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05节-结晶、过滤和蒸馏一、单选题1. “生命吸管”可以解决野外极限环境中的饮水问题。 “生命吸管”中没有用到的净水方法是A.过滤 B.吸附 C.消毒 D.蒸馏2.某兴趣小组开展蔬菜染色再生纸的项目化学习,经历了以下三个环节的探索。①制作红色紫甘蓝提取液:紫甘蓝粉碎,加入稀盐酸,充分搅拌后过滤取滤液备用。②制作原色纸浆:废纸剪碎,热水浸泡成糊状后加入淀粉,搅拌得到原色纸浆。③制作染色纸张:制作染色纸张的过程中,“抄纸”这一固体与液体分离的过程类似于( )A.过滤 B.沉淀 C.结晶 D.蒸馏3.粗盐中常含有MgCl2、CaCl2、Na2SO4及泥沙等杂质,常用下面的流程进行提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试剂a的顺序可以是过量的NaOH、Na2COз、BaCl2溶液B.加入试剂 a后,将混合物过滤,得到的沉淀中除泥沙外还含有4种不溶物C.向溶液I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但不应过量,否则会影响精盐的纯度D.溶解过程需要进行搅拌,目的是提高氯化钠的溶解度4.如图所示为小乐配制 NaOH 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的过程示意。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增大NaOH的溶解度B.丁中过滤后得到的是20℃时氢氧化钠的饱和溶液C.NaOH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20℃时, NaOH 的溶解度为109g5.通过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相应目的是( )A.配制10%的食盐水B.除去水中的酒精C.分离粗盐和石头的混合物D.压入空气使停止沸腾的水重新沸腾6.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下表所示,某科学兴趣小组用硝酸钾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温度/℃ 0 20 40 60 80KNO3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A.①中没有晶体析出B.②中溶液为饱和溶液C.②③中溶质质量分数②>③D.KNO3的溶解度与水质量多少无关7. 为除去粗盐中的泥沙、CaCl2、MgCl2、Na2SO4得到 NaCl,可将粗盐溶解于水,然后进行下列六项操作:①过滤;②加适量盐酸;③加过量 Na2CO3溶液;④加过量NaOH溶液;⑤加过量 溶液;⑥蒸发。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④⑤③②⑥ B.④①③⑤②⑥C.⑤④③②①⑥ D.⑤④③①②⑥8.在粗盐提纯实验中最后进行氯化钠溶液蒸发时,一般有如下操作:①固定铁圈位置②放置蒸发皿③放置酒精灯④加热并搅拌⑤停止加热,借余热蒸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①②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③②①④⑤9.室温时,向30克某固体物质中分批次加入水,充分搅拌溶解,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所示,若固体物质在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始终保持不变,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②中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①中的溶液B.③和④中的溶液一定都是室温下的不饱和溶液C.该固体物质在室温时的溶解度可能为50gD.④中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10.如图是a、b、c 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将a饱和溶液升温,有晶体析出B.t1℃时,a饱和溶液和c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t2℃时,等质量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c物质析出最多D.t2℃时,25 克 a加入到25克水中充分溶解,形成溶液的质量是50克二、填空题11.探究学习小组在制作“叶脉书签”时,需要将树叶放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该小组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如图1所示:(1)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 。(2)小科同学在读取量筒读数时的视线如图2所示,若其他操作正确,则会造成所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 (填写“偏大”、“偏小”或“无影响”)。(3)制作“叶脉书签”结束后,小科同学想继续测定废液的酸碱度,下列用品在操作中不需要的是( )A.玻璃棒 B.pH试纸 C.酚酞试液12.氯化钠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以下操作流程。(1)在蒸发结晶过程中,除需要三脚架、玻璃棒、酒精灯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2)过滤操作正确,过滤后展开滤纸,若黑色代表泥沙,则看到的情况是最接近图中的______A. B.C. D.(3)操作①容易造成食盐固体飞溅,为尽量减少飞溅,除连续搅拌外,还可采取 等措施。(4)步骤②中称,取10.0克粗盐,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毫升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称得剩余粗盐为2.0克,最终得到氯化钠晶体3.2克,该实验精盐的产率是 13.(1)“假酒”一般是由工业酒精加水配制而成的,它含有一定量的甲醇(CH3OH),而饮用甲醇会使人的视力迅速下降,甚至死亡。甲醇的工业制法为 X+2H2CH3OH, 则 X 的化学式为 ,你判断的依据是 。(2)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AI+ MnO2= Mn+ Al2O3三、实验探究题14.如图是实验室配制300毫升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示意图。(1)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如上图所示,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2)若称量氯化钠固体时托盘天平指针向左偏转,则应 ,直到天平平衡。(3)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后贴上标签,请将标签内容补充完整。 (4)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选填合理选项)。A.氯化钠固体不纯 B.用生锈砝码称量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量取水时俯视读数15.小明想测量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最大值,实验步骤如下:①用量筒量取50毫升的水,倒入烧杯中,②往烧杯中不断加入食盐,直至观察到____现象,③用天平称取30克的食盐溶液,通过蒸发结晶并称出食盐固体质量为7克,④计算出食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 将步骤②中的横线补充完整。(2) 小明认定通过该实验方案所测食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即为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最大值。其理由是 。(3)查阅资料:20℃时,食盐溶液的最大溶质质量分数为26.47%。小明测量的食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真实值不符,造成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是 。16.小科取一包某食品包装袋内的“脱氧剂”,查阅资料发现其成分除铁粉外,可能含有碳粉、Na2CO3、NaCl、Fe2O3等。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1)操作①的名称是 ;(2)写出用pH试纸测定滤液pH的方法: ;(3)试剂X的名称是 ;(4)根据实验,可推测“脱氧剂”中除铁粉外,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17.如图所示为有关食盐的两个实验(天平使用时1克以下用游码):(1)实验一:粗盐提纯并测定产率实验。a.经过如图⑤蒸发结晶得到的精盐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实验④中玻璃棒的作用 。b.某同学所测得的产率与其他同学比较明显偏低,可能是以下哪些情况 (选填字母)。A.溶解时将粗盐一次全部倒入水中,立即过滤 B.过滤时滤纸破损 C.提纯后的精盐尚未完全干燥就称其质量 D.蒸发时有一些液体、固体溅出(2)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3%的氯化钠溶液40克。a.步骤如下:①计算:②称量和量取;③ ;④装瓶b.经检测,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A.制得的食盐还不纯 B.量取水读数时俯视 C.称量时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 D.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 E.配制结束后,不小心洒出一部分溶液 F.称量时,使用了生锈的砝码18.实验室里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检测其成分,按以下流程进行操作。(1)上述流程中“操作Ⅰ”的名称是 。(2)步骤①加过量Ba(NO3)2溶液的目的是 。(3)根据实验现象,该白色固体是由 组成。19.实验室按如图步骤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22%的蔗糖溶液。回答下列问题:(1)所需蔗糖的质量为 。(2)用规格为 (填“50”、“100”或“500”)mL的量筒量取 mL蒸馏水倒入盛有蔗糖的烧杯中进行溶解。(水的密度约为1g/cm3)(3)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4)下列情况会导致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高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A.蔗糖中混有少量杂质B.称量时蔗糖和砝码位置放反了(使用了游码)C.用于溶解蔗糖的烧杯洗净后残留有少量的水D.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四、解答题20.海绵城市是当今城市发展建设追求的目标。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1)杭州虽然人口密集,但水资源相对充足,这是因为水循环中的 环节(填序号)能够为陆地上补充水汽。(2)水净化系统建设是“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下图所示一种净水机多级净化的水的处理流程:Ⅰ.“活性炭颗粒”有 作用可以除去水中的一些杂质和异味。Ⅱ. 经直饮水机处理的直饮水属于 (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3)增加雨水的下渗是提高城市“弹性”的重要手段。如图是植被护坡实验的示意图,A、B为两个坡面,其中在B坡面上植草皮。用洒水壶以相同的水量、速度分别对两个坡面洒水。可观察到 (填“A”或“B”)坡面上水的流速大、流入引水沟的水量多。21. 人类对金属活动性规律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材料一:晋朝葛洪《抱朴子内篇·黄白》中记载“以曾青(硫酸铜溶液) 涂铁,铁赤色如铜”。材料二:南北朝的陶弘景说“鸡屎矾投苦酒(醋) 中涂铁,皆作铜色”。材料三:1625年德国化学家格劳贝尔意外发现将金属放入酸中会“消失”。材料四:1766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用六种金属与酸反应,发现产生“可燃空气”,燃烧会产生水。材料五:1865年俄国化学家贝开托夫在大量实验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金属活动性规律。(1)请解释“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这一变化的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用银、铜、镁三种金属重复格劳贝尔实验,会“消失”的金属有 。(3) 若向含有相同质量的CuSO4和FeSO4的混合溶液中放入一定质量的锌片,充分反应后,烧杯内固体的组合和质量大小关系可能是 。(可多选)22.洁厕灵是常用的陶瓷清洗液,小彭同学对某品牌洁厕灵的有效成分及其含量进行研究。(1)查阅资料得知:洁厕灵有效成分是HCl。HCl的含量可通过已知溶质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来测定,其它成分均不参与反应。请完成HCl与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l+NaHCO3=NaCl+CO2↑+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滴管和 。(3)向一锥形瓶中加入100克该品牌的洁厕灵,再逐次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测出每次锥形瓶中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数据记录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加入NaHCO3溶液的质量/g 40 40 40 40 40反成后溶液的总质量/g 138.9 177.8 216.7 255.6 295.6①第一次实验时,所加NaHCO3溶液中溶质质量是多少克?答案解析部分1.D2.A3.B4.A5.A6.B7.D8.A9.C10.B11.(1)烧杯(2)偏小(3)C12.(1)蒸发皿(2)D(3)蒸发皿内的液体不要超过蒸发皿容积的三分之二(4)40%13.(1)CO;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2)4;3;3;214.(1)CBDEA(2)减少左盘氯化钠固体的质量(3)(4)B;D15.(1)烧杯底部有食盐固体(2)相同温度下,同种液体的饱和溶液浓度大于不饱和溶液浓度(3)蒸发结晶时,食盐飞溅出去了; 仰视量取50毫升水16.(1)过滤(2)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滤液,滴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比(3)稀盐酸或稀硫酸或稀硝酸(4)碳粉、Na2CO3、Fe2O317.(1)混合物;引流;AD(2)溶解;ACD18.(1)过滤(2)检验并除尽碳酸钠(3)氯化钠、碳酸钠19.(1)22(2)100;78(3)搅拌,加速溶解(4)D20.(1)③(2)吸附;混合物(3)A21.(1)Fe+CuSO4=FeSO4+ Cu(2)镁(3)ACE22.(1)H2O(2)量筒、玻璃棒(3)①CO2的质量:100克+40克-138.9克=1.1克解:设第一次反应中,碳酸氢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xHCl+ NaHCO3=NaCl+ H2O+ CO2↑ 84 44 x 1.1克x=2.1克答:第一次反应中,碳酸氢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2.1克。②该品牌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CO2的质量:100克+160克-255.6克=4.4克设改洁厕灵中HCl的质量为yHCl+NaHCO3=NaCl+ H2O+ CO2↑36.5 44y 4.4克y=3.65克HCl%= ×100%=3.65%答: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为3.6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