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测4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含解析)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2 遗传与进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周测4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含解析)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2 遗传与进化

资源简介

周测4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4·湛江高一期中)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四分体、姐妹染色单体、联会等相关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一定是等位基因
B.果蝇的初级精母细胞中联会的染色体形态、大小完全相同
C.细胞中两条同源染色体就是一个四分体,一个四分体含4个DNA
D.对人类而言,含有46条染色体的细胞可能含有92条或0条姐妹染色单体
2.一条染色体(质)中的DNA数可以随DNA的复制和着丝粒的分裂而发生改变。若一条染色体(质)中只含有一个DNA时,则该细胞发生的变化不可能是(  )
A.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
B.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
C.纺锤体消失,出现新的核膜和核仁
D.着丝粒分裂,染色体移向两极
3.(2024·宿迁高一期中)某兴趣小组在“建立雄性果蝇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探究实践中,为模拟出各时期染色体行为,采用橡皮泥为主体材料捏出每条染色体,并在每条染色体适宜位置嵌上1粒小纽扣来模拟着丝粒。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减数分裂Ⅰ后期和减数分裂Ⅱ后期,用于模拟染色体着丝粒的小纽扣总数不相同
B.减数分裂Ⅰ后期,制作每对分离的染色体所用橡皮泥量均须完全相同
C.减数分裂Ⅰ前期,用于模拟每个四分体着丝粒的小纽扣数为4粒
D.若要模拟3对同源染色体,只需要使用2种颜色的橡皮泥
4.下列关于如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细胞①②表示正在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有4个四分体
B.此细胞核中含有染色单体8条,核DNA分子8个,染色体4条
C.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组合为①②③④或①③②④
D.着丝粒的分裂发生在减数分裂Ⅰ,③④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Ⅱ
5.如图为同一生物个体中的四个精细胞,不考虑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等变异的情况下,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的两个精细胞是(  )
A.①和③ B.②和④
C.①和② D.③和④
6.(2024·泸州高一期中)下列关于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卵原细胞只能形成一种卵细胞,一个精原细胞只能形成两种精子
B.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的细胞不一定为初级卵母细胞
C.染色体都要经过复制,都要经过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
D.精细胞需要经过复杂的变形才能成为精子,卵细胞不需要变形
7.(2024·滨州高一期中)如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丙中的M与m是一对相同染色体
B.图甲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
C.图丙可能是极体
D.图乙一定为初级卵母细胞
8.(2024·泰州高一期末)如图为某生物细胞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细胞均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B.乙细胞即将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
C.乙和丙细胞中染色单体的数量分别为8和4
D.丙的子细胞是精细胞或极体
9.(2024·吕梁高一期中)研究人员以蚕豆为材料观察其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具体操作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盛开期的花药中花粉数量多,是适宜的观察材料
B.卡宝品红为酸性染料,可将染色体染成深色
C.用高倍显微镜能观察到细胞中染色体的连续变化过程
D.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可作为判断减数分裂各时期的依据
10.某二倍体高等雄性动物(2n=20)体内有部分细胞正处于分裂状态(不考虑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包括:①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刚断裂的细胞;②同源染色体正要分离的细胞;③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的细胞;④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刚断裂的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在进行等位基因分离的细胞有①②④
B.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初级精母细胞有①②
C.能发生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细胞有②③
D.能在该动物精巢中找到的细胞有①②③④
11.(2023·临沂高一联考)如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E段和GH段的变化都是细胞一分为二的结果
B.AB段和FG段都含有DNA分子复制过程
C.HI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体细胞的一半
D.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在BC段和HI段
12.(2024·沈阳高一期中)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每种生物(有性生殖的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Ⅱ
B.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
C.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是配子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D.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的多样性及雌雄配子结合的随机性,使同一双亲的后代具有多样性
13.如图中a、b、c、d分别表示人的生殖周期中不同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特点是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B.b与d的主要差异之一是前者存在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C.生物体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出多样性
D.c形成的受精卵中的DNA一半来自卵细胞,一半来自精子
14.(2024·三明高一月考)下列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某动物(假定只含有两对染色体)的三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图乙、图丙所示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
B.图甲、乙、丙所示细胞中含有的同源染色体对数分别是2对、4对、2对
C.图丙所示的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精细胞或极体
D.图甲、乙、丙所示细胞中核DNA分子数分别为8、8、4
15.如图中曲线表示某雄果蝇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甲曲线)及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乙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示横轴代表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不同时期
B.CD段所有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都可以发生互换
C.EF段数目减半和IJ段数目加倍的原因都是着丝粒分裂
D.减数分裂的结果是形成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成熟生殖细胞
16.(2024·南通高一期中)下列有关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DN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高等动物睾丸中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正常分裂后所产生的子细胞仅有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2种
B.同种生物的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核DNA分子数和神经细胞中的核DNA分子数相同
C.同种生物体内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等于皮肤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D.着丝粒数目代表染色体数目,哺乳动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着丝粒数目始终相同
17.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过程产生的一个细胞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为次级精母细胞,内含4条染色体
B.此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Ⅰ发生了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
C.此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Ⅰ后期,移向细胞一极的基因可能是A、a、b、b
D.此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过程形成四个精子,其基因型分别为AB、AB、ab、ab
18.(2024·大庆高一月考)研究小组从某动物组织中提取一些细胞,测定其染色体数目(无变异发生),结果如图甲所示,图乙则是取自该组织中的一个细胞。对图中所示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组织可能来自卵巢,乙细胞属于b组
B.b组细胞中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
C.b组细胞中既有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也有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
D.c组中有一部分细胞可能正在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19.某科研小组对蝗虫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测定不同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和核DNA分子数目,结果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b和细胞f都存在姐妹染色单体
B.细胞f中存在同源染色体,可能进行有丝分裂,也可能进行减数分裂Ⅰ
C.细胞c和细胞g中都不含有姐妹染色单体和同源染色体
D.细胞a可能是精细胞,但不可能是卵细胞或极体
20.(2024·黑河高一期中)图甲是果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乙是果蝇卵原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一对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A、B、C分别表示有丝分裂、受精作用和减数分裂过程
B.图甲中处于③⑥曲线段的细胞内的染色体数∶核DNA数=1∶1
C.图乙中所示的染色体行为发生在图甲中①曲线的时期
D.图乙所示的细胞直接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21.(13分)(2024·大连高一期中)蜜蜂无性染色体;雌蜂由受精卵发育而成(2n=32),可通过正常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成,雄蜂通过假减数分裂产生精子。图甲表示雄蜂形成精子的过程,图乙曲线中A→G段为雌蜂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2分)据图甲分析,雄蜂的1个精原细胞可产生________个精子(不考虑退化消失的细胞),1个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2)一只雌蜂与一只雄蜂交配所产子代的基因型:雌蜂是AabbDd、Aabbdd、aaBbDd、aaBbdd;雄蜂是AbD、Abd、aBD、aBd。这对蜜蜂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亲代雌蜂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有________种(不考虑互换)。
(3)(5分)图乙中,C→D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__条,E→F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条。据图及题干信息推测,G→K段可能代表______(填“雄蜂”或“雌蜂”)的第一次卵裂(有丝分裂)。
22.(12分)(2024·潍坊高一期中)图1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动物某细胞的分裂图像,图2表示该细胞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的比值,图3表示该细胞分裂各时期染色体与核DNA分子的相对含量。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细胞处于________________期,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纵坐标a、b代表的数值分别为__________,图1处于图2所示曲线的______(用字母表示)区段,图2中CD段的细胞可能含有__________条Y染色体。
(3)若图2表示受精卵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的比值,图2中DE段与图3中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过程的形成原因相同。
23.(15分)图一表示某二倍体雌性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含量的关系;图二表示对非洲爪蟾的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后绘制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a、b、c表示染色单体的是________,Ⅰ~Ⅳ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
(2)图二中甲、乙、丙、丁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有____________;称为初级精母细胞的有____________。丁细胞中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____________(填“相同”“不相同”或“不一定相同”)。
(3)(3分)图二中乙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其对应于图一中的______(填图中罗马数字),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
(4)近些年,研究人员在雌性哺乳动物细胞减数分裂研究中有一些新发现,具体过程如图三所示(部分染色体未标出,“ ”代表着丝粒)。比较图中两种减数分裂方式可以看出,与“常规”减数分裂相比,“逆反”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MⅠ表示减数分裂Ⅰ,MⅡ表示减数分裂Ⅱ。
周测4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4·湛江高一期中)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四分体、姐妹染色单体、联会等相关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一定是等位基因
B.果蝇的初级精母细胞中联会的染色体形态、大小完全相同
C.细胞中两条同源染色体就是一个四分体,一个四分体含4个DNA
D.对人类而言,含有46条染色体的细胞可能含有92条或0条姐妹染色单体
答案 D
解析 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可能是等位基因,也可能是相同基因,A错误;在果蝇的初级精母细胞中,联会的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一般完全相同,但X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同,B错误;减数分裂Ⅰ前期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作四分体,C错误;对人类而言,含有46条染色体的细胞可能含有92条(如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分裂Ⅰ)或0条姐妹染色单体(如减数分裂Ⅱ后期和末期),D正确。
2.一条染色体(质)中的DNA数可以随DNA的复制和着丝粒的分裂而发生改变。若一条染色体(质)中只含有一个DNA时,则该细胞发生的变化不可能是(  )
A.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
B.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
C.纺锤体消失,出现新的核膜和核仁
D.着丝粒分裂,染色体移向两极
答案 B
解析 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是衰老细胞的特点,衰老细胞中一条染色体(质)中只含有一个DNA,A不符合题意;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互换时,一条染色体(质)中含有两个DNA,B符合题意;纺锤体消失,出现新的核膜和核仁,此时处于分裂末期,一条染色体(质)中只含有一个DNA,C不符合题意;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着丝粒分裂,此时一条染色体(质)中只含有一个DNA,D不符合题意。
3.(2024·宿迁高一期中)某兴趣小组在“建立雄性果蝇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探究实践中,为模拟出各时期染色体行为,采用橡皮泥为主体材料捏出每条染色体,并在每条染色体适宜位置嵌上1粒小纽扣来模拟着丝粒。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减数分裂Ⅰ后期和减数分裂Ⅱ后期,用于模拟染色体着丝粒的小纽扣总数不相同
B.减数分裂Ⅰ后期,制作每对分离的染色体所用橡皮泥量均须完全相同
C.减数分裂Ⅰ前期,用于模拟每个四分体着丝粒的小纽扣数为4粒
D.若要模拟3对同源染色体,只需要使用2种颜色的橡皮泥
答案 D 
解析 减数分裂Ⅰ后期和减数分裂Ⅱ后期,染色体的数目是相同的,故用于模拟染色体着丝粒的小纽扣总数是相同的,A错误;雄性果蝇的X、Y染色体形态、大小不一样,故减数分裂Ⅰ后期,制作每对分离的染色体所用橡皮泥量不都完全相同,B错误;1个四分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即2条染色体,故减数分裂Ⅰ前期,用于模拟每个四分体着丝粒的小纽扣数为2粒,C错误;同源染色体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因此只需要用2种颜色的橡皮泥表示,D正确。
4.下列关于如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细胞①②表示正在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有4个四分体
B.此细胞核中含有染色单体8条,核DNA分子8个,染色体4条
C.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组合为①②③④或①③②④
D.着丝粒的分裂发生在减数分裂Ⅰ,③④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Ⅱ
答案 B
解析 此细胞①②表示正在联会的同源染色体,①②配对后形成1个四分体,③④配对后形成1个四分体,故该细胞中有2个四分体,A错误;此细胞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处于减数分裂Ⅰ前期,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组合为①③②④或②③①④(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C错误;着丝粒的分裂发生在减数分裂Ⅱ后期,③④为同源染色体,其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D错误。
5.如图为同一生物个体中的四个精细胞,不考虑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等变异的情况下,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的两个精细胞是(  )
A.①和③ B.②和④
C.①和② D.③和④
答案 B
解析 不考虑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等变异的情况下,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因此获得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各对染色体颜色都不同;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进入两个精细胞中,两个精细胞中的染色体相同。综上,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的两个精细胞,要么每对染色体颜色都一样,要么每对染色体颜色都不一样,只有②和④符合要求,B符合题意。
6.(2024·泸州高一期中)下列关于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卵原细胞只能形成一种卵细胞,一个精原细胞只能形成两种精子
B.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的细胞不一定为初级卵母细胞
C.染色体都要经过复制,都要经过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
D.精细胞需要经过复杂的变形才能成为精子,卵细胞不需要变形
答案 A 
解析 一个卵原细胞只能形成一种卵细胞,一个精原细胞可形成两种或四种精子(减数分裂Ⅰ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片段互换),A错误;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的细胞有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可见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的细胞不一定为初级卵母细胞,B正确。
7.(2024·滨州高一期中)如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丙中的M与m是一对相同染色体
B.图甲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
C.图丙可能是极体
D.图乙一定为初级卵母细胞
答案 C
解析 图甲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B正确;图丙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是次级卵母细胞,C错误;图乙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是初级卵母细胞,D正确。
8.(2024·泰州高一期末)如图为某生物细胞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细胞均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B.乙细胞即将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
C.乙和丙细胞中染色单体的数量分别为8和4
D.丙的子细胞是精细胞或极体
答案 B
解析 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此时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A错误;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中期,其下一个时期为减数分裂Ⅰ后期,即将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现象,B正确;丙细胞中着丝粒分裂,细胞中无染色单体,C错误;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丙的子细胞为卵细胞和极体,D错误。
9.(2024·吕梁高一期中)研究人员以蚕豆为材料观察其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具体操作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盛开期的花药中花粉数量多,是适宜的观察材料
B.卡宝品红为酸性染料,可将染色体染成深色
C.用高倍显微镜能观察到细胞中染色体的连续变化过程
D.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可作为判断减数分裂各时期的依据
答案 D
解析 观察材料不宜选取盛开期的花药,因为该时期花粉已经形成,减数分裂已基本结束,A错误;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着色,卡宝品红可对染色体染色,因此其为碱性染料,B错误;在解离的过程中,细胞已经死亡,观察不到染色体的连续变化过程,C错误;细胞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和位置不同,因此,可通过观察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和位置来判断该细胞所处的减数分裂时期,D正确。
10.某二倍体高等雄性动物(2n=20)体内有部分细胞正处于分裂状态(不考虑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包括:①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刚断裂的细胞;②同源染色体正要分离的细胞;③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的细胞;④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刚断裂的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在进行等位基因分离的细胞有①②④
B.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初级精母细胞有①②
C.能发生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细胞有②③
D.能在该动物精巢中找到的细胞有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正在进行等位基因分离的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发生分离,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即发生在细胞②中,A错误;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为有丝分裂前、中期的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细胞②中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细胞①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含有2n对同源染色体,B错误;细胞③处于有丝分裂中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细胞有②,C错误;动物精巢中的精原细胞既可以进行有丝分裂,也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因此以上四种细胞都可以出现在该动物精巢中,D正确。
11.(2023·临沂高一联考)如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E段和GH段的变化都是细胞一分为二的结果
B.AB段和FG段都含有DNA分子复制过程
C.HI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体细胞的一半
D.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在BC段和HI段
答案 C
解析 精原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又能进行减数分裂,该图可以表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情况,DE段和GH段分别表示有丝分裂末期和减数分裂Ⅰ末期,同源染色体对数减半都是由于细胞一分为二,A正确;AB段表示有丝分裂前的间期、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FG段表示减数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分裂Ⅰ,DNA分子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因此AB段和FG段都含有DNA分子复制过程,B正确;HI段表示减数分裂Ⅱ,着丝粒没有分裂时,即减数分裂Ⅱ前、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着丝粒分裂后,即减数分裂Ⅱ后期、末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的相等,C错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图中的BC段和HI段,D正确。
12.(2024·沈阳高一期中)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每种生物(有性生殖的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Ⅱ
B.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
C.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是配子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D.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的多样性及雌雄配子结合的随机性,使同一双亲的后代具有多样性
答案 A 
解析 减数分裂使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且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Ⅰ,A错误;减数分裂使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B正确;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是形成配子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C正确;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是多种多样的,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因此,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呈现多样性,D正确。
13.如图中a、b、c、d分别表示人的生殖周期中不同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特点是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B.b与d的主要差异之一是前者存在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C.生物体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出多样性
D.c形成的受精卵中的DNA一半来自卵细胞,一半来自精子
答案 C
解析 a为有丝分裂过程,b为减数分裂过程,b的特点是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A错误;b表示减数分裂过程,d表示有丝分裂过程,因此b与d的主要差异之一是前者存在同源染色体的分离,B错误;c表示受精作用,该过程形成的受精卵细胞核中的DNA是一半来自母方、一半来自父方,而细胞质中的DNA主要来自母方,D错误。
14.(2024·三明高一月考)下列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某动物(假定只含有两对染色体)的三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图乙、图丙所示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
B.图甲、乙、丙所示细胞中含有的同源染色体对数分别是2对、4对、2对
C.图丙所示的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精细胞或极体
D.图甲、乙、丙所示细胞中核DNA分子数分别为8、8、4
答案 D
解析 图甲表示减数分裂Ⅰ后期,图丙表示减数分裂Ⅱ后期,图乙表示有丝分裂后期,A错误;图甲、乙、丙细胞中含有的同源染色体对数分别是2对、4对、0对,B错误;由于图甲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该动物为雄性,图丙所示的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精细胞,C错误;图甲表示减数分裂Ⅰ后期,图丙表示减数分裂Ⅱ后期,图乙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图甲、乙、丙细胞中核DNA分子数分别为8、8、4,D正确。
15.如图中曲线表示某雄果蝇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甲曲线)及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乙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示横轴代表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不同时期
B.CD段所有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都可以发生互换
C.EF段数目减半和IJ段数目加倍的原因都是着丝粒分裂
D.减数分裂的结果是形成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成熟生殖细胞
答案 B
解析 图中的甲曲线可以表示该雄果蝇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其中,IJ段表示减数分裂Ⅱ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乙曲线可以表示该雄果蝇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其中,AC段是减数分裂前的间期,CD段是减数分裂Ⅰ,DE段是减数分裂Ⅱ前期、中期,EG段是减数分裂Ⅱ后期、末期,GH段表示减数分裂Ⅱ结束后产生精细胞及精细胞变形后形成精子时期。CD段中的减数分裂Ⅰ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才可能发生互换,并不是所有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都可以发生互换,B错误。EF段和IJ段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染色体数目加倍,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由2变为1,C正确。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所以,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少一半,D正确。
16.(2024·南通高一期中)下列有关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DN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高等动物睾丸中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正常分裂后所产生的子细胞仅有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2种
B.同种生物的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核DNA分子数和神经细胞中的核DNA分子数相同
C.同种生物体内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等于皮肤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D.着丝粒数目代表染色体数目,哺乳动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着丝粒数目始终相同
答案 A
解析 高等动物睾丸中有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有的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所以高等动物睾丸中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正常分裂后所产生的子细胞有精原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3种,A错误;由于神经细胞高度分化,其核DNA不发生复制,所以同种生物的次级精母细胞的核DNA分子数和神经细胞的核DNA分子数相同,B正确;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所以同种生物体内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等于皮肤细胞中的染色体(质)数目,C正确;一条染色体只有一个着丝粒,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着丝粒数目始终都相同,D正确。
17.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过程产生的一个细胞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为次级精母细胞,内含4条染色体
B.此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Ⅰ发生了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
C.此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Ⅰ后期,移向细胞一极的基因可能是A、a、b、b
D.此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过程形成四个精子,其基因型分别为AB、AB、ab、ab
答案 D
解析 该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粒没有分裂,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前期,为次级精母细胞,细胞内含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A正确;此细胞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已经分开,应不含等位基因,A、a的存在说明此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Ⅰ前期发生了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B正确;此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子,其基因型分别为AB、aB、Ab、ab,D错误。
18.(2024·大庆高一月考)研究小组从某动物组织中提取一些细胞,测定其染色体数目(无变异发生),结果如图甲所示,图乙则是取自该组织中的一个细胞。对图中所示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组织可能来自卵巢,乙细胞属于b组
B.b组细胞中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
C.b组细胞中既有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也有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
D.c组中有一部分细胞可能正在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答案 C
解析 图乙表现为细胞质均等分裂,因此该生物为雄性生物,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不可能来自卵巢,乙细胞应属于b组,A错误;b组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或中期、减数分裂Ⅰ、减数分裂Ⅱ后期或末期,若b组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或末期,则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错误,C正确;c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二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故不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错误。
19.某科研小组对蝗虫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测定不同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和核DNA分子数目,结果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b和细胞f都存在姐妹染色单体
B.细胞f中存在同源染色体,可能进行有丝分裂,也可能进行减数分裂Ⅰ
C.细胞c和细胞g中都不含有姐妹染色单体和同源染色体
D.细胞a可能是精细胞,但不可能是卵细胞或极体
答案 C
解析 细胞b的染色体数为n,核DNA含量为2c,处于减数分裂Ⅱ前期和中期,细胞f的核DNA含量为4c,染色体数为2n,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分裂Ⅰ,所以细胞b和细胞f都存在姐妹染色单体,A正确;细胞f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分裂Ⅰ,该过程存在同源染色体,B正确;细胞c的核DNA含量为2c,染色体数为2n,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和末期,不含同源染色体,由于着丝粒的分裂,所以细胞c不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细胞g的核DNA含量为4c,染色体数为4n,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含同源染色体,由于着丝粒的分裂,所以细胞g不含有姐妹染色单体,C错误;分析题图可知,细胞a的染色体数目为n,核DNA含量为c,蝗虫精巢中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是精细胞,不可能是卵细胞或极体,D正确。
20.(2024·黑河高一期中)图甲是果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乙是果蝇卵原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一对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A、B、C分别表示有丝分裂、受精作用和减数分裂过程
B.图甲中处于③⑥曲线段的细胞内的染色体数∶核DNA数=1∶1
C.图乙中所示的染色体行为发生在图甲中①曲线的时期
D.图乙所示的细胞直接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
答案 A
解析 图甲中A阶段,终点染色体的数目是起点染色体数目的一半,故A表示减数分裂过程;B阶段,减半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本物种正常染色体数目,故B表示受精作用;C阶段,起点染色体数目与终点染色体数目一致,C表示有丝分裂过程,A错误。图甲中处于③⑥曲线段的细胞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因此细胞内的染色体数∶核DNA数=1∶1,B正确。图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互换,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前期(四分体时期),即发生在图甲中①曲线的时期,C正确。图乙所示的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因此该细胞直接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D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21.(13分)(2024·大连高一期中)蜜蜂无性染色体;雌蜂由受精卵发育而成(2n=32),可通过正常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成,雄蜂通过假减数分裂产生精子。图甲表示雄蜂形成精子的过程,图乙曲线中A→G段为雌蜂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2分)据图甲分析,雄蜂的1个精原细胞可产生________个精子(不考虑退化消失的细胞),1个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2)一只雌蜂与一只雄蜂交配所产子代的基因型:雌蜂是AabbDd、Aabbdd、aaBbDd、aaBbdd;雄蜂是AbD、Abd、aBD、aBd。这对蜜蜂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亲代雌蜂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有________种(不考虑互换)。
(3)(5分)图乙中,C→D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__条,E→F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条。据图及题干信息推测,G→K段可能代表______(填“雄蜂”或“雌蜂”)的第一次卵裂(有丝分裂)。
答案 (1)1 0 (2)AaBbDd abd 4 (3)32 16或32 雄蜂
解析 (1)据图甲分析,雄蜂的1个精原细胞可产生1个精子,由于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因此,雄蜂体内不含有同源染色体,即1个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0对同源染色体。(2)一只雌蜂与一只雄蜂交配所产子代的基因型:雌蜂是AabbDd、Aabbdd、aaBbDd、aaBbdd;雄蜂是AbD、Abd、aBD、aBd。由于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的,因此雄蜂的基因型就代表了母本雌蜂产生的配子类型,由于母本雌蜂产生的配子种类为AbD、Abd、aBD、aBd,据此可推测母本雌蜂的基因型为AaBbDd(其中A和b、a和B连锁),从子代雌蜂的基因型中去掉卵细胞的基因型可知,亲代雄蜂提供的精子基因型为abd,因此,这对蜜蜂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Dd(♀)和abd(♂),亲代雌蜂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有4种,即子代雄蜂的基因型。(3)图乙曲线中A→G段为雌蜂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由于雌蜂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为2n=32,但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增加和核DNA数目的增加是不同步的,且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粒分裂发生在减数分裂Ⅱ后期,因此图中C→D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32条,E→F段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过程中,该过程中有着丝粒分裂过程,因此该时段中染色体数目为16或32条。图中G→K段表示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16条,分裂后依然为16条,由于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因此该阶段可能代表雄蜂的第一次卵裂(有丝分裂)。
22.(12分)(2024·潍坊高一期中)图1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动物某细胞的分裂图像,图2表示该细胞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的比值,图3表示该细胞分裂各时期染色体与核DNA分子的相对含量。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细胞处于________________期,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纵坐标a、b代表的数值分别为__________,图1处于图2所示曲线的______(用字母表示)区段,图2中CD段的细胞可能含有__________条Y染色体。
(3)若图2表示受精卵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的比值,图2中DE段与图3中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过程的形成原因相同。
答案 (1)减数分裂Ⅱ中 该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2)1/2、1 CD 0或1 (3)b→a
解析 (2)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比值为1∶1或1∶2,图2表示该细胞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之比,则b表示1,a表示1/2,图1表示减数分裂Ⅱ中期,其一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即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1∶2,可见图1处于图2所示曲线的CD区段,图2中CD段包括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分裂Ⅰ、减数分裂Ⅱ前期和中期,故图2中CD段的细胞可能含有0或1条Y染色体。(3)若图2表示受精卵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的比值,DE段表示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之比由1/2变为1,与图3中b→a过程的形成原因相同。
23.(15分)图一表示某二倍体雌性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含量的关系;图二表示对非洲爪蟾的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后绘制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a、b、c表示染色单体的是________,Ⅰ~Ⅳ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
(2)图二中甲、乙、丙、丁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有____________;称为初级精母细胞的有____________。丁细胞中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____________(填“相同”“不相同”或“不一定相同”)。
(3)(3分)图二中乙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其对应于图一中的______(填图中罗马数字),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
(4)近些年,研究人员在雌性哺乳动物细胞减数分裂研究中有一些新发现,具体过程如图三所示(部分染色体未标出,“ ”代表着丝粒)。比较图中两种减数分裂方式可以看出,与“常规”减数分裂相比,“逆反”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MⅠ表示减数分裂Ⅰ,MⅡ表示减数分裂Ⅱ。
答案 (1)c Ⅱ (2)甲、丙、丁 甲、丁 不一定相同 (3)次级精母细胞 Ⅰ 精细胞
(4)MⅠ姐妹染色单体分开,MⅡ同源染色体分离
解析 (1)染色单体随着DNA复制产生,随着着丝粒的分裂而消失,据此可推测,图一中c是染色单体。Ⅰ中无染色单体,核DNA∶染色体=1∶1,可能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无同源染色体,Ⅱ处于有丝分裂前、中期或减数分裂Ⅰ,含有同源染色体,而Ⅲ和Ⅳ都表示减数分裂Ⅱ时期,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即Ⅰ~Ⅳ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Ⅱ。(2)图二中甲细胞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处于减数分裂Ⅰ中期;乙细胞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丙细胞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丁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图二中甲、乙、丙、丁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有甲、丙、丁,称为初级精母细胞的有处于减数分裂Ⅰ中期的甲细胞和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的丁细胞,丁细胞中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不一定相同,可能是等位基因。(4)由图三可知,“常规”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的主要特征是MⅠ同源染色体分离,MⅡ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但是“逆反”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主要特征是MⅠ姐妹染色单体分开,MⅡ同源染色体分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