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单元练习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们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包括( )①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②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③弘扬中华传统思想 ④践行中华传统美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在大暑期间有不同的食俗,如广东省有吃仙草的习俗、台湾省有吃凤梨的习俗、福建莆田家家户户都要吃荔枝、山东部分地区有喝羊汤的习俗等。大暑期间,各地的不同食俗体现了( )①中华文化思想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②文化思想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 ③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多彩 ④不同地域都有相同的文化习俗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3.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在2016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对历代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对此,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要积极改造自然,为我所用 B.要敬畏、尊重、顺应、保护自然C.体现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D.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4.下列名言与体现的观点对应错误的是( )名言 体现的观点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A.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射行 B.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C.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D.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5.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落实在我们的具体行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市民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体现了重民本的思想B.不良商家见利忘义违背了崇正义的思想C.“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面不和”体现了求大同的思想D.政府积极为民办实事体现了讲仁爱的思想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全要素、一次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中轴线联系起宏伟庄严的国家礼仪场所和繁华热闹的市井街市,形成了前后起伏、左右均衡对称的景观韵律与壮美秩序,是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发展至成熟阶段的典范之作。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体现了( )①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②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气质 ③民族独特的处世方法和教化思想 ④悠久的礼仪文化、中和泰和思想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7.梅、兰、竹、菊“四君子”经常出现在文人雅客的文学作品之中。“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文中的花木草石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这体现了( )A.文人墨客对美好事物的丰富情感 B.只有诗名才能最精准表达诗人的思想C.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D.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追求8.近年来,《典籍里的中国》《非遗里的中国》《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等一批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节目热播,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人文精神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之中②人文精神能发挥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③人文精神只有通过优秀节目才能广泛传播④这些节目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人们向上向善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许多脍炙人口的美德故事、经典名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下列故事或名句与所体现的优秀传统美德匹配正确的是( )①孔融让梨-见贤思齐②岳母刺字--精忠报国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担当意识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崇德向善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 .①②④10.自强不息、敬业乐群、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已经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之中,成为全体人民精神生活、道德实践的鲜明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道德滋养。这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 )A.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B.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物质财富C.影响着所有人的行为方式 D.是全人类共同的智慧结晶11.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指出:“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有力量。经过久久为功的磨砺,中国的创新动力、发展活力勃发奔涌。”由此可知,日新月异的创造,源于劳动人民的( )①自强不息 ②孝亲敬长 ③敬业乐群 ④见义勇为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2.某中学开展了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活动,下列同学们的做法值得推荐的是( )①观看优秀电影,感受中华文化魅力 ②制作以“最美中国人-全国道德模范”为主题的手抄报③走进社区开展“爱老助老”志愿服务活动 ④合理利用网络积极参与假期安全知识竞赛活动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二、非选择题13.品历史经典悟核心思想[品经典]中华文化历经上下五千年而文脉不绝,根本在于一代代中华儿女典籍为媒、薪火相传、接续前行。浩如烟海的中华传统典籍,将中华儿女的民族品格、民族精神高度浓缩在字里行间,凝聚成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历史长河。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人无信不立。-----《论语》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文天祥《正气歌》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1)历史经典闪耀思想的光芒。结合上述经典名句,谈谈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的理解。[话感受]某中学开展了“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邀请知名专家开展讲座。同学们认真聆听专家报告,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小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源远流长、历久弥新。身为华夏儿女,倍感自豪和传承的责任。 小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深奥,只有专家学者才能够深刻领悟,与我们中学生关系不大。(2)你如何看待他们的观点 14.观文化热点 传人文精神“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精神是中华文化最醒目的标识之一。杭州第 19届亚运会会徽图形中的扇面造型反映江南人文意蕴,赛道代表体育竞技,互联网符号契合杭州城市特色,太阳图形是亚奥理事会的象征符号。钱塘江和钱江潮头是会徽的形象核心,绿水青山展示了浙江杭州山水城市的自然特质,江潮奔涌表达了浙江儿女勇立潮头的精神气质。整个会徽形象象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大潮的涌动和发展,也象征着亚奥理事会大家庭团结携手、紧密相拥、永远向前。(1)从杭州亚运会会徽中,你感受到哪些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微光成炬,向光而行。语言翻译、交通引导、应急救助、维持秩序…在杭州亚运会的赛场内外,在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地方,都有志愿者“小青荷”们无私奉献的身影。“小青荷”是杭州亚运会赛会志愿者的昵称,彰显志愿者的青春气息与亲和力,默默奉献,周到服务。他们用贴心的服务,为赛会顺利举办提供保障,让亚运会参赛运动员以及八方来客感受到东道主的热情、赛场内外的温暖。(2)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从志愿者身上学习哪些精神品质 15.传统美德代代传某班级设计了“中华传统美德”主题黑板报,以下是部分内容。第一板块 ----------------- 第二板块 ---------------------- 第三板块 ------------------------- 第四板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君子莫大乎与人 为善,焦裕禄以身作则, 古有岳飞抗金、戚继光抗倭,今有周 恩来“为中华之崛起 而读书”、 用他们的智慧、勇气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爱国乐章 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的价值观,成为此后历朝历代士人的精神坐标请结合内容,给每一个板块命名。(2)请你设计一个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活动。活动名称活动形式活动意义16.天地有正气,义勇古颂今在2024年第一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中,有舍弃价值几十万元蟹笼海中救人的沈华忠;有在深水中连救两人的花甲老人程国利;有在断桥处拦车避免更多事故发生的黄福林、唐群辉、王国梁群体;有阻止凶犯持刀行凶的医生单国际、韦仲谋;有从15米高的桥上跳水救人的外卖小哥陈迎博……勇士们的事迹震撼人心、催人奋进。(1)请用几个词语或一句话概括勇士们共同的精神品质。(2)我们可以从勇士身上汲取哪些成长的力量 答案1.B 2.D 3.A 4.C 5.B 6.B7.C 8.D 9.C 10.A 11.B 12.B13.(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2)小强的观点正确,小丽的观点不正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历久弥新,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养,坚定文化自信。作为中学生,要明确自己的责任,从自我做起,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14.(1)①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②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③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④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2)担当使命;服务奉献社会;关爱他人;承担责任;等等。15.(1)第一板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第二板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第三板块: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2)活动名称:符合主题、语言简练即可。活动形式:参观、研学、演讲比赛等。活动意义:可从学习、了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角度作答。16.(1)见义勇为、舍己为人、无私奉献、勇于担当、乐于助人等。(2)从勇士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多种成长的力量。首先,他们展现了坚定的信念和意志,不畏艰难困苦,勇往直前。其次,他们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愿意为社会和他人付出自己的努力和牺牲。此外,他们还展现了乐于助人的品质,愿意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和困难。最后,他们的英勇事迹也激励我们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不断追求成长和进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