.让F1中两只黄翅绿眼蝴蝶交配,得到的F2中表型有3种18.(2024·苏州高一期中)有实验室选用纯合的家兔,进行如图所示杂交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控制家兔体色的基因的传递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B.家兔的体色是由一对基因决定的C.F2中白色家兔都是纯合子D.F2白色家兔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占1/419.(2024·沧州高一期末)花椒茎干通常有增大的皮刺,已知皮刺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S/s控制,基因型SS的植株表现为长皮刺,Ss表现为短皮刺,ss表现为无皮刺。皮刺颜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T/t控制,T控制深绿色,t控制黄绿色,基因型为TT和Tt的皮刺是深绿色,tt的为黄绿色,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基因型为SsTt的亲本自交,则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子代能够稳定遗传的基因型有4种B.子代短皮刺、深绿色的基因型有2种C.子代的表型共有6种D.子代有皮刺花椒中,SsTt所占的比例为1/320.(2024·辽阳高一期中)某种植物的花色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当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有两个白花的纯合品系甲、乙,让甲、乙分别与纯合的红花植株杂交,得到F1,两组F1都开红花,两组F1再自交得到F2,F2分离比如下:甲产生的F2中红花∶白花=9∶7乙产生的F2中红花∶白花=27∶37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白花为显性性状,红花为隐性性状B.该种植物花色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C.根据品系乙的实验结果,推测该植物的花色至少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D.甲品系白花植株与乙品系白花植株杂交,后代可能都为红花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21.(12分)(2024·茂名高一期末)研究人员选择果皮黄绿色、果肉白色、果皮有覆纹的纯合甜瓜植株(甲)与果皮黄色、果肉橘红色、果皮无覆纹的纯合甜瓜植株(乙)杂交,F1表现为果皮黄绿色、果肉橘红色、果皮有覆纹。F1自交得F2,分别统计F2各对性状的表现及株数,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甜瓜性状 果皮颜色(A/a) 果肉颜色(B/b) 果皮覆纹F2的性状表现及株数 黄绿色482 黄色158 橘红色478 白色162 有覆纹361 无覆纹279(1)(2分)甜瓜果皮颜色的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让F2中果肉橘红色植株随机交配,则F3中果肉白色植株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据表中数据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出A和a、B和b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完善下列实验方案,验证果皮覆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E/e和F/f)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实验方案:让F1与植株__________(填“甲”或“乙”)杂交,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预期结果: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4)若果皮颜色、果肉颜色、覆纹三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则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17分)(2024·镇江高一期中)番茄植物有无茸毛(A、a)和果实的颜色(B、b)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杂交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番茄的果实颜色性状中,____________果是隐性性状。实验1的F1中无茸毛红果番茄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欲进一步确认,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2)(5分)实验2中,理论上F1中有茸毛红果番茄自交得F2,则F2个体中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表型的比例是____________(只写比例)。若让F2中有茸毛红果番茄自交,所得F3中出现有茸毛黄果的概率是____________。(3)若实验2中F1有茸毛红果自交,得到F2的表型及比例为有茸毛红果∶无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无茸毛黄果=5∶3∶3∶1。①针对F2出现该比例的原因,研究者提出了一种假说,认为F1产生了某种类型的花粉败育。若假说成立,则败育花粉的相应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②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及相关数据,结合研究者提出的假说,要验证F1产生的花粉败育,选择将F1植株作为____________(填“父本”或“母本”)与F2的隐性植株杂交,若后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说成立。23.(11分)(2024·大连高一检测)某植物花色与色素积累量有关,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A、B分别编码酶A和酶B,二者共同参与红色素的合成,其等位基因a、b不能编码相关酶。在种植中发现,深红花和白花性状均可稳定遗传,而浅红花性状总是不能稳定遗传。现有甲、乙两个品系杂交,杂交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2分)根据上述杂交结果判断,甲品系的基因型是________,乙品系的基因型是________。(2)(3分)F2浅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种;F2浅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性状能稳定遗传的植株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3)研究发现,还存在另一对色素合成抑制基因D/d,编码酶D抑制红色素合成,当基因D存在时,均表现为白花,这三对等位基因任意两对基因的遗传均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有白花植株丙自交,子代中深红花∶浅红花∶白花=1∶2∶13,则植株丙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4)将植株丙与深红花植株杂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测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4·信阳高一期末)在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需待F1所结种子播种后长成成熟个体时统计F2的分离比B.F2中圆粒和皱粒之比接近3∶1,说明该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C.F1产生基因型为YR的卵细胞和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D.F2出现16种基因型、4种表型的个体,表型比例约为9∶3∶3∶1答案 B 解析 F1所结种子播种后当年就能结出种子,即为F2,就可以统计出F2的分离比,A错误;F2中圆粒和皱粒之比接近3∶1,说明该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圆粒和皱粒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正确;F1产生基因型为YR卵细胞的数量小于YR精子的数量,即雄配子数量多于雌配子数量,二者之间不成比例,C错误;F2出现9种基因型、4种表型的个体,黄色圆粒(Y_R_)∶黄色皱粒(Y_rr)∶绿色圆粒(yyR_)∶绿色皱粒(yyrr)=9∶3∶3∶1,D错误。2.(2024·遂宁高一月考)(不考虑致死)已知玉米有色籽粒对无色籽粒是显性。现将一有色籽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的比是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不确切的是( )A.测交后代的有色籽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相同B.玉米的有、无色籽粒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玉米的有、无色籽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D.测交后代的无色籽粒的基因型有三种答案 C解析 一有色籽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实验,后代出现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的比是1∶3,不考虑致死,则玉米籽粒的有色可能是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两个显性基因同时存在表现为有色,否则表现为无色。假设用A/a和B/b表示相关基因,测交实验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1∶1∶1∶1,其中AaBb为有色籽粒,Aabb、aaBb、aabb为无色籽粒,因此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玉米的有、无色籽粒若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测交后代应出现有色籽粒∶无色籽粒=1∶1,而不是1∶3,C符合题意。3.(2024·九江高一期中)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的一种常用方法,孟德尔对两大遗传定律的发现就是依此取得的重大成果,他的运用可分为以下四个基本步骤: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以上四个步骤的正确顺序是②③①④B.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测交实验及其结果的统计与分析属于这四个基本步骤中的“演绎推理,验证假说”C.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没有对照,但经过了很多次的重复D.F2出现“3∶1或9∶3∶3∶1”性状分离比是F1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结果答案 D解析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没有对照,只需通过重复实验,检验其实验结果的一致性即可,C正确;F2出现“3∶1或9∶3∶3∶1”性状分离比是F1产生数量相等的显隐性配子随机结合的结果,雄配子数远多于雌配子数,D错误。4.孟德尔用豌豆成功揭示了遗传学的两大定律。用基因型为Yyrr(黄色皱粒)的豌豆和基因型为yyRr(绿色圆粒)的豌豆杂交( )A.能够验证分离定律,但不能验证自由组合定律B.能够验证分离定律,也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C.不能验证分离定律,但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D.不能验证分离定律,也不能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答案 A解析 双亲(Yyrr×yyRr)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均会出现等位基因分离的现象,黄色皱粒中存在等位基因Yy分离,绿色圆粒中存在等位基因Rr分离,都不存在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因此基因型为Yyrr(黄色皱粒)的豌豆和基因型为yyRr(绿色圆粒)的豌豆杂交,能够验证分离定律,但不能验证自由组合定律,A符合题意。5.涉及两对自由组合的等位基因遗传时,分析子代基因型常用棋盘法。如图表示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分析F2基因型时的棋盘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方法的原理是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B.①~④代表的基因型在棋盘中各出现一次C.该杂交过程所选择的亲本基因型组合一定是YYRR×yyrrD.②代表的表型出现的概率与③代表的表型出现的概率相同答案 C解析 ①~④代表的基因型为纯合子,在棋盘中各出现一次,B正确;F1产生的雌雄配子均有4种:YR、Yr、yR、yr,该杂交过程所选择的亲本基因型组合为YYRR×yyrr或YYrr×yyRR,C错误;②代表的表型出现的概率与③代表的表型出现的概率相同,均为3/16,D正确。6.(2024·合肥高一调研)如图为自然环境中某豌豆植株产生后代的过程示意图(子代数量足够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②过程中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M=16B.③过程产生的子代基因型N=9,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4C.若让该植株与隐性纯合子测交,子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3/4D.基因分离定律发生在①过程、基因自由组合先后发生在②过程,二者互不干扰答案 D解析 ②表示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由于雌、雄配子的种类都是4种,所以②过程中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M=4×4=16(种),A正确;AaBb自交,后代基因型种类N=3×3=9(种),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所占比例=1/2×1/2=1/4,B正确;由表型比例为12∶3∶1可知,该植株与隐性纯合子测交,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Aabb∶aaBb∶aabb=1∶1∶1∶1,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4,杂合子所占比例为3/4,C正确;①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同时发生,D错误。7.(2024·邯郸高一期末)某植物的花色有白色、紫色和蓝色三种,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如表所示。现用纯合紫花植株和纯合蓝花植株作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基因型 A_B_、aabb A_bb aaB_表型 白花 紫花 蓝花A.白花植株共有6种基因型,其中纯合子的基因型有4种B.题干中F2的表型及其比例是白花∶紫花∶蓝花=10∶3∶3C.紫花植株和蓝花植株自交后代中一定都有白花植株D.F2有3种花色,白花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2/3答案 B解析 该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说明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纯合紫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纯合蓝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杂交所得F1的基因型为AaBb,F1自交所得F2中表型及比例为白花(A_B_、aabb)∶紫花(A_bb)∶蓝花(aaB_)=10∶3∶3,可见白花植株共有5种基因型(AABB、AABb、AaBB、AaBb、aabb),其中纯合子的基因型有2种,A错误,B正确;纯合紫花植株(AAbb)和纯合蓝花植株(aaBB)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白花植株,C错误;F2有3种花色,白花植株中杂合子(2AaBB、2AABb、4AaBb)所占比例为4/5,D错误。8.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易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黑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橙红色。现有四种纯合子植株,其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该用①和③杂交所得F1的花粉B.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观察①和②杂交所得F1的花粉C.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用①和④作为亲本杂交D.将②和④杂交后所得的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均为蓝黑色答案 C解析 三对相对性状中可通过花粉进行鉴定的相对性状是非糯性(A)和糯性(a)、花粉粒长形(D)和圆形(d),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需得到基因型为Aa或Dd的植株,A错误;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需得到基因型为AaDd的植株,B错误;①×④→F1(AaTtdd),F1连续自交即可得到糯性抗病优良品种(aaTTdd),C正确;②×④→F1(AattDd),其产生的花粉加碘液染色后,A(蓝黑色)∶a(橙红色)=1∶1,D错误。9.已知A与a、B与b、D与d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分别控制3对相对性状。若基因型分别为AaBbDd、AabbDd的两个体进行杂交,则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A.表型有8种,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的比例为1/16B.表型有4种,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的比例为1/16C.表型有8种,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的比例为1/8D.表型有8种,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的比例为1/16答案 D解析 基因型分别为AaBbDd、AabbDd的两个体进行杂交,杂交后代的表型有2×2×2=8(种),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的比例为1/2×1/2×1/2=1/8,A错误;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的比例为1/4×1/2×1/4=1/32,B错误;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的比例为1/2×1/2×1/4=1/16,C错误;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的比例为1/4×1/2×1/2=1/16,D正确。10.孟德尔以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获得的F1基因型为YyRr,全部为黄色圆粒豌豆,F1自交获得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黄色圆粒豌豆亲本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为YY和RRB.F2的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数量相等且随机结合C.F2中与亲本表型相同的个体占3/8或5/8D.对F1的测交结果可反映F1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答案 D解析 亲本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为YYRR,则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为YR,A错误;F1黄色圆粒豌豆(YyRr)产生的雌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YR∶Yr∶yR∶yr=1∶1∶1∶1,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YR∶Yr∶yR∶yr=1∶1∶1∶1,F1杂交获得F2,F2的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配子和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且雌、雄配子随机结合,雄配子的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B错误;F2中与亲本表型相同的个体(Y_R_、yyrr)占9/16+1/16=5/8,C错误。11.(2024·泉州高一期中)对孟德尔提出的假说进行模拟实验,装置如图,雌①、雌②容器中的小球分别模拟某雌性个体的两对基因,雄①、雄②同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从雌①和雌②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将两个小球组合在一起,只能模拟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的分离B.将从雌①、雄①中分别随机取出的小球组合在一起,模拟的是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C.从4个容器中各取一个小球并组合在一起,只能模拟基因的分离定律D.重复抓取的次数达10次,其结果最接近孟德尔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统计数据答案 B解析 从雌①和雌②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将两个小球组合在一起,能模拟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A错误;从雌①中抓出一个小球,从雌②中抓出一个小球,将两个小球组合在一起,模拟的是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从雄①中抓出一个小球,从雄②中抓出一个小球,将两个小球组合在一起,模拟的是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将上述两个组合再组合在一起,模拟的是受精时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C错误;重复抓取的次数达10次,次数较少,具有偶然性,其结果不一定接近孟德尔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统计数据,D错误。12.(2024·佳木斯高一期中)某植物的花色受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此外,含有AB的花粉由于活力不足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进行自交获得F1,则F1中花色的表型及比例是( )A.白色∶粉色∶红色=4∶3∶2B.白色∶粉色∶红色=5∶3∶4C.白色∶粉色∶红色=4∶3∶5D.白色∶粉色∶红色=6∶9∶1答案 C解析 基因型AaBb的个体自交产生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B-∶A-bb∶aaB-∶aabb=9∶3∶3∶1,考虑含有AB的花粉由于活力不足不能参与受精作用,根据“棋盘法”可知,A-B-个体会减少4份,即A-B-∶A-bb∶aaB-∶aabb变为5∶3∶3∶1,再根据题目信息可知A-B-表现为红色,A-bb表现为粉色,aaB-和aabb表现为白色,即白色∶粉色∶红色=4∶3∶5,C符合题意。13.(2021·全国乙,6)某种二倍体植物的n个不同性状由n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杂合子表现显性性状)。已知植株A的n对基因均杂合。理论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植株A的测交子代中会出现2n种不同表型的个体B.n越大,植株A测交子代中不同表型个体数目彼此之间的差异越大C.植株A测交子代中n对基因均杂合的个体数和纯合子的个体数相等D.n≥2时,植株A的测交子代中杂合子的个体数多于纯合子的个体数答案 B解析 每对等位基因测交后会出现2种表型,故n对等位基因杂合的植株A的测交子代会出现2n种不同表型的个体,A正确。不管n有多大,植株A测交子代比为(1∶1)n=1∶1∶1∶1……(共2n个1),即不同表型个体数目均相等,B错误。植株A测交子代中n对基因均杂合的个体数为1/2n,纯合子的个体数也是1/2n,两者相等,C正确。n≥2时,植株A的测交子代中纯合子的个体数是1/2n,杂合子的个体数为1-1/2n,故杂合子的个体数多于纯合子的个体数,D正确。14.牵牛花的叶子有普通叶和枫形叶两种(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种子有黑色和白色两种(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一对表型为普通叶白色种子和枫形叶黑色种子的亲本进行杂交,F1全为普通叶黑色种子,F1与若干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与F1基因型不相同)进行杂交,得到F2的表型及比例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表型 普通叶黑色种子 普通叶白色种子 枫形叶黑色种子 枫形叶白色种子数量 448 459 153 148A.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普通叶对枫形叶为显性,种子的黑色对白色为显性C.若对F2中普通叶进行测交,子代性状分离比是2∶1D.F2普通叶黑色种子中杂合子占1/3答案 D解析 一对表型为普通叶白色种子和枫形叶黑色种子的亲本进行杂交,F1全为普通叶黑色种子,可知普通叶和黑色种子为显性性状,且亲本均为纯合子(AAbb、aaBB),F1基因型为AaBb,F1与若干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与F1基因型不相同)进行杂交,根据F2数量比接近3∶3∶1∶1可知,F1产生AB、Ab、ab、aB四种配子且比例相同,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B正确;F2中普通叶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1∶2,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a=2∶1,测交子代性状分离比是2∶1,C正确;F2中普通叶黑色种子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均为杂合子,D错误。15.(2024·宁波高一期中)兰花的花色有红色、蓝色两种,其遗传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现将纯合红色花和纯合蓝色花进行杂交,F1均为红色花,F1自交,F2中红色花与蓝色花的比例为27∶3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兰花花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B.若对F1进行测交,则其子代表型及比例为红色花∶蓝色花=1∶1C.F2中蓝色花基因型有19种,蓝色花中纯合子占7/37D.F2红色花中与F1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占比为1/8答案 C解析 现将纯合红色花和纯合蓝色花进行杂交,F1均为红色花,F1自交,F2中红色花与蓝色花的比例为27∶37,由分析可知红色花与蓝色花受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假设相关基因用A/a、B/b、C/c表示,红色为显性性状,且三个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才表现为红色花(A_B_C_),A错误;若对F1进行测交,基因组合为AaBbCc×aabbcc,子代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8,即红色花所占的比例是1/8,蓝色花所占的比例是7/8,则其子代表型及比例为红色花∶蓝色花=1∶7,B错误;F2中基因型总共有27种,红色花的基因型(A-B-C-)有8种,蓝色花的基因型有19种,F2中纯合子共有2×2×2=8(种),每种各占1/64,其中只有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表现为红色花,其余均为蓝色花,即蓝色花纯合子占7/64,而F2中蓝色花植株共占37/64,因此F2的蓝色花植株中纯合子占7/37,C正确;F2与F1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其基因型为AaBbCc,出现的概率为1/2×1/2×1/2=1/8,F2红色花中基因型与F1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占比为8/27,D错误。16.(2024·岳阳高一期中)某植物的花色有红色、粉色和白色三种颜色,由基因A、a控制,A对a为完全显性。基因B能抑制色素的合成,且基因B数量越多抑制效果越明显。现有一株白色花与红色花杂交,F1全为粉色花,F1粉色花自交得F2,F2中粉色花∶红色花∶白色花为6∶3∶7。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基因a能够控制红色素的合成B.F2中白色花植株的基因型有6种C.F2粉色花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0D.F2中红色花植株与F1交配,后代白色花植株占1/4答案 C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红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_bb,说明基因A能够控制红色素的合成,A错误;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F2中白色花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aaBB、aaBb、aabb,共5种,B错误;F2粉色花植株占6份,其基因型为AaBb和AABb,纯合子所占比例为0,C正确;F2中红色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二者的比例为1∶2,其与F1(AaBb)交配,后代白色花植株占2/3×1/4=1/6,D错误。17.蝴蝶翅色的紫翅(A)对黄翅(a)为显性,眼色的绿眼(B)对白眼(b)为显性。让紫翅绿眼蝴蝶和紫翅白眼蝴蝶杂交得到F1,F1的性状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中所用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紫翅绿眼)、Aabb(紫翅白眼)B.F1中紫翅绿眼蝴蝶的基因型是AABb、AaBb,所占的比例是3/8C.F1中黄翅绿眼蝴蝶的基因型是aaBb,所占的比例是1/8D.让F1中两只黄翅绿眼蝴蝶交配,得到的F2中表型有3种答案 D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后代中紫翅∶黄翅=3∶1,绿眼∶白眼=1∶1,因此该实验中所用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紫翅绿眼)、Aabb(紫翅白眼),A正确;F1中紫翅绿眼蝴蝶的基因型是AABb、AaBb,所占的比例是3/4×1/2=3/8,B正确;F1中黄翅绿眼蝴蝶的基因型是aaBb,所占的比例是1/4×1/2=1/8,C正确;让F1中两只黄翅绿眼蝴蝶(aaBb)交配,得到的F2中表型有2种,为黄翅绿眼蝴蝶和黄翅白眼蝴蝶,D错误。18.(2024·苏州高一期中)有实验室选用纯合的家兔,进行如图所示杂交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控制家兔体色的基因的传递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B.家兔的体色是由一对基因决定的C.F2中白色家兔都是纯合子D.F2白色家兔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占1/4答案 D解析 F2中灰色家兔∶黑色家兔∶白色家兔=9∶3∶4,该比例是9∶3∶3∶1的变式,则家兔体色是由两对基因控制的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B错误;假设体色是由A/a、B/b两对基因控制的,则F2中白色家兔的基因型是AAbb、Aabb(或aaBB、aaBb)、aabb,其中与亲本基因型(aabb)相同的个体占1/4,C错误,D正确。19.(2024·沧州高一期末)花椒茎干通常有增大的皮刺,已知皮刺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S/s控制,基因型SS的植株表现为长皮刺,Ss表现为短皮刺,ss表现为无皮刺。皮刺颜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T/t控制,T控制深绿色,t控制黄绿色,基因型为TT和Tt的皮刺是深绿色,tt的为黄绿色,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基因型为SsTt的亲本自交,则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子代能够稳定遗传的基因型有4种B.子代短皮刺、深绿色的基因型有2种C.子代的表型共有6种D.子代有皮刺花椒中,SsTt所占的比例为1/3答案 C解析 Ss×Ss能稳定遗传的基因型是SS、ss共2种,Tt×Tt能稳定遗传的基因型是TT、tt共2种,因此对这两对等位基因来说,能稳定遗传的基因型共2×2=4(种),A正确;子代短皮刺、深绿色的基因型是SsTT、SsTt共2种,B正确;花椒有皮刺性状分为长皮刺和短皮刺两种,皮刺的颜色分为深绿色和黄绿色两种,无皮刺性状只有一种,因此子代的表型是2×2+1=5(种),C错误;子代有皮刺花椒的基因型是SS、Ss,其中Ss占2/3,皮刺颜色遗传中Tt占1/2,因此子代有皮刺花椒中,SsTt所占比例为2/3×1/2=1/3,D正确。20.(2024·辽阳高一期中)某种植物的花色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当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有两个白花的纯合品系甲、乙,让甲、乙分别与纯合的红花植株杂交,得到F1,两组F1都开红花,两组F1再自交得到F2,F2分离比如下:甲产生的F2中红花∶白花=9∶7乙产生的F2中红花∶白花=27∶37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白花为显性性状,红花为隐性性状B.该种植物花色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C.根据品系乙的实验结果,推测该植物的花色至少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D.甲品系白花植株与乙品系白花植株杂交,后代可能都为红花答案 B解析 F1都开红花,两组F1再自交均发生性状分离,因而可判断红花为显性性状,白花为隐性性状,A错误;品系甲中F2的性状分离比之和等于16,品系乙中F2的性状分离比之和等于64(43),说明该种植物花色的遗传至少由3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C错误;题意显示某种植物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设相关基因用A/a、B/b、C/c表示)都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基因型为A_B_C_才开红花,其余均开白花,甲品系白花植株与纯合红花(AABBCC)植株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9∶7,说明甲品系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或AAbbcc或aaBBcc,乙品系白花植株与纯合红花(AABBCC)植株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27∶37,说明乙品系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则甲品系白花植株(aaBBcc、aabbCC、AAbbcc)与乙品系白花植株(aabbcc)杂交,后代均为白花,D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21.(12分)(2024·茂名高一期末)研究人员选择果皮黄绿色、果肉白色、果皮有覆纹的纯合甜瓜植株(甲)与果皮黄色、果肉橘红色、果皮无覆纹的纯合甜瓜植株(乙)杂交,F1表现为果皮黄绿色、果肉橘红色、果皮有覆纹。F1自交得F2,分别统计F2各对性状的表现及株数,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甜瓜性状 果皮颜色(A/a) 果肉颜色(B/b) 果皮覆纹F2的性状表现及株数 黄绿色482 黄色158 橘红色478 白色162 有覆纹361 无覆纹279(1)(2分)甜瓜果皮颜色的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让F2中果肉橘红色植株随机交配,则F3中果肉白色植株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据表中数据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出A和a、B和b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完善下列实验方案,验证果皮覆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E/e和F/f)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实验方案:让F1与植株__________(填“甲”或“乙”)杂交,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预期结果: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4)若果皮颜色、果肉颜色、覆纹三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则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黄绿色 1/9 (2)不能 缺乏对F2中两对性状(果皮与果肉颜色)组合类型的统计数据 (3)乙 有覆纹∶无覆纹=1∶3 (4)AaBbEeFf解析 (1)根据F1果皮为黄绿色的个体自交后代中果皮黄绿色∶黄色≈3∶1可知,果皮黄绿色为显性性状。F1果肉为橘红色的个体自交后代中果肉橘红色∶白色≈3∶1可知,果肉橘红色为显性性状,说明F1果肉橘红色植株的基因型为Bb,则F2中果肉橘红色植株的基因型为1/3BB、2/3Bb,随机交配,F2中产生的配子基因型为2/3B、1/3b,所以F3中果肉白色植株所占比例为1/3×1/3=1/9。(2)由于F2的每对相对性状是单独统计的,没有对两对性状组合类型的数据进行统计,所以不能判断A/a、B/b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F2中有覆纹∶无覆纹≈9∶7,是9∶3∶3∶1的变式,说明有覆纹的基因型为E-F-,依据表格信息可推知,亲本中关于有、无覆纹这对相对性状,植株甲的基因型为EEFF、植株乙的基因型为eeff,F1的基因型为EeFf,若要证明果皮覆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进行测交实验,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乙)杂交,后代中出现果皮有覆纹∶无覆纹=1∶3的结果即可证明。(4)F2中黄绿色∶黄色≈3∶1,果肉橘红色∶白色≈3∶1,有覆纹∶无覆纹≈9∶7,可推知,F1的基因型为AaBbEeFf。22.(17分)(2024·镇江高一期中)番茄植物有无茸毛(A、a)和果实的颜色(B、b)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杂交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番茄的果实颜色性状中,____________果是隐性性状。实验1的F1中无茸毛红果番茄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欲进一步确认,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2)(5分)实验2中,理论上F1中有茸毛红果番茄自交得F2,则F2个体中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表型的比例是____________(只写比例)。若让F2中有茸毛红果番茄自交,所得F3中出现有茸毛黄果的概率是____________。(3)若实验2中F1有茸毛红果自交,得到F2的表型及比例为有茸毛红果∶无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无茸毛黄果=5∶3∶3∶1。①针对F2出现该比例的原因,研究者提出了一种假说,认为F1产生了某种类型的花粉败育。若假说成立,则败育花粉的相应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②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及相关数据,结合研究者提出的假说,要验证F1产生的花粉败育,选择将F1植株作为____________(填“父本”或“母本”)与F2的隐性植株杂交,若后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说成立。答案 (1)黄 aaBB或aaBb 自交 (2)9 9∶3∶3∶1 5/36 (3)①AB ②父本 有茸毛黄果∶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果=1∶1∶1解析 (1)根据实验2可知,番茄的果实颜色性状中,黄果是隐性性状,根据实验1中的F1可知,有茸毛为显性性状。实验1的F1中无茸毛红果番茄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欲进一步确认,最简便的方法是自交,根据子代果实的颜色进行判断,若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反之则为纯合子。(2)实验2中,由F1中有茸毛∶无茸毛=1∶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有茸毛红果)、aabb(无茸毛黄果),则F1中有茸毛红果的基因型为AaBb,理论上F1中有茸毛红果番茄自交得F2,则F2个体中基因型有9种,表型及比例为有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果=9∶3∶3∶1。F2中有茸毛红果番茄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4∶2∶2∶1,若让F2中有茸毛红果番茄自交,自交子代能出现有茸毛黄果的基因型有AaBb、AABb,所得F3中出现有茸毛黄果的概率是4/9×3/16+2/9×1/4=5/36。(3)①根据F2的表型及比例可知,双显性个体的数量减少,如果是花粉败育,则败育花粉的基因型为AB。②因为F2中隐性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不含AB基因,所以F1植株必须作为父本,且理论上其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AB∶Ab∶aB∶ab=1∶1∶1∶1,因基因型为AB的花粉败育,所以实际上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Ab∶aB∶ab=1∶1∶1,则其测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有茸毛黄果∶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果=1∶1∶1。23.(11分)(2024·大连高一检测)某植物花色与色素积累量有关,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A、B分别编码酶A和酶B,二者共同参与红色素的合成,其等位基因a、b不能编码相关酶。在种植中发现,深红花和白花性状均可稳定遗传,而浅红花性状总是不能稳定遗传。现有甲、乙两个品系杂交,杂交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2分)根据上述杂交结果判断,甲品系的基因型是________,乙品系的基因型是________。(2)(3分)F2浅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种;F2浅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性状能稳定遗传的植株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3)研究发现,还存在另一对色素合成抑制基因D/d,编码酶D抑制红色素合成,当基因D存在时,均表现为白花,这三对等位基因任意两对基因的遗传均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有白花植株丙自交,子代中深红花∶浅红花∶白花=1∶2∶13,则植株丙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4)将植株丙与深红花植株杂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AABB aabb (2)3(或三) 1/2 (3)DdAABb DdAaBB (4)深红花∶浅红花∶白花=1∶1∶2解析 (1)F2中深红花∶浅红花∶白花=21∶160∶142≈1∶8∶7。深红花品系(甲)和白花品系(乙)植株杂交,F1均为浅红花,F1自交,F2中深红花∶浅红花∶白花=1∶8∶7,为9∶3∶3∶1的变式,说明控制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F1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Bb。据此可推测深红花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浅红花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共3种,而白花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aabb,故乙品系的基因型是aabb。(2)F2中浅红花个体的基因型为2AABb、2AaBB、4AaBb,故F2浅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3种;F2浅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性状能稳定遗传的植株(AABB、aaBB、AAbb、Aabb、aaBb、aabb)所占比例为1/4×1/4+1/4×1/4+1/4×1/4+1/4×1/4+1/2×1/16+1/2×1/16+1/2×1/16+1/2×2/16+1/2×2/16+1/2×1/16=1/2。(3)还存在另一对色素合成抑制基因D/d,当基因D存在时,均表现为白花,若某白花植株丙自交,子代深红花∶浅红花∶白花=1∶2∶13,由于子代出现了有色花,则该白花植株丙的基因型一定为Dd----,而Dd自交出现白花(D-----)的比例为3/4,而实际白花的比例为13/16,说明子代中另一类白花的比例为13/16-3/4=1/16=1/4×1/4,因而说明子代中基因型为dd----的白花占比为1/16,只有基因型为AABb、AaBB的浅红花自交会出现1/4的白花,因而可确定该白花植株丙的基因型为DdAABb或DdAaBB。(4)将植株丙(DdAABb或DdAaBB)与深红花(ddAABB)杂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1/4DdAABb、1/4DdAABB、1/4ddAABb、1/4ddAABB或1/4DdAABB、1/4DdAaBB、1/4ddAABB、1/4ddAaBB,故将植株丙与深红花植株杂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深红花∶浅红花∶白花=1∶1∶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