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以《江城子》为例探讨苏轼的情感世界情到真处自为诗词你心目中的苏轼是怎样一个形象?请结合学过的诗词句子来回答。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江城子·密州出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前赤壁赋》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千古奇才最浪漫的诗人最豪放的词家最超脱的文人最潇洒的过客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师多情三、反对变法、惨遭陷害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美食家,豪放派词人代表。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全才之一。一、天才出生,少年得意二、考中进士,扬名天下苏轼:1037年~1101年四、被贬黄州,花式过活五、短暂春天,一贬再贬乌台诗案苏轼也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遭到李定、舒亶(dǎn)、何正臣弹劾,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抓进乌台(御史台),一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要交代他以前写的诗的由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处。在当时苏轼已是认定自己必死无疑。因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以及众人的营救,使得苏轼免于一死,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乌台诗案”,是一个有名的文字狱,也是一个冤狱。公元1055年,一对新人结婚了。新郎是十九岁的四川才子苏东坡,新娘是十六岁的王弗。新郎羽扇纶巾,雄姿英发,新娘也是年轻美貌,天资聪颖,一对新人可谓才子佳人。王弗贤淑端庄,曾对苏轼的事业、为人处事进行过多次有识见的告诫、嘱咐。王弗生前,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二十六岁时就去世了。这对诗人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公元1075年,苏东坡来到密州(今山东诸城县),这一年正月二十日夜,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悼亡词。此时诗人三十九岁,其妻王弗去世整十年。题目上“乙卯”,指的就是这一年。诵读指导按照所标出的节拍诵读该词,感知内容。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悼亡诗词中国文学史上,从《诗经》开始,就已经出现“悼亡诗”。从悼亡诗出现一直到北宋的苏轼这期间,悼亡诗写得最有名的有西晋的潘岳和中唐的元稹。晚唐的李商隐亦曾有悼亡之作。他们的作品悲切感人。或写爱侣去后,处孤室而凄怆,睹遗物而伤神;或写作者既富且贵,追忆往昔,慨叹世事乖舛、天命无常;或将自己深沉博大的思念和追忆之情,用恍惚迷离的文字和色彩抒发出来,读之令人心痛。而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葛生 》诗经 唐风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悼亡诗三首》潘安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清商应秋至,溽暑随节阑。凛凛凉风升,始觉夏衾单。岂曰无重纩,谁与同岁寒。岁寒无与同,朗月何胧胧。落叶委埏侧,枯荄带坟隅。孤魂独茕茕,安知灵与无。投心遵朝命,挥涕强就车。谁谓帝宫远,路极悲有余。《离思五首·其四》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暮秋独游曲江》唐·李商隐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诵读指导按照所标出的节拍诵读该词,感知内容。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朗读《江城子》一词,根据资料的提示,在思维导图中填入你所找到的能勾起作者情感的关键词。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江城子》思维导图设计:梦《江城子》思维导图设计:梦千里孤坟尘满鬓霜轩窗梳妆无言泪下断肠明月短松山冈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对自身坎坷命途的感慨第一层:记梦前思念。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不思量,自难忘” 是否有点矛盾?人虽亡,而过去美好的情景“自难忘”,这十年间,诗人颇受压制,心境悲愤;到密州后,又忙于处理政务,生活困苦,他又怎能“不思量”那聪慧明理的贤内助呢?作者将“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看似矛盾的心态,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思念。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爱妻早逝,又远隔千里,无处可以话凄凉。其实即便坟墓近在身边,隔着生死,就能话凄凉了吗?这是抹煞了生死界限的痴语,情语,因此格外感人。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里包含了哪些内容? “尘满面,鬓如霜”两句,①简洁地勾勒出作者的容貌:体现未老先衰的伤感。②“尘满面”是写他被贬后四处奔波之艰辛;③“鬓如霜”是写他因仕途不得意而身心交瘁之痛苦。上片开篇抒情,十年永决时 间难忘欲诉境况,千里阻隔空 间凄凉纵使相逢,亦应不识容 颜憔悴第二层:写梦中的相逢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这五句,才入题 “记梦”。写自己梦中忽然回到了思念中的故乡,那个两人曾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小轩窗,正梳妆” ,撷取日常生活的场景,亲切而又熟悉,她情态容貌,依稀当年,正梳妆打扮。更显感情深厚。夫妻相见,没有出现久别重逢、卿卿我我的亲昵,而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无言”,包括了千言万语,表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沉痛,别后种种从何说起?第三层,写梦后之悲。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梦中相逢仅仅一刹,生离死别却无法超越。作者流着泪从梦中醒来,心中更加凄凉。他怅想着千里之外妻子的孤坟只与明月相伴,她一定也在为思念丈夫而寸断肝肠。字面上是写亡妻的思念,实则表达宦游在外的作者年年断肠、哀思绵绵。下片梦中所见,轩窗梳妆因梦所感,年年断肠迷离恍惚情真意切抒发哀悼失意之情梦 前十年生死梦 中相顾无言梦 后月圆人亡以虚映实,虚中见实小 结这首词以“梦前----梦中----梦后”为时间线索,将“现实----梦境----现实”交织起来。题虽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全词感情深挚,充满一种凄婉哀伤的调子。梦前——此情无计可消除梦中——此时无声胜有声梦后——此恨绵绵无绝期艺术特色1.内容层层推进,引出梦中相遇,抒发悼亡之情。2.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抒发对亡妻的掉念和自己对自己身世经历的感慨。3.虚实结合,以虚衬实,抒发悼亡之情。《遣悲怀三首》(其二)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赏析课外拓展《遣悲怀三首》(其二)思维导图设计:悲《遣悲怀三首》(其二)思维导图设计:悲针线犹存旧情难舍恨长心哀戏言成真思念之深入髓之痛絮絮心语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别离叫伤心欲绝。有一种回忆叫痛彻心扉。在你的心中,会不会也有一个人,无论经历多少岁月的消磨,他(她)的模样仍然深深地刻印在你的脑海?他(她)的言行仍然深深地影响着你的人生?在与他(她)的相处中,有哪一个场景是让你刻苦铭心的?请你说一说:写一篇周记,题目是《你是我最想念的人》。课后作业: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