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2 No Rules, No Order Section B 1a-1c 阅读课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2 No Rules, No Order Section B 1a-1c 阅读课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Unit 2 No Rules, No Order Section B 1a-1c 阅读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 “规则与秩序” 这一主题展开,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描述规则并表达对规则的看法。Section B 1a - 1c 部分通过 Alice 给 Dr. Know 的求助信以及 Dr. Know 的回信,呈现了家庭和学校的各种规则,以及如何寻求建议。这部分内容不仅是对 Unit 2 语言知识的进一步深化,还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材以真实的情境为依托,将语言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同时,通过阅读信件,学生能够学习到如何提取关键信息、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提升综合语言技能。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语言学习的关键阶段,对英语学习有较高的热情和积极性。他们已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和简单的语法基础,能够进行基本的日常交流。然而,对于情态动词 can, have to/must, can’t/mustn’t 的准确运用,以及在复杂语境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喜欢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但在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理解方面仍需进一步引导和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特点,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目标
1.语言能力:掌握情态动词 can, have to/must, can’t/mustn’t 的用法,理解其在规则描述中的语义功能。通过阅读信件提取关键信息(如规则内容、作者态度、建议等),完成填空、表格填写等任务,提升信息处理能力。运用目标句型(如:I have to...because.../ When..., I mustn’t...)描述规则并表达个人观点。
2.文化意识:理解规则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意义,探讨规则对维护秩序的作用,培养遵守规则的意识。通过对比中西文化中 “求助信” 的形式(如 Dr. Know 的角色),增强跨文化理解能力。
3.思维品质:辩证分析规则的利弊,通过小组讨论提出合理化建议,培养批判性思维。通过角色扮演和写作任务,学会换位思考,理解规则制定者的初衷。
4.学习能力: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自主探究(信息提取、逻辑推理),提升问题解决能力。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文本结构,强化知识内化与迁移能力。
四、教学流程
Step 1: Lead-in(导入)
活动设计:
视频讨论:播放一段 “无交通规则导致混乱” 的视频片段,视频中车辆随意行驶,行人横穿马路,交通陷入一片混乱。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What happens without rules ”“Why are rules important ” 引导学生观察视频中的场景,思考规则缺失带来的后果。
头脑风暴:学生列举家庭和学校中的常见规则(如:Don’t use phones in class. / Make your bed every morning.),教师将这些规则工整地写在黑板上,按照家庭规则和学校规则进行分类,便于后续教学引用。
设计意图:通过真实且直观的视频场景,引发学生对规则重要性的深刻思考,激活他们已有的背景知识。头脑风暴环节则让学生将注意力聚焦到生活中的规则,顺利过渡到本课主题 “规则与秩序”,为后续的阅读内容做好铺垫。
Step 2: Pre-reading(读前预测)
活动设计:
预测信件内容:展示 Alice 和 Dr. Know 的图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提出问题:“What problem might Alice have ”“What advice will Dr. Know give ”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大胆推测可能的情况。每组推选一名代表,用简洁明了的英语分享讨论结果,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和提问。
快速浏览信件:学生快速阅读信件首尾段,要求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圈出关键信息。阅读结束后,回答问题:“Who wrote the letters ”“What is Alice’s main problem ”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基本信息,初步了解信件的大致内容。
设计意图:预测信件内容的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读前预测能力,激发他们对阅读内容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类型是求助信与回信。快速浏览信件环节则通过训练略读(skimming)技巧,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把握文章主旨,为深入阅读做好准备。
Step 3: While-reading(读中任务)
Task 1: 细节理解(1b):学生仔细阅读 Alice 的信件,逐句分析其中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完成问题:“Why is Alice unhappy ”“What rules does she have at home and school ” 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巡视并给予个别指导。阅读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标注关键词(如:have to, mustn’t, can’t),然后一起总结规则内容,并让学生在黑板上之前列举的常见规则旁,标注出对应的情态动词,对比实际生活中的规则与信件中的规则表达方式。
Task 2: 逻辑推理(1c):学生独立补全 Alice 的笔记表格(家庭规则、学校规则、Dr. Know 的建议),在填写过程中梳理文章的逻辑结构。完成后,小组核对答案,针对规则背后的意义展开深入讨论,例如:“Why must Alice wear a uniform ”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质疑和补充,教师在一旁引导和总结。
Task 3: 语言点解析:结合语篇讲解情态动词用法,详细阐述 must/mustn’t(义务与禁止)、can/can’t(许可与限制)、have to(客观要求)的语义和用法区别。给出例句:“I mustn’t use my phone in class because it distracts others.”“I can hang out with friends on weekends if I finish homework.” 让学生进行造句练习,巩固对情态动词的理解和运用。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对学生的造句进行点评和纠正,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句子进行全班分享。
设计意图:通过细节阅读和填空任务,强化学生对文本信息的提取能力,让他们学会从文章中寻找关键信息。小组讨论规则背后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结合语境学习语法,避免学生孤立地记忆语法知识,提升他们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Step 4: Post-reading(读后拓展)
活动 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给出讨论话题:“What school rules do you think are unfair Why ”“How can we improve these rules ” 每个小组围绕话题展开热烈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用英语进行阐述。每组代表分享观点,教师认真倾听并进行总结,强调规则制定的 “公平性” 与 “必要性”,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更丰富、准确的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例如使用一些连接词和短语来使表达更连贯。
活动 2: 角色扮演:学生两人一组,分别扮演 Alice 和 Dr. Know,根据信件内容设计对话。Alice 要清晰地表达对某条规则的不满并寻求建议,Dr. Know 则要耐心地解释规则的意义,并提出合理的替代方案(如:完成作业后可自由活动)。邀请几组学生进行课堂展示,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从语言表达、角色扮演的生动性、情节合理性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和点评。
活动 3: 思维导图: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梳理文本结构:“Alice 的问题 → 具体规则 → Dr. Know 的建议 → 规则的意义”。教师展示优秀的思维导图示例,引导学生从布局、内容完整性、关键词选取等方面完善自己的作品。邀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绘制思维导图的思路,讲解如何通过思维导图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章内容。
设计意图: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运用英语表达观点和交流的机会,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与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在互动中加深对规则的理解。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结构化,促进深度学习,提高知识的内化与迁移能力,让学生学会用可视化的方式整理和呈现信息。
Step 5: Summary & Homework(总结与作业)
总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包括规则的意义:维护秩序(Respect)、培养专注(Focus)、塑造品格(Spirit);核心句型回顾:“Rules can help us become better persons.” 重点复习情态动词的用法、关键信息的提取方法以及对规则的理解和讨论。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答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总结,强化记忆。
分层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完成练习册 Section B 1a - 1c 相关练习,巩固课堂所学的词汇、语法和阅读技巧。
拓展作业:仿照 Alice 的信件,写一封 “求助信” 描述自己希望改进的一条规则,并给出充分的理由。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作业:观察家庭或社区中的规则,用目标句型记录并分析其作用。引导学生将英语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设计意图:总结环节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强化重点内容,加深记忆。分层作业设计兼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基础作业巩固知识,拓展作业提升能力,实践作业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全面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五、板书设计
Unit 2 No Rules, No Order
Section B 1a - 1c
Key Points:
1. Why rules → Respect | Focus | Spirit
2. Modal Verbs:
- must/mustn’t (obligation & prohibition)
- can/can’t (permission & restriction)
- have to (external requirement)
3. Core Sentence:
Rules help us become better and make the world better!
六、教学反思(实施后填写)
在本次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在提取信件规则信息方面,大部分同学能够抓住关键内容,但仍有少数学生对复杂句子的理解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长难句分析的训练。小组讨论环节,多数学生积极参与,展现出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够从不同角度分析规则的利弊,但讨论深度和广度参差不齐,后续应进一步引导学生拓展思维。语言点讲解结合了语篇语境,学生对情态动词的理解和运用情况较好,造句练习中多数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但在实际交流中灵活运用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的参与度整体较高,不过部分性格内向的学生参与度较低,后续要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教学活动时间安排上,读中任务和读后拓展环节时间较为紧凑,导致部分讨论和展示不够充分,下次教学需更加合理地规划各环节时间,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设计亮点
1.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融合语言学习与思维训练。
2.通过真实情境(视频、角色扮演)增强课堂互动性与实用性。
3.作业分层设计,兼顾基础巩固与能力拓展。
4.增加了课堂互动环节,如小组代表发言、学生评价、上台分享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