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祖国的宝岛 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教案一、新课导入从视频资源导入,初步认识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基本特点。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台湾省的范围、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特征,能分析台湾省各种自然地理要素间的关系,增强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2.运用相关资料,知道台湾省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能认识到台湾是祖国大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深刻体会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深厚情谊。三、学习过程子目目录:一. 祖国的宝岛地理位置与范围面积和人口自然环境 (1)地形(2)气候(3)河流与湖泊(4)植被(5)资源子目目录:二. 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居民文化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通过展示丰富的图片、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台湾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激发了他们对祖国宝岛的热爱之情。在讲解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时,引入了民间习俗、传统艺术等案例,学生理解起来较为轻松,较好地达成了让学生了解台湾与大陆文化渊源的教学目标。范围和地理位置祖国的面积和人口宝岛自然环境台湾省资源与祖国一脉相居民承的中华文化文化《经济发展特点 海峡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教案一、新课导入从视频资源导入,初步认识珠三角的地理位置和基本特点。学习目标1.运用相关资料,知道台湾省的经济特点,了解台湾省经济发展历程;2.认识促进海峡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意义,增强区域联系的意识。三、学习过程子目目录:三、 经济发展特点经济发展特点经济发展历程贸易伙伴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子目目录:四、海峡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借助详实的数据和案例,我清晰地阐述了台湾经济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起步,逐步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型的历程,学生对台湾经济发展特点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在讲解海峡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时,通过列举两岸在贸易、投资、人员往来等方面的合作实例,有效帮助学生理解了两岸融合发展的现状与意义,基本达成了教学目标。祖国的宝岛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经济发展特点台湾省经济发展历程经济发展特点贸易伙伴高新技术产业发达海峡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共15张PPT)第7章 认识中国的区域第六节 台湾省中图版第2课时 经济发展特点 海峡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新课导入我们身边藏着很多的台湾制造,你都知道哪些台湾产品呢?学习目标1.运用相关资料,知道台湾省的经济特点,了解台湾省经济发展历程;2.认识促进海峡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意义,增强区域联系的意识。三.经济发展特点1.经济发展特点地狭人稠对外贸易台湾岛人口的分布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外贸易一直是台湾经济发展的动力。三.经济发展特点2.经济发展历程台湾进出口货物的变化 时期 进口 出口20世纪50年代 以农业、工业原料为主 以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为主20世纪60—80年代 以工业原料、设备为主 以工业产品为主20世纪90年代以来 以消费品为主 以计算机、精密仪器等高科技产品为主原料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普通工业产品初级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变化进口变化工业原料农业原料消费品三.经济发展特点3.贸易伙伴对外贸易对象由欧美市场转向亚太市场,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台湾主要进出口贸易伙伴三.经济发展特点4.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台湾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新竹科学园区被称为“台湾的硅谷”。四.海峡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1.现实需求在经济全球化深化发展、两岸联系日益密切的形势下,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是必然要求。祖国大陆和台湾的经贸关系发展四.海峡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2.重要途径通过深化两岸社会融合发展这一重要途径,继续创造条件,扩大两岸同胞直接交往,促进两岸各界交流,培养两岸同胞真诚相助、互惠互利、共享机遇、共担荣辱的深厚情感。四.海峡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3.两岸经贸合作两岸经贸合作是台湾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机遇。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四.海峡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4.发展两岸经贸关系的意义应紧紧围绕着“有利于两岸人民共同利益、有利于两岸关系互动发展、有利于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中心思想,积极探寻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问题1:总结台湾岛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完成下表 。四.海峡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①台北:最大的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②高雄:最大的港口,第二大城市,重化工业基地③台南:最早兴起的城市,食品工业基地④基隆:台南第二大港口⑤新竹:台湾的硅谷,高新技术中心问题1:总结台湾岛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完成下表 。四.海峡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人口:主要分布在台湾岛西部沿海地区,以台北、 台中和高雄为北、中、南三个人口主要聚集地。城市:主要分布在环岛沿海地区,西部沿海比东部沿海城市更密集。课堂小结台湾省祖国的宝岛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经济发展特点经济发展特点经济发展历程贸易伙伴高新技术产业发达海峡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随堂习题1.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目前,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他们主要是明清以来福建、广东两省移民的后代,大部分人还保留着乡音。说明了台湾与祖国大陆有( )A.地缘关系 B.血缘关系 C.文化关系 D.历史关系2.关于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临太平洋,北回归线穿过中南部 B.城市集中分布在东部C.山地、平原各占一半 D.水稻种植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地BA(共19张PPT)第7章 认识中国的区域第六节 台湾省中图版第1课时 祖国的宝岛 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台湾省的范围、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特征,能分析台湾省各种自然地理要素间的关系,增强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2.运用相关资料,知道台湾省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能认识到台湾是祖国大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深刻体会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深厚情谊。一. 祖国的宝岛1.地理位置与范围台湾省我国最大的岛屿(1)范围台湾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2)海陆位置台湾省位于祖国东南沿海,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南隔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望,北临东海。一. 祖国的宝岛2.面积和人口台湾岛人口的分布(2)人口数量人口约2 338万(2021年)(3)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平原地区。(1)面积陆地总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一. 祖国的宝岛问题1:台湾岛轮廓像什么?用铅笔在图上圈出台湾省的澎湖列岛、钓鱼岛和赤尾屿。台湾省纺锤芭蕉叶小舟芒果企鹅一. 祖国的宝岛问题2:查看台湾岛附近的海上航线,讨论台湾岛在祖国海上交通运输和海防方面的重要作用。“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我国的石油进口和从外国进口的商品绝大多数都是经过台湾海峡运输。台湾岛附近有着丰富的石油矿产资源,这对我国的中长期战略利益十分重要。一. 祖国的宝岛问题3:试着把下表填写完整。地理 位置 纬度位置及分析海陆位置及分析范围 特征 台湾省的 主要岛屿岛屿的轮廓特征纺锤形南部位于热带,北部位于北温带气候温暖湿润,动植物丰富西隔台湾海峡与祖国大陆相望,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北临东海海上交通便利,战略位置重要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彭佳屿、兰屿、绿岛等许多小岛一. 祖国的宝岛3.自然环境(1)地形台湾省沿北回归线台湾省地形剖面地势东高西低,山地、丘陵面积约占2/3;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我国东部最高峰一. 祖国的宝岛3.自然环境(2)气候台湾岛气候类型分布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为热带季风季候。台湾终年长夏无冬,雨多风强。热 带亚 热 带北回归线一. 祖国的宝岛问题4:阅读下列图表,说出台湾岛的气温、降水分布情况,并归纳出其气候特征。台湾岛年平均气温分布台湾岛年降水量分布气温高:降水多:呈环状分布;中间低,四周高东部降水多,西部降水少热湿气候特征: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降水集中在夏季一. 祖国的宝岛3.自然环境(3)河流与湖泊台湾省受气候影响:受地形影响:河流水量丰富,汛期长。河流短小,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浊水溪最长的河流最大的湖泊日月潭一. 祖国的宝岛3.自然环境(4)植被台湾岛热带和亚热带风光地形条件+气候条件=“植物王国”“亚洲天然植物林”一. 祖国的宝岛3.自然环境(5)资源丰富的淡水资源、森林资源、渔业资源、动植物资源和农产品资源。但矿产资源匮乏。二. 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1.居民汉族大部分祖籍是福建和广东高山族二. 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2.文化台湾同胞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台湾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体,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问题5:请用更丰富的资料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课堂小结台湾省祖国的宝岛范围和地理位置面积和人口自然环境资源与祖国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居民文化随堂习题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读台湾省的位置与范围图,完成下面1-2小题。1.关于台湾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我国东南沿海B.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C.包括台湾岛和钓鱼岛等200多个岛屿D.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B随堂习题2.祖国大陆是台湾经济发展有力的后盾,加强与祖国大陆的联系,有利于台湾( )①输出大量的水果②输出大量的煤炭③输出大量的小麦④发展旅游业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课时 《祖国的宝岛 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教案.doc 第1课时 祖国的宝岛 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pptx 第2课时 《经济发展特点 海峡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教案.doc 第2课时 经济发展特点 海峡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