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练习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练习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含解析)

资源简介

5.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练习
一、单选题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地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①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②是国家权力机关,促进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③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④是基本政治制度,显示了我国民主鲜明的特点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2.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党员教育管理、作用发挥机制、完善党内法规等方面对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进行战略部署。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是基于( )
①以制度建设推进党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
②制度建设在党的建设中居于根本性建设地位
③党的建设制度统领和制约国家其他政治制度
④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充满生命力的要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观世界之变,察时代大势,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进一步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汲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源、扎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根、筑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基、行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序。所以,新时代新征程我们需要进一步( )
①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②健全人大代表联络机制,将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③实现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相互监督,助推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④发挥人大制度基本功能,将体现人民利益的党的政策上升为国家意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市人民医院治堵为什么不明显?”“无人管理小区垃圾处理不及时问题怎样解决?”……某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组成“考官团”,聚焦民生热点问题接连发问,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前来应考。一个个直抵要害的问题,问出了“辣味”和“痛点”,答出了责任和担当。这体现( )
①人大行使质询权,对懒政怠政的相关人员严肃问责
②人大行使监督权,推动相关部门办好民生实事
③压实“应考者”主体责任,促进职能部门协调高效运转
④“应考者”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办事机构,履行法定职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代表们共提出建议9235件,分别交由213家单位研究办理。会后,代表们提出的建议已经全部办理完毕并答复代表。其中,2024年确定的20项重点督办建议,涉及代表建议225件,交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9家单位牵头办理,由全国人大财经委等7个专门委员会负责督办。由此可见( )
①人大代表积极履职,使人民的意愿上升为国家意志
②我国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落实了全过程人民民主
③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行使质询权监督其他国家机关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国家机关的协调高效运转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截至2024年7月,全国范围内省、市、区(县)实现了党委社会工作部的全面组建、全面覆盖和运行,这是党在社会工作、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领域的重大行动,通过职能结构的调整将原来需要在多个部门之间流转的事务集中到一个部门,大大提高决策和办事的效率,机构设置更加科学,职能更加优化,权责更加协同,运行更加高效,也是深化党建引领县城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制创新。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完善权力机构建设,健全国家治理体制机制 ②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社会治理水平提升
③加强国家机构建设,高效履行社会工作职能 ④完善党的组织建设,党建引领基层政权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进一步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汲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源、扎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根、筑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基、行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序。这是基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①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权组织形式
②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③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4年7月17日,宁波市人大常委会举行“重点类”督办建议“三见面”座谈会,围绕智慧交通建设相关建议,组织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人大代表“面对面”沟通交流,推动建议办理提质增效。这一做法( )
①体现了人大领导政府工作,助力政府更好解决利民实事
②说明政府坚持对人大代表负责,积极回应百姓关切难题
③说明人大代表不负人民的重托,履行职责,为人民服务
④发挥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协助政府更好改进工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近年来,某地人大常委会财经办、预算工委深入推进财经联网监督工作提质增效,将监督范围从预算监督拓展到计划、国资、债务、审计整改等多重场景,打造覆盖本地人大财经审查监督业务全流程、各环节的联网监督平台。该地人大常委会的做法( )
①为人大代表履职提供便利,促进地方政府高效运转
②旨在发挥人大监督职能作用,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③作为该地人大的职能部门,代行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
④强化地方人大执法能力建设,打造地方良好服务环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近年来,为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各级人大设立代表联络站、代表之家、代表工作室,为人大代表收集民意提供了重要平台。这些举措有利于( )
①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②健全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机制
③人大代表积极行使提案权和决定权
④进一步扩大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的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之间的关系是(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
②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力的集中体现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优越性的制度和体系
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近年来,我国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经常举行立法听证会,向社会公开立法草案,广泛听取各界人士的意见。这主要体现了(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动员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13.为科学合理地编制好当年立法计划,某省人大常委会公开向社会征集立法项目建议,陆续收到各部门提出的立法建议项目、群众来信、电子邮件百余件,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在于它( )
①有利于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②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
③决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④能动员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14.照搬照抄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各种方案,最终都彻底破产了、失败了。坚持制度自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就必须始终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①能切实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
②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
③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绝不能照搬西方模式
④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自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中国奇迹”,实现了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之治”。实现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之治”的原因是( )
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坚持民主和专政相结合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④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能够维护全体公民的利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关于财政经济工作监督的规定,增加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政府债务管理情况。这说明( )
①全国人大领导其他国家机关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拥有立法权
③我国逐步完善法律实施机制
④我国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好制度,在循“新”向“民”求“效”中绽放光彩。
根据市委部署要求,某市人大常委会以“上码说立马办”工作机制为核心,将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之“小事”设定为人大日常工作之“大事”,自主创新探索民生微实事立办制:群众可以通过线上线下两个渠道提交意见,各级人大代表迅速将意见收集并提交至政府相关单位;政府则立即启动“迅速响应办理”模式,力争在最短时间内给出满意答复;人大和人大代表全程跟踪监督,人大代表联络站负责归档整理,确保每一个问题都能得到妥善解决,以“小切口”做好为民服务这篇“大文章”。半年时间,该市共办理民生微实事763宗,办结率高达100%。
该市民生微实事立办制彰显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循“新”向“民”求“效”中绽放光彩。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加以说明。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022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和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审查批准了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和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的什么政治制度?
(2)我国人民是如何运用这一政治制度实现当家作主的?
(3)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一政治制度的?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同经过普选产生的12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一道,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此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中国这样一个有5000多年文明史、几亿人口的国家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政治制度,在中国政治发展史乃至世界政治发展史上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54年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焕发出蓬勃生机活力。某校以“人民当家作主的好制度”为主题策划展览活动,以下为部分展出材料:
良法善治
在全国各地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45个,带动省、市两级人大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7300多个,进一步畅通基层和群众参与立法工作“直通车”,不断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民法典,全方位保护公民民事权利;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推动解决残疾人、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粮食安全法,守住管好“天下粮仓”……截至2024年8月底,我国有现行有效法律303件。
备案审查
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督促制定机关及时纠正违反宪法法律规定、原则、精神的规范性文件,累计超过2.5万件;共收到公民、组织提出的审查建议2.2万余件。
肩负使命
目前,全国各地设立人大代表家站20多万个,成为人大代表听民声、解民忧、办实事的有效平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人大代表聚焦高质量立法、新质生产力等方面,提出议案298件。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应怎样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C C C A D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A D D C C
1.C
【详解】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这一制度从根本上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所以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与时俱进地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①正确。
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②错误。
③:国体决定政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就决定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政体,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③正确。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不是基本政治制度,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④错误。
故本题选C。
2.B
【详解】①④: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是基于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充满生命力的要求,通过制度建设有利于推进党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①④正确。
②: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②排除。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国家的其他制度,包括行政制度、监察制度、司法制度等,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立法创制出来的,都要受其统领和制约,③排除。
故本题选B。
3.D
【详解】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而题干未直接体现坚持全过程民主与发挥党的领导优势的关联,不涉及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①排除。
②④:要进一步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汲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源、扎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根、筑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基、行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序。所以,新时代新征程我们需要进一步健全人大代表联络机制,将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发挥人大制度基本功能,将体现人民利益的党的政策上升为国家意志,②④正确。
③: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而不是相互监督,③错误。
故本题选D。
4.C
【详解】①:人大代表行使质询权,不是人大,①错误。
②③: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组成“考官团”,聚焦民生热点问题接连发问,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前来应考。这体现人大行使监督权,推动相关部门办好民生实事,此举有利于压实“应考者”主体责任,促进职能部门协调高效运转,②③正确。
④:“应考者”是指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不是国家权力机关的办事机构,④错误。
故本题选C。
5.C
【详解】②④:材料中代表们的建议交由其他国家机关办理,全国人大相关部门负责督办,这说明我国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落实了全过程人民民主,也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国家机关的协调高效运转,②④正确。
①:人大代表根据人民群众的意愿,提出议案或建议,并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审议通过,最终才能上升为国家意志,而材料体现的是人大对其他国家机关工作的监督,①与题意不符。
③:人大代表行使质询权,而不是人民代表大会,③错误。
故本题选C。
6.C
【详解】①:材料强调的是组建党委社会工作部门,与国家权力机构建设无关,①排除。
②④:全国范围内省、市、区(县)实现了党委社会工作部的全面组建、全面覆盖和运行,是深化党建引领县城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制创新,可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完善党的组织建设,党建引领基层政权建设,推进社会治理水平提升,②④正确。
③:材料强调的是组建党委社会工作部门,与加强国家机构建设无关,党没有履行社会工作的职能,③错误。
故本题选C。
7.A
【详解】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动员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从根本上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符合我国国情,所以要进一步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这一制度,①正确。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决定着国家的其他各种具体制度,②正确。
③: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而不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错误。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而不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④错误 。
故本题选A。
8.D
【详解】①:人大与政府的关系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而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①错误。
②:政府坚持对人大负责,而不是对人大代表负责,②错误。
③:人大代表围绕智慧交通建设相关建议参与座谈会,体现了人大代表不负人民的重托,履行职责,为人民服务,③正确。
④:宁波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三见面”座谈会,推动建议办理提质增效,发挥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协助政府更好改进工作,④正确。
故本题选D。
9.A
【详解】①②:该地人大常委会深入推进财经联网监督工作提质增效,将监督范围从预算监督拓展到计划、国资、债务、审计整改等多重场景,打造覆盖本地人大财经审查监督业务全流程、各环节的联网监督平台。该地人大常委会的做法,为人大代表履职提供便利,促进地方政府高效运转,旨在发挥人大监督职能作用,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①②正确。
③:人大常委会是人大的常设机构,而不是职能部门,③排除。
④:人大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不是执法机关,不能执法,④排除。
故本题选A。
10.A
【详解】①②:符合题意,设立代表联络站、代表之家、代表工作室,为人大代表收集民意提供了重要平台,这些举措有利于健全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机制,提高人大代表履职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①②符合题意。
③: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决定权,人大代表的职权不包括决定权,③错误。
④:应该是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而不是进一步扩大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1.C
【详解】①:题干设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生,①排除。
②:强调的是三者的关系,符合题意,②正确。
③:选项强调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的特征,不是关系,③排除。
④:强调的是三者的关系,符合题意,④正确。
故本题选C。
12.A
【详解】A:人大在立法过程中广泛听取各界人士意见,就是为了更好地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故A符合题意。
BCD:材料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没有体现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也未涉及动员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B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3.D
【详解】①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能动员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①④正确。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②错误。
③: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此选项颠倒了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③错误。
故本题选D。
14.D
【详解】①:材料没有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切实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①不符合题意。
②:人民民主专政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②错误。
③④:“照搬照抄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各种方案,最终都彻底破产了、失败了”,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绝不能照搬西方模式,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5.C
【详解】①: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之治”强调的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独特性,而坚持民主和专政相结合是民主制国家的共性,①不符合题意。
②③:实现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之治”的原因是我国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②③符合题意。
④: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能够维护人民的利益,而不是全体公民的利益,④错误。
故本题选C。
16.C
【详解】①:我国国家机关坚持党的领导,而不是全国人大领导其他国家机关,①错误。
②③④: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的决定》,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完善法律体系,而不是法律实施机制,②④正确,③排除。
故本题选C。
17.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党的领导,创新办理民生实事的有效机制,并通过行使监督权,保障该机制的贯彻运行;推动人大代表切实履职,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帮助政府高效履职,将民生微实事落到实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切实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彰显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分析】背景素材:某市以“小切口”做好为民服务这篇“大文章”
考点考查:坚持党的领导、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说明类主观题,运用党的领导、人大、人大代表的知识,分析说明该市民生微实事立办制彰显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循“新”向“民”求“效”中绽放光彩。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人大和人大代表全程跟踪监督,人大代表联络站负责归档整理,确保每一个问题都能得到妥善解决→可联系党的领导、人大的职权的知识,说明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党的领导,通过行使监督权,保障该机制的贯彻运行。
有效信息②:群众可以通过线上线下两个渠道提交意见,各级人大代表迅速将意见收集并提交至政府相关单位→可联系人大代表如何履职、法治政府的知识,说明推动人大代表切实履职,帮助政府高效履职,将民生微实事落到实处。
有效信息③:各级人大代表迅速将意见收集并提交至政府相关单位;政府则立即启动“迅速响应办理”模式,力争在最短时间内给出满意答复→可联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切实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18.(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2)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其他机关,各司其职,依法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各项权力。
(3)①在全国人大会议召开期间,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向全国人大作工作报告,体现了我国的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
②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召开期间,全国人大对于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行使决定权和监督权,表明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
【分析】背景素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考点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公共参与
【详解】(1)本题为简答题,根据教材知识直接回答即可,详解略。
(2)本题为简答题,根据教材知识直接回答即可,详解略。
(3)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需要调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知识,从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和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可联系教材知识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关键词②:审查批准了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和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可联系教材知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等相结合。
19.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突出的制度优势。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分析】背景素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考点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说明类主观题,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制度优势来分析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1954年,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可联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突出的制度优势。
有效信息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诞生于历史文明悠久、人口众多的中国→可联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
有效信息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诞生在中国政治发展史乃至世界政治发展史上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可联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有效信息④:在中国这样一个有5000多年文明史、几亿人口的国家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政治制度→可联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有效信息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诞生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可联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0.①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发扬民主,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②发挥人大在推进宪法法律有效实施中的作用。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推进各项工作依法开展。
③健全代表联络机制,人大代表应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群众意见和建议,依法履职,为人民利益代言。
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分析】背景素材:以“人民当家作主的好制度”为主题策划展览活动
考点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措施类试题,要求分析说明应怎样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解答时,获取材料信息,结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知识知识要点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在全国各地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45个,带动省、市两级人大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7300多个,进一步畅通基层和群众参与立法工作“直通车”,不断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可联系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关键词②:全国人大常委会督促制定机关及时纠正违反宪法法律规定、原则、精神的规范性文件→可联系人大的监督权、民主集中制原则。说明要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各项工作依法开展。
关键词③:目前,全国各地设立人大代表家站20多万个,成为人大代表听民声、解民忧、办实事的有效平台→可联系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依法履职,为人民利益代言。
综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