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课件(共3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 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课件(共31张PPT)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第八课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8.2
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统编版(2024-2025)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
01
新课导入
02
新课讲解
03
课堂小结
04
课后作业
目录
CONTENTS
新课导入
第一部分
PART 01
your content is entered here, or by copying your text, select paste in this box and choose to retain only text. your content is typed here
1. 能结合具体事例,理解并掌握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要求,;
2. 能在具体情境中主动做出符合中华传统美德要求的选择,提高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能力,增强责任担当意识。
学习目标
2004 年底,印度洋突发海啸灾难。一对中年夫妇走进青岛市红十字会,为印度洋海啸灾区的灾民捐款五万元。当工作人员问其姓名时,他们留下了“微 尘”的化名。在青岛市红十字会的记录中,这对热心公益事业、化名“微尘” 的好心人,多次捐款且数额较大,却一直不愿透露真名。有人认为,“微尘”是 值得尊重的人,不为名、不图利,只想以自己的方式做善事,那么人们就该尊 重其选择。在青岛,“微尘”正在凝聚更多的爱心,越来越多的市民在捐款后也 留下“微尘”“小小微尘”“微粒”等名字。现在,“微尘”已经成为诠释爱心的 精神符号和青岛公益事业的品牌。
生活观察
新课导入
寻找身边的“中国好人”,分享他们的故事,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
新课导入
中华传统美德是进行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在生活中,我们要大力弘扬和践行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 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新课导入
新课讲解
第二部分
PART 02
your content is entered here, or by copying your text, select paste in this box and choose to retain only text. your content is typed here
1961 年,我国核物理学家于敏开始从原子核理论研究
转入氢弹原理研究和核武器研制。当时,我国想要研究氢
弹,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于敏和他的团队几乎是从零
开始,依靠他们的勤奋和智慧进行理论探索。通过不懈努
力,他们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问题,形
成了中国独立发展的氢弹构型,世人称为“于敏构型”。1967 年6 月17 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书写了中国人用最快速度独立研制出氢弹的奇迹。
新课讲解
在新时代,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践行自强不息的中华传统美德?
新课讲解
做自强不息的人。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的精神动力。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应当自立自强、刚健有为,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断开辟人生的新天地。
新课讲解
1981年3月,刚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留校任教的李保国走进太行山,来到邢台 县前南峪村,投身山区生态治理,帮助当 地农民发家致富。李保国和他的团队直接 帮扶村庄40 多个,间接带动百余个村庄发展,技术示范推广总面积上千万亩,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 余次,培训人员9 万余人次,帮助农民增收数十亿元。李保国还为群众办夜校,开展技术培训。村民们称他是“农民教授”“科技财 神”“太行新愚公”。李保国把最好的论文写在了河北大地上,让千山万岭披上 了绿装,让千万农民摆脱了贫困。
李保国向村民讲解果树修剪知识
新课讲解
分享你身边敬业乐群人物的故事,谈谈他们的工作有什么社会意义。
新课讲解
做敬业乐群的人。对待学习和工作,我们要专心致志,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我们要乐于与他人交往,在集体中与人和睦相处、团结协作。只有敬业乐群,才能成就事业,实现人生价值。
新课讲解
做扶危济困的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助人者, 人恒助之。当他人身处困境时,我们应当主动伸出援助之 手。“仗义疏财”“雪中送炭”等成语是扶危济困美德的集 中体现。正是有了这种美德,我们的社会才是一个充满爱 心与温情的文明社会。
新课讲解
守望相助、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发展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我国 制定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推动慈 善组织有序发展,慈善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党的 二十大报告指出:“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 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相关链接
新课讲解
做见义勇为的人。“见义不为,无勇也。”真正勇敢的 人具有捍卫正义的勇毅精神,并能付诸行动。当国家利益 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当他人遇到危难时,我们要 敢于挺身而出,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维护国家利益和社 会公共利益,帮助他人。
新课讲解
做孝老爱亲的人。百善孝为先。“孝”的本质是“爱” 和“敬”。我们应当孝敬老人,爱护亲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还要将爱的情感和责 任扩展到全社会。
新课讲解
猫与蝴蝶是国画经典题材之一。中国人习惯 称八九十岁的年纪为耄,七八十岁的年纪为耋。
猫谐音“耄”,蝶谐音“耋”,猫蝶相戏,便有 了“耄耋之年”的含义,寓意长寿。因此,在古 代祝贺长寿的画作中,经常会出现猫与蝶同框的 情景。
阅读感悟
明代画家孙克弘的《耄耋图》
新课讲解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关键在于践行。我们要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让人生更加幸福,社会更 加美好。
新课讲解
中国人自古就有“道德文章”的说法。读中华经典,养浩然之气,对于当 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十分必要。
启思导行
新课讲解
推荐一:《论语》
推荐理由:这是一部体现儒家伦 理道德思想的经典著 作。“夫子风采,溢 于格言。”读者可以 通过经典,感受古 圣先贤的道德智慧。
新课讲解
推荐二:《与妻书》
推荐理由:这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写给妻子的诀 别信。这封信将家庭幸福、夫妻 恩爱和国家前途、人民命运联系 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深 情和对祖国深沉的爱。全文直抒 胸臆,情真意切,字字泣血,动 人心魄。
新课讲解
推荐三:《清贫》
推荐理由:这是革命烈士方志敏被捕后在狱中所写 的文章。“清贫,洁白朴素的 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 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这 篇文章虽然写于八十多年前,但今天读来仍然十分亲切感人。
新课讲解
推荐四:《雷锋日记》
推荐理由:这是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留下的几百篇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光辉、充满着理性思考的日记的合集。文字虽然平实,却掩不住青春的激情,极富道德 感染力。
新课讲解
开展“读书漂流”活动,向同学推荐一本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好书,并说明你的推荐理由。
新课讲解
课堂小结
第三部分
PART 03
your content is entered here, or by copying your text, select paste in this box and choose to retain only text. your content is typed here
认真阅读经典,在读书中涵养品格,亲近道德人物,提升人生境界,并与同学交流阅读体会。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第四部分
PART 04
your content is entered here, or by copying your text, select paste in this box and choose to retain only text. your content is typed here
说一说,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课后作业
第八课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8.2
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统编版(2024-2025)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