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年中考生物八年级一轮复习【生物与环境】专题测试题一、单选题1.辽宁农民在水稻田中进行养蟹试验并初获成功.插秧时,他们调整了水稻种植的行间距.留出较宽的养蟹通道.使得稻田有较长的透光时间.放养蟹苗后.稻田中的 稻谷虫等多种害虫成为螃蟹丰富的食物,而螃蟹的粪便又成为水稻的肥料,实现了稻、蟹双丰收(如图)为农民既节省了农药、化肥又生产了有机食品,该生态系统 区别于普通的农业生态系统的最主要特点是( )A.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 B.改善环境C.保护生态系统 D.经济创收2.(2016七上·莱芜期中)深海没有植物生存主要受哪种因素的影响( )A.阳光 B.温度 C.气体 D.盐度3.(2023七下·耿马期末)2023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A.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B.污水直接排入河流C.绿化荒山,植树造林D.将生活垃圾随意丢弃或就地焚烧4.(2024八上·枣庄月考)中国空间站的“问天”和“梦天”实验舱计划于2022年升空。在“问天”实验舱中有小鱼、微生物、水藻组成的小密闭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小鱼呼出的二氧化碳可被水藻利用B.微生物可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C.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水藻→小鱼D.小鱼、微生物、水藻就组成了生态系统5.(2024七上·电白期末)“低碳经济”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主题。现在许多单位提倡“无纸化”办公,文件主要以电子邮件的形式传送,这样做的生物学意义是( )A.节省办公经费 B.保护森林C.实现办公现代化 D.减少垃圾6.(2023八下·惠城期中)下列哪种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最强( )A.呼伦贝尔大草原 B.青海湖C.人工蔬菜大棚 D.西双版纳热带雨林7.(2023七上·蓝田月考)某兴趣小组制作了如右图所示生态瓶,要使生态瓶中的各种生物能存活较长时间,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应选择透明的瓶子 B.瓶中的池水应装满C.应放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 D.应放在光照充足的环境8.(2020八下·龙沙期中)生活在人的肠道内的某些细菌可以帮助我们消化人体内很多无法消化的东西,合成人 体所需的一些维生素,这类细菌与人体的关系是( )A.共生 B.寄生 C.捕食 D.竞争二、实验探究题9.(2012·温州)大雪过后,人们常在道路上撒大量的融雪剂以加快积雪融化.为了研究雪水中融雪剂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情况,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一)收集纯雪水(不含融雪剂的雪水)和融雪水(含有融雪剂的雪水).(二)测定融雪水中融雪剂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16%.(三)准备五个相同的结晶培养皿,各铺上一层棉花,并标记为A,B,C,D,E.取200粒大豆种子,随机平均分成五组,每组40粒,分别放入上述培养皿中.(四)用纯雪水和融雪水按下表比例配置溶液,并全部加入相应的培养皿中.组别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纯雪水质量/克 20 17.5 15 10 02.16%的融雪水质量/克 0 2.510 20(五)将各组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适时补充水分,4天后统计各组的种子萌发率.(1)上表中C组缺少的数据应是 .(2)经过多次试验获得数据并统计如图,结合图表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老师认为本实验中种子的数量已经足够,但在种子的选择上还存在不足,请提出两点改进建议: .三、综合题10.(2023七上·通道期末)某学校在学校学农基地中开辟了一块水稻种植试验田。下图为该试验田部分成分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2)请写出图中所包含的食物链 (3)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4)从图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 部分组成的。(5)如果大量捕杀鸟类,会造成害虫大量增多,导致水稻减产。这说明动物在维持 中起重要作用。11.(2016七上·衡阳月考)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相关问题。森林里生活着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草本植物。有许多鸟类在此栖息,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是杂食性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昆虫又吃植物的茎和叶。有些鼠类以植物的茎、叶、果实为食物,然而鼠又是狐和鹰的食物,鹰也捕食鸟。(1)若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生物外,还必不可少的成分是 和 。(2)在这个食物网中,吃杂食性鸟与昆虫的关系是 。(3)若某种自然原因导致该生态系统鼠害大发生,短期内,该生态系统中的 和 数量会随之增加,而随着上述生物数量的增加和绿色植物数量的减少,鼠类的数量也会随着减少,使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原样。这表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4)若该生态系统受到DDT农药的污染,则 的体内DDT含量最高,原因是有毒物质能通过 不断积累。12.(2022七上·衡山期中)下图表示稻田生态系统结构简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的能量最终来自于 。(2)该食物网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狐和鹰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3)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看,图中未表示出非生物部分和 。(4)请你数一数,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其中兔子和草之间的关系是 。(5)请用箭头和文字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文字和箭头表示)。(6)在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在草生长过程中若使用了农药,体内积累农药最多的生物是 。13.(2024八上·雨湖期末)2022年11月,史上第一款粪菌移植产品Rebyota进入临床应用。Rebyota用于治疗肠道内艰难梭菌(艰难梭状芽孢杆菌)反复感染引发的腹泻。其原理是通过收集清洗过滤健康人体粪便中多达几百上千种有益细菌组分,制成细菌悬液,再通过灌肠的方式送入患者肠道,抑制艰难梭菌的生长繁殖。(1)人体肠道为肠道细菌提供了生存场所和食物,而有的肠道细菌能够制造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这些细菌与人体构成了 关系。(2)当人体长期使用各种真菌产生的 后,引起人体肠道内细菌菌群失调,从而具有抗药性的艰难梭菌大量繁殖后致病。(3)收集健康人体中的有益细菌后,可以取少量菌种接种到特定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培养温度应设定在 ℃左右,所得的细菌悬液应放在 (选填“常温”或“低温”)条件下进行储存备用。(4)研究显示,健康人体的肠道中也会携带一些致病菌,在粪菌移植操作中,这些致病菌可能和有益菌一同转移到患者体内,引发潜在风险。你觉得可以如何避免这一风险? 四、资料分析题14.(2023七上·惠阳月考)分析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A.中国有高等植物3万余种,其中在全世界裸子植物15科850种中,中国就有10科,约250种,是世界上裸子植物最多的国家。中国有脊椎动物6347。占世界总数的近14%。B.中国是水稻和大豆的原产地,品种分别达5万个和2万个。中国是世界上家养动物品种和类群最丰富的国家,共有1938个和类群。C.中国具有地球陆生生态系统如森林、灌木丛、草原、荒漠、高山冻原等各种类型,由于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又各为各种亚类型559种。(1)以上资料分别从 多样性、 多样性、 多样性这三个方面说明了中国丰富的生物多样性。(2)中国的水稻有5万个品种,这是因为同种生物但不同个体的 未必相同。(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五、读图理解题15.(2023七上·金水月考)常见宠物红耳龟是一种淡水龟,繁殖、竞争能力强,会对环境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由于宠物弃养、养殖逃逸等因素,图二是该生态系统的某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缺少的成分是 和 ,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来源于 。(2)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请你写出其中最短的一条 。(3)该食物网中,鱼与红耳龟既有 关系,又有 关系。(4)若图二中甲、乙、丙分别表示“水生植物→虾→红耳龟”这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则丙对应的生物是 ,乙对应的生物是 。(5)若图一中红耳龟的数量大量增加,在一段时间内,水生植物、蛙、虾、鱼的数量会 。经过一段时间,又会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六、实践探究题16.探究:生物多样性使自然界生机勃勃(1)地球上的生物知多少?(2)金鱼演化过程是怎样?(3)什么是生态系统?(4)生物多样性包括哪些内容?七、实验分析题17.(2024七下·黄埔期末)PM2.5是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一微米等于百万分之一米)的悬浮颗粒物。它在大气中滞留时间长,传输距离远,含多种有毒有害物质,而且与其他空气污染物存在着复杂的转化关系。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某兴趣小组在某地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下表(单位:微克/立方米)。组别 PM2.5清晨(车流量最小) 上班时段(车流量大) 中午(车流量小) 下班时段(车流量最大)1 19 89 43 972 22 83 38 983 20 86 41 99(1)在该探究中,兴趣小组获得了3个组别的数据,为了减少误差,应处理数据,计算3个小组数据的 ,即“下班时段”PM2.5浓度为 微克/立方米。(2)在该探究中,除了采样时段不同,其他条件都应该保持 。(3)该兴趣小组想将处理后的数据绘制成柱状图,请补齐“下班时段”的柱状图。(4)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结论: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 。(5)为降低上、下班时段PM2.5的浓度,改善空气质量,我的建议是 。八、实验操作题18.(2024·四川)目前,我国已有多个城市进行严格的垃圾分类。在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垃圾桶上有如下图所示的垃圾分类标志,垃圾分类已深入人心,并在全社会践行。请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在研学旅行途中喝完的易拉罐金属瓶应该丢进 (填数字)垃圾桶中。(2)其他垃圾一般都采取填埋、焚烧、堆肥等方法处理。其中焚烧法是将垃圾高温焚烧,使其变为渣滓和灰烬,释放的热能可转换为电能加以利用,但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会导致 增强。(3)为了探究细菌对厨余垃圾的分解作用,实验小组的同学们选取混合均匀的相同厨余垃圾作为实验材料,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其中A、B、C、D四组垃圾量相同,实验中所接种细菌的种类和数量相同。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只有A组的垃圾腐烂了。实验步骤 A组 B组 C组 D组一 将四组垃圾进行灭菌处理二 分别滴加 ? 的蒸馏水,使垃圾保持湿润 将垃圾烘干三 接种细菌后放在温暖的无菌条件下 不接种细菌并放在温暖的无菌条件下 接种细菌后放在-10℃的无菌条件下 接种细菌后放在温暖的无菌条件下四 每日观察垃圾被分解的情况①细菌是 (填“原核”或“真核”)生物。实验中“接种”是将少量细菌转移到 上的过程。②本实验共可以形成 组对照实验,则表中“?”处应填入 。③以“有无细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是 (填字母)。④A组与C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结论是 。19.(2023七上·黄埔期末)近年来,垃圾分类已成为市民生活新时尚,生活中乱丢垃圾会对周边生物和环境造成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废药品(过期感冒灵颗粒)对水稻种子萌发影响”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与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1 2 3溶液种类 浓度为5%的过期感冒灵颗粒溶液 浓度为1%的过期感冒灵颗粒溶液 清水溶液用量 2mL 2mL 2mL种子数量 10粒 10粒 ①温度 25℃ 25℃ ②种子萌发率 10% 50% ?(1)对本实验作出假设 。(2)在老师的指导下,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中增设了第3组,作为 组。请补齐表格中的数据。①: ,②: 。(3)实验中,为了控制单一变量,除过期感冒灵颗粒溶液浓度不同外,其他条件都要 。(4)请预测第3组的种子发芽率: (选填“大于”或“小于”)50%。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2.【答案】A【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3.【答案】C【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4.【答案】D【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食物链和食物网5.【答案】B【知识点】自然资源现状及保护;植被的保护措施6.【答案】D【知识点】生态系统的功能7.【答案】B【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瓶的设计与制作8.【答案】A【知识点】生物间的关系9.【答案】(1)5(2)雪水中融雪剂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对大豆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越大(3)选择粒大饱满且大小相近的种子,选择多种植物的种子重复实验【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10.【答案】(1)太阳能(2)水稻→虫→鸟(3)水稻(4)非生物(5)生态平衡【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食物链和食物网11.【答案】(1)分解者(或细菌、真菌等);非生物部分;(2)捕食(3)狐;鹰;自我调节(4)鹰;食物链【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富集12.【答案】(1)太阳能(2)青草;消费者(3)分解者(4)5;捕食(5)青草→鼠→蛇→鹰(6)青草;鹰【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富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3.【答案】(1)共生(2)抗生素(3)37;常温(4)要严格清洗过滤细菌【知识点】生物间的关系;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检测环境中细菌和真菌14.【答案】(1)生物种类;基因;生态系统(2)遗传物质(3)生物圈【知识点】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多样性的内涵15.【答案】(1)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太阳能(2)4;水生植物→红耳龟(3)竞争;捕食(4)水生植物;红耳龟(5)减少;自动调节【知识点】生物间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平衡的概念;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6.【答案】(1)已知的生物种类大约有200万种(2)金鱼起源于中国,是由野生鲫鱼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培育而成的观赏鱼。金鱼的演化过程主要通过人工选择,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择和培育出不同颜色、形态和行为的金鱼品种。这一过程导致了金鱼基因的多样性,形成了众多的金鱼品种。(3)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4)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方面: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概念;生物多样性的内涵17.【答案】(1)平均值;98(2)相同(3)略(4)越高(5)少开私家车,可以选择步行、骑自行车、公交【知识点】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18.【答案】(1)④(2)温室效应(3)原核;厨余垃圾;3;等量;A组和B组;温度会影响细菌的生长【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细菌和真菌的分布19.【答案】(1)过期感冒灵颗粒溶液对水稻种子的萌发有影响,且浓度越高,影响越大。(2)对照;2;25℃(3)保持一致(4)大于【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 / 1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