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华二黄中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摸底考试初一年级生物试卷考试时间: 60分钟 试卷分值:10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干的要求)1.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就像一座座神秘的宝库,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机器人 B.钟乳石 C.珊瑚 D.花生2.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下列语句中没有体现生命现象的是( )A.稻花香里说丰年 B.横看成岭侧成峰C.草长莺飞二月天 D.一枝红杏出墙来3.在“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实验中,研究的实验变量是( )A.时间 B.植被 C.空气 D.水分4.煮红苋菜时,汤汁会变红,若将红苋菜放入清水中浸泡,水不会变红,这是因为活细胞中的某种结构阻止了物质的外流。这种结构是( )A.细胞膜 B.细胞壁 C.细胞核 D.液泡5.下图是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步骤,其中染色的步骤是( )6.番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一个体细胞连续分裂2次,形成的新细胞数、一个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为( )A.2个,12条 B.2个,24条 C.4个,24条 D.4个,48条7.右图是两种生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细胞取自桃树,乙细胞取自鳜鱼B.决定桃花颜色的物质存在于⑤中C.二者都有的结构是②④⑥⑦D.⑦是一种能量转换器,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8.“辣椒炒鸡肉”是一道营养丰富的家常菜。与鸡相比,辣椒植株没有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9.细胞会经历生长、分裂、分化和衰老等过程。右图中③表示的过程是( )A.细胞生长 B.细胞分裂C.细胞分化 D.细胞衰老10.为了能吃到新鲜蔬菜,中国人常把菜种在阳台的边边角角,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使植物充分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 B.促进植物体的呼吸作用C.利于浇水、采摘等管理活动 D.防止蔬菜受到家养小宠物的破坏11.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A.氮磷钾 B.氮磷铁 C.氮硼钾 D.硼磷铁12.取一段带叶的茎,把它放入滴有几滴红墨水的水里,并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被染红的部分是( )A.木质部中的筛管B.木质部中的导管 C.韧皮部中的筛管 D.韧皮部中的导管13.水稻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储存水稻种子的条件最好是( )A.高温、干燥 B.低温、潮湿 C.低温、干燥 D.高温、潮湿14.如图为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图像,仔细观察并分析:从图像A变成图像B是做了怎样的处理( )①将低倍目镜换成高倍目镜 ②向右下移动了玻片 ③将高倍目镜换成低倍目镜 ④向左上移动玻片①② B.②③C.④① D.③④15.西瓜果实内有很多种子,是因为西瓜的雌花中有许多( )A.子房 B.胚珠 C.花粉 D.花药16.将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条分别浸泡于甲、乙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浸泡在甲溶液中的萝卜条变硬增大,浸泡在乙溶液中的萝卜条变软缩小。对实验前甲、乙两种溶液浓度大小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判断17.在橡胶树林里,经常看到工人们将树皮割破后在树皮的伤口下挂一小桶,用来收集从树皮中流出的乳白色液体。流出这些液体的结构是( )A.筛管 B.形成层 C.成熟区 D.导管18.近年来,在果树栽培和树木移栽过程中,常给植物打针输液,以促进植物的生长。输入的液体中,除水外,最可能含( )A.无机盐 B.二氧化碳 C.脂质 D.核酸19.植物的茎、叶和花都是由芽发育而来的。叶芽的结构中,将发育成茎的是( )A.叶原基 B.幼叶 C.芽轴 D.芽原基20.栽花或种庄稼,都要经常松土,其目的是( )A.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B.抑制叶的蒸腾作用C.促进叶的光合作用 D.抑制根对水的吸收21.在果树开花季节,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常会造成果树减产,这主要是阴雨天气影响了植物的( )A.开花 B.传粉 C.受精 D.结果22.将银边天竺葵暗处理后,用黑纸片把乙(如图)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照光,然后取下遮盖的纸片和叶片,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漂洗后在甲、乙、丙处滴上碘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丙部位变蓝,乙部位不变蓝B.乙部位不变蓝,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C.丙部位变蓝,说明光合作用生成了淀粉D.甲部位不变蓝,是因为甲部位的细胞中没有叶绿素23.被子植物的器官分为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下列常食用的植物器官不属于营养器官的是( )A.红薯 B.苹果 C.马铃薯 D.莲藕24.杂交育种需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收集的花粉来自( )A.花瓣 B.柱头 C.花药 D.子房25.右图是小健同学构建的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水循环示意图,其中过程a是(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26.葡萄被鸟兽吞食后,种子可不受消化液的侵蚀并随粪便排出体外进行传播。葡萄种子不被消化液侵蚀的原因是( )A.胚能分裂和分化 B.果肉富含营养C.种皮有保护作用 D.子叶富含营养27.果树挂果时,果农通常会在树干上环割树皮,其目的是( ) A.减少病虫害 B.避免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得太多,影响水果口感C.防止果树长得太高 D.限制有机物向下运输,使水果增产28.下列生产措施与生物学原理对应错误的是( )A.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降低光合作用B.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抑制呼吸作用C.水淹的农田及时排涝——保障农作物根部的氧气供应D.作物种植时“正其行,通其风”——使作物周围有充足的二氧化碳29.植物根毛细胞能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水分,主要是因为根毛细胞溶液浓度( )A.大于土壤溶液浓度 B.小于土壤溶液浓度C.等于土壤溶液浓度 D.与土壤溶液浓度无关30.我国政府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速率和吸收速率达到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碳中和即意味着禁止工厂排放二氧化碳B.实现碳中和离不开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C.绿色植物只消耗二氧化碳,不产生二氧化碳D.碳排放速率和鱼类、鸟类等动物无关31.为探究“绿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请预测3天后种子萌发数量最多的一组是( )A.25℃、干燥 B.0℃、水适量C.25℃、水适量 D.25℃、种子浸没在水中32.右图①~③是根尖结构的不同区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中的细胞均来源于根冠细胞B.③细胞数量增多是细胞分裂的结果C.②细胞由小变大是细胞分化的结果D.①中根毛的形成是细胞生长的结果33.萝卜的肉质根埋在土壤中为白色,露出地面的部分通常会变成绿色,这个实例说明( )A.光能使根细胞发生变异 B.叶绿素在光下才能形成C.叶绿体能从叶片转运到根 D.决定萝卜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基因不同下列为探究植物生理活动的相关实验,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可用于探究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B.乙可用于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丙中隔水加热,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D.丁中蜡烛熄灭,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35.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同学们利用一株牵牛花探究了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前不需要将整株牵牛花进行暗处理B.叶片a可用来探究水对光合作用的影响C.装置乙和丙可用来探究光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D.装置甲和丙可用来探究二氧化碳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二、非选择题(36题6分,37题8分,28题6分,29题10分,共30分)36.(6分)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据2003年统计,地球上的森林以平均每年18万平方千米的速度减少。森林是动植物、真菌、细菌等多种生物的天然家园,森林减少预示着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2012年的世界环境日联合国主题是“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 ”。该主题旨在唤起社会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引起人们关注生态,关注物种,关注生物基因资源。(1)生物家族中包含有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病毒等多种生物,它们共同构成 多样性。其中,被生物学家发现、命名和记录的生物有70%以上是 。(2)在地球上,不同种生物体内所携带的基因是不同的,即使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基因也不尽相同,它们共同构成 多样性。(3)地球上有种类繁多的生态系统,它们构成了 多样性,其中最大的生态系系统是生物圈,它包括地球上所存的 及其生存 。37.(8分)生物实践小组根据下面植物生理过程简图,对提高果蔬大棚产量作指导;并向农民讲解生态学原理,感悟推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后,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善,空气湿度明显增加,空气质量显著增高。据图分析回答问题(图中①、②代表生理过程,A、B代表气体)(1)过程①代表 ,其意义之一是为生物圈中所有生物提供有机物;过程②代表呼吸作用,其意义是释放有机物中的 ,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动力。(2)要提高产量,果蔬大棚白天要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使① (填“增强”或“减弱”),产生更多的有机物;晚上要适当降低 ,使②的速率减缓,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3)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的原因之一是,绿色植物通过①过程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 ,使空气质量提高。过程①和②共同参与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4)空气湿度增加的原因是大量的绿色植物通过 将水分以气体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促进生物圈的 循环。38.(6分)如图是某豆科植物的花、果实、种子和幼苗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注:“[ ]”填序号,“_____”填结构名称。)(1)如图甲,这朵花的主要结构是 (填结构名称)。图乙中的A是果皮,它由图甲中的[③] (填结构名称)发育来的。(2)种子中的胚是新生植物的幼体,由丙图中的 组成。丁图中的a是由丙图中的[ ] 发育来的。(3)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细胞呼吸作用增强,所消耗的有机物来自丙图中的[ ] ,丙→丁过程中,大豆中的有机物含量变化趋势是 。39.(10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玉米种子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设计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组别 A B C D种子数量/粒 200 200 200 200温度/℃ 25 25 0 25加入的液体 土壤浸出液 蒸馏水 土壤浸出液 土壤浸出液加入的液体量 适量 适量 适量 浸没种子萌发数量/粒 186 187 0 2(1)若选择A组和C组进行对照实验,则实验的变量是 。(2)若要探究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则选择的对照实验组是 。(3)实验中的B组和C组 (填“能”或“不能”)作为对照实验,原因是 。(4)为了进一步探究蒸馏水对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该兴趣小组的同学选取若干生长状况相似的幼苗,平均分为两组,甲组放在盛有适量土壤浸出液的试管中培养,乙组放在盛有等量蒸馏水的试管中培养。一段时间后, 组试管中幼苗生长良好。华二黄中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摸底考试初一年级生物答案考试时间: 60分钟 试卷分值:10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干的要求)1-5 DBBAD 6-10 CDDCA 11-15 ABCCB 16-20 BAACA21-25 BABCC 26-30 CDAAB 31-35 CBBDB二、非选择题(36题6分,37题8分,28题6分,29题10分,共30分)36(1)物种 动物 (2)遗传 (3)生态系统 生物 环境37(1)光合作用 能量 (2)增强 温度氧气 碳-氧 (4)蒸腾作用 水38(1)花蕊 子房壁 (2)1234 2胚芽 (3)4子叶 先逐渐减少,后逐渐增多39(1)温度 (2)AD (3)不能 变量不唯一 (4)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华二黄中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初一生物摸底考试卷.docx 华二黄中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初一生物摸底考试卷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