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大基本反应一、单选题1.我国科研人员利用二氧化碳、水和阳光合成淀粉,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全合成。如图为第一步中利用氢气将二氧化碳还原成甲醇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物丙属于混合物B.乙和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相等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1:222.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郭少军教授课题组成功发明了和合成的高效光催化剂,合成过氧化氢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B.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C.反应物中有单质参与D.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3.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经过一段时间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物质 甲 乙 丙 丁反应前质量/克 68 2 5 5反应后质量/克 0 x 5 3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x的值为36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丙一定是催化剂4.取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实验。下列实验能证明两者恰好完全中和的是A.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B.加氢氧化镁固体,固体全部溶解C.滴入适量FeCl 溶液,溶液变黄,但无沉淀生成D.测得反应后溶液中Na 与Cl 的个数比为1:15.活泼金属引起的火灾不能用灭火器进行扑灭,如和会产生以下反应:,该反应属于( )A.置换反应 B.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6.向某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B.bc段发生反应的类型为置换反应C.根据图中数据可以计算出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D.d点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为Na+、Cu2+、OH-、S042-7.硅是太阳能电池中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工业上利用石英砂(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金属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产硅,化学方程式如下:。上述反应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MgOB.从物质分类角度看硅属于金属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改变8.为了区分化学中的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某同学参照二歧分类检索表制作了一张反应类型的检索表,表中D表示的反应类型是( )1a.反应物只有一种……A 1b.反应物有多种……2 2a.生成物只有一种……B 2b.生成物有多种……3 3a.生成物中有单质和化合物C 3b.生成物无单质,有化合物DA.复分解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化合反应9. 《天工开物》中记载了锡的冶炼方法:用木炭和锡砂(主要含SnO2)共同加热产生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最关键一步是“点铅勾锡”即加铅能使锡较易熔化流出。如图所示为我国古代炼锡的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木炭和锡砂中的 SnO2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木炭和锡砂中的 SnO2反应是利用了碳的还原性C.“点铅勾锡”是利用制成合金后熔点降低D.我国古代也曾用铜置换锡的方法进行湿法冶炼10.从海水中可提取碘,其中有一步反应为:。该反应类型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11. 已知X 是 MgCl2溶液或MgSO4溶液。甲、乙、丙是稀硫酸、NaOH溶液、 溶液三种溶液中的一种。取三份X溶液,分别加入适量的甲、乙、丙,产生的现象如表所示。下列推断合理的是加入试剂 甲 乙 丙实验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A.乙是稀硫酸 B.丙是 NaOH溶液C.X 溶液是 MgCl2溶液 D.X与甲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12.归纳法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图示正确的是A.B.C.D.13.二氧化氯是新一代自来水消毒剂,如图为制取二氧化氯的化学反应模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X、Y个数之比为2:1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氯元素在物质Y中显-1价D.X、Y、Z、W均为化合物14.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丙一定是生成物 B.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丁一定是化合物 D.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二、填空题15.如图是“铁粉和硫黄反应”的改进实验,将铁粉和硫黄混合物置于两块石英玻璃片之间,并铁粉与硫黄固定。在酒精灯上加热,产生红色火星,固体由棕灰色变为黑色。(1)铁粉和硫黄在两块玻璃片之间,反应时几乎接触不到氧气,减少了 (填化学式)气体的生成,更加环保。(2)向反应后的黑色固体滴入稀硫酸,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H2S)气体产生,说明铁粉和硫黄发生反应。H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3)反应后的黑色固体加入CuSO4溶液中,生成红色物质,说明黑色固体中有 剩余。16.小科学习了物质的性质后,梳理氧化物、酸、碱、盐与X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1)若X是硫酸钠,它在物质分类上属于化合物中的 ,图中碱的化学式 。(2)若X是水,则能实现图中物质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有____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三、实验探究题17.如图所示为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1)实验开始时,合理的操作是____;A.先通氢气再加热 B.先加热再通氢气(2)实验中观察到的黑色固体变红,试管口出现水珠,说明氢气具有 性。18.小明通过实验知道金属锌能与可溶性的硝酸银反应,他产生疑问: “金属锌是否能与不溶性的氯化银反应 ”,于是他进行如下研究:【实验步骤】①取 10mL 的AgNO3溶液于烧杯中,逐滴加入NaCl溶液至过量;②过滤后再用蒸馏水洗涤沉淀3次,向第3次所得洗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无明显现象;③将洗涤后的沉淀放入另一烧杯中,加入50mL 蒸馏水,将锌片加入烧杯中,并搅拌(如图);④10分钟后,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进行过滤。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 观察现象。(1)【验证与推理】 步骤②中,向第3次洗涤液加入AgNO3溶液的目的是 。(2)步骤③中,锌片放入前需进行预处理,消除表面氧化膜对实验的影响,预处理的具体操作是 。(3)步骤④中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可得出的结论是 。(4)小明观察到锌片表面有灰黑色固体生成。取生成的灰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若发现 ,证明有 Ag生成。四、解答题19.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通过实验验证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实验桌上准备了硫酸铜、氯化钡、碳酸钠、氢氧化钠、稀硫酸等五种溶液。小丁同学从中取了两种试剂混合后得到一种无色溶液,且无其他现象发生,加完后却发现自己忘记取的是哪两种试剂。于是他和其他同学决定用现有的试剂对混合溶液进行探究。【提出问题】混合溶液是哪两种试剂混合后得到的?(1)【分析讨论】因为混合溶液无色透明,小丁首先排除了一种物质是 。(2)【作出猜想】猜想一:氯化钡与氢氧化钠混合;猜想二:碳酸钠与氢氧化钠混合;猜想三:氢氧化钠与稀硫酸混合;猜想四:氯化钡与碳酸钠混合。小红同学认为猜想四明显不成立,她的理由是 。(3)【设计实验】针对三种猜想,大家设计了实验进行验证。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步骤1:取少量混合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氯化钡溶液 猜想一不正确步骤2:另取少量混合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 溶液 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猜想二正确,猜想三 20.爆爆珠奶茶是学生非常喜爱的食物.制作方法如下:将海藻酸钠加入水(或果汁)中充分搅拌至半透明状,用滴管吸取并滴入乳酸钙溶液中,待其定型即可得到“爆爆珠”.小明网购“乳酸钙”时一时疏忽买成“乳酸”.查阅可知:乳酸的化学式为,可简写成,相对分子质量90,电离方程式为.请帮助他制得“爆爆珠”.(1)在物质的分类上乳酸属于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其水溶液呈 性.(2)为了得到乳酸钙,小明配制了100克4.5%的乳酸溶液并与1.5克氢氧化钙反应.通过计算并判断小明将所有乳酸都转化成乳酸钙了吗?(3)“爆爆珠”其实是一种凝胶,海藻酸钠滴入乳酸钙溶液之所以能够形成“爆爆珠”是因为海藻酸钠里的钠离子与乳酸钙里的钙离子发生了离子交换.请判断该反应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21.胃酸过多会引起消化系统疾病,影响人体健康。患者常用碳酸氢钠片、氢氧化铝片等药物来治疗。请回答以下问题:(1) 请写出氢氧化铝片能治疗胃酸过多的原理: 。 (用化学方程式表述)(2) 为测定碳酸氢钠药片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小科同学按图甲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数据,计算药片中碳酸氢钠 NaHCO3的质量分数为 。(NaHCO3+HCl=NaCl+CO2↑+H2O)(3)小科取两种药片各1.0g与足量的稀盐酸进行反应,用pH传感器测出pH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小组同学分析后认为氢氧化铝片治疗胃酸的效果更好,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1.B2.B3.C4.D5.A6.C7.A8.A9.D10.C11.A12.D13.A14.B15.(1)(2)-2(3)铁16.(1)盐;NaOH(2)B;C;D17.(1)A(2)还原18.(1)检验沉淀中是否还有氯化钠(2)用砂纸打磨锌片表面(3)(一定条件下)金属锌能与不溶性的氯化银反应(4)无明显现象19.(1)硫酸铜或(2)氯化钡与碳酸钠发生反应会产生沉淀(3)有白色沉淀生成;稀硫酸;不正确20.(1)有机物;酸性(2)180 744.5g xx=1.85g>1.5g小明没有将所有乳酸都转化成乳酸钙(3)复分解21.(1)Al(OH)3+3HCl═AlCl3+3H2O(2)70%(3)根据乙图可知,碳酸氢钠的pH范围在3-5之间的时间远远小于氢氧化铝的时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