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6张PPT)10.3 依法收集运用证据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第四单元 社会争议解决(统编版)思想政治1234567核心素养新课导入问题导引讲授新课本课小结课堂练习1核心素养科学精神 明确证据的作用、举证责任公共参与 学会证据的收集与保存法治意识 尤其注重法律事实,注重留证据,树立法治意识,保护自己合法权益。2新课导入导入新课导入新课胡某向于某借款5万元。借款到期后,于某多次催讨,胡某仅支付了3万元,余款未偿还,于某只好向人民法院起诉。胡某却一口咬定借款已经还清,还出具了于某亲笔签字摁手印的收条,收条上面写着:“今收到胡某银行汇款叁万元整。4月11日还剩余款贰万元整。”于某承认收条时自己出具的,但收条是说明胡某还剩2万元没有还清。二人就“还剩余款贰万元”是指“已还”还是“还剩”争执不下。人民法院在调取证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双方进行测谎,最终认定胡某在未提供其他证据进一步证实的情况下,无法认定其已经归还2万元,遂判令胡某归还于某借款本息。你认为这份收条能作为证据吗?该收条存在什么问题?提示:可以作为证据。这份收条能够证明胡某已经归还了3万元欠款,但该收条存在容易产生歧义的问题。“还剩余款贰万元整”中的“还”是一个多义字,它有两种不同的意思,从而导致胡某和于某产生财产纠纷。3问题导引三、依法收集运用证据1.证据的作用(重要意义)。2.证据的含义及其分类。3.理解收集和保持证据的要求。4.不同诉讼种类中举证责任是如何分配的(举证基本原则。2讲授新课㈠处处留心皆证据1.证据的作用。打官司就是打证据。证据是打官司决胜负的关键砝码。对司法机关而言,证据是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重要手段,是作出正确裁判的依据。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证据是当事人主张自己权利的重要工具。在刑事诉讼中,证据既是揭露犯罪的有力武器,也是保障无辜者不受错误追诉的盾牌。2讲授新课诉讼证据是指诉讼过程中可以认定案件事实的所有依据。法律事实是指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者消灭的客观现象。根据是否以权利主体的意志为转移,法律事实分为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证据就是证明的根据。2.什么是证据2讲授新课相关链接1.决定诉讼胜负的是法律事实(案件事实),而不是生活事实。2.在多数情况下,法律事实与生活事实可以达成一致,但也有一些生活事实由于没有证据可以证明,无法成为法律上认可的法律事实。法律事实和生活事实如何避免生活中“有理说不清”的现象?学习案件事实和生活事实的区别后,给生活在法治社会的我们什么启示?注重区分二者,尤其注重法律事实,注重留证据,树立法治意识,保护自己合法权益。2讲授新课3.证据的分类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现场笔录。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2讲授新课处处留心皆证据诉讼证据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视听资料鉴定意见笔录电子数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2讲授新课【特别提示】物证与书证的区别物证 书证从外在形式上看,书证也是客观存在的物品,但作为证据形式,书证和物证有本质区别。 物证是以物品的形状、质量、规格、痕迹等外部特征和物质属性证明案件事实。 书证是以文字、符号、图形的思想内容证明案件事实。对于物证的形式等构成要件,法律没有特殊要求。 对于书证的形式、制作手续等,法律有时会作出特殊规定。2讲授新课【特别提示】物证与书证的区别2讲授新课郑某与吕某是生意合作伙伴,也是多年好友。一天,吕某向郑某求助,说他有一笔8万元的保险费急需缴纳,手头正紧,请郑某救急,还说几天后就还。看在老朋友的情分上,郑某打了8万元到吕某的账户,连借条都没要。没想到时候吕某不认账,说这8万元是郑某应付的加工费,不是借款。多次催款未果,郑某只好起诉。在法庭上,郑某拿出一段录音作为证据。原来,他把吕某提及的借了他8万元的对话录了下来。录音属于哪种证据?郑某的行为带来什么启示?提示: 录音属于视听资料这一类证据。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包括视听资料。视听资料指的是以录音磁带、录像带、电影胶片或电子计算机相关设备存储的作为证明案件事实的音响、活动影像和图形。郑某的录音证据通过合法手段取得的,能被法庭采纳。合作探究2讲授新课4.证据的收集与保存(1)要求:做事要留痕,讲的就是要留证据。(2)必要性:如果缺乏证据意识,不注意收集和保存证据,一旦发生纠纷,难免处于不利地位。(3)表现:与别人合作要尽量签书面合同;借钱给别人,要对方写借条;返还比较重要的东西给别人,要对方写收条; 买东西或者接受服务要尽量索取发票;……证据的取得要合法,民事诉讼中非法证据排除的根本性标准在于收集该特定证据的手段与结果是否对他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侵害。2讲授新课相关链接收集证据小贴士减少现金支付,尽量使用银行卡或者第三方支付。一旦出现纠纷,银行流水和支付凭证是重要的证据养成保留要据、合同的习赁。如购物小票、交通票据、营业厅的业务合同,这些日常的合同证据建议保留几个月至一年。不要轻易删除聊天记录。因为删除相关记录,也同时删除了证据。养成文字确认的好习惯。无论是借钱还是还钱,现金支付还是转账,支付完成后,不妨给对方发个短信之类的信息,确认之前发生的行为。2讲授新课合作探究方某路过程某家门口,被程某养的狗咬伤,治理费用花去了1200元。方某起诉程某要求赔偿。程某说:“我家的狗拴在树上,从来没有咬过人,这一次怎么会断了绳子咬了人呢?一定是方某逗狗,并割断了拴狗的绳子,所以狗才咬人的。所以,方某自作自受,责任应该由他自己承担。”分析本案的举证责任应该如何分配。就本案说明举证对诉讼成败的作用。民事诉讼举证责任: “谁主张,谁举证”法定侵权诉讼案件:举证责任倒置,由侵权人负责举证方某举证程某举证√2讲授新课㈡主张权利靠举证1、举证责任(1)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①“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法律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②“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当案件当事人因欠缺专业知识或者远离证据而难以举证时,法律岀于公平合理的考虑,由对方负责举证。2讲授新课在具体的民事诉讼案件中,“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可以进一步细化为“主张积极事实者有举证责任,主张消极事实者无举证责任。”单纯对对方的主张进行否认的就是“主张消极事实”。而针对对方当事人的主张提出对抗性的新的主张,则形成抗辩,是“积极事实”的主张。例:甲与乙围绕着借款进行的民事诉讼中,甲作为原告,向法院提出对方欠款5万元这一基本事实,这是主张积极事实,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即负有举证责任。乙若是否认欠甲5万元,这就是单纯否认对方主张,是主张消极事实,无需证明自己不欠甲5万元。乙若提出自己已将5万元还清,或者只是欠甲3万元,这就是主张积极事实,足以对抗甲欠其5万元的主张,这就形成抗辩,需要乙提供证据证明这一积极事实,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结论:不能把“谁主张,谁举证”这一举证原则理解成原告主张要举证,被告没有主张不需要负举证责任。知识拓展2讲授新课知识拓展①因新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由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承担举证责任;②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加害人就受害人故意造成损害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③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④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对其无过错承担举证责任;⑤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就受害人有过错或者第三人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⑥因缺陷产品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产品的生产者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承担举证责任;⑦因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实施危险行为的人就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⑧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关于举证责任倒置2讲授新课(2)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①要求: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②原因: 行政诉讼的核心问题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而行政相对人在举证能力上无法与行政机关抗衡。③目的:通过举证责任分配方式来体现公正。2讲授新课(2)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①刑事诉讼法规定: 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自诉人承担。②刑事诉讼法还规定: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并排除用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2讲授新课正确把握三大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举证责任 例外规定民事诉讼 “谁主张,谁举证” 案件当事人因欠缺专业知识或者远离证据而难以举证时,举证责任倒置行政诉讼 行政机关提供证据 对行政不作为案件起诉,原告有提供申请证据的责任;对行政赔偿案件,原告对于损害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刑事诉讼 公诉案件由人民检察院举证; 自诉案件由自诉人举证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非法持有毒品罪,由被告举证2讲授新课2、举证基本原则:(1)是什么: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2)为什么:①必要性:证据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是诉讼的灵魂。②意义:在诉讼中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有利于正确解决纠纷,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实现公平正义。2讲授新课合作探究提示:(1)法律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本案中白女士不能承担举证责任,所以败诉。(2)本案属于民事诉讼。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因此,在本案中原告白女士就有责任对其诉讼主张提供证据。 白女士某日在一家商厦购买了一串标明“天然黄水晶”的水晶项链。买回家后,白女士觉得这串项链有问题,便找到一家珠宝鉴定中心进行鉴定,鉴定书果然写明此项链不是天然水晶,而是方解石。白女士赶回商厦,要求其按照信誉卡上的承诺赔偿,但遭到拒绝,于是她将商厦告上法院。在法庭上,由于原告拿不出有力的证据证明这条项链是自己在商厦购买的。一审法院判决白女士败诉,二审法院维持了原判。(1)白女士为什么会败诉?(2)在本案诉讼过程中,为什么要由原告方出示有力的证据?4本课小结依法收集运用证据处处留心皆证据诉讼证据含义种类证据是打官司胜负的关键砝码要有证据意识,做到收集与保存证据主张权利靠举证举证责任的分配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贯彻证据裁判原则,彰显司法公平正义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4课堂练习1.证据就是证明的依据。下列对于证据重要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证据是打官司决胜负的关键砝码B.证据只有物证、书证、证人证言和鉴定意见C.证据指向的事实就是生活中的事实D.证据指向的事实不仅仅是法律事实A4课堂练习2.张某驾车与李某发生碰撞,交警赶到现场后用数码相机拍摄了碰撞情况,后李某提起诉讼,要求张某赔偿损失,并向法院提交了一张光盘,内附交警拍摄的照片。该照片属于( )A.书证 B.鉴定意见C.勘验笔录 D.电子数据D4课堂练习3.民事诉讼中,建筑物上的搁置物脱落致人损害的诉讼证据应当由( ) A.原告提供B.被告提供C.法院取证D.实际情况决定 B4课堂练习4.某投毒案中,犯罪分子用液体毒剂H使被害人中毒,投毒后该液体即迅速挥发为气体,融入空气中,后经专家现场检测才认定空气中的H气体。在本案中,H属于( )A.物证 B.鉴定意见C.书证 D.既是物证又是鉴定结论A【解析】物证是指以其外部特征、物品属性、存在状况等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物品和痕迹。本案中H气体的属性证明案件事实,故应属物证,不是鉴定意见。4课堂练习5.某些产品外观上印刷的产品性能说明,在该产品的质量问题发生纠纷时,可以作为( )A.书证 B.视听资料C.物证 D.笔录A【解析】书证是指以书面文字、符号、图形等记载的内容或表达的含义来证明民事案件事实的证据,在本题中产品的性能说明是以书面文字的形式出现的,属于书证。故答案选A。4课堂练习6.从小被叫作“万眼镜”的万语向王芳借钱以解燃眉之急,借条上借款人写的是“万眼镜”。到期时,王芳要万语还钱,而他却以借款人是“万眼镜”为由拒绝。于是,王芳将其诉至法院。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由王芳举证“万眼镜”就是万语 ②根据“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由法院举证“万眼镜”就是万语 ③万语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应承担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 ④王芳可能因没有证据或证据不足,承担不利后果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C【解析】在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的平等地位决定了“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举证责任倒置”是处于劣势的当事人难以举证时,赋予当事人的权利,应选①,排除②;万语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但不是其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③不选;材料中王芳如不能证明“万眼镜”就是万语就可能要不回自己的钱,故应选④。4课堂练习7.某日下午,赵某与儿子(15岁)正在一居民楼下正常行走,突然三楼李某家阳台上的花盆坠落下来,砸在赵某的头上,致其脑震荡。赵某为此花掉医疗费2 000元。后来赵某将李某诉至法院。在本案中,主要应由( )A.赵某负举证责任B.李某负举证责任C.赵、李共同负举证责任D.赵某的儿子负举证责任B【解析】在某些情况下,当案件当事人处于弱势而难以举证时,法律出于保护弱者利益的考虑,规定了“举证责任倒置”。本案就属于这种情况,花盆的主人李某应负举证责任。4课堂练习8. B公司拖欠A公司货款10万元。B公司提出自己已支付其中的5万元,A公司否认B公司已支付5万元的事实。于是A公司把B公司告上法院。下列关于举证责任分配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A公司应承担B公司拖欠货款10万元事实的举证责任②B公司应承担自己支付货款5万元事实的举证责任③A公司应承担B公司未支付5万元事实的举证责任④B公司应承担自己未拖欠货款10万元事实的举证责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4课堂练习9.小明和小强在某幼儿园的中班就读。他们两人课间在学校操场活动,小强跑到小明身边,从身后抱住小明打闹玩耍,将小明摔倒在地,致其右臂受伤,其间老师有进行管理和制止。事件发生后,老师赶紧将小明送到医院,经诊断为右肱骨外髁骨折,小明虽经手术治疗痊愈,但其父母为此支付医疗等费用2万余元。小明的父母向法院起诉,要求小强父母承担上述费用。(1)本案中小强父母是否应当承担上述费用 请回答并说明理由。(2)如果小强的父母否认小明的伤害事实是由小强所为,那么由谁承担举证责任 请回答并说明理由。(1)应该。 我国民法典规定: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在未成年子女给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承担民事责任的义务。本案中,由于小强是未成年人,给小明造成的损害,父母作为监护人应该承担。(2)小明的父母负有举证责任。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本案中小明父母提出主张,小强的父母否认,所以小明的父母负有举证责任。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