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细胞免疫 免疫系统的组成 选择题 变式练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备考一、单选题1.正常细胞表面具有PD-L1,而活化的T细胞表面存在PD-1(PD-L1受体)。当PD-L1与PD1结合后,细胞毒性T细胞可识别正常细胞,不触发免疫反应。肿瘤细胞可通过过量表达PD-L1来逃避细胞毒性T细胞的识别和攻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毒性T细胞介导的定向抗肿瘤作用属于细胞免疫B.PD-L1与PD-1的识别和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C.使用抗体阻断肿瘤细胞的PD-L1,有利于细胞毒性T细胞杀灭肿瘤细胞D.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和清除肿瘤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2.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下列有关免疫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树突状细胞能够处理和呈递抗原,淋巴细胞不能呈递抗原B.辅助性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过程又参与细胞免疫过程C.细胞毒性T细胞可使病原体侵入的靶细胞裂解,并可以直接消灭病原体D.利用免疫增强剂可增强体液免疫对癌变细胞的清除3.HSP(热休克蛋白)是细胞受到高温及感染、创伤等理化刺激时诱导合成的一组蛋白质。HSP65是结核杆菌病原微生物的优势蛋白,当人感染结核杆菌时,机体中有40%的特异性免疫是针对这一蛋白的,已知人体中乙酰胆碱受体与HSP65的氨基酸序列高度同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受到理化刺激时,机体会产生HSP抗体B.T细胞通过直接识别结核杆菌进而发生免疫应答C.结核杆菌持续感染时,机体血浆中会出现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D.HSP65抗体与HSP65结合可以抑制微生物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4.在人体所有细胞膜的表面,都有多种不同的蛋白质,其中包括作为分子标签来起作用的一组蛋白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体细胞膜上的分子标签和病毒上的分子标签都具有特异性B.免疫细胞都能通过受体特异性的识别人体细胞和病毒或细菌C.细胞因子能促进有关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加强有关免疫细胞的免疫功能D.免疫细胞识别并攻击病毒的过程既有体液免疫,又有细胞免疫5.肿瘤细胞在体内生长、转移及复发的过程中,必须不断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10(IL-10),促进TAM转变成可抑制T细胞活化和增殖的调节性T细胞,并抑制树突状细胞的成熟,从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树突状细胞主要抑制记忆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B.IL-10是免疫活性物质,可通过TAM间接抑制T细胞活化和增殖C.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有助于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D.肿瘤细胞表面抗原性物质的丢失,可逃避T细胞的识别6.HIV侵入人体后能与T细胞相结合,是由于T细胞及一些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含有特殊的蛋白质CCR5(由CCR5基因编码)。某医疗团队从一名天生具有HIV抵抗力(其CCR5基因异常)的捐赠者身上取得骨髓,移植到一名感染HIV十多年的白血病患者身上,结果不但治愈了白血病,而且彻底清除了患者体内的HIV。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医疗团队的发现可为治疗艾滋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方向B.艾滋病患者肿瘤的发病率大大上升,与其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关C.艾滋病患者的HIV不侵染B细胞,因为B细胞中没有CCR5基因D.可利用CCR5拮抗剂来控制HIV患者体内HIV对T细胞的感染7.如图所示,辅助性T细胞的激活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一是APC呈递抗原;二是APC表面的一个蛋白质分子(B7)与辅助性T细胞上的相应受体(CD28)结合。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均可作APCB.辅助性T细胞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均发挥作用C.激活的辅助性T细胞可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D.激活后的辅助性T细胞内会发生多种基因表达8.细胞毒性T细胞通常依赖细胞表面携带抗原信息的MHC蛋白来识别和清除肿瘤细胞。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线粒体内复合物CⅡ的功能,会导致细胞呼吸过程中琥珀酸积累,改变a-酮戊二酸与琥珀酸的比例,使肿瘤细胞表面MHC蛋白表达量增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肿瘤细胞的清除还需要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等免疫细胞的作用B.抑制黑色素瘤细胞内复合物CⅡ的功能有助于机体免疫自稳功能的实现C.提高黑色素瘤细胞内a-酮戊二酸的含量有助于黑色素瘤细胞的清除D.应用抗MHC蛋白抗体是治疗黑色素瘤的有效手段9.CAR-T疗法通过改造T细胞,使其膜上具有结合肿瘤特定抗原的CAR受体,实现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杀伤。但T细胞过度响应,会引发细胞因子风暴,损伤身体组织。对T细胞进行工程设计,引入光控组件,光控组件能够在蓝光激发下,将两个模块合并成一个完整的功能性CAR受体,恢复T细胞的活性,实现了对细胞免疫疗法的时空精准操控,从而提高安全性。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CAR受体在核糖体合成,经加工后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膜B.T细胞活化后增殖分化成细胞毒性T细胞,能裂解肿瘤细胞C.阻断蓝光使光控组件分离,T细胞持续释放细胞因子,实现精准医疗D.无蓝光照射,T细胞不被激活,可减少细胞因子风暴的发生10.白细胞介素12(IL-12)是介导肿瘤清除的重要细胞因子。临床治疗时多采用静脉多次给药,但会导致IL-12在到达肿瘤部位前刺激、活化免疫细胞,产生副作用。研究人员利用患者自身体内IL-12天然受体设计了一种封闭IL-12活性的药物pro-IL-12,该药物在外周无活性;某些细胞特异性表达的基质金属蛋白酶可切割pro-IL-12,释放IL-12的生物活性,发挥特异性抗肿瘤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毒性T细胞接受肿瘤细胞的抗原刺激后在胸腺增殖、分化B.对患者静脉多次进行IL-12给药的操作属于主动免疫疗法C.患者免疫系统会将pro-IL-12识别为外来抗原而将其清除D.基质金属蛋白酶应为肿瘤细胞特异性高表达的蛋白质参考答案1.DA、细胞毒性T细胞介导的定向抗肿瘤作用属于细胞免疫,细胞免疫主要依靠细胞毒性T细胞作战,A正确;B、活化的T细胞表面的PD-1能与癌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完成识别,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B正确;C、肿瘤细胞可通过过量表达PD-L1来逃避细胞毒性T细胞的识别和攻击,使用抗体阻断肿瘤细胞的PD-L1,有利于细胞毒性T细胞尽快及时杀灭肿瘤细胞,C正确;D、自己的免疫系统能够监视发生变异的细胞(癌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和清除肿瘤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D错误。故选D。2.BA、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并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这些细胞统称为抗原呈递细胞,A错误;B、辅助性T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起调节作用:在体液免疫 中产生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在细胞免疫中产生细胞因子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增 殖,B正确;C、细胞毒性T细胞会与靶细胞直接接触使靶细胞裂解,不直接消灭病原体,C错误;D、利用免疫增强剂可增强细胞免疫对癌变细胞的清除,D错误。故选B。3.BA、细胞受到高温及感染、创伤等理化刺激时会诱导合成HSP,机体可能会将其视作抗原产生相应抗体,A正确;B、T细胞不能直接识别结核杆菌,T细胞识别的是被抗原呈递细胞处理后的结核杆菌的抗原肽 - MHC分子复合物,B错误;C、因为人体中乙酰胆碱受体与HSP65的氨基酸序列高度同源,结核杆菌持续感染时,机体免疫系统紊乱,可能会误将乙酰胆碱受体当作HSP65产生抗体,C正确;D选项 HSP65抗体与HSP65结合后,能够阻止微生物的进一步增殖或者阻止其对人体细胞的黏附等,从而发挥免疫效应,D正确。故选B 。4.BA、不同细胞膜上的分子标签不同,具有特异性,A正确;B、免疫细胞包括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通过受体特异性的识别人体细胞和病毒或细菌,而浆细胞不能识别病毒或细菌等,B错误;C、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能促进有关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加强有关免疫细胞的免疫功能,C正确;D、病毒属于细胞内寄生,因此免疫细胞识别并攻击病毒的过程中既有体液免疫,又有细胞免疫,D正确。故选B。5.AA、树突状细胞作为抗原呈递细胞,可促进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A错误;B、IL-10是免疫活性物质,可通过TAM转变成调节性T细胞进而抑制T细胞活化和增殖,B正确;C、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可促进TAM转变成调节性T细胞,进而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进而使肿瘤细胞不容易遭受免疫系统的攻击,C正确;D、人体的免疫细胞通过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发生特异性免疫将其清除,若肿瘤细胞表面抗原性物质丢失,会造成人体T细胞无法识别肿瘤,发生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D正确。故选A。6.CA、该医疗团队从一名天生具有HIV抵抗力的捐赠者身上取得骨髓,移植到一名感染HIV十多年的白血病患者身上,结果不但治愈了白血病,而且彻底清除了患者体内的HIV,该发现可为治疗艾滋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方向,A正确;B、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T细胞,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免疫系统功能受损,艾滋病患者肿瘤的发病率大大上升,B正确;C、艾滋病患者的HIV不侵染B细胞,是因为B细胞中编码CCR5的基因没有表达,C错误;D、据题干“HIV侵入人体后能与T细胞相结合,是由于T细胞及一些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含有特殊的蛋白质CCR5”可推测,CCR5为能与HIV特异性结合的受体,使HIV进入T细胞,所以使用CCR5拮抗剂抑制CCR5与HIV结合,可控制HIV患者体内的HIV对T细胞的感染,D正确。故选C。7.AA、APC是抗原呈递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B细胞均可作为APC,辅助性T细胞不是APC,A错误;B、辅助性T细胞被活化后能产生细胞因子,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均可以发挥作用,B正确;C、激活的辅助性T细胞可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对该抗原的记忆,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会发挥重要作用,C正确;D、由图可知,被呈递的抗原与辅助性T细胞上的受体以及APC表面的一个蛋白质分子(B7)与辅助性T细胞上的相应受体(CD28)结合,从而导致辅助性T细胞激活,使该细胞增殖和分化,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故激活后的辅助性T细胞内会发生多种基因表达,D正确。故选A。8.AA、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引起肿瘤细胞的裂解死亡,肿瘤细胞的清除还需要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等免疫细胞的作用,A正确;B、由题意可知,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线粒体内复合物CⅡ的功能有利于细胞毒性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清除,这有助于机体免疫监视功能的实现,B错误;C、提高黑色素瘤细胞内a-酮戊二酸的含量会降低a-酮戊二酸与琥珀酸的比例,使肿瘤细胞表面MHC蛋白表达量减少,使肿瘤细胞不能被细胞毒性T细胞的识别和清除,C错误;D、如果应用抗MHC蛋白抗体就会与肿瘤细胞表面MHC蛋白结合,使肿瘤细胞不能被被细胞毒性T细胞的识别和清除,不能达到治疗黑色素瘤的目的,D错误。故选A。9.CA、CAR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中合成、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后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膜,A正确;B、T细胞活化后增殖分化成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能与肿瘤细胞密切接触,使肿瘤细胞裂解死亡,释放抗原,B正确;C、由题意可知,阻断蓝光会使光控组件分离,不能恢复T细胞的活性,不能使T细胞持续释放细胞因子,C错误;D、无蓝光照射,CAR受体不能形成,T细胞不被激活,可减少细胞因子风暴的发生,D正确。故选C。10.DA、细胞毒性T细胞接受肿瘤细胞的抗原刺激后会增殖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成熟为T细胞,A错误;B、主动免疫就是经过抗原刺激,使机体自身产生免疫力,被动免疫是机体被动接受抗体、致敏淋巴细胞或其产物所获得的特异性免疫能力,对患者静脉多次进行IL-12给药的操作属于被动免疫疗法,B错误;C、pro-IL-12是利用患者自身体内IL-12天然受体设计了一种封闭IL-12活性的药物,患者免疫系统不会将pro-IL-12识别为抗原,C错误;D、某些细胞特异性表达的基质金属蛋白酶可切割pro-IL-12释放IL-12的生物活性,发挥特异性抗肿瘤效果,说明基质金属蛋白酶应为肿瘤细胞特异性高表达的蛋白,D正确。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