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法学科【高效课堂】3.1 人生须有自尊 同步探究学案学习目标核心素养 人格健全:认识自尊对人格塑造的作用,培养积极自我认知,避免自卑自负,构建健康心理与性格。 道德修养:领会自尊与道德的关系,树立正确价值观,将自尊化作道德准则,尊重他人,不做伤害他人自尊之事,践行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任务 知道自尊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了解自尊信义和表现。 领会自尊的人具有的特点。 体会自尊对人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自尊心,积极赢得他人的尊重。思维导图课前预学1.自尊的表现有哪些?步入青春,我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_________和 ,考虑自己行为的_______,希望赢得他人的________,这些都是 的表现。2.什么是自尊?.自尊是对自我_______的肯定,包括__________和 _______的尊重。3.自尊的重要性?每个人都有 的需要,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时,我们便会感到________。自尊的人有哪些特点?自尊的人能__________。自尊的人能够看到自己的 ,也了解自己的________和________,能肯定自己的 ;能够积极地__________,获得他人的良好评价,体验到自己是_________的、为人所_________的。(2)自尊的人_________、_________。自尊的人是有 的,会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感到________和难为情,做到__________;明白是非对错,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主动培养美好的_________。(3)自尊的人___________。自尊的人不为_______所惑,不过分追求 _______,能够正确_______自己,_______分析他人的评价。课中研学素材链接小艾同学在小学时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进入中学后,由于不能很好地适应中学生活,她渐渐地有点跟不上学习节奏。她却不敢承认自己的问题,更不肯向比自己优秀的人请教,她说:“这样会伤害我的自尊,而我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学以致用:小艾同学的做法是自尊的表现吗?为什么?[易错提示] 自尊的人一定会爱慕虚荣,不允许别人超越自己。(X) 自尊与虚荣不同,自尊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自尊的人能认可自己,不爱慕虚荣,不为免得所惑,不过分追求表现上的荣耀,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分析他人的评价;虚荣追求的则是表面的荣耀和光彩。课堂过关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1.“无羞恶之心,非人也。”“耻存则心存,耻忘则心忘。”这些名言都说明了( )A.人有羞耻是因为人犯错误B.人应该有羞耻之心C.只有名人懂得羞耻D.有羞耻之心的人,是没有自尊的2.为了得到表扬,小文没控制住自己,抄了同桌的答案,成绩出来后,小文得了高分,老师同学都纷纷夸赞她,可是她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难过的只想哭……说明小文( )A.做到了止于至善 B.做到了自立自强C.有知耻之心 D.自作自受3.《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子贡问孔子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士”,孔子说:“行己有耻是第一要。”要做到“行己有耻”,我们青少年应该( )①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鉴别“耻”的能力②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可以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③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④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即改,知耻而后勇.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4.七年级(1)班的小红,越来越注意自己容貌上的修饰,举止方面的文雅以及言行的后果。她的这些变化是( )①随着我们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而出现的②为了塑造更好的自我形象,以赢得别人对自己的肯定③自尊的表现④一种爱慕虚荣的心理表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对孟子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 )①做人不可以有耻辱感,耻辱感会让我们丧失自信心和自尊心②做人应“行己有耻”,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③树立底线意识,只要不违反法律就可以④不知耻是可耻的,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6.著名诗人陶渊明在《五橡子先生传》中用“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宝贵”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由此可以看出他( )①内心世界焦虑不安 ②不爱慕虚荣、不为免得所惑 ③不过分追求表现上的荣耀④人格独立、心胸豁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小林看到同学买了一双名牌运动鞋非常羡慕,但是由于父母的收入不高,经济条件有限,他就向学们借钱买了一双。看到许多同学都向他投来羡慕的眼光,小林觉得自己很有面子,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小林的做法是自尊的表现吗?为什么?参考答案课中研学小艾的不是自尊的表现。原因:臬尊的人能认可自己。自尊的人能够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能肯定自己的价值;能够积极地表现自己,获得他人的良好评价,体验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为人所需要的。课堂闯关B 2、C 3、D 4、A 5、C 6、D7、不是,小林的做法实际上是一种爱慕虚荣的表现。自尊与虚荣不同,自尊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自尊的人能认可自己,不爱慕虚荣,不为免得所惑,不过分追求表现上的荣耀,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分析他人的评价;虚荣追求的则是表面的荣耀和光彩。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