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马鞍山二中2024~2025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2月份月考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1971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一幅彩绘帛画。画的右上方是一轮红色的太阳,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在大约成书于公元前140年的著作《淮南子》中,也有“日中有踆乌”的记载。完成下面小题。
1. 今天看来,日中“踆乌”其实是( )
A. 太阳黑子 B. 太阳耀斑 C. 日珥 D. 日冕物质抛射
2. 该现象增多时,下列现象可能产生的是( )
①地球上发生磁暴现象②部分地区的无线电长波通信受到影响③引发钱塘江大潮④可能出现极光现象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太阳辐射在全球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影响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有很多,完成下面小题。
3. 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影响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太阳高度、海拔、天气状况等
B. 我国西藏地区晴天多,太阳辐射能较丰富,拉萨有“日光城”之称
C. 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四川盆地为我国太阳辐射的最低值区
D. 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加
4. 假如你是太阳能热水器的销售者,下列城市中最不适合进行营销的是( )
A. 北京 B. 重庆 C. 兰州 D. 广州
5. 下列能源与太阳能无关的是( )
A. 地热能 B. 天然气 C. 风能 D. 水能
图为南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图中曲线a、b、c分别表示海水( )
A. 盐度、温度、密度 B. 温度、盐度、密度 C. 温度、密度、盐度 D. 盐度、密度、温度
7. 结合所学知识下列有关海水温度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升高
②1000米以内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小
③全球海洋表层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同纬度水温大致相同
④同一海区的表层水温夏季普遍高于冬季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图为北半球大洋洋流分布规律图。完成下面小题。
8. 在甲、乙、丙、丁四处海域中,最容易形成大渔场的是( )
A. 甲海域 B. 乙海域 C. 丙海域 D. 丁海城
9. 下列海洋表层等温示意图中,可以表示A洋流的是( )
A B. C. D.
一猎人欲到某山地打猎。他熟悉动物的习性,知道山羊喜欢在陡峻的山崖活动,而水鹿被追赶过后,会寻找有水的地方喝水。读该山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猎人登上山顶,可能看到猎物的地点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1. 猎人捕获山羊和水鹿的地点最可能位于( )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黑土在我国东北地区广泛分布,其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腐殖质含量较高。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对黑土地的大规模开垦以及农业生产中频繁翻耕,自然土壤变为耕作土壤,黑土肥力下降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图中甲、乙、丙三层分别代表( )
A. 耕作层 自然土层 犁底层 B. 淋溶层 耕作层 犁底层
C. 耕作层 犁底层 自然土层 D. 自然土层 耕作层 犁底层
13. 东北地区黑土腐殖质含量较高的自然原因是( )
A. 人口密集,开发历史较早 B. 植物稀少,有机质生成多
C. 气候干旱,有机质淋溶少 D. 冬季寒冷,有机质分解慢
14. 下列黑土养护方法合理的是( )
A. 大量施用化肥 B. 全部退耕还林 C. 定期休耕轮作 D. 扩大开垦面积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下图为我国某两种灾害主要移动路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关于甲乙灾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在春夏季节频发 B. 甲对我国影响的范围比乙大
C. 乙在冬季危害最大 D. 乙可减少病虫害对农业影响
16. 甲乙共同的天气特征是( )
A. 沙尘暴 B. 大风 C. 暴雨 D. 强烈降温
二、非选择题(共3大题,共52分)
17. 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____(填序号)岩层形成时期,联合古陆开始解体;①②③④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____。
(2)三叶虫化石可能存于____(填序号)地层中,该时明____植物繁盛。
(3)恐龙化石可能存在于____(填序号)地层中,该时期____动物繁盛。 )
(4)甲处发生地震时,坐在小船里的人们的感到____(填“上下颠簸”或“左右摇晃”),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
(5)甲距离地表20千米,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的____(填圈层名称),并说明理由____。
18.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热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图),回答问题。
(1)高空D比C的气压____(填“高”或“低”)。地面B比A的气压____(填“高”或“低”)。
(2)A比B的温度____(填“高”或“低”)。
(3)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呈____(填“顺”或“逆”)时针方向流动。
(4)A比B的日温差____。(填“大”或“小”)
(5)如果A地陆地,B地是海洋,则此时应该是____(填“白天”或“夜晚”),此时A地与B地间吹____风(填“海”或“陆”)。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徐霞客游记》中记载,,“洞门南向,正跨河上,洞口垂石缤纷,中有一柱,自下属上,若擎之而起,洞内上下分二层”。图为洞穴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2016年7月,被称为“中国天眼”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组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主体工程(图),在贵州省的平塘县大窝凼建成,大窝凼形如“巨碗”,半径超过300米,底部有裂隙与地下河相连。
(1)材料一中描述的地貌名称是____,形成该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
(2)指出图地貌在我国广泛分布的地区,并简述该地貌形成的地质和气候条件。
(3)从建设和排水角度,分析“中国天眼”选址大窝凼的优势。
(4)评价该地貌特征对人类活动影响。
马鞍山二中2024~2025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2月份月考
地理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1~2题答案】
【答案】1. A 2. B
【3~5题答案】
【答案】3. D 4. B 5. A
【6~7题答案】
【答案】6. C 7. D
【8~9题答案】
【答案】8. D 9. C
【10~11题答案】
【答案】10. C 11. D
【12~14题答案】
【答案】12. C 13. D 14. C
【15~16题答案】
【答案】15. D 16. B
二、非选择题(共3大题,共52分)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② ②. ④③②①
(2) ①. ④ ②. 藻类
(3) ①. ② ②. 爬行
(4) ①. 上下颠簸 ②. 小船在湖里,地震发生时,横波不能通过液体,只有纵波到达(或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故只感受到上下颠簸。
(5) ①. 地壳 ②. 甲距离地表20千米,陆地地壳平均厚度为33千米。
【18题答案】
【答案】(1) ①. 低 ②. 高 (2)高 (3)顺 (4)小
(5) ①. 白天 ②. 海
【19题答案】
【答案】(1) ①. 喀斯特地貌 ②. 流水溶蚀
(2)分布地区:西南地区(云贵高原)。条件:地表有深厚的石灰岩分布;气候温暖,降水较丰富。
(3)可利用天然形成的喀斯特洼地,工程开挖量小;喀斯特地貌区,岩石透水性强,有利于地表水向地下渗透,便于排水。
(4)有利影响:地貌景观独特,观赏价值高,有利于发展旅游业。不利影响:地表崎岖,交通不便;土层浅薄,地表水缺乏,土地分散,不利于农业耕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