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台区第三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检测地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2024年4月23日,台湾花莲县发生6.0级地震。本次地震的直接原因是( )A.板块运动 B.火山喷发 C.人口增加 D.环境破坏2.长春市2024年5月1的天气是晴,表示其天气的符号是( )A B C D3.下列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能体现热带雨林气候特点的是( )A B C D4.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分别是( )A.英语 汉语 B.汉语 英语 C.汉语 俄语 D.英语 法语5.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的是( )A.巴西 B.法国 C.俄罗斯 D.澳大利亚6.“硅谷”成为美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的最重要条件是( )A.自然资源丰富 B.高等院校众多 C.海上交通便利 D.气候温和湿润读“我国部分省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8题。省份 总人口(万人) 出生人口(万人) 死亡人口(万人)山东省 10152 87 63江苏省 8475 56 51浙江省 6457 46 31安徽省 6103 58 367.四个省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A.山东省 B.江苏省 C.浙江省 D.安徽省8.人口增长速度过慢可能产生的人口问题是( )A.交通压力大 B.人口老龄化 C.居住条件差 D.饥饿和贫困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其发展变化为世人所瞩目。下图为“北京略图”。据此回答9、10题。9.据图可知,北京的地势特征是( )A.南高北低 B.东高西低 C.西北高,东南低 D.东南高,西北低10.北市高端人才集聚,科技基础雄厚,拥有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之一是( )A.全国的政治中心 B.国际交往中心C.全国的文化中心 D.全国的科技创新中心如图示意我国主要城市群分布,读图完成11~13题。11.图中城市群主要分布在( )A.东部沿海地区 B.沿海沿河地区 C.北部沿河地区 D.西部内陆地区12.长江流域是城市群集中分布区,长江为城市建设发展提供了( )①便利的航运 ②丰富的水能 ③充足的水源 ④丰富的石油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13.图中连接三大城市群的铁路线是( )A.京沪线 B.京广线 C.沪昆线 D.陇海线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于2024年2月5日—21日开展南极半岛考察项目,从中国飞往阿根廷调整时差后,考察团从阿根廷乘船穿越南极圈,奔赴南极半岛考察。图3为航空和航海考察路线图,图4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14~16题。图3 图414.从图中航空路线可以看出,从中国飞往阿根廷( )A.依次途经亚洲、欧洲和南极洲 B.依次跨越了热带、温带和寒带C.向东依次穿越太平洋和大西洋 D.依次途经亚洲、欧洲和南美洲15.考察时间定在2月份的主要原因及该时段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 )A.此时南极为暖季,地球公转至DA间 B.此时中国为冬季,地球公转至CD间C.此时南极为暖季,地球公转至AB间 D.此时中国为冬季,地球公转至BC间16.考察行程中需要调整时差,时差产生的原因是(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地球不透明 D.地球是球体等高线地形图可以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状态。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17、18题。17.图中数字代码与其代表的山体部位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一山脊 B.②一山谷 C.③一陡崖 D.④一山峰18.③、④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最有可能为( )A.150米 B.50米 C.250米 D.350米当地时间2023年9月8日23时11分(北京时间9月9日6时11分),摩洛哥发生强震,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震级为6.9级,震源深度10千米。下图为世界局部板块分布图。据此完成19、20题。19.图中所示摩洛哥地震点位于( )A.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 B.非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C.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 D.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20.图中①—④四地中,板块运动方式与其他三地不同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二、非选择题:24题(4)2分,其他每空1分,共30分。21.读世界局部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1)①半岛因位于中国的南面,故名____________。(2)②所在区域降水主要来自____________(风向)季风,该季风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3)③所在地区素有“一特多一特少”的说法,请简单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④所在地区大多数国家的农业以____________为主,这里是世界上___________(发达/发展中)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5)⑤是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_________(名称),该国工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6)⑥地区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这里是___________种人的故乡。22.被称为“史诗级”的川藏铁路属国家“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东起成都,西至拉萨,分东(成都—康定)、中(康定—林芝)、西(林芝—拉萨)三段,中段已于2018年开工建设,是最长、建设难度最大的一段。读川藏铁路位置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1)成都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_盆地,川藏铁路西段位于青藏高原,该高原位于我国的第_________级阶梯。(2)拉萨年平均气温比成都_____(高/低),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两地所在地形区农业差异大,按农业部门分类,成都所在地形区主要发展___________业。(3)川藏铁路西段沿途可见青藏高原特有动物,如_________________(列举一种)。(4)铁路运输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川藏铁路中段建设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表格为我国某地农作物构成表。回答下列问题。(7分)(1)图中甲山脉是秦岭,它与其东部的______________河构成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此界线以南属于______________(干湿地区)。(2)一列满载藏毯、青稞酒等货物的中欧班列经乙______________(铁路)线开往欧洲,这批货物最有可能来自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3)小丁家承包了100亩耕地,农作物种植比例如下表所示。小明家最有可能位于我国三大平原中的______________平原,当地的耕地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农作物种类 水稻 油菜 棉花 其他种植面积∕亩 55 30 10 5(4)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通过“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将该地的天然气输往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上海。请从能源供给、环境影响任意一个方面分析该工程对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积极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一点即可)。24.2023年11月1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从上海出发,于2024年4月10日凯旋归来。本次科考深入研究南极在全球气候环境变化中的作用,并完成了秦岭站的建设任务。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南极的自然环境—冰天雪地(1)南极大陆年平均降水量只有55毫米左右,却是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南极常年盛行强劲的东风,在风力吹拂下,形成南极环流,南极环流的大致流向与地球自转方向__________(相同/相反)。丰富的资源宝库—生物资源(2)2024年1月6日,中国南极科考队在阿蒙森海成功布放深水生态潜标,分析全球变暖背景下,南极主要生物种群状态及气候变化潜在影响。阿蒙森海所在大洋是__________________,该海域最丰富的生物种群是__________________。南极科考站建设—秦岭站(3)秦岭站地处164°E,属于东、西半球中的_________半球;试分析秦岭站采用高脚建筑模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地理参考答案一、1.A 2.B 3.A 4.B 5.D 6.B 7.B 8.B 9.C 10.D 11.B 12.A 13.B 14.D 15.C 16.B 17.B 18.A 19.C 20.B二、21.(1)中南半岛(2)西南(3)石油资源丰富,水资源匮乏(或石油特多、水资源特少)(4)畜牧业 发达(5)日本 原料、燃料不足(叙述合理即可)(6)黑22.(1)四川 一(2)低 地形地势 种植(3)牦牛等(4)速度较快,运载量较大,运价较低等多山地,地形崎岖23.(1)淮 湿润区(2)兰新 D(3)长江中下游 水田(4)缓解了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短缺问题;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改善十分有益(叙述合理即可)24.(1)气温低,蒸发极其微弱,降水多以冰雪形式储存下来,冰川广布 相反(2)太平洋 磷虾(3)西 防止积雪堆积;防止强风对建筑的冲击等(叙述合理即可,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