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任务制】5草船借箭 课件+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任务制】5草船借箭 课件+素材

资源简介

(共51张PPT)
草船借箭
(统编版)五年级

www.21cnjy.com
第2课时
任务一
借草船之箭
习阅读之法
(统编版)五年级

让教学更有效

素养目标
目录
学习活动

游戏复习


课后作业

素养目标
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
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
走进古典名著,感受中国古典名著的魅力,认同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学习抓住人物的细致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初步了解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握故事主要内容,感受主要人物的特点。
走进中国古典名著,产生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兴趣了解故事内容,感受原著和现代文的语言特点,从改写到原著。

学习活动
名著
首映礼
名著课本剧发布会
名著剧场大放映
名著剧场彩排演出
名著
评论会
看一场好戏,演一场好戏,古典名著大剧场活动即将开始,请你一起来参加
我是名著剧场会员
(统编版)五年级

让教学更有效
活动一:名著发布会精彩继续
请认真观看三国战乱期间的视频,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
活动一:名著发布会精彩继续
回顾课文的记叙顺序,用小标题的形式汇报。

2


立军令状
探听情况
草船借箭
借箭成功
活动二:关联文本,感受人物形象
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诸葛亮让周瑜自叹不如,他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用心读课文,选择体会最深的一处讲给大家听。
研究诸葛亮的“知天文,懂地理”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你从哪里看出这场大雾是诸葛亮三天前就料到的
诸葛亮——知天文
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多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鲁肃问他:“你叫我来做什么?”诸葛亮说:“请你一起去取箭。”
诸葛亮早在三天前就已算准了这场大雾,所以前面两天他表现得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诸葛亮三天前竟然就算准了这天有大雾,这说明他在天文、地理方面也算是个专家了。除了算准三天后有大雾,他还作了一些巧妙的安排,具体有哪些
自主默读课文,圈画批注。
结合相关语句,全班交流。
安排一: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 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两边。
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多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一字摆开”
“擂鼓呐喊”“调转船头”
安排二:
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播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到雾散时,诸葛亮下令返回。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连船
靠近曹营
一字摆开
擂鼓呐喊
受箭
调转船头
再受箭
谢箭回营
你能总结一下借箭的经过吗?
曹营战船重,行驶慢。
诸葛亮谢箭回营,曹操已发现中计,为什么说要追也来不及了
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诸葛亮——晓地理
长江流向自西向东,加上两方地理位置,船回营顺风顺水,节省返回时间。
当时正值冬季,曹操率军南下,在长江北岸集结兵力,周瑜则驻守长江南岸防御,冬天江面上刮西北风,且船上只有草把子和箭,因此诸葛亮借箭后驾船返回南岸是“船轻水急”。
诸葛亮——知天文,晓地理
诸葛亮不仅知天文,还晓地理,看来他早就想好了,即使雾散后被曹兵发现,己方船轻水急,顺风顺水,曹兵也追不上。怪不得周瑜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研究诸葛亮的“识人心”
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多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诸葛亮让鲁肃帮忙布置草船,并对周瑜保密。鲁肃是东吴的将领,诸葛亮怎知鲁肃会帮他
“十万支箭”是蜀吴联盟与曹军交战所用,鲁肃作为东吴的重臣,是“孙刘联合抗曹”的忠实拥戴者,因此诸葛亮才放心向他借船。
(1)“算”好天时。第三天必有大雾;
(2)“算”好地理。撤退时船轻水急;
(3)“算”好受箭方法。扎好草把子的船只一字排开,两面受箭;
(4)“算”好人。鲁肃忠厚老实,可向他借船和军士;曹操生性多疑必下令射箭。
回顾全文,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现在哪些方面?
顾全大局
料事如神
从容自信
知天文
晓地理
识人心
神机妙算
才智过人
神机妙算
才智过人
默读课文,找出文中能体现曹操、鲁肃等人物特点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人物特点。
为什么曹操不派兵出来,只是向江中放箭?
谨慎多疑
曹操疑心重,大雾天怕有埋伏,不敢出兵,结果还是上了诸葛亮的当。
背景简介
曹操生性多疑。疑心的作用使得曹操不仅因为错听了磨刀声,将救了自己的一家人杀害,得知真相后,他却说出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这样的话。而且在侍从为曹操盖被子时,他怕被人加害而将侍从杀死。后来华佗为曹操治病,曹操知晓华佗和关羽有来往,因此自认为华佗很有可能趁着给自己治疗而加害自己,最终在这种恐惧的支配下,曹操将华佗杀害了。
曹操疑心非常重,所以才会谨慎小心,担心自己中计。
你对曹操有了哪些进一步的了解?
从“果然”一词中你体会到鲁肃是一个怎样的人?
老实守信
忠厚
鲁肃为周瑜的好友,在孙权继位后为周瑜推荐,仕于孙权,为孙权谋划战略,深受器重。赤壁之战时,鲁肃力主抗曹,出使联合刘备,并协助诸葛亮、周瑜说服孙权。鲁肃为人忠厚老实,不忍周瑜陷害诸葛亮,多次协助诸葛亮脱险。
背景简介
鲁肃作为东吴的忠臣,是“孙刘联合抗曹”的忠实拥戴者,所以他才尽心帮助诸葛亮。
你对鲁肃有了哪些进一步的了解?
读完课文,能按照下图复述课文?
活动三:阅读勾连,激发学习兴趣
《三国演义》是长篇章回体小说。课文《草船借箭》是根据“用奇谋孔明借箭”这一回改编的现代白话文。这是原著中的一个片段描写,请读一读,完成以下阅读任务:
自主默读,结合课文内容,找出相应段落。
结合对应内容,说说“阅读链接”的大概意思。
曹操的营寨。
交流片段中难理解词语的意思
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千万不要轻举妄动。
是诸葛亮的字,古代常用字来称呼他人。
孔明:
曹寨:
擂鼓呐喊:
切不可轻动:
通过这些词语可知,这段内容讲的是曹操派人向江面射箭,诸葛亮借箭成功的情节。对应课文中的第8、9自然段。
1.操传令曰——
2.重雾迷江,彼军忽至——
3.追之不及——
找出课文中与之对应的句子吧!
浅显通俗
语言凝练
富有表现力
曹操下令说
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
要追也来不及了
对比阅读课文和原著选段,谈谈自己读后的发现或者感受。
古典原著内容语言更简洁,人物更丰富,不逐字逐句理解,也可以大致读懂。
阅读经典回目,发现关联。
孔明用智激周瑜 诸葛亮智辞鲁肃 孔明巧布八阵图 用奇谋孔明借箭 诸葛亮智算华容
诸葛亮智取汉中
……
在阅读古典名著时,我们可以根据回目,选择人物,选择故事,进行归类、比较阅读,这样就能更加了解人物。
这节课我们用了哪些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联系上下文阅读法、做批注阅读法、圈重点词句阅读法、借助相关资料阅读法。
活动四:延伸阅读,丰盈人物形象
活动四:延伸阅读,丰盈人物形象
大家熟知的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识人心,知人善用,那他有失算的时候吗
尝试阅读《马谡失街亭》这个故事,相信你对诸葛亮会有全新的认识。
三国的精彩故事和传奇人物还有很多,我们可以挑选感兴趣的人物,根据回目选择相关故事读一读。
你还想了解《三国演义》中的哪些故事?
桃园三结义
三顾茅庐
空城计
诸葛亮草船借箭——神机妙算
诸葛亮立军令状——面不改色心不跳
有关“草船借箭”的歇后语
空城计视频欣赏
交流学完本课后的感受。
课程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