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综合性学习:我爱你,汉字 课件+ 教学设计 +分层练习 +学习任务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综合性学习:我爱你,汉字 课件+ 教学设计 +分层练习 +学习任务单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综合性学习:我爱你,汉字 分层作业
1.按文字字体的演变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
B.甲骨文 金文 篆书 楷书 隶书
C.甲骨文 金文 隶书 篆书 楷书
D.甲骨文 篆文 金书 隶书 楷书
2.把下面汉字的艺术形式与对应的名称连起来。
3.先圈出下面广告语中使用不规范的汉字并改正。
(1)酒类广告:天长地酒
(2)摩托车广告:骑乐无穷
(3)服装广告:百衣百顺
(4)沐浴露广告:随心所浴
4.照样子,把含有比喻义的成语补充完整。
挺拔如( ) 暴跳如( ) 浩瀚如( ) 凝滑如( )
心急如( ) 水平如( ) 岁月如( ) 日月如( )
5.关于甲骨文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在春秋时期使用。
B.甲骨文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
C.甲骨文主要记录祭祀、战争、狩猎、农事、气象等内容。
D.甲骨文字形图画性较强,字体也不固定,字形线条比较纤细。
6.关于字体演变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金文是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又称为铜器铭文,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
B.小篆是从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发展而来,秦朝统六国后得到推行,成为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
C.南北朝之后,楷书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字体,一直通行至今。
D.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东汉。
7.下列成语不全与书法无关的一项是( )
A.笔酣墨饱 笔走龙蛇 B.力透纸背 入木三分
C.龙飞凤舞 翩翩起舞 D.铁画银钩 方刚圆柔
8.下面的对联应该贴在哪家店的门口?请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废品收购店( ) 粮店( ) 刻字店( ) 乐器店( )
A.白雪阳春传雅曲 高山流水觅知音
B.谷乃国之宝 民以食为天
C.六书传四海 一刻值千金
D.我岂肯得新忘旧 君何妨以有易无
9.下面是三幅不同书体的《千字文》,每幅字各有什么特点?正确的一项是( )
A.流畅淋漓 端庄秀丽 奔放不羁
B.端庄秀丽 流畅淋漓 奔放不羁
C.端庄秀丽 奔放不羁 流畅淋漓
D.奔放不羁 端庄秀丽 流畅淋漓
【参考答案】
1.A
2.
3.(1)酒——久 (2)骑——其
(3)衣——依 (4)浴——欲
4. 峰 雷 海 脂 焚 镜 歌 梭
5.A
6.D
7.C 8.ABCD 9.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语文学科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我爱你,汉字教学设计
课题 我爱你,汉字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核心素养 目标 1.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2.在书法作品的欣赏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3.学会制订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落实计划的实施;学会撰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4.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重难点 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欣赏书法作品,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审美能力;学会制订计划,学会撰写调查报告。
教学过程 活动准备 一、激发兴趣,明确任务 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有人说,汉字堪称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汉字记载着我们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的历史,体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风格。让我们继续研究汉字,走进汉字的缤纷世界吧! 1.汉字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希望,充满智慧的中华儿女将汉字与艺术相结合,创作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课件展示剪纸、书法、印章等汉字艺术作品) 2.阅读“活动建议”,大致了解活动内容。 组织交流: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内容是什么?要完成什么任务? 二、阅读材料,交流收获 1.学生自主学习课本材料。 教师启发阅读思考: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其实汉字还有很多奥秘,你想知道吗?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阅读“我爱你,汉字”中的五份材料,边读边想:这些材料分别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汉字知识?试着完成下面的学习单。 材 料题 目用词语概括内容12345
2.梳理材料,交流收获。 教师提问: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完成的学习单? 材料题目用词语概括内容1《汉字字体的演变》汉字的演变2《甲骨文的发现》汉字的起源3《书法欣赏》汉字书法艺术4《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汉字的规范5《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汉字与姓氏
3.交流感受:同学们,课文为我们介绍了和汉字相关的丰富材料,你对哪方面的内容最感兴趣呢? 预设:汉字字体演变、甲骨文、书法艺术、汉字规范使用…… 三、确定小组,制定计划 1.教师组织全班学生按照兴趣分组。相同兴趣的同学可以结成兴趣小组,每个小组起一个小组名。 2.确定活动内容。学生分好小组以后,引导学生思考:想从哪方面研究汉字? 可以就前次“汉字真有趣”活动中感兴趣的内容、不明白的问题继续开展研究,如形声字的演变过程、字谜的由来等。 也可以结合这部分的“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确立研究内容,如研究某一种字体的特点或某一种书法艺术的特点。 还可以调查同学的作业本、街头招牌、书籍报刊等,围绕生活中用字不规范的情况,开展简单的研究。 3.教师引导:活动计划可以让我们合理利用时间,搜集到需要的资料。课下,请同学们结合你想研究的活动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四、讨论探究,学会调查 1.引导学生明确本次活动的步骤和方法。 (1)提示:这一次的活动,最终的任务是要完成一份简单的研究报告,下面我们以“阅读材料”中的《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为例,看看研究报告包含的内容,可以从哪些方面开展研究活动。 (2)学生自主阅读《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3)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4)小结:完成研究报告一般需要经历的大致流程是:发现问题——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引导: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语言多民族的国家,规范使用汉字,有利于各民族间的交往和团结。作为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应该为汉字的规范使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学们可以调查一下街头招牌、书籍报刊或者同学作业本中有没有用字不规范的情况。 2.提出活动要求:我们怎样进行调查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3.学生分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预设1:我们可以一起去街上找一找张贴的小广告,看上面有没有错别字。 预设2:我们可以在班里进行调查,翻看一下同学们的语文作业本,找一找错别字。 4.教师点拨:调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网络调查等。同学们要根据调查主题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一般情况下,大多采用实地调查。在这里要注意,如果同学们走出学校进行调查,一定要注意安全,可以同学结伴开展调查,也可以在老师或家长的陪同下进行调查。 5.课后活动。 根据你制定的活动计划,运用搜集资料和调查的方法,获取和汉字有关的资料,为撰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提供广泛的素材。时间为3天。 撰写研究报告 一、展示调查成果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书写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同学们在课前运用搜集资料和调查的方法,都获取了哪些和汉字有关的资料? 1.组织学生交流资料搜集和不规范用字调查的情况。 2.按照研究报告的框架整理搜集的资料和调查到的情况。 教师提示整理资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一要注意筛选,对于内容上有冲突的资料,要以专业书籍或正规网站为准;二要注意归类,对于同一类型的资料,可根据需要进行归类。 二、学写研究报告 1.结合《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交流研究报告的内容和格式。 预设1:研究报告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资料整理”和“研究结论”四部分。 预设2:研究报告在罗列方法、结论时,可以梳理成若干条目,还可以用表格的形式来整理资料,看上去更清楚。 预设3:研究报告的语言有点像说明文,最后的结论和开始提出的问题要对应。 小结:研究报告一般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资料整理”和“研究结论”四部分,其中,“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资料整理”不一定每篇都要有,可以视情况而定。 2.引导学生交流研究报告各部分的写作要求。 预设: 问题提出——要描述清楚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写出研究这个问题的原因。 研究方法——要写自己研究中用到的方法,比如: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文献研究法等。 资料整理——要把自己搜集、整理过的资料恰当地呈现出来,可以按照问题的几个不同方面来呈现,也可以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呈现。 研究结论——要把自己通过研究、分析得出的结论呈现出来,研究结论要和资料整理一一对应。 点拨:研究报告一般用说明性的文字来陈述;要注意“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结论”两部分的紧密关联性;结论是在认真分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形成的,不应带有想象和夸张的成分;文中还可以根据需要插入表格、图示等,让读者一目了然。 三、撰写研究报告 让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或调查的情况,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小组的资料可以共享,但每个学生都要独立完成一份研究报告。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成果展示 一、展示研究报告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写的研究报告,从研究报告的内容、体例、语言等方面展开自评、互评,并完善自己的研究报告。 2.学生讨论交流、展示研究报告的形式。 3.全班展示交流。 形式一:开展研究报告展览。可以让学生先在组内评议,推选出一篇优秀的研究报告,张贴在教室宣传栏进行展示,也可以选择一个集中的时间,每个小组一个展台,展出所有同学的研究报告以及研究过程中搜集到的资料、访谈记录、照片等。 形式二:举办一场汇报会。每个小组推选出一位同学进行现场汇报,其他同学可以针对报告的内容发表观点、评价互动。 教师组织学生评议。 二、学生汇报收获 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领略了汉字的神奇,感受了汉字的趣味,了解了汉字的文化,明白了汉字的规范,我们学会了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学习了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也懂得了如何撰写一份简单的研究报告。在这个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你有什么收获?哪些地方你觉得自己还需要改进?相信你一定有很深的感悟,现在就请你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感悟吧。 全班交流: 预设1:这次活动让我了解了关于汉字起源的多种说法,了解了汉字的发展历史,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我知道了做好这件事情真的不容易,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完成,还是人多力量大。 预设2:在这次活动中我最大的感悟是汉字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这是我们祖国文化的瑰宝,我们一定要从自身做起,认真书写汉字,规范使用汉字,并呼吁更多的人规范使用我们的汉字。 教师小结:你们不仅学到了汉字知识,感受到了汉字文化,懂得了合作、互助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你们懂得为我们祖国的汉字作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们真了不起!“我爱你,汉字”是来自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真情告白!因此,我们要规范用字、写好汉字、传承汉字,弘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 三、活动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同学们,这次的“我爱你,汉字”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你表现的怎么样呢?请你的老师、你的小组同学给你一个星级评价吧。相信你们在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各方面一定都有进步和提升。 活动参与互评表 项目评价标准同学评价小组活动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和同学密切配合★★★搜集、撰写乐于使用学到的方法搜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展示交流积极进行展示交流,与其他同学互动良好★★★
成长记录评价表 项目评价标准同学评价活动计划要点齐全,时间、分工安排明确★★★搜集的资料、调查的结果资料丰富,与研究内容关系密切;调查记录清晰,内容详实★★★研究报告格式正确,阐述清楚,分析得当,语言严谨★★★
2.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中,你们积极参与、相互合作、勇于探究、注重实践,一路探索与交流,尽情畅游了我们的汉字王国。在这次的成果展示中,××组的同学准备工作做得很充分,展示时很有自己的想法,××组的同学展示的PPT准备得很细致,内容很丰富。“我爱你,汉字”是来自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真情表白!因此,我们要规范用字、写好汉字、传承汉字,弘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
作业设计 展示成果
板书设计 我爱你,汉字 活动准备 撰写研究报告 成果展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我爱你,汉字 学习任务单
活动准备
一、激发兴趣,明确任务
1.欣赏剪纸、书法、印章等汉字艺术作品。
2.阅读“活动建议”,大致了解活动内容。
组织交流: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内容是什么?要完成什么任务?
二、阅读材料,交流收获
1.自主学习课本材料。
阅读“我爱你,汉字”中的五份材料,边读边想:这些材料分别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汉字知识?试着完成下面的学习单。
材 料 题 目 用词语概括内容
1
2
3
4
5
2.梳理材料,交流收获;分享一下你完成的学习单。
3.交流感受:你对哪方面的内容最感兴趣呢?
三、确定小组,制定计划
1.按照兴趣分组。相同兴趣的同学可以结成兴趣小组,每个小组起一个小组名。
2.确定活动内容,思考:想从哪方面研究汉字?
3.课下结合你想研究的活动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四、讨论探究,学会调查
1.明确本次活动的步骤和方法。
2.提出活动要求:我们怎样进行调查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3.分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4.调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网络调查等。同学们要根据调查主题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一般情况下,大多采用实地调查。
★如果同学们走出学校进行调查,一定要注意安全,可以同学结伴开展调查,也可以在老师或家长的陪同下进行调查。
5.课后活动。
根据你制定的活动计划,运用搜集资料和调查的方法,获取和汉字有关的资料,为撰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提供广泛的素材。时间为3天。
撰写研究报告
一、展示调查成果
1.交流资料搜集和不规范用字调查的情况。
2.按照研究报告的框架整理搜集的资料和调查到的情况。
二、学写研究报告
1.结合《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交流研究报告的内容和格式。
2.交流研究报告各部分的写作要求。
三、撰写研究报告
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或调查的情况,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小组的资料可以共享,但每个学生都要独立完成一份研究报告。
成果展示
一、展示研究报告
1.小组内交流自己写的研究报告,从研究报告的内容、体例、语言等方面展开自评、互评,并完善自己的研究报告。
2.讨论交流、展示研究报告的形式。
3.全班展示交流。
形式一:开展研究报告展览。可以让学生先在组内评议,推选出一篇优秀的研究报告,张贴在教室宣传栏进行展示,也可以选择一个集中的时间,每个小组一个展台,展出所有同学的研究报告以及研究过程中搜集到的资料、访谈记录、照片等。
形式二:举办一场汇报会。每个小组推选出一位同学进行现场汇报,其他同学可以针对报告的内容发表观点、评价互动。
4.师生评议。
二、学生汇报收获
在活动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你有什么收获?哪些地方你觉得自己还需要改进?相信你一定有很深的感悟,现在就请你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感悟吧。
三、活动评价
活动参与互评表
项目 评价标准 同学评价
小组活动 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和同学密切配合 ★★★
搜集、撰写 乐于使用学到的方法搜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
展示交流 积极进行展示交流,与其他同学互动良好 ★★★
成长记录评价表
项目 评价标准 同学评价
活动计划 要点齐全,时间、分工安排明确 ★★★
搜集的资料、调查的结果 资料丰富,与研究内容关系密切;调查记录清晰,内容详实 ★★★
研究报告 格式正确,阐述清楚,分析得当,语言严谨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60张PPT)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

活动准备
剪 纸
印章
书法
书法
扇面
楹联
匾额
匾额
1.搜集更多的资料,围绕汉字历史、汉字书法或其他感兴趣的与汉字有关的内容,开展简单的研究。
2.调查同学的作业本、街头招牌、书籍报刊等,围绕生活中用字不规范的情况,开展简单的研究。
活动建议
交流: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内容是什么?要完成什么任务?
阅读“我爱你,汉字”中的五份材料,边读边想:这些材料分别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汉字知识?试着完成下面的学习单。
材料 题目 用词语概括内容
1
2
3
4
5
活动任务
汉字字体的演变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它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单字有四千多个,其中已经认出的有一千多个,主要记录祭祀、战争、狩猎、农事、气象等内容。字形的象形性较强,写法也不固定,如,“田”字可以写作 。由于是刀刻,字的线条比较纤细。
甲骨文
金文是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字的线条粗壮,早期部分字形的象形性还很明显,西周晚期之后,字形逐渐规整、美观。有些字形繁简差别很大,如,“车”字早期一般写作 ,看上去很烦琐,中晚期一般写作 ,与现在的繁体字“車”差别不大。
金 文
小篆是从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发展而来的,秦统一全国后得到推行,成为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小篆字形结构稳定,线条圆转,粗细基本一致,象形意味不明显。今天的书法作品,特别是印章中仍然较多地使用这种字体。
小 篆
隶 书
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它将篆书圆转的线条改为直笔或方笔,象形意味已基本消失,笔画简化,书写方便,汉字的点、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已经形成,成为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
魏晋时期有了楷书。“楷”是规矩、楷模的意思。楷书字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比隶书更加便于书写和认读。进入南北朝之后,楷书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字体,一直通行至今。
楷 书
行书是楷书的快写体,介于草、楷之间,既不像草书潦草,也不像楷书工整,笔画连绵呼应,字字独立,写得快,认得清。
行 书
草书:汉字的一种书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草 书
商甲骨,周金文,秦代小篆汉代隶,魏晋时期草楷行
汉字字形演变的总趋势是从繁到简:
▲象形性逐渐减弱,从图形化演变为线条化、平直化。
▲笔画由多到少,结构由复杂到简单。更快捷,更规范。
汉字字体的演变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村民在田间劳作时,发现一些带有刻痕的龟甲、兽骨,称它们为龙骨。他们不知道这是古代的遗物,将较大的龙骨卖给了药铺,将小的龙骨丢弃了。药铺将龙骨碾成粉末用作治疗创伤的药材。龙骨上的刻痕因无人知道是极有价值的殷商时期的刀刻文字,而常被村民打磨掉。
甲骨文的发现
189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这些龟甲、兽骨上的刻痕,引起了清代国子监主管官员王懿荣的注意。王懿荣平时酷爱收藏古董,精通金石之学。经过仔细研究,他认为这些龙骨上的刻痕是一种比篆书更早的文字。
后来,人们把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作甲骨文,我国学术领域由此又多了一门新学科,叫“甲骨学”。
甲骨文的发现
(秉)
(北)
(册)
(并)
甲骨文的发现
书法欣赏
智永和尚(生卒不详),南朝人,本名王法极,字智永,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书圣王羲之七世孙,第五子王徽之后代,号“永禅师”。
智永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他传“永字八法”,为后代楷书立下典范。所临《真草千字文》八百多份,广为分发,影响远及日本。即使现在,依然是书法学习的经典教材。
南朝智永楷书《千字文》(局部)
怀素(737~799),俗姓钱,字藏真,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爱好书法,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
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书法率意颠逸,千变万化,法度具备。
唐代怀素草书《千字文》(局部)
文征明(1470~1559),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
其在书法史上以兼善诸体闻名,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
明代文征明行草《千字文》(局部)
楷书,也叫正楷、小楷。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书中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书法欣赏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用法律的形式确定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范围,有利于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本文选自《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草案)>的说明》。
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李,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李。“李”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李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李”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李”姓的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三、资料整理
类别 内容
来源 传说皋陶曾任尧帝的大理官(掌管刑罚的官职),其子孙以官名“理”为姓氏。后来的“李”姓大多来源于此。唐代时,“李”为国姓。一些姓徐、安、杜、郭、麻、鲜于的武将,因立功被皇帝赐 “李”姓。
历史名人 战国时期的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汉代的李广抗击匈奴,威名远扬;隋代的李春是著名的桥梁专家,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就是他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唐代的李白被誉为“诗仙”;宋代的李清照是一位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明代的李时珍编写了我国古代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近现代的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现状 据统计,2018年全国户籍人口中,王、李、张、刘、陈五个姓氏的数量占据前五名。其中,“王”姓和“李”姓的数量均超过一亿,并且“王”姓比“李”姓略多。
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四、研究结论
1. 传说,“李”姓来源于上古时代的官名。唐代时,大量姓氏改为“李”姓,这可能为后来“李”姓人口的增长奠定了基础。
2.历史上,“李”姓名人辈出。有水利专家李冰父子、军事将领李广、桥梁专家李春、“诗仙”李白、词人李清照、药物学家李时珍、革命领袖李大钊……他们在各个领域都闪耀着光芒。
3.2018年,我国户籍人口最多的姓氏是“王”姓,“李”姓排名第二。
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材料 题目 用词语概括内容
1 《汉字字体的演变》 汉字的演变
2 《甲骨文的发现》 汉字的起源
3 《书法欣赏》 汉字书法艺术
4 《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 汉字的规范
5 《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汉字与姓氏
完成下面的学习单
1.按照兴趣分组。相同兴趣的同学可以结成兴趣小组,每个小组起一个小组名。
2.确定活动内容。思考:想从哪方面研究汉字?
3.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创建小组,制定计划
可以就前次“汉字真有趣”活动中感兴趣的内容、不明白的问题继续开展研究,如形声字的演变过程、字谜的由来等。
可以结合这部分的“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确立研究内容,如研究某一种字体的特点或某一种书法艺术的特点。
可以调查同学的作业本、街头招牌、书籍报刊等,围绕生活中用字不规范的情况,开展简单的研究。
内容参考
明确活动的步骤和方法
1.任务:完成一份简单的研究报告。
2.自主阅读《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3.交流自己阅读后的发现。
①这份研究报告的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资料整理和研究结论等。
②我们首先要确定研究的问题,想清楚研究的方法,还要把查找的资料整理出来,最后形成结论。
交流发现
完成研究报告一般需要经历的大致流程
我们怎样进行调查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提出活动要求
一起去街上找一找张贴的小广告,看上面有没有错别字。
在班里进行调查,翻看一下同学们的语文作业本,找一找错别字。
调查之后应该把这些错别字汇总在一起,在班里讲一讲,告诉同学们以后不要再写错别字了。
调查形式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
实地调查
网络调查
……
根据你制定的活动计划,运用搜集资料和调查的方法,获取和汉字有关的资料,为撰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提供广泛的素材。时间为3天。
活动要求

撰写报告
1.交流资料搜集和不规范用字调查的情况。
2.按照研究报告的框架整理搜集的资料和调查到的情况。
展示调查成果,整理资料
整理资料的注意事项
一要注意筛选,对于内容上有冲突的资料,要以专业书籍或正规网站为准;
二要注意归类,对于同一类型的资料,可根据需要进行归类。
结合《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交流研究报告的内容和格式。
阅读材料、学写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李,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李。“李”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李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李”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李”姓的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要描述清楚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写出研究这个问题的原因。
——要写自己研究中用到的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文献研究法等。
三、资料整理
类别 内容
来源 传说皋陶曾任尧帝的大理官(掌管刑罚的官职),其子孙以官名“理”为姓氏。后来的“李”姓大多来源于此。唐代时,“李”为国姓。一些姓徐、安、杜、郭、麻、鲜于的武将,因立功被皇帝赐 “李”姓。
历史名人 战国时期的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汉代的李广抗击匈奴,威名远扬;隋代的李春是著名的桥梁专家,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就是他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唐代的李白被誉为“诗仙”;宋代的李清照是一位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明代的李时珍编写了我国古代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近现代的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现状 据统计,2018年全国户籍人口中,王、李、张、刘、陈五个姓氏的数量占据前五名。其中,“王”姓和“李”姓的数量均超过一亿,并且“王”姓比“李”姓略多。
——要把自己搜集、整理过的资料恰当地呈现出来
四、研究结论
1. 传说,“李”姓来源于上古时代的官名。唐代时,大量姓氏改为“李”姓,这可能为后来“李”姓人口的增长奠定了基础。
2.历史上,“李”姓名人辈出。有水利专家李冰父子、军事将领李广、桥梁专家李春、“诗仙”李白、词人李清照、药物学家李时珍、革命领袖李大钊……他们在各个领域都闪耀着光芒。
3.2018年,我国户籍人口最多的姓氏是“王”姓,“李”姓排名第二。
——要把自己通过研究、分析得出的结论呈现出来,研究结论要和资料整理一一对应。
撰写研究报告
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或调查的情况,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小组的资料可以共享,但每个学生都要独立完成一份研究报告。

成果展示
小组内交流自己写的研究报告,从研究报告的内容、体例、语言等方面展开自评、互评,并完善自己的研究报告。
展示交流研究报告
开展研究报告展览
先在组内评议,推选出一篇优秀的研究报告,张贴在教室宣传栏进行展示。
选择一个集中的时间,每个小组一个展台,展出所有同学的研究报告及相关资料等。
举办一场汇报会
每个小组推选出一位同学进行现场汇报,其他同学可以针对报告的内容发表观点、评价互动。
在活动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你有什么收获?哪些地方你觉得自己还需要改进?
分享感悟和收获
项目 评价标准 同学评价
小组活动 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和同学密切配合 ★★★
搜集、撰写 乐于使用学到的方法搜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
展示交流 积极进行展示交流,与其他同学互动良好 ★★★
活动参与互评表
项目 评价标准 同学评价
活动计划 要点齐全,时间、分工安排明确 ★★★
搜集的资料调查的结果 资料丰富,与研究内容关系密切;调查记录清晰,内容详实 ★★★
研究报告 格式正确,阐述清楚,分析得当,语言严谨 ★★★
成长记录评价表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