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自主创业公平竞争 第1课时 作业(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自主创业公平竞争 第1课时 作业(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

资源简介

8.1自主创业 公平竞争 练习
一、单选题
1.A公司拥有糖果系列品牌阿尔卑斯(Alpen1iebe)文字、图形注册商标,B公司生产、销售的米果、蜜枣等甜食类产品的外包装形状、大小均采用与阿尔卑斯糖类产品相同的文字、图形商标。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B公司产品与A公司产品不属于同一种产品,不构成侵权
②B公司的行为易造成混淆,侵犯了A公司的合法权益
③A公司享有注册商标专用权,未经许可,他人不得使用
④A公司可每15年申请续展注册,以长久获得法律保护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北京某公司运营抖某平台,根据用户需求推送视频,依赖于对视频、直播的评论数、点赞数等真实反馈来实行智能推送。杭州某公司开发“轻抖”产品,对增加粉丝量等数据有需求的用户有偿发布“任务”,吸引其他用户在抖某平台上完成关注、观看视频等任务后赚得赏金。从中可以看出杭州某公司的做法( )
A.属于虚假宣传,侵犯消费者知情权 B.帮助抖某平台引流,促进经济发展
C.属于不正当竞争,违背平等的原则 D.属于“搭便车”行为,违背市场规则
3.林氏兄妹因一个偶然的机会复制印刷了一套某正版“剧本杀”套盒,客户看了很满意,他们的印刷厂也逐渐有了名气。随后,兄妹两人又购入了十几台数码印刷机,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产线,要求员工加班加点生产,并在二手平台及微信小程序店铺上发布售卖信息进行销售。直至案发,林氏兄妹累计印刷盗版剧本10万余盒,盗版产品销售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关于该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因加班加点发生劳动争议,员工无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B.林氏兄妹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破坏竞争秩序
C.林氏兄妹的行为侵犯了权利人的复制权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
D.林氏兄妹应向著作权人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4.经营者应当像参加比赛的运动员那样遵守诚信经营等规则,否则就可能受到黄牌警告,甚至被红牌罚下。这就告诉人们( )
A.只要诚信经营,企业就能在市场竞争中获胜
B.诚信经营事关企业的兴衰成败
C.遵守诚信经营等规则可使企业与同行建立互信友好的关系
D.只要企业诚信经营,就能兴旺发达
5.企业未在规定的期限公示年度报告信息;企业未按照工商部门责令的期限公示有关企业信息;企业公示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企业,以上几种情形均属于我国规定的企业经营异常的情形。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企业创业成功要增强法律意识
②企业法人创办企业时要领取营业执照
③企业经营主体要自觉承担民事责任
④企业应及时依法公示企业状况的信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必须订立投资人协议、制定公司章程,在章程中规定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公司名称和公司住所、组织机构等。这些文件( )
①确立了股东的权利义务关系
②有助于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③是取得企业法人资格的重要标志
④是公司经营成功的关键因素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7.小张拥有一项新技术的专利权,想自己创业。他适宜采用的创业形式是( )
A.购买一家现存企业
B.创建一家个人独资企业
C.创建合伙企业
D.创建有限责任公司
8.黄女士在某水果APP参加了拼团自提活动,成功以0.99元的价格拼到500克香蕉,但晚上8点左右到指定门店提货时,店员却称“没货”。黄女士看到货架上有香蕉售卖,店员称“品种不一样,拼团的没货,你要么去别的店提货,要么直接退款”。对此案件,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黄女士成功以0.99元拼到香蕉是要约行为,具有法律约束力
②黄女士到店提货是承诺行为,双方之间的买卖合同成立
③商家进行了虚假的商业宣传,对消费者构成了欺诈
④商家违背诚信原则,因未完全履行合同需承担违约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4年10月,王某在某电商平台开设店铺售卖盗版教科书。2024年11月24 日,某市文旅局接到群众举报后,联合被告人所在地的文化市场执法人员,在王某家中查获共计各类中小学盗版教材若干册,经查非法经营数额巨大。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王某涉嫌“搭便车”,其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
②王某进行虚假宣传,侵害消费者自主选择权
③王某损害了著作权人利益,侵犯了其著作权
④王某扰乱教材市场秩序,侵犯了著作权人荣誉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B公司享有某电影的著作权。D公司在其运营的线上店铺擅自使用该电影中的截图、海报、片名LOGO海报作为商品详情页宣传图,并且直接将带有上述海报、片名LOGO海报拓印图案的商品在其店铺上对外公开售卖。此外,D公司在其运营的线上店铺产品链接名称中使用案涉电影“某某周边”“某某同款”字样进行营销。B公司认为D公司构成侵权,遂提起诉讼。关于本案说法正确的是( )
①D公司未经授权使用电影截图、海报等的行为侵犯B公司的著作权
②线上店铺售卖带有该电影图案的商品,D公司侵犯了B公司商标权
③D公司用案涉电影“某某周边”字样营销造成混淆,构成不正当竞争
④B公司可主张D公司承担恢复原状、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的侵权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G公司经营范围为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烘炒类、油炸类)生产、销售,是涉案注册商标的权利人,核定使用商品为第29类的精制坚果仁、加工过的花生等,在坚果炒货行业积累了较高的知名度。L公司成立在后,经营范围与G公司相同,未经G公司许可,生产、销售与G公司注册商标类似的花生米。G公司发现后,将L公司诉至法院。对该案例理解正确的是( )
①L公司没有依法诚信经营,存在着不正当竞争行为
②L公司侵犯了G公司的商标权,应该承担违约责任
③L公司侵犯了G公司的专利权,应该承担侵权责任
④L公司应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消除影响等民事责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廖某自主创业。廖某与王某签订书面协议,双方约定:实施王某的玫瑰萃取技术;王某遵守管理制度,服从安排,领取报酬。半年后,因与廖某发生劳动争议,王某辞职。随后,廖某聘请李某,李某拥有与王某相同的萃取技术且获得发明专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王某与廖某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双方未建立劳动关系
②廖某自主创业必须订立投资人协议,制定公司章程
③李某实施的发明专利与王某的技术相同,但不构成侵权
④王某与廖某之间的劳动争议可以采取人民调解方式化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指出,建筑用工企业应及时采集并上传施工现场建筑工人实名制基本信息,未登记且未经过基本职业技能培训的建筑务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实施“建筑工人实名制”( )
①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生动实践
②一定程度上会解决企业的“用工荒”
③表明建筑企业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
④有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劳动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对下图漫画《多一“、”都不行》所反映的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①该现象是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正常的经营行为
②“鸟苏啤酒”的行为会损害他人已建立的商业信誉,是不正当竞争的表现
③“鸟苏啤酒”的行为属于“搭便车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④“鸟苏”给“乌苏”作了免费的广告,更有利于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某教育科技公司生产销售的“倾听者”复读机自带侵权软件,某电子产品经营部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该复读机的销售商。通过该侵权软件,用户可以免费提取“喜马拉雅”平台的音频资源,并在“倾听者”复读机上进行播放。该种以非法方式获取他人资源的行为,对“喜马拉雅”平台商业利益造成了严重损害。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某电子产品经营部作为销售商,应承担对“喜马拉雅”平台的侵权连带责任
②某电子产品经营部在本案中未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不构成不正当竞争主体
③某教育科技公司妨碍和破坏了喜马拉雅平台的正常运行,已构成不正当竞争
④“喜马拉雅”平台是开放平台,可以允许第三方APP免费播放平台资源内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楼外楼”是杭州一家知名老字号食品企业,于2013年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注册许可的商标。2022年初,该企业发现,某网络公司于2021年底在某平台开设“××楼外楼”旗舰店,在售的14个食品类礼盒商品的外包装、网页均标注“××楼外楼”,与“楼外楼”品牌商标近似。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注册商标“楼外楼”因超出保护期限而不再受到法律保护
②某网络公司的“搭便车”行为违反了市场公平竞争的规则
③某网络公司实施了混淆行为,侵犯了“楼外楼”的商标权
④某网络公司要么停止侵害,要么消除影响,要么赔偿损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W公司自1986年开始生产W品牌啤酒,2006年起在啤酒等商品上先后注册该品牌的汉字及汉语拼音等多个注册商标。自2016年起至今,W公司啤酒一直使用“红罐装啤酒500ml”的包装装潢,该品牌红罐装啤酒在全国啤酒市场上已经具有较高的知名度。2020年,市场上出现一款注册商标、包装装潢与W品牌啤酒极为近似的N品牌红罐装啤酒,其包装上标明出品商为N公司,该公司的企业字号与W公司高度近似。W公司遂将N公司等诉至人民法院,要求被告停止侵权、赔偿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208万元。人民法院经审理后支持了W公司的诉讼请求。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人民法院支持W公司的诉讼请求的原因。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日,湖北省安陆市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出售大牌“分装小样”的侵害商标权纠纷案。被告刘某通过国货彩妆品牌“某棠”某宝旗舰店购买遮瑕膏等化妆品,在未经商标权利人宁波某化妆品有限公司的许可授权下,自行分装小样通过某宝店铺对外出售,并在分装包装上贴上“某棠”字样。宁波某化妆品有限公司发现刘某销售行为后诉至法院,要求判令刘某立即停止侵害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请回答:假如你是该案的法官,你会怎样判决?并说明判决的理由。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所谓刷单,就是通过网上购物方式为网店刷信誉或者充值刷流水,网店向刷单者返还货款并支付佣金。2024年2月,某饰品店为增加其网络店铺的交易量,组织刷手在其网络店铺刷单,饰品店会按照交易订单金额退还货款并支付佣金。孙某看到相关广告后遂在该饰品店店铺下单3000元后即确认收货,不久饰品店将4000元钱款打至孙某账户。孙某尝到甜头后,准备大干一场。随即又下手一个7000元“大单”。随后平台查到该饰品店刷单行为,予以关店处理,但孙某支付的货款7000余元己到饰品店账户。此后该饰品店只同意发货而拒绝返现和支付佣金。双方沟通无果,孙某准备诉请法院。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该案例中各方的责任。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乙两厂均为某市生产保健饮料的企业,使用在饮料上的商标分别注册为A和B。其中,甲厂是老牌企业,乙厂是后起之秀。乙厂饮料质优价廉,销路很好,导致甲厂的经济效益下降。甲厂为在竞争中取胜,在该市电视台加大广告宣传,广告词中称:目前,本市一些厂家生产的同类商品系本厂产品的仿制品,与本厂生产的保健饮料在质量上有根本差别,唯有本厂生产的A牌饮料才是正宗,不含有害成分,请广大消费者注意,购买保健饮料时,请认准A牌商品,谨防上当受骗。甲厂的广告在该市电视台播出后,许多经营乙厂保健饮料的客户纷纷找乙厂退货,称其为仿制产品,致使乙厂生产严重滑坡,造成近10万元的经济损失。于是,乙厂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反映,要求处理此事。
(1)甲厂行为的性质是什么?会造成哪些危害?
(2)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如何处理此案?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C B B A B D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D B B A C
1.C
【详解】①:根据商标法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构成侵权。B公司产品与A公司产品都属于食品类,且使用相同商标易造成消费者混淆,所以B公司构成侵权,①错误。
②:B公司使用与A公司相同的文字、图形商标,消费者在购买时很容易将B公司产品误认为是A公司产品或者与A公司有某种关联,这种行为易造成混淆。A公司拥有该商标的合法权益,B公司的这种行为侵犯了A公司的合法权益,②正确。
③:商标注册人享有注册商标专用权,商标法明确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以及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等行为,均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所以A公司享有注册商标专用权,未经许可,他人不得使用,③正确。
④: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而不是15年,④错误。
故本题选C。
2.A
【详解】A:杭州某公司针对特定群体发布有偿任务,吸引其他用户完成关注、观看视频等任务后,赚取赏金,这样能为相关用户获取不当流量,属于虚假宣传,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A正确;
B:杭州某公司的行为是违背商业竞争规则,是不可取的,B错误;
C:该公司的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但没有违背平等原则,违背的是公平、诚信原则,C错误;
D:“搭便车”行为主要是指经营者利用他人已经建立的商业信誉,通过某种假冒或者仿冒的手段,使消费者发生误认的混淆行为,该题未涉及,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3.C
【详解】A: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或者当事人对《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7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口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A错误。
B:林氏兄妹的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破坏竞争秩序,但未侵犯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B错误。
C:林氏兄妹累计印刷盗版剧本10万余盒,盗版产品销售足迹遍布全国各地,这说明林氏兄妹的行为是侵犯著作权的表现,侵犯了权利人的复制权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C正确。
D:林氏兄妹应向著作权人承担侵权责任,D不选。
故本题选C。
4.B
【详解】AD:诚信经营,有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兴旺发达,但“只要……就能……”说法太绝对了,AD排除。
B:经营者应当像参加比赛的运动员那样遵守诚信经营等规则,否则就可能受到黄牌警告,甚至被红牌罚下,这告诉人们遵守诚信规则的重要性,B符合题意。
C:材料没有涉及企业与同行的关系,且该说法不科学,C排除。
故本题选B。
5.B
【详解】①④:材料强调企业要增强法律意识,要依法公示企业状况信息,故①④符合题意。
②③:企业法人创办企业时要领取营业执照,企业经营主体要自觉承担民事责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②③排除。
故本题选B。
6.A
【详解】①②:文件确立了股东的权利义务关系,有助于促进企业健康发展,①②说法正确。
③:领取营业执照是取得企业法人资格的重要标志,③说法错误。
④:这些文件确立了股东的权利义务关系,有助于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但不是公司经营成功的关键因素,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7.B
【详解】A:购买一家现存企业,不是创业形式,A不符合题意。
BCD:创业者如果只是一人,可以采取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等形式。创业者如果是两人或者两人以上,可以采取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形式。小张想自己创业,可以创办一家个人独资企业,B符合题意,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8.D
【详解】①:黄女士付款拼到香蕉的行为属于承诺,而不是要约,①错误。
②:黄女士付款是承诺行为,黄女士到店提货是合同的履行,②错误。
③④:黄女士到指定门店提货时,店员却称“没货”,体现了商家进行虚假宣传,对消费者构成了欺诈,也体现商家违背诚信原则,未完全履行合同需承担违约责任,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9.B
【详解】①:“搭便车”是指经营者利用他人已经建立的商业信誉,通过某种假冒或者仿冒手段,使消费者发生误认,从而争取交易机会,赢得市场。王某售卖盗版教科书的行为,是利用他人已经建立的商业信誉,通过某种假冒或者仿冒手段,使消费者发生误认,从而争取交易机会而获利,属于典型的 “搭便车” 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①正确。
②:题干中未提及王某有虚假宣传的行为,也没有表明其行为侵害了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其主要问题是售卖盗版教科书侵犯著作权等问题,②排除。
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多项权利,包括复制权、发行权等。王某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售卖盗版教科书,属于侵犯著作权人利益的行为,损害了著作权人的利益,③正确。
④:王某售卖盗版教科书确实扰乱了教材市场秩序,但并没有侵犯著作权人的荣誉权,④错误。
故本题选B。
10.B
【详解】①③:由题意可知,D公司未经B公司同意,以营利为目的,用B公司的电影海报等宣传,侵犯了B公司的著作权;在店铺里使用与电影有关的“某某周边”“某某同款”,说明误导消费者,造成混淆,属于不正当竞争,①③入选。
②:材料中电影并没有注册商标,没涉及商标权,②不选。
④:在著作权侵权中,若侵权行为导致著作权人的权益受到损害,且这种损害可以通过恢复原状的方式得到救济,则著作权人有权要求侵权人恢复原状。然而,著作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其侵权形式往往表现为未经许可的复制、发行、表演、展示等行为。这些行为通常导致其著作权权益的丧失或减损。因此,在著作权侵权中,恢复原状可能无法实现,④不选。
故本题选B。
11.B
【详解】①④:L公司未经G公司许可,生产、销售与G公司注册商标类似的花生米,这种行为违反了公平竞争原则,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应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消除影响等民事责任,①④正确。
②:L公司侵犯了G公司的商标权,应该承担侵权责任,而不是违约责任,②排除。
③:材料中提到的是G公司的注册商标权,而不是专利权,③排除。
故本题选B。
12.D
【详解】①:即使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实际上存在劳动关系,那么劳动关系仍然可以成立。本案中,王某遵守管理制度,服从安排,领取报酬,可见双方已经建立劳动关系,①排除。
②: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的,必须订立投资人协议、制定公司章程,②排除。
③:李某的发明专利是独立研发并获得了专利权,那么即使与王某的技术相同,也不构成侵权,③正确。
④: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选择协商、申请调解、申请劳动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因此王某与廖某之间的劳动争议可以采取人民调解方式化解,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3.B
【详解】①④: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知识。根据材料“未登记且未经过基本职业技能培训的建筑务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可知,此举有利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推动和谐的劳动关系的形成,①④符合题意。
③: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③不合题意。
②:实施“建筑工人实名制”,有利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不一定能够解决企业的用工荒问题,②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4.B
【详解】②③:“鸟苏啤酒”的行为会损害“乌苏”啤酒已建立的商业信誉,是不正当竞争的表现。容易引起消费者混淆,是“搭便车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②③正确。
①④:该现象是市场调节自发性的体现,但不是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这种现象是不正当竞争的表现,是违法的经营行为,损害他人已建立的商业信誉,损害“乌苏”品牌的信誉,①④错误。
故本题选B。
15.A
【详解】①:某教育科技公司生产销售的“倾听者”复读机自带侵权软件,某电子产品经营部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该复读机的销售商,这说明某电子产品经营部作为销售商,应承担对“喜马拉雅”平台的侵权连带责任,①符合题意。
②:某教育科技公司生产销售的“倾听者”复诗机自带侵权软件,某电子产品经营部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该复读机的销售商,这说明某电子产品经营部在本案中实施了不正当竞争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主体,②说法错误。
③:由材料可知生产销售的“倾听者”复读机自带侵权软件,通过该侵权软件,用户可以免费提取“喜马拉雅”平台的音频资源,并在“倾听者”复读机上进行播放,这会使得喜马拉雅失去所有用户后续的访问行为带来的流量及其潜在的付费用户,对“喜马拉雅”平台商业利益造成了严重损害,妨碍和破坏了喜马拉雅平台的正常运行,因此已构成不正当竞争,③符合题意。
④:从材料中“通过该侵权软件”、“种以非法方式获取他人资源的行为”,可以看出,“喜马拉雅”平台虽是开放平台,但并不是可以允许第三方APP免费播放平台资源内容,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6.C
【详解】①:注册商标保护期为10年,2023年才超出保护期限,有效期内与“楼外楼”品牌商标近似,①错误。
④: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④错误。
②③:某网络公司与“楼外楼”品牌商标近似,属于搭便车”行为,侵犯了“楼外楼”的商标权,违反了市场公平竞争的规则,②③正确。
故本题选C。
17.①商标注册人享有注册商标专用权。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构成侵权。N品牌红罐装啤酒的包装装潢,且该公司的企业字号与W公司高度近似,侵犯了W公司的商标权。②经营者利用他人已经建立的商业信誉,通过某种假冒或者仿冒手段,使消费者发生误认,这种“搭便车”行为既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又可能对消费者构成欺诈,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属于不正当竞争。③原告公司企业字号和注册商标及包装装潢在被告N啤酒公司成立时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被告在应当知晓的情况下仍臆造了高度近似的啤酒品牌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因此法院判决被告确实存在侵权行为,需停止侵权、赔偿W公司208万元,并消除不良影响。此判决是合理的。(原卷无答案,此答案仅供参考)
【分析】背景素材:某民事纠纷案件
考点考查:商标权、不正当竞争、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法律与生活》的有关知识,从商标权、不正当竞争、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自2016年起至今,该品牌红罐装啤酒在全国啤酒市场上已经具有较高的知名度;2020年,市场上出现一款注册商标、包装装潢与W品牌啤酒极为近似的N品牌红罐装啤酒,其包装上标明出品商为N公司,该公司的企业字号与W公司高度近似→可从商标权、不正当竞争等角度阐述N公司行为严重侵害了W公司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②:要求被告停止侵权、赔偿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208万元。人民法院经审理后支持了W公司的诉讼请求→可联系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知识阐述N公司应停止侵权、赔偿W公司208万元,并消除不良影响,判决合理。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18.(1)判决被告刘某分装销售原告正品产品的行为构成商标侵权,应当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2)理由:①商标所有人享有注册商标专用权,未经权利人许可,他人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构成侵权。被告刘某将原告宁波某化妆品有限公司的正品产品进行分装销售,并在产品包装、网店商品名称中使用了“某棠”二字,属于商标性使用,构成侵权。②刘某对原产品进行了分装,改变了原有产品的包装、规格等,会使相关公众误认为该产品为原告公司原装产品,产生混淆误认。分装后重新包装,可能会造成商品品质受损,会使消费者误认为商标权利人的产品原本质量低劣,从而损害商标权利人的声誉,同时被告分装使用简易包装亦会降低商标权利人的品牌美誉度。这种行为既损害了他人的商业信誉,又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分析】背景素材:一起出售大牌“分装小样”的侵害商标权纠纷
考点考查:知识产权、权利保障于法有据、自主创业与诚信经营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法治意识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题型、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是判断分析类主观题。明确本题考查的知识范围是《法律与生活》,需调用有关法律依据分析并判断。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有效信息①:被告刘某通过国货彩妆品牌“某棠”某宝旗舰店购买遮瑕膏等化妆品,在未经商标权利人宁波某化妆品有限公司的许可授权下,自行分装小样通过某宝店铺对外出售,并在分装包装上贴上“某棠”字样→可调用的法理依据是民法典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规定。本案中,被告刘某的行为侵犯了宁波某化妆品有限公司的商标权。
有效信息②:被告刘某将购买的国货彩妆品牌“某棠”遮瑕膏等化妆品自行分装小样,贴上“某棠”字样,对外出售→可调用的法理依据是“搭便车”行为的规定。本案中,刘某的行为既损害了他人的商业信誉,又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有效信息:宁波某化妆品有限公司发现刘某销售行为后诉至法院,要求判令刘某立即停止侵害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可调用的法理依据是民法典中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的有关规定。本案中,刘某应当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要求与材料信息、课本知识的结合。
19.①饰品店组织刷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其行为存在过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比如退还孙某货款等。
②孙某参与刷单行为本身也是不正当的,其目的是获取非法佣金,违反了诚信等原则和相关法律规定,但对于饰品店后续拒绝返现和支付佣金,孙某有权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已支付货款对应的权益。
③平台对饰品店刷单行为进行查处并关店处理,是履行平台监管职责,维护正常网络交易秩序的正当行为,不存在责任问题。
【分析】背景素材:刷单产生的交易纠纷
考点考查:自主创业、公平竞争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题型、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是分析类主观题。明确本题考查的知识范围是法律与生活,设问指向是运用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知识进行说明。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有效信息①:某饰品店为增加其网络店铺的交易量,组织刷手在其网络店铺刷单,饰品店会按照交易订单金额退还货款并支付佣金→可调用的法理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本案中,饰品店组织刷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其行为存在过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有效信息②:孙某看到相关广告后遂在该饰品店店铺下单3000元后即确认收货,不久饰品店将4000元钱款打至孙某账户。孙某尝到甜头后,准备大干一场。随即又下手一个7000元“大单”,后因关店处理,该饰品店只同意发货而拒绝返现和支付佣金→可调用的法理依据是民法典确立了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绿色等基本原则。本案中,孙某参与刷单行为违反了诚信等原则和相关法律规定。对于饰品店后续拒绝返现和支付佣金,孙某有权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已支付货款对应的权益。
有效信息③:随后平台查到该饰品店刷单行为,予以关店处理→可调用的法理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进行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本案中,平台对饰品店刷单行为进行查处并关店处理,不存在责任问题。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要求与材料信息、课本知识的结合。
20.(1)甲厂对其他厂家进行商业诋毁,其行为是一种不正当竞争。危害:损害了其他同类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会造成竞争对手利益受损;破坏了市场规则,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误导了消费者,影响消费者自主选择。
(2)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该要求甲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与赔偿损失。甲厂的行为对乙厂名誉权构成侵犯,且产生了持续负面影响,并造成了经济损失。赔偿损失方面,以乙厂实际所受损失为参照,包括侵权人甲厂在侵权期间因欺骗性交易行为所获得的利润。并承担乙厂因调查甲厂不正当竞争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
【分析】背景素材:甲乙两厂的商标侵权纠纷
考点考查:商标权、不正当竞争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材料分析类主观题,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甲厂行为的性质是什么以及会造成哪些危害。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甲厂在该市电视台加大广告宣传:“请广大消费者注意……”→可联系甲厂对其他厂家进行商业诋毁,其行为是一种不正当竞争。
有效信息②:本市一些厂家生产的同类商品系本厂产品的仿制品→可联系损害了其他同类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会造成竞争对手利益受损。
有效信息③:请认准A牌商品,谨防上当受骗→可联系破坏了市场规则,扰乱了市场竞争秩。
有效信息④:请广大消费者注意,购买保健饮料时→可联系误导了消费者,影响消费者自主选择。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材料分析类主观题,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如何处理此案。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甲厂的行为致使乙厂生产严重滑坡,造成近10万元的经济损失→可联系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该要求甲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与赔偿损失。
有效信息②:乙厂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反映,要求处理此事→可联系甲厂应承担乙厂因调查甲厂不正当竞争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