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思维形态及其特征练习-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思维形态及其特征练习-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含解析)

资源简介

1.2思维形态及其特征 练习
一、单选题
1.古人画马,线条流畅、笔触细腻,将马的形态、神韵刻画得淋漓尽致。从唐代的韩干,到宋代的李唐,再到元代的赵孟頫,他们用墨色浓淡、线条疏密,描绘出马儿的矫健与灵动;而现代画家笔下的马,则更加注重表现马的内心世界与情感,将马的情感、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这表明
①艺术作品中的马是画家的意识对现实的能动反映
②抽象思维的运用使画家把马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③画家笔下的马的形象是对现实中马的形象的如实反映
④古今画家对马的不同呈现反映了不同时代的审美追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习近平强调,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品资源”,“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突出体现的思维方式是( )
A.底线思维 B.超前思维 C.系统思维 D.发散思维
3.古诗词是流传千年的中华文化瑰宝,欣赏古诗词不仅使我们从中领略音韵之美、意境之美、情感之美等,还能品味其中的思维方法。“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上述古诗词( )
①运用抽象思维再现活生生的具体事物
②以感性形象为基本单元,注重表达的情感性
③以概念为基本单元,注重表达的严谨性
④借助形象化的想象创造新的认识形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露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人们对它的观察和认识充分体现在词汇中。露珠强调“露”的形状特征,秋露点明“露”的季节特征,朝露、宿露突出“露”的时间特征,花露、草露、竹露体现“露”的空间特征等。由材料可知( )
①劳动和社会交往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②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③事物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
④人们借助抽象思维把握事物本质和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甲认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乙认为:“古今异俗,新故异备。”以上观点分别属于( )
A.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对立
B.形而上学思维和辩证法思维的对立
C.抽象思维和具体思维的对立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6.在创造和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中,从已有的信息出发,尽可能向各个方向扩展,不受已知的或现存的方式、方法、规则和范畴的约束,并且从这种扩散、辐射和求异式的思考中,求得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衍生出各种不同的结果。这种思维方式属于( )
A.形象思维
B.综合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7.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关系是( )
A.形象思维来源于人们的想象和幻想,抽象思维来源于实践
B.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分别属于思维过程的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C.离开了抽象思维的形象思维是不完整的思维
D.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各有其独特的功用,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
8.毛泽东在著名演讲《为人民服务》中指出:“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这段话体现了抽象思维的特征是( )
A.基本单元的概念性 B.运行方式的推导性
C.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D.基本单元的形象性
9.下列成语中蕴含辩证思维的是( )
①曹冲称象
②盲人摸象
③刻舟求剑
④祸福相依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0.李白诗云: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里主要涉及的思维形态是( )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聚合思维 D.分析思维
11.由于城市异质性、个体差异性和事务复杂性,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着很多挑战和难题。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往往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过多关注细枝末节而忽略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属于( )
A.分析思维
B.辩证思维
C.形而上学思维
D.形象思维
12.《吕氏春秋·察今》中记载:“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从思维形态上来看,此人的观点( )
A.体现了运行方式的想象性
B.违背了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C.体现了基本单元的概念性
D.违背了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13.“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描写了诗人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画面。诗人笔下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望月怀人,借景抒情。这表明形象思维具有( )
A.基本单元的概念性 B.运行方式的推导性
C.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D.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1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这一思维( )
①坚持了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考古工作
②是以感性形象作为基本单元的思维形态
③是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④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并反作用于实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花鸟画,是中国画的一种,是以花、鸟、虫等植物和动物为描绘对象的画。花鸟画不仅代表了一种较高的文化修养情趣,还代表对自由的追求和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不同的花卉有着不同的寓意,每种鸟的寓意也各不相同。由此可以看出( )
①画家对花鸟虫的生动描述体现了思维具有能动性
②正确的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目的
③每个事物自身具有的差异性赋予事物代表不同寓意
④我们可以运用形象思维感受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央视春晚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勾勒出如诗如幻的无垠山河,将中国古典式传奇娓娓道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让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国人特有的浪漫与激情。这里所运用的思维形态的主要特征是( )
①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
②以概念作为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
③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认识对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④是人脑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从描述来看,似乎《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身在岳阳楼之上,俯瞰“吞长江”的洞庭湖,观赏“气象万千”的景色,豪情万丈之下,秉笔直书,一气呵成的著作。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范仲淹写此文时并没去过岳阳楼,这篇千古佳作完全是凭想象力写成的——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所请,依据其提供的《洞庭晚秋图》而作。
从思维的形态来看,材料中有关洞庭湖的描述体现了哪些思维?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民族一路走来,书写了海峡两岸不可分割的历史,镌刻着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史实。
青年是两岸不可或缺的力量。
两岸青年好,两岸未来才会好。习近平强调,两岸青年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定大有作为。我们欢迎台湾青年来祖国大陆追梦、筑梦、圆梦,持续为两岸青年成长、成才、成功创造更好条件、更多机遇。希望两岸青年互学互鉴、相依相伴、同心同行,跑好历史的接力棒,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运用思维基本形态的知识,就如何更好促进两岸青年的交流提出建议。(要求:指出具体运用的思维形态和预期效果)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从描述来看,似乎《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身在岳阳楼之上,俯瞰“吞长江”的洞庭湖,观赏“气象万千”的景色,豪情万丈之下,秉笔直书,一气呵成的著作。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范仲淹写此文时并没去过岳阳楼,这篇千古佳作完全是凭想象力写成的——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所请,依据其提供的《洞庭晚秋图》而作。
(1)从思维的基本形态来看,材料中有关洞庭湖的描述运用了哪些思维?
(2)未到岳阳楼却写下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说明文艺创作取决于作者对思维的运用。运用所学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辨析。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1月21日除夕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伴随全球华人一起,为癸卯兔年播下希望的种子,迎接春暖花开的崭新一年。创意节目《当“神兽”遇见神兽》利用VR三维绘制等新技术,生动直观地展现了上古神兽的形象,让上古神兽“走出”文献古籍,和现代生活中的孩子们奇妙相遇。
兔年春晚荟萃歌舞、戏曲、相声、小品、武术、杂技、少儿等多种类型节目,在智能伴随、VR三维绘制、8K高清、三维菁彩声、竖屏多画面等总台新技术的演绎下,合力呈现一台彰显开心信心、奋进拼搏主旨的视听盛宴。
思考:在上述材料中体现了哪种思维形态?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C B C D B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B D B B A
1.B
【详解】①④:材料强调,同样是画马,但古人和今人刻画和表达的情感并不一样,这表明艺术作品中的马是画家的意识对现实的能动反映;也折射出古今画家对马的不同呈现反映了不同时代的审美追求,①④符合题意。
②:材料没有体现抽象思维。运用形象思维使画家把马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②不选。
③:画家笔下马的形象来源于现实,但不一是对现实中马的形象的如实反映,③错误。
故本题选B。
2.C
【详解】A:底线思维是指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题干“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强调全方位开发食物资源,非设最低目标,A不符合题意。
B:超前思维是在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从事物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状态,运用合理的推理和想象,判断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思维形态,题干重点是多方面开发食物资源,未突出对未来预测,B不符合题意。
C:系统思维是把认识对象作为系统,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统和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综合地考察认识对象的一种思维方法。题干从多领域、多对象开发食物资源,构建供给体系,符合系统思维,C符合题意。
D:发散思维是根据已知的事物信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思考,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的思维方式,题干强调全面系统开发资源、构建体系,非单纯求多样答案,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3.D
【详解】②④:“草、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体现了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在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基础上,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认识对象,运用了形象思维,借助形象化的想象创造新的认识形象,②④正确。
①③:抽象思维以概念为基本单元,注重表达的严谨性,材料中体现的是形象思维,不体现抽象思维,①③不选。
故本题选D。
4.C
【详解】①:意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但是材料强调的是意识能够反映客观事物,强调意识的特征和作用,①不选。
②:“露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人们对它的观察和认识充分体现在词汇中”说明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②正确。
③:露珠强调“露”的形状特征,秋露点明“露”的季节特征,朝露、宿露突出“露”的时间特征,花露、草露、竹露体现“露”的空间特征等,说明“露”这种普遍性寓于露珠、秋露朝露、宿露、花露、草露、竹露等特殊性之中,说明事物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③正确。
④: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反映认识对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形象思维在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基础上,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认识对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材料不涉及抽象思维,而是运用了形象思维,④不选。
故本题选C。
5.B
【详解】B:“是亦彼也,彼亦是也”意为这个也是那个,那个也是这个,认为事物之间不应当区分彼此,属于形而上学观念;“古今异俗,新故异备”的观点认为事物是不断变化的,是辩证法的观点,B符合题意。
ACD:题干强调的是形而上学思维和辩证法思维的对立,故ACD排除。
故本题选B。
6.C
【详解】A:如果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并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就属于形象思维,不符合题意,A排除。
B:综合是一种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和不同发展阶段,按照其固有的联系联结和统一起来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不符合题意,B排除。
C:材料强调的是思维向不同方向发散,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属于发散思维,C正确。
D:聚合思维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众多信息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思路中,以便得出合乎逻辑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不符合题意,D排除。
故本题选C。
7.D
【详解】D: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区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实际思维活动中,二者各有其独特的功用,又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D正确。
A: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来源于实践,A错误。
B: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根据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的不同而划分的,都属于理性认识,B错误。
C: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各有其独特的功用,不能认为离开了抽象思维的形象思维是不完整的思维,C错误。
故本题选D。
8.B
【详解】B:“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这段话采用了推理的思维方法,体现了抽象思维运行方式的推导性,B项符合题意。
A:材料体现了抽象思维运行方式的推导性,未体现基本单元的概念性,A排除。
CD:思维表达的情感性、基本单元的形象性,体现的是形象思维的特点,CD排除。
故本题选B。
9.C
【详解】①:“曹冲称象”中,曹冲没有采用直接搬运大象称重的方法,而是巧妙地利用水的浮力来称量大象的重量,是用联系、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的辩证思维,①符合题意。
②③:“盲人摸象”“刻舟求剑”是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是形而上学的思维,②③不符合题意。
④:“祸福相依”意思是,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的辩证思维,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0.A
【详解】A:形象思维在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基础上,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认识对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题中诗句运用了形象思维,A符合题意。
BCD:材料主要涉及形象思维,没有体现抽象思维、聚合思维、分析思维,BCD排除。
故本题选A。
11.C
【详解】A:分析就是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或者把认识对象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分别加以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不符合题意,A排除。
B: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不符合题意,B排除。
C:“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运用孤立、片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属于形而上学思维,C正确。
D:如果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并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就属于形象思维,不符合题意,D排除。
故本题选C。
12.B
【详解】A:想象性是形象思维运行方式的特点,主要侧重于通过想象、联想等方式进行思考。而题干中 “此其父善游,所以要把婴儿投江” 这种观点并非基于想象,A错误。
B:从思维形态上看,此人认为父亲善游,婴儿就善游,这种推理缺乏逻辑严谨性,因此,违背了思维表达的严谨性,B正确。
C:概念性是抽象思维基本单元的特点,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但题干中这种观点并不是基于正确的概念、判断和推理得出的,不能体现基本单元的概念性,C错误。
D:思维表达的情感性主要与形象思维相关,通常借助情感等因素来表达观点。题干中此人的观点并非在情感表达上存在问题,而是逻辑上不合理,D错误。
故本题选B。
13.D
【详解】ABC:本题考查的是形象思维,而ABC三个选项属于抽象思维的特征,故ABC不符合题意。
D:诗人笔下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望月怀人,借景抒情,体现了形象思维表达的情感性,故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4.B
【详解】①:“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体现了用全面的观点看待考古工作,认识到考古工作在不同领域的重要性;“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从联系的角度,将考古工作与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联系起来;同时,通过考古工作不断揭示历史,推动对历史认识的发展,坚持了用发展的观点看待考古工作。这些都体现了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考古工作,①正确。
②:题干材料中的语句体现了抽象思维、理性认识,而不是以感性形象作为基本单元的思维形态的形象思维,②错误。
③:材料中对考古工作的认识属于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把握,③错误。
④:任何思维都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并对实践具有反作用,④正确。
故本题选B。
15.B
【详解】①:画家通过自己的思维对花鸟虫进行生动描述,将自己的想法、情感等融入其中,体现了思维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思维具有能动性,①正确。
②:题干主要强调花鸟画所蕴含的寓意以及体现的文化等内容,未涉及通过正确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目的,②不符合题意。
③:不是事物自身的差异性赋予其寓意,而是人们基于文化、传统等因素赋予不同花鸟以不同寓意,③错误。
④:花鸟画代表对自由的追求和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不同的花卉有着不同的寓意,每种鸟的寓意也各不相同。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可以运用形象思维感受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精神,④正确。
故本题选B。
16.A
【详解】①③: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勾勒出如诗如幻的无垠山河,将中国古典式传奇娓娓道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让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国人特有的浪漫与激情。这里运用了形象思维的方法,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认识对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①③符合题意。
②:以概念作为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属于抽象思维,而材料讲述的是形象思维,②不符合题意。
④:思维是人脑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材料指向的是思维形态中的形象思维,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7.①有关洞庭湖的描述,分别从淫雨霏霏、春和景明、长烟一空等不同情况下展开,运用了发散思维。
②从日月、商旅、渔歌等具体分析洞庭湖是怎样的,运用了联系、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辩证思维。
③“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等运用了形象思维,由渔歌互答等美景推出“此乐何极”“宠辱偕忘”,则是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
【分析】背景素材:有关洞庭湖的描述
考点考查:思维形态及特征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体现类主观题,需调用运用思维形态及特征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从发散思维的角度分析。
关键词②:若夫淫雨霏霏,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从辩证思维的角度分析。
关键词③: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从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角度分析。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18.
形象思维是在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基础上,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认识对象;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在台湾青年使用的自媒体上全方位展示大陆,用形象生动、富有情感的表达方式,运用科技手段使台湾青年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感悟大陆的发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分析】背景素材:推动两岸关系发展
考点考查:思维基本形态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可转换为“如何更好促进两岸青年的交流”,需要调用思维基本形态的有关知识,指出具体运用的思维形态和预期效果,知识限定具体明确,可以知识为线索,检索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两岸青年互学互鉴、相依相伴、同心同行→可运用形象思维的含义的知识,分析说明用形象生动、富有情感的表达方式,在台湾青年使用的自媒体上全方位展示大陆。
关键词②:欢迎台湾青年来祖国大陆追梦、筑梦、圆梦→可运用形象思维的特征的知识,分析说明让台湾青年感悟大陆的发展,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19.(1)
①有关洞庭湖的描述,分别从淫雨霏霏、春和景明、长烟一空等不同情况下展开,运用了发散思维。
②从日月、商旅、渔歌等具体分析洞庭湖是怎样的,运用了联系、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辩证思维。
③“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等运用了形象思维,由渔歌互答等美景推出“此乐何极”“宠辱偕忘”,则是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
①思维具有间接性和能动性。范仲淹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洞庭晚秋图》、已有的经验和文学素养,运用思维提炼加工,创作了《岳阳楼记》,传递了去国怀乡等情感,说明作者对思维的运用对文艺创作具有重要作用。该观点具有一定合理性。
②但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归根到底是由实践所决定的。《岳阳楼记》的创作最终取决于岳阳楼前的美景及当时的社会实践。(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分析】背景素材:《岳阳楼记》
考点考查:思维的基本形态、思维的特征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回答材料中有关洞庭湖的描述所运用的思维,需要调用思维的基本形态的有关知识,知识限定具体明确,可以知识为线索,检索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从淫雨霏霏、春和景明、长烟一空等不同情况下展开描述→可联系运用了发散思维。
关键词②:从日月、商旅、渔歌等具体分析洞庭湖是怎样的→可联系辩证思维。
关键词③:“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此乐何极”“宠辱偕忘”→可联系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辨析类试题,解答此类试题,一般可以先肯定题中观点的合理性,并说明依据;然后指出题中观点的不足,并说明理由;最后得出结论。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正误判断:题干的观点是不科学的。
关键词①:范仲淹写此文时并没去过岳阳楼,完全是凭想象力写成的→可联系思维具有间接性和能动性。以此证明观点中有合理的部分。
关键词②:文艺创作取决于作者对思维的运用→可联系思维是由实践所决定的。以此证明观点中有不合理的部分。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20.创意节目《当“神兽”遇见神兽》利用VR三维绘制等新技术,生动直观地展现了上古神兽的形象,让上古神兽“走出”文献古籍,和现代生活中的孩子们奇妙相遇体现形象思维。兔年春晚荟萃歌舞、戏曲、相声、小品、武术、杂技、少儿等多种类型节目,在智能伴随、VR三维绘制、8K高清、三维菁彩声、竖屏多画面等总台新技术的演绎下,合力呈现一台彰显开心信心、奋进拼搏主旨的视听盛宴,体现抽象思维。
【分析】背景素材:创意节目《当“神兽”遇见神兽》
考点考查:思维的基本形态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是在上述材料中体现了哪种思维形态,需要调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结合材料,从思维的基本形态的角度来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创意节目《当“神兽”遇见神兽》利用VR三维绘制等新技术,生动直观地展现了上古神兽的形象,让上古神兽“走出”文献古籍,和现代生活中的孩子们奇妙相遇→可联系教材知识:形象思维。
关键词②:兔年春晚荟萃歌舞、戏曲、相声、小品、武术、杂技、少儿等多种类型节目,在智能伴随、VR三维绘制、8K高清、三维菁彩声、竖屏多画面等总台新技术的演绎下,合力呈现一台彰显开心信心、奋进拼搏主旨的视听盛宴→可联系教材知识:抽象思维。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