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亚洲的人文环境(课件37张)-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 亚洲的人文环境(课件37张)-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人文环境
亚洲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
My Happy Journey
博主小提问:四大文明古国有几个位于亚洲?为什么分布在亚洲?
由于亚洲自然环境的优越性,农业经济和生活安定平稳,因而亚洲成为人类文明的 重要发祥地。
亚洲文明多样,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
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亚洲的人文环境!
PART ONE
01
亚洲的人口特征
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的数量特征
非洲
亚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洲
大洋洲
13.4亿
3.68亿
6.53亿
7.47亿
0.42亿
无人定居
截止2020年03月25日,全球230个国家和地区人口总数为75.8亿,亚洲人口数量为46.4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3/5。亚洲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46.4亿
目前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4个,其中亚洲就占了7个。
世界人口数量排名: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巴西、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墨西哥、日本、埃塞俄比亚、菲律宾、埃及。
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的数量特征
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的数量变化
因此,亚洲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逐渐降低,
非洲占世界人口的比重较快增长。
亚洲人口自然增长率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而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但是,由于亚洲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数量仍居世界第一。
各大洲平均人口增长率和人口数
图7.16 各大洲人口占世界的比重
温故知新——世界人口的分布特征
稠密
分布特点
4
1
2
3
亚洲东部
亚洲南部
欧洲西部
北美东部
读图思考,人口稠密区的纬度、海陆和地形位置有何特点?
①中低纬度
②沿海地区
③平原地区
温故知新——世界人口的分布特征
A
C
B
D
高原山区
雨林地区
沙漠地区
高纬度地区
A
小结:读图说出四大人口稀疏区及其稀疏的原因。
A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
B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
C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地
D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
人口的分布特征:
人口稠密的原因:
①地处中低纬度,气候适宜,距海近,海拔较低,河流多。
②优越的自然条件适宜农业生产,农业开发历史悠久。
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的分布特征
分布不均匀,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
规律总结:描述大洲/地区的人口特征
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占世界人口比重第一,但比重有所下降。
描述某地的人口数量要与其他地区比较数量多还是少,以及占世界的比重。
通过人口自然增长率判断人口增长速度。
读图判断分布是否均匀,
再分析人口分布的稠密区和稀疏区。
亚洲自然增长率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数量多。
亚洲人口分布不均匀,亚洲东部、南部和东南部人口稠密;亚洲西部、中部高原山地、北部人口稀疏。
以亚洲为例
描述人口数量特征
描述人口数量变化
描述人口分布特征
学以致用:归纳北美洲的人口特征
结合本节课所学的方法,完成课本P13-14活动。
1.归纳北美洲人口的数量特征。
(1)说出北美洲人口在各大洲中的位次。(2)说出北美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北美洲人口在各大洲中排第4,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仅有美国、墨西哥。
学以致用:归纳北美洲的人口特征
2.归纳北美洲人口的分布特征。
(1)计算北美洲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简述北美洲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
(2)加拿大人口主要分布在南部狭窄地带。
说明加拿大人口主要分布在南部狭窄地带、
中北部人口稀少的自然原因。
北美洲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从人口数量来看,北美最多,中美洲次之,加勒比地区最少;从人口密度来看,加勒比地区最稠密,中美洲次之,北美最小
加拿大中北部纬度较高,气候寒冷;而加拿大南部纬度较低,气候较为温暖,且河湖多,水源充足,更适宜生产活动和人类居住。
PART TWO
02
亚洲的经济特征
如何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高低能反映人们生活水平的高低。
通常,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们生活水平也越高。
国内生产总值,简称 GDP ,作为统计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 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GDP增长会增加就业机会、增长收入、提升基础设施、 丰富教育医疗资源等,这些都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经济发展快,地区差异大——亚洲经济发展的整体特征
图7.17 六大洲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
图7.18 六大洲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
但亚洲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排名第四。
亚洲的经济总量世界第一。
亚洲经济发展的整体特征:总量高、人均低。
经济发展快,地区差异大——亚洲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
(2022年)
亚洲
36.3%
欧洲
24.9%
北美洲
27.8%
南美洲
6.2%
大洋洲
2%
非洲2.8%
(2017年)
近几十年来,亚洲各国间加强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共赢,推动亚洲经济快速发展。
六大洲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
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成立于1989年,成立之初是一个区域性经济论坛和磋商机构,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已逐渐演变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也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于2001年6月15日在中国上海宣布成立的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
上合组织
由29个成员国共同发起,每年定期在海南博鳌举行年会,是一个非官方、非营利性、定期、定址的国际组织;为政府、企业及专家学者等提供一个共商经济、社会、环境及其他相关问题的高层对话平台。
博鳌亚洲论坛
“一带一路”倡议
经济发展快,地区差异大——亚洲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
(2022年)
亚洲
36.3%
欧洲
24.9%
北美洲
27.8%
南美洲
6.2%
大洋洲
2%
非洲2.8%
(2017年)
近几十年来,亚洲各国间加强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共赢,推动亚洲经济快速发展。
在发达国家整体经济增长乏力的形势下,以我国为代表的一批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不仅给亚洲经济注入了强劲的活力,而且为世界经济的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亚洲如同一个超大班级,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长”。
六大洲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
亚洲班——全能冠军
中 国
中国经历了几十年经济高速增长,
在2010年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制造业规模体量大,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世界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门类体系齐全,在全球范围内是独一无二的。
在高新技术领域,航天技术,5G、量子计算等信息技术,高速铁路、新能源汽车等交通技术,北斗导航系统,特高压输电技术等都展现了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领先地位。
1990—2023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8.9%,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0%的平均增速,为世界贡献“稳”的支撑、“进”的动力。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最大的贡献者。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经济发展快,地区差异大——亚洲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
亚洲班——科技学霸
日本、韩国
日本、韩国是亚洲的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很高。
日本在半导体,汽车,电子、精密仪器等产业比较擅长,知名企业有索尼、丰田等。
韩国在半导体、面板、生物科技等产业比较擅长,知名企业有三星、LG等。
亚洲班——工厂新星
越南、泰国
在越南和泰国的制造业领域,涌现出了一些新星工厂,其展现出了较强的竞争力和创新力。
两国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人口众多,能够满足制造业对大量劳动力的需求。同时,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成本优势; 优惠的投资政策 ; 不断改善的基础设施 。这些有利条件吸引了很多知名企业前来投资建厂,如耐克,可口可乐,三星,丰田等。
亚洲班——电脑高手
印 度
印度拥有庞大的软件服务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软件服务外包提供国之一。
印度每年培养了大量工程师和IT专业人才,这些人才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拥有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和创新精神。这些人才为软件行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印度软件服务业代表知名企业,如塔塔咨询服务公司(TCS)、印孚瑟斯(Infosys)、维布络(Wipro)等。
亚洲班——石油大亨
沙特阿拉伯、阿联酋
西亚的一些石油出口国,其石油产业在国家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丰富的石油资源为它们带来了巨额的财政收入。同时,不同国家依托本国优势,积极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旅游、金融等产业。
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黑色的金子。石油是重要的能源来源,作为燃料为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等领域提供动力。
经济发展快,地区差异大——亚洲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
阿富汗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历经30多年战乱,交通、通讯、工业、教育和农业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曾有600多万人沦为难民。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外援。
阿富汗
经济发展快,地区差异大——亚洲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
经济发展快,地区差异大——亚洲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
亚洲地域广阔,有40多个国家。由于不同国家的自然、社会、历史条件差异很大,经济发展不均衡。
日本、韩国、新加坡、以色列属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很高。
东亚、东南亚、南亚的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西亚的一些石油出口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一些农业为主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规律总结:描述大洲/地区的经济特征
亚洲经济总量排第一,但人均GDP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总量高,人均低)。
看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两个数据与其他大洲/地区进行数据对比。
判断经济发展快/慢。
读图,判断经济发展是否均衡,哪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哪些较低。
亚洲经济快速发展,为世界经济的增长作出巨大贡献。
亚洲经济发展不均衡,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大。
以亚洲为例
描述经济总量/人均水平
描述经济增速
描述经济差异
学以致用:认识北美洲的经济发展差异
结合所学的方法,完成课本P17活动。
1.读图,说出北美洲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布特点。
2.在图中找出美国、墨西哥、海地,完成表格。
3.简述北美洲的经济发展差异。
发达国家分布在北部,发展中国家分布在南部。
北美洲经济发展不均衡,北美地区属于发达国家,人均GDP高,经济发展水平高; 而美国以南的地区(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
国家 所在地区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经济发展水平
美国
墨西哥
海地 1
北美
中美洲
加勒比地区



49.5
6.7
亚洲
人文环境
人口特征
经济特征
人口最多的大洲
人口超一亿国家:1中国2印度
3印度尼西亚4巴基斯坦
5孟加拉国6日本7菲律宾
人口数量
人口增长
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新增人口多
人口分布
人口稠密区
人口稀疏区
亚洲南部、东部、东南部
亚洲北部、亚洲中西部
总量高、人均低
经济总量
经济增速
增速较快
经济差异
中国、印度等新兴工业化国家贡献大
课堂小结
发展不均衡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亚洲及欧洲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各大洲中亚洲人口最多 B.目前欧洲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大洲
C.除南极洲外北美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大洲 D.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都在亚洲
2.关于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各国均为发展中国家 B.韩国依靠石油加工,经济发展迅速
C.马来西亚利用国内外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D.亚洲绝大多数国家工业基础好,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亚洲人口分布很不均匀。读亚洲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亚洲的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 )
A.北部、东南部和东部 B.东部、东南部和南部
C.北部、东南部和西部 D.东部、东南部和西部
4.在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中,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
A.中国 B.印度 C.印度尼西亚 D.日本
5.甲处是亚洲人口稠密区,其优越条件有( )
①平原地区,地形平坦②沿海地区,降水较多③高纬地区,气候温暖④历史悠久,农业发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乙处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资源匮乏 B.地震灾害频繁 C.地形崎岖不平 D.气候严寒干燥
A
C
B
D
D
D
课堂练习
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于3月26日至29日在中国海南博鳌举行,今年年会主题是“亚洲与世界,共同的挑战,共同的责任”。亚洲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也是世界第一大洲。图为亚洲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关于亚洲的地理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部深入极圈,南至赤道以南
B.主要位于低纬度地区,属于热带
C.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D.西北隔苏伊士运河与北美洲相望
8.按地理方位划分,年会承办地位于( )
A.南亚 B.西亚 C.东亚 D.中亚
9.博鳌亚洲论坛成立初衷是促进亚洲经济一体化,论坛为亚洲各国带来的有利影响( )
①促进亚洲各国文化交流 ②发挥经济的互补性 ③促进人口增长 ④促进共同繁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C
B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