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质量监测生物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A C B B A D C A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B D A C C D A C B题号 21 22 23 24 25答案 B A D C B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共50分,“[ ]”中填写序号或字母,“ ”上填写文字或相应内容,“[ ]”“ ”同时写对才得分,专业术语字写错不得分)(以下为参考答案,学生的其他合理答案也相应给分)26.(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甲 细胞壁 叶绿体 液泡(以上三空顺序可交换)贮存 复制(以上两空顺序可交换)(2)[B]细胞膜 [F]液泡(3)①→④→②→③→⑤(2分,不写箭头只得1分)27.(10分,每空1分)(1)生长 分裂 遗传物质(或DNA、染色体) 分化(2)叶绿体(3)营养组织 分生组织(以上两空顺序可交换)(4)茎和叶(或叶) 种子 生殖器官28.(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光合 淀粉(或糖类)(2)水 无机盐(以上两空顺序可交换) 大量的根毛扩大了根的吸收的面积;根毛细胞液泡大,细胞质少,细胞壁薄,利于吸水(答出一点即可)(3)导管 钾(4)此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总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总量差值最大,利于有机物积累,且C的种植密度比B高,产量更大(言之有理即可,2分)(5)呼吸29.(10分,每空1分)(1)温度 空气(或氧气) 胚根 根(2)传粉 受精(以上两空顺序可交换)(3)单 胚乳 胚(4)太空种植水稻等植物可以作为太空中食物的来源,更好地支撑未来的深空探测任务;太空种植水稻对农业科研和农作物改良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为培育适应极端环境的作物品种提供了新的途径;将推动农业科技的进步,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提供更多可能性(言之有理即可)30.(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不同类型的土壤对豆苗生长有影响(或不同类型的土壤对豆苗生长没有影响,2分,答“对植物的影响”只得1分) 土壤类型(2)控制单一变量(或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言之有理即可)(3)沙土(4)每组豆苗只有1株,数量太少,容易出现偶然性误差(意思相同即可) 增加每组豆苗的数量(5)不合理 该实验只探究了不同类型土壤对豆苗生长的影响,不能直接拓展到所有植物(6)根的数量、长度、根系发达程度等(任答一点即可)七年级质量监测生 物 学(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码粘贴处”。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1.2024年9月24日某公司重磅发布全新养老机器人小五,它能照顾老人,也能帮忙拿快递、搬货物等,小五虽然如此智能,但仍然不属于生物。下列描述能判定小五不是生物的是( ▲ )A.不需要吃饭 B.不需要睡觉C.不能进行情感交流 D.不能繁殖后代2.2024年5月,中科院发布了《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4版》,共收录物种141 484个,较2023版新增6 423个物种,其中动物界新增4 045个物种,植物界新增358个物种,这体现了我国生物的( ▲ )A.物种多样性 B.基因多样性C.数量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3.中国杂交水稻技术领先世界,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科学家是( ▲ )A.李振声 B.屠呦呦 C.袁隆平 D.杨振宁4.某同学想探究“人类的进化历程”,你推荐他使用下列方法中的( ▲ )A.观察法 B.查阅文献资料 C.调查法 D.实验法5.七·五班的小华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想要将观察到的视野甲转换为视野乙,下列操作合理的是( ▲ )A.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再调节粗准焦螺旋B.将低倍物镜转换为高倍物镜,再调节细准焦螺旋C.调节细准焦螺旋,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D.调节遮光器,使用小光圈让视野变得更明亮6.成年人的身体大约有1×1014个细胞,下列几种物质中属于人体细胞生活需要的有机物的是( ▲ )① 糖类 ② 无机盐 ③ 氧气 ④ 水 ⑤ 脂肪 ⑥ 蛋白质A.①⑤⑥ B.①②⑤ C.③④⑥ D.②③④7.马蛔虫每个体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某个体细胞经过3次分裂形成的细胞数目和每个细胞内的染色体条数分别为( ▲ )A.12个,12条 B.12个,4条 C.8个,12条 D.8个,4条8.研究发现,不吃早餐可能导致多种健康问题,包括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损伤、低血糖和肥胖等。初中生小叶因为长期不吃早餐引起胃部疼痛,与产生疼痛感觉相关的主要组织是( ▲ )A.结缔组织 B.肌肉组织 C.神经组织 D.上皮组织9.植物体在出现损伤后,伤口处会迅速形成一种愈伤组织,该结构能产生组成导管、筛管等的不同细胞,促进损伤处修复。形成不同细胞主要依赖( ▲ )A.细胞分化 B.细胞分裂 C.细胞生长 D.细胞癌变10.军屯锅盔是成都彭州的特色小吃,以小麦面粉、猪肉为主料烤制而成。下列有关小麦或猪的生命体结构层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系统→组织→器官→猪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小麦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猪 D.小麦→器官→组织→细胞1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植物体内两个相互依存的生理过程,对整个自然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均需要消耗氧气B.植物白天进行呼吸作用,晚上进行光合作用C.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氧气,动物呼吸会消耗氧气D.光合作用贮存能量,呼吸作用释放能量12.下图是番茄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①是叶表皮,对叶片具有保护作用B.②是海绵组织,含有大量叶绿体C.③是叶脉,是叶片中起支持作用的“骨架”D.⑤是气孔,是气体进出和水分散失的门户13.工人们移栽植物一般在阴天或傍晚,并去掉部分枝叶,是为了降低植物的(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吸收作用 D.蒸腾作用14.我国北方乡村地区的人们会在地窖中储存大量蔬菜来度过寒冷的冬天。若地窖密封时间较长,人进入前需要先通风,这是因为地窖中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了大量( ▲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15.将有些萎蔫的青菜放进清水里泡一泡,青菜会重新变得硬挺,原理是萎蔫的青菜( ▲ )A.细胞液浓度大于清水浓度,细胞失水B.细胞液浓度小于清水浓度,细胞失水C.细胞液浓度大于清水浓度,细胞吸水D.细胞液浓度小于清水浓度,细胞吸水16.某生物兴趣小组将果树枝条的两个部位环剥树皮,观察枝瘤的形成和果实的生长状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果实A停止发育B.果实B正常发育C.1处会形成枝瘤D.4处会形成枝瘤17.我们食用的花生种子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由( ▲ )A.根从土壤中吸收,再通过导管运输到花生种子B.根从土壤中吸收,再通过筛管运输到花生种子C.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再通过导管运输到花生种子D.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再通过筛管运输到花生种子18.某同学通过下左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测得甲、乙、丙植株在相同时间内的散失水量如下右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必须在黑暗处进行B.甲植株的无机盐运输速度最快C.丙植株的水分运输速度最慢D.该实验能够说明叶片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19.下图是玉米种子萌发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子叶,为玉米种子萌发提供了大量营养物质B.②是胚芽,将发育成玉米的须根系C.③是胚轴,发育为幼苗根与茎之间的连接部分D.⑤是胚乳,是玉米胚的重要组成部分20.叶芽的结构中发育成幼叶的是( ▲ )A.生长点 B.叶原基 C.芽原基 D.芽轴21.作为木材种植的树木需要主干笔直高大,尽量减少侧枝,故栽培时应该注意( ▲ )A.保护顶芽,保护部分侧芽 B.保护顶芽,摘除部分侧芽C.摘除顶芽,保护部分侧芽 D.摘除顶芽,摘除部分侧芽22.十月橘又名“砂糖橘”,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每年农历3~4月开花,10月果实成熟。果树开花后,发育成十月橘的是花结构中的( ▲ )A.子房 B.胚珠 C.花药 D.子房壁23.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番茄栽培,观察了番茄的生长全过程。下列做法与所依据的科学原理不一致的是( ▲ )A.播种前进行选种、催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质量B.播种时进行松土、铺土——促进植物生长和扎根,保持种子湿度、保护种子C.生长期间及时除去杂草——减少杂草与番茄竞争,利于幼苗的生长D.生长期间进行中耕松土——提高土壤水分的含量,促进叶的蒸腾作用24.无土栽培是现代农业、园林生产常用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用培养液代替了土壤栽培植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实施无土栽培时,配制的培养液的浓度比例要适宜B.人工配制的营养液能更合理地满足植物体的需要C.无土栽培不再需要环境提供适宜的温度、光照等D.无土栽培脱离了土壤的限制,可扩大农业生产空间25.近年来,成都一直着力打造“雪山下的公园城市”这一城市名片。下列有关做法不恰当的是( ▲ )A.保护生态环境,提倡低碳出行 B.保护绿色植物资源,禁止开发利用C.严格减排控污,防治大气污染 D.大力发展植树造林,净化生态环境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共50分,“[ ]”中填写序号或字母,“ ”上填写文字或相应内容,“[ ]”“ ”同时写对才得分,专业术语字写错不得分)26.(10分)哈尔滨是冬季旅游热门城市,“东北冻梨”和“锅包肉”是颇受游客欢迎的当地特色美食,“东北冻梨”一般是用秋白梨或花盖梨反复冰冻制成,“锅包肉”主要以东北黑猪肉为原料炸制而成。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中能表示秋白梨叶肉细胞的是图 ▲ (填“甲”或“乙”),与图甲相比,图乙所示细胞不具有 ▲ 、 ▲ 、 ▲ (均填细胞结构名称);图中[C]细胞核是细胞内遗传物质 ▲ 和 ▲ 的场所。(2)“东北冻梨”的制作要历经反复冷冻,低温冷冻过程中,细胞的[ ▲ ] ▲ 被破坏,失去控制物质进出的能力;解冻后轻轻挤压冻梨会汁水四溢、味道甘甜可口,与冻梨甜味有关的物质主要来自植物细胞中的[ ▲ ] ▲ 。(3)若要利用显微镜观察新鲜的梨果肉细胞,请用图丙中的序号与箭头排出正确的操作顺序 ▲ 。27.(10分)豌豆尖是四川地区秋冬季节常见的蔬菜,食用的是豌豆苗最上端的部分,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劳动基地栽种了豌豆苗。下图表示豌豆的生长发育过程,①②③表示细胞的不同变化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①表示细胞 ▲ 过程;②表示细胞 ▲ 过程,这个过程细胞核中的 ▲ 会先复制倍增;③表示细胞 ▲ 过程,其结果是形成组织。(2)豌豆的根尖细胞与叶肉细胞相比,不具有 ▲ 这一结构。(3)如图,组成豌豆等植物的四种主要组织是保护组织、输导组织、 ▲ 、 ▲ 。(4)我们所食用的豌豆尖和豌豆粒分别属于植物的 ▲ 和 ▲ (均填器官名称),豌豆粒属于植物器官中的 ▲ (填“营养器官”或“生殖器官”)。28.(10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对我们这样一个有十四亿多人口的大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历史悠久。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为小麦粒,农谚有“小满小满,麦粒渐满”的说法,即小满时节麦粒逐渐饱满,该过程麦粒积累的有机物主要是通过 ▲ 作用合成的 ▲ (填物质名称)。(2)图二为小麦根尖结构示意图,小麦生长所需的 ▲ 和 ▲ 通过根尖的成熟区(根毛区)从土壤吸收,根尖成熟区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 ▲ (答出1点即可)。(3)大部分植物体运输水分的结构是位于木质部的 ▲ ,小麦生长后期为了使茎秆健壮,促进运输作用,应适量施用含 ▲ 的无机肥料。(4)在农业上,立体种植、合理密植等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更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图三为不同种植密度时有机物制造量和消耗量的示意图,据图可知种植密度为C时,最利于提高产量,理由是 ▲ 。(5)《粮油储藏技术规范国家标准》为我国粮油储藏安全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参考标准中对小麦的储藏要求是干燥、低温、低氧的环境,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其原理是抑制种子的 ▲ 作用。29.(10分)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2022年神舟十四号乘组在中国空间站成功进行了为期120天的水稻栽培实验,这是国际上首次在轨完成水稻“从种子到种子”的全生命周期培养实验。返回地球后,该批太空水稻种子在大田里试种获得丰收,证明我国太空水稻在地面具有繁殖能力。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为水稻在“问天”实验舱生命生态实验柜通用生物培养模块中的生长照片,实验柜为水稻种子的萌发提供了适宜的 ▲ 、充足的 ▲ 及适量的水分等条件。在太空中,种子萌发首先突破种皮的结构为 ▲ ,最终发育成新植物的 ▲ 。(2)图二所示为水稻花,开花后,完成 ▲ 和 ▲ 是种子形成的前提。(3)根据图三所示,水稻属于 ▲ (填“单”或“双”)子叶植物,其营养主要储存在 ▲ 中;与胚芽米相比,精白米所缺的一角主要是水稻种子结构中的 ▲ ,该结构能发育成整个水稻植株。(4)简要分析我国在空间站进行水稻种植实验的意义: ▲ 。30.(10分)红红的妈妈喜欢网购盆栽植物,在某次移栽时,红红发现网上店家赠送的土壤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土壤不太一样,好奇的红红上网查阅资料得知土壤按照质地可以分为壤土(颗粒适中,透气性一般,保水保肥能力好)、沙土(颗粒粗糙,透气性好,保水能力差)和黏土(颗粒细腻,透气性差,保水能力好)三种类型,她心生疑惑:土壤会影响植物生长吗?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她设计了如下的实验:① 准备3个相同的小花盆,编号1、2、3,其中分别装有等量的壤土、沙土和黏土;② 将3株长势相近且生长良好的豆苗分别种在3个花盆里;③ 给三组豆苗相同且合适的生长条件(如水分、光照等);④ 一段时间后,观察三组实验的豆苗生长情况并记录。土壤类型 壤土 沙土 黏土豆苗生长情况 较为高大、旺盛 十分高大、旺盛 十分矮小、瘦弱(1)红红设计的探究实验的假设是 ▲ ,实验的变量是 ▲ 。(2)实验中选取长势相近的豆苗的目的是 ▲ 。(3)分析实验结果可知,更适合豆苗生长的土壤类型为 ▲ 。(4)该实验存在一个不足之处是 ▲ ,针对这个不足之处,请写出你的修改建议:▲ 。(5)根据实验结果,红红得出了“沙土是最适合所有植物生长的土壤”这一实验结论,红红的推导 ▲ (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 ▲ 。(6)红红想进一步探究不同类型土壤对豆苗生长造成影响的原因,她想确认是否是因为根的生长发育受到了影响,可以判断根生长情况的指标是: ▲ (答出1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年级质量监测生物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 七年级质量监测生物学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