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高一开学测试地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一。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研究团队在江西赣州发现全球已知的最小的完整恐龙蛋化石。科学家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揭示恐龙的繁殖习性、产蛋环境及灭绝原因。图示意本次发现的恐龙蛋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科学家能够通过化石研究地球的历史,主要是因为化石( )A. 自身的埋藏具有随机性 B. 本身及周边沉积物反映沉积环境C. 自地表到深处越来越新 D. 代表了地球各个圈层的时间变化2. 该恐龙蛋形成的地质历史时期最可能为( )A 二叠纪 B. 白垩纪 C. 泥盆纪 D. 古近纪3. 与恐龙同时代的代表性生物有( )A. 人类 B. 三叶虫 C. 蓝细菌 D. 银杏头巾屿(下图)位于台湾澎湖南海玄武岩自然保留区,因其形状酷似古代的头巾而得名,早在清朝杜臻的《澎湖台湾纪略》中就有记载。该岛涨潮时尽为海水淹没,退潮时会出露大片玄武岩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 图示地貌的名称是( )A. 海蚀平台 B. 三角洲 C. 沙漠 D. 峰林5. 塑造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风力侵蚀 B. 流水堆积 C. 冰川堆积 D. 海浪侵蚀在城市中,公园绿地的平均气温低于周围,通常认为绿地是一个与“热岛”相对应的“冷岛”区域。冷岛强度指一定范围城市区域与邻近绿地区域平均气温之差。图示意合肥市某公园绿地与邻近主城区冷岛强度的年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能正确表示冷岛效应及近地面等压面分布情况的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7. 该处冷岛强度最大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8. 下列选项中,对冷岛强度影响最小的是( )A. 裸地面积 B. 土壤类型 C. 植被数量 D. 水体面积若尔盖草原湿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若尔盖盆地。研究发现若尔盖盆地在12000年前曾是一个大型的封闭型湖泊,周边水系皆汇入若尔盖盆地。12000年前由于地形变化,湖水大量外泄汇入黄河。下图为湖水外泄后,若尔盖草原湿地重要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若尔盖盆地地区水循环类型的演化为( )A. 陆地内循环→陆地内循环 B. 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C. 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 D. 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10. 在气候稳定的条件下,湖水外泄后若尔盖盆地( )A. 径流下渗量增多 B. 水汽输送条件改变C. 降水量迅速增多 D. 蒸发量迅速减少陆地沿岸海水物理性质与海洋整体相比,在同纬度方向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下图示意南美洲局部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分布,丙为该海域常年存在的稳定性洋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 图示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在空间分布上( )A. 自北向南递减 B. 乙地盐度最低C. 南部变化较大 D. 自西向东递增12. 影响甲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径流 B. 纬度 C. 温度 D. 光照13. 关于丙洋流的性质及其对沿岸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为北半球的暖流 B. 减温减湿作用明显C. 流向为自北向南 D. 盐度较同纬度偏低细叶鸢尾,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于干燥的沙丘、沙地或沙砾质地以及山坡等处。细叶鸢尾是一种“早春短命”植物,其一般在春季利用土壤表层的积雪或土壤最表层较少的雨水迅速生长,在夏季来临之前,完成了开花和结果的过程后,地上部分死亡,根体进入休眠状态。下图为细叶鸢尾植株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4. 细叶鸢尾植株的特征表现为( )A. 根系较浅 B. 有茎花现象 C. 叶片宽大 D. 植株高大15. 细叶鸢尾植株多生长于( )A. 热带雨林区 B. 温带草原区 C. 热带沙漠区 D. 高山冰雪区16. 细叶鸢尾“短命”的特征,表明( )A. 极端区也有植物生长 B. 植物群落结构受环境影响C. 植物生长周期受环境影响 D. 植物的形态受环境影响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52分)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温宿大峡谷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托尔木县境内,是中国西部最美的丹霞地质奇景,当地发育了方山、石墙、陡崖、石柱等次级地貌景观,其中顶盖型石柱最具特色(如图左),柱体为红色砂岩,上方覆盖着灰紫色砾岩。材料二龙虎山(如图右)位于江西省鹰潭市,由软硬相间的岩层组成,以侵蚀残余的平顶型和圆顶型峰丛为标志,有众多的孤峰、石柱、石峰等,形态相对较为圆润、柔和。红色的山体,墨绿色的植被,展现出其生生不息的生命之力,独特的风景让人流连忘返。(1)说出形成图中两处地貌共同的主要外力作用。(2)简述顶盖型石柱的形成过程。(3)简析温宿大峡谷和龙虎山地貌景观的异同。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从月球背面采集的月壤样本,它采用“半弹道跳跃式再入大气层”的方法返回,以类似“打水漂”的方式气动减速,最终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平稳着陆。下图为嫦娥六号返回器再入返回飞行过程示意图。(1)嫦娥六号返回器第二次再入大气层到着陆的过程中,依次穿越的大气垂直分层是____、____、____;说出这期间返回器外部大气的温度变化____。(2)列举返回器第一次再入大气层时所在的大气分层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3)阐述开伞主控点所在的大气分层物理性质特征。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受区域气候、植被、微生物活跃度等因素影响,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土壤垂直结构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图为我国东北平原和南方低山丘陵区土壤垂直剖面示意图。(1)图中,____为东北平原土壤剖面;____为南方低山丘陵区土壤剖面。(2)甲、乙两地土壤结构相比较,甲地土壤独有的分层是____。阐述该分层形成的气候条件____。(3)与甲地相比,分析乙地土壤腐殖质层厚度较厚的原因。2024—2025学年高一开学测试地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题答案】【答案】1. B 2. B 3. D【4~5题答案】【答案】4. A 5. D【6~8题答案】【答案】6 D 7. B 8. B【9~10题答案】【答案】9. C 10. D【11~13题答案】【答案】11. C 12. A 13. C【14~16题答案】【答案】14. A 15. B 16. 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52分)【17题答案】【答案】(1)流水侵蚀。(2)含铁的碎屑物在地势低洼处沉积并固结形成红色砂岩岩层;砂岩岩层之上形成砾石沉积层;地势抬升,岩体出露地表;岩体被外力破坏;下部砂岩抗侵蚀能力较弱,被侵蚀的速度快,而上部砾岩相对坚硬,抗侵蚀能力强,最终形成顶盖型石柱。(3)相同点:温宿大峡谷与龙虎山岩体都呈红色,存在陡崖,两者都属于丹霞地貌。不同点:温宿大峡谷气候干旱,地貌景观风力作用显著;龙虎山气候湿润,植被覆盖度较高。【18题答案】【答案】(1) ①. 高层大气 ②. 平流层 ③. 对流层 ④. 变化:先降低,再升高;后再降低,最后又升高(2)极光;流星。 (3)大气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气圈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和污染物集中在该层;云、雨、雾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该层;大气密度随海拔上升而逐渐降低。【19题答案】【答案】(1) ① 乙 ②. 甲(2) ①. 淋溶层 ②. 条件:全年降水较多;年平均气温较高。(3)地形平坦,降水相对少,表层枯枝落叶量积累多;年平均气温低,有机质分解速度慢;地势平坦,流水侵蚀作用弱,土壤完整性较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