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中国担当》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中国担当》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2025九下道法3.1《中国担当》教学设计
选用教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授课对象 初三年级
课程类型 授新课
教授课时 1个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作用:本课为第二单元第一课第一框,在逻辑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学生了解当今世界格局与发展趋势、初步树立全球意识的基础上,本单元旨在使学生了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对世界的责任与担当。 2.主要知识点:第一目“积极有作为”主要阐述了面对当今世界出现的各类问题,中国积极行动,勇担责任,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第二目“贡献中国智慧”主要阐述了在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形成的过程中,中国广泛参与,承担国际责任,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展示大国风范。
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基础:通过九上一单元的学习,学生了解一些我国在应对全球性危机和挑战方面作出的贡献,能够初步感受到中国的责任与担当。 2.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部分学生比较关心国家的发展以及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为,但存在了解不够全面、理解不够深入、观点不够客观等问题;有的学生对于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紧密联系缺乏全面的认识,不能理解我国既然面临诸多发展问题,为什么还要担当起国际社会发展的责任。
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探讨“中国为什么要积极关注并讨论G20峰会相关话题?”“中国凭什么在G20峰会议题上有话语权?”感受我国的大国担当,增加国家认同感。 责任意识:通过讨论“G20峰会中国提出了哪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培养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增强国际合作意识,能够主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教学重点 中国担当
教学难点 中国智慧
教学方法工具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案例教学法、活动探究法 教学工具:书本、多媒体、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时政导入)
教师引导:上节课我们讲到习近平主席对秘鲁进行国事访问,两国进一步加深合作。其实,国家主席习近平也在秘鲁首都利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举行一系列密集的双边活动,行程满满。亚太地区21个经济体政商界人士重点探讨加强开放、自由和包容性贸易,以及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等议题。谋求互利共赢!
教师提问:在结束秘鲁之行之后,习近平主席又前往下一站,这个地方,它的代名词是“咖啡”“桑巴舞”“足球”,这是哪里呢?
学生回答:巴西
教师引导:没错,就是巴西,当地时间11月17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里约热内卢,应巴西联邦共和国总统卢拉邀请,出席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并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同学们都在讨论,G20峰会是什么?中国为什么要参加?中国在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些疑问学习3.1《中国担当》,本课的学习分为以下两个部分,1.赴G20峰会,展中国担当 2.发中国声音,献中国智慧。
二、新课讲解
【环节一:赴G20峰会,展中国担当】
展示图片:G20地图
教师讲解:G20峰会全称是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由原八国集团以及其余十二个重要经济体组成,可以看到地图,其包括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俄罗斯、澳大利亚、中国、巴西、阿根廷、墨西哥、韩国、印度尼西亚、印度、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非盟以及欧盟。G20成员涵盖面广,代表性强,构成兼顾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同地域利益平衡,人口占全球的2/3,国土面积占全球的约60%,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85%,贸易额占全球的80%。
展示材料: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18日至19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与会领导人围绕“构建公正的世界和可持续的星球”主题,聚焦全球不平等、抗击饥饿与贫困、可持续发展和全球治理改革等议题,共商发展合作大计,共绘全球治理蓝图。
播放视频:大国外交最前线
教师提问:同学们思考下,中国为什么要积极关注并讨论相关话题?
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结合前面所学,我们了解到世界有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贫富分化日益严重、气候变化加剧等各种问题,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如习近平主席在G20峰会上所说,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作为世界主要大国领导人,我们应该不畏浮云遮望眼,秉持命运共同体意识,扛起历史责任,展现历史主动,推动历史进步。世界繁荣稳定不可能建立在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基础之上,各国应该推动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有韧性的全球发展。因此,我们加入G20峰会并积极讨论相关话题不仅是为了自身的发展,也体现了我们中国的大国担当,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不推诿、不逃避,也不依赖他人,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教师提问:那么,中国凭什么在这些议题上有话语权?
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同学们说得很好,因为我们自己做得很好,中国用有限的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比如脱贫,中国8年减贫近1亿人,古今中外,绝无仅有,我们来看看习近平主席在G20峰会现场是怎么说的。
播放视频:G20峰会习近平主席发言片段
教师讲解:我们脱贫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勠力同心、艰苦奋斗干出来的。中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庄严承诺“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坚持精准扶贫,做到因村、因户、因人施策。我们用自己的经历证明,我们的贫困问题可以解决,那么其他国家也可以解决。中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所以我们是有资格对相关问题提出建议的。但是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教师过渡:这是从国内来说,我们自己取得了相应的成就,那么中国对世界呢?
学生回答
展示图片:走向世界的“中国红”
教师讲解:我们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我们积极维护区域稳定与安全,参与朝鲜半岛核、伊朗核、阿富汗、缅甸、中东、叙利亚等重大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成为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推动五核国发表关于防止核战争与避免军备竞赛的联合声明,这幅图是,2006年8月28日,在黎巴嫩纳古拉村,中国维和部队排爆官兵排除一枚未爆炸弹。除此之外,我们还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援助,疫情期间给非洲捐赠抗疫物资;参与到传染病防控之中,援助西非,抗击埃博拉疫情;开展各种灾害救援,这是,中国医疗分队医护人员在刚果(金)运送油罐车爆炸中的受伤者。化解区域危机,举办了巴勒斯坦各派内部和解北京对话,签署《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致力于全球环境保护,在乌兹别克斯坦,援建自动气象站示范站,并提供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提升当地气象观测水平;在蒙古国,实施戈壁熊栖息地管理技术援助项目,帮助蒙古国“国熊”摆脱濒临灭绝危机……等等。
教师小结:因此,我们不仅说要承担责任,还真真切切落实到实践中去,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赢得了广泛国际赞誉,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显著提升。
知识小结:中国有作为、有担当的表现有哪些?
①中国态度: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不推诿、不逃避,也不依赖他人,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②中国行动: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
③中国成果:中国用有限的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④中国角色: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赢得了广泛国际赞誉,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显著提升。
【环节二:发中国声音,献中国智慧】
教师提问:那么在G20峰会中,我们又发挥什么作用,中国提出了哪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学生回答
播放视频:在G20峰会近距离感受大国担当
教师过渡:根据视频思考,为了达成以下目的,我们提出了哪些中国智慧。
活动:连一连
教师讲解:为了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我们宣布要携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在新设立7000亿元人民币融资窗口、丝路基金新增资金800亿元人民币基础上,进一步建设立体互联互通网络,以绿色丝绸之路引领,为数字丝绸之路赋能。推动全球共同发展我们宣布要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在已经开展1100多个发展项目基础上,建设好“全球南方”研究中心,继续用好200亿美元资金窗口支持发展中国家,深化减贫、粮食安全、数字经济等各领域务实合作。为了缩小南北差距,我们宣布支持非洲发展。今年9月,我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宣布了未来3年同非洲携手推进现代化的十大伙伴行动,并为此提供3600亿元人民币额度的资金支持。为了促进减贫与保证粮食安全,我们宣布支持减贫和粮食安全国际合作。中方决定加入“抗击饥饿与贫困全球联盟”,支持继续举办二十国集团发展部长会,并将继续主办国际粮食减损大会。为了提升发展中国家的科技水平和教育质量,我们宣布中国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发起“开放科学国际合作倡议”,推动全球科技创新成果更多惠及“全球南方”。为了促进全球合作,我们宣布支持二十国集团开展造福“全球南方”的务实合作,用好《增加向发展中国家清洁能源投资路线图》《生物经济高级别原则》等成果,支持设在北京的二十国集团创业研究中心工作,支持各方在数字教育、博物馆数字化、古籍数字化等领域开展合作。为了提升全球反腐败治理水平,我们宣布落实二十国集团“反腐败行动计划”,同发展中国家加强追逃追赃、拒绝腐败避风港、反腐败能力建设等领域合作。为了促进全球贸易平衡发展,我们宣布中国将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中方已经宣布给予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从现在起到2030年,中国自发展中国家累计进口额有望超过8万亿美元。
教师小结:无论是八项行动还是五点建议,都说明了我们中国反对筑起“小院高墙”,没有选择独善其身,我们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以实际行动推动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展示图片:大国外交
教师讲解:出席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先后会见了多国领导人。18日上午,习近平主席会见英国首相斯塔默,会见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18日下午,习近平主席会见墨西哥总统辛鲍姆。19日上午,习近平主席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会见玻利维亚总统阿尔塞,会见阿根廷总统米莱。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在承担责任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增长智慧。同时,中国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有效行动,中国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比如中法就乌克兰危机交换了看法。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希望冲突局势得到缓解,不愿看到危机外溢、战事升级,将继续以自己的方式为停火止战发挥建设性作用。马克龙表示,法方愿同中方认真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继续密切高层交往,增进人文交流,赓续传统友谊,打造新型国与国关系。
展示观点:观点一:我们贡献了这么多中国智慧,是不是证明中国在全球事务中拥有最大的话语权? 观点二:我们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是不是应当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一切?
问题:你如何看待以上疑问?
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全球治理格局取决于国际力量对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源于国际力量对比变化。 巴黎和会中,中国作为一战战胜国,却在巴黎和会上遭受不公平待遇,山东权益被转让给日本,当时的中国虽有发声,却被列强无视,充分体现了弱国在国际舞台上毫无话语权。在国际政治舞台,一个国家有了实力,你的原则才会被人尊重,你的利益才能得到捍卫,你的话语才会有人听。在美西方操控的国际体系中,那些处于话语边缘的国家,几乎是没有资格参与全球治理的,在国际事务中也几乎无所谓话语权。因此,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增强我们在国际上说话办事的实力,这样才有更多的话语权,才能为世界贡献更多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同时,我们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但也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建设方面,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知识小结:我国为世界发展如何贡献中国智慧?
①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②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在承担责任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增长智慧。同时,中国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有效行动,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
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增强我们在国际上说话办事的实力。我们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三、本课思维导图归纳
思维导图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