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会泽县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一生物试题卷(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细胞学说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而细胞的命名者是列文虎克B. 细胞学说认为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C.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中部分科学家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这一科学方法D. 细胞学说对生物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差异性2. 如图所示为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中的蛋白质分子属于图中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①B. 一个大肠杆菌只属于图中生命系统层次中的个体层次C. 冷箭竹个体与大熊猫个体所包含的生命系统层次不完全相同D. 本校内所有的树共同构成了图中生命系统层次中的⑤3. 显微镜的发明为人们打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如图所示是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不同视野,其中图甲和图乙是来自同一观察材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普通光学显微镜放大倍数实质是放大细胞面积的倍数B. 从图中的甲转为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C. 使用更长的目镜观察图丙材料可以在视野中观察到更大的液泡D. 图丙中此时叶绿体移动的方向是顺时针,其实际移动方向也为顺时针4. 支原体是导致人患支原体肺炎的一种单细胞生物,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如图是支原体细胞结构模式图,已知青霉素可破坏细菌的细胞壁,据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支原体含有被核膜包被的DNA分子B. 该支原体具有生物膜系统C. 该支原体与人肺部细胞均具有细胞膜和细胞质,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D. 青霉素可治疗该支原体引起的支原体肺炎5. 茶叶种植在我国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其含有的有机物茶多酚具有降压、抗衰老等功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新鲜茶叶细胞内K、P等大量元素均能在无机环境中找到B. 新鲜茶叶细胞内有机物茶多酚相对含量高于蛋白质C. 新鲜茶叶炒制过程中最先散失的水分属于自由水D. 新鲜茶叶呈现绿色与其中含有Mg元素有关6. 油菜种子在形成和萌发过程中可溶性糖和脂肪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该种子中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液态B. 该种子中的可溶性糖加入在斐林试剂后即可出现砖红色沉淀C. 该种子形成过程中,脂肪含量升高,说明脂肪合成酶活性较高D. 该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说明可溶性糖是种子主要储能物质7. 如图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与②结合后形成的物质称为糖被B. 人——鼠细胞融合实验中,荧光染料标记的物质是③C. 图中②与④均由一个疏水区域与一个亲水区域构成D. 细胞膜中④的种类和含量越多,膜的功能越复杂8. 错误折叠或未折叠的蛋白质在内质网中积累,导致内质网结构和功能异常的现象称为内质网应激(ERS),内质网自噬是缓解ERS的重要机制。FAM134B是一种位于内质网膜上的蛋白质,在敲除FAM134B基因小鼠的背根神经节组织中,可观察到神经细胞内的内质网部分区域不正常扩大的现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内质网膜可以为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代谢过程提供酶的附着点B. 可以用差速离心法将内质网与其他细胞器分离C. 内质网应激可能会导致高尔基体膜面积短暂性减少D. FAM134B蛋白可能是一种启动内质网自噬信号分子的受体蛋白9. 细胞核是细胞遗传与代谢的控制中心,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核膜具有4层磷脂分子层,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B. 核孔数量随细胞种类以及细胞代谢状况不同而改变C. 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D. 染色质与染色体在人口腔上皮细胞中会周期性转换10. 土壤中Na+浓度过高会对植株产生毒害作用。如图是某耐盐植物细胞处于高Na+环境中细胞响应的相应变化,下列相关错误的是( )A. Na+进入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B. Na+运出细胞不会伴随着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变化C. 若N蛋白结构被破坏,该植物耐盐能力可能会下降D. Ca2+对于维持植物细胞正常的渗透压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11. 某同学用玻璃纸(赛璐玢)包扎长颈漏斗球部口进行渗透实验,漏斗内加入的是0.4g/mL的蔗糖溶液,烧杯内是清水,已知漏斗内外起始液面高度一致,一段时间后达到如下图的渗透平衡状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注:半透膜不存在破损,与漏斗之间贴合完好且只允许水分子与葡萄糖分子通过;漏斗管部足够长A. 在内外起始液面高度一致时,水分子只会从漏斗外进入漏斗内B. 达到如图平衡状态时,半透膜两侧浓度差为0C. 若将蔗糖酶加入漏斗内,液面将会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过程D. 若将漏斗内高于清水液面部分的液体全部吸出,当重新达到平衡状态时产生的液面差将小于h12. 下列关于细胞的能量“货币”—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TP的组成元素与蛋白质一致B. ATP中远离“A”的磷酸基团转移势能更高C. ATP中的“T”代表胸腺嘧啶核苷酸D. 肌肉细胞中ATP含量应远超ADP含量13. 某科研小组检测了取自于同一生物个体不同类型的正常细胞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出现如图7种类型的细胞是细胞分化的结果B. 细胞类型1的基因表达情况一般不会改变,直到细胞死亡C. 基因2可能是控制呼吸酶合成的基因D. 不同类型细胞基因表达情况不同是因为含有的基因不同14. 如图是用无水乙醇分别提取正常光照和强光照下某种植物等量叶片中的光合色素,然后用层析液进行纸层析得到的结果(Ⅰ、Ⅱ、Ⅲ、Ⅳ为色素条带)。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若层析液没过点样线,则滤纸条上可能没有色素带出现B. 图中Ⅰ色素带对应的色素应为胡萝卜素,呈橙黄色C. 强光下Ⅲ、Ⅳ色素带含量低可能是因为强光导致其对应的两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降低D. Ⅰ、Ⅱ色素带在强光下含量增加可能是因为对应色素具有逸散多余能量的功能15. 研究发现一种与膜转运蛋白SLC7AⅡ有关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新机制—“双硫死亡”。SLC7AⅡ将谷氨酸转运到胞外的同时将胱氨酸转运到胞内,胱氨酸被NADH还原为两个半胱氨酸。葡萄糖缺乏,胱氨酸及其他二硫化物就会在细胞内异常积累,导致二硫化物应激,引起细胞骨架等结构的功能异常,从而使细胞快速死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类型细胞死亡过程由基因决定B. 胱氨酸异常积累可能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速率下降有关C. 二硫化物应激可能影响细胞内囊泡的运输D. 升高SLC7AⅡ蛋白运输效率可以抑制双硫死亡16. 下列关于细胞衰老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衰老的原因可能是端粒内侧正常DNA序列受损导致的B. 衰老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体积与细胞核体积均减小C. 在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内酶的活性均下降D. 细胞衰老不等同于个体衰老,对于个体是不利的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17. 人体细胞内三类生物大分子的组成及功能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元素X、Y分别表示______、______。(2)单体A在人体中有______种,下表是不同种类A功能的调查结果(A1、A2、A3代表三种不同的A)A的类型 功能A1 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浓度,防治高血压A2 促进皮肤、伤口及骨头有愈合作用A3 参与血球蛋白合成,促进血液生成造成结果不同的原因是_____。(3)生物大分子D具有功能多样性是因为其结构具有多样性,影响其结构多样性的因素有______。(4)氧化分解等质量的B与脂肪相比,后者耗氧量更高的原因是________。(5)若M与D共同构成染色体,则M主要分布在______中,彻底水解一分子N有______种不同产物。18. 动物细胞在合成所需的蛋白质、核酸、脂肪时需要利用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和电子供体,如果合成代谢的“电力”不足,那么就会导致细胞衰变。骨关节炎是一种衰老退行性疾病,病因是软骨细胞内ATP、NADPH的耗竭导致合成代谢受损进而出现骨细胞衰变。(1)ATP可以作为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在动物体内其合成所需的能量来自于______(填写生理过程名称),NADPH可以作为电子供体,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合成该物质所需电子的最终来源是______(填写物质名称)。(2)为了治疗这种疾病,我国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研究团队提出了一个“颠覆式”方案:将植物细胞的光合系统植入动物细胞内,利用植物来源的光合作用系统增强哺乳动物细胞合成代谢。以下是具体流程:①类囊体是进行光合作用______阶段的场所,该阶段完成的能量转化是______。②为使导入的NTUs能稳定存在并发挥其正常功能,研究人员利用细胞膜对NTUs进行“伪装包封”后再导入软骨细胞,该导入过程的原理是_________。③若导入的NTUs可以在软骨细胞内成功发挥其作用,我们可以通过控制______来精准增强细胞内ATP、NADPH的水平,实现退行性骨关节炎疾病的治疗。19. 以农作物秸秆中的纤维素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在生产过程中会用到纤维素酶。为探究温度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纤维素酶的催化效率,结果如图1.(1)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更加高效的原因是_____。(2)纤维素酶可催化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因此可用______表示纤维素酶活性。图1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其结果表明纤维素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位于______区间。(3)若用双缩脲试剂处理长期处于65℃的纤维素酶,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出现紫色反应。(4)研究发现,纤维素酶的两种抑制剂作用机理如图2所示,相应的反应速率情况如图3所示,其中a为未添加抑制剂时的反应速率,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由图2推测,曲线______对应抑制剂1,判断理由是________。20. 下图为一株阳生植物和一株阴生植物在温度、水分均适宜的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的比值(P/R)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请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______(选填“A”或“B”)为阴生植物,理由是__________。(2)当光照强度为b时,A植物的CO2交换情况与下图中的______(选填其中之一)相同(其中显示了线粒体和叶绿体两种细胞器)。(3)光照强度在c点之后,限制B植物P/R值增大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4)下图为小麦与玉米光合作用部分过程示意图,已知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酶)与CO2的亲和力比Rubisco酶高60多倍,可以把低浓度的CO2固定下来集中供应给维管束鞘细胞利用,请结合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推断,玉米比小麦更适应干旱环境的原因是________。21. 下图是某细胞连续有丝分裂的示意图,其中A、B、C、D、E五个图像对应了一个完整有丝分裂周期的五个时期,请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持续时间最长的通常是图像______对应的时期(请用图中字母表示),最适合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的是图像______对应的时期(请用图中字母表示),原因是_______。(2)图中所示B、C、D、E四个图像中DNA分子数:染色体数目=2:1的有______。(请用图中字母表示)(3)正常细胞的有丝分裂存在纺锤体组装检验点(SAC)的检查机制,在纺锤体装配完成之前阻止细胞进入有丝分裂后期。已知药物A可以阻止细胞有丝分裂,其机理是可以通过结合细胞中的微管蛋白,阻碍纺锤体的装配。若某些细胞的SAC功能受损,药物A的药效可能会下降,结合上述信息,推断其原因是___。(4)KIF20B是细胞完成细胞质分裂的重要分子,药物shKIF20B的作用是抑制KIF20B,由图可知该药物对SAC功能受损的细胞______(填“有”或“无”)抑制细胞分裂的效果。会泽县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一生物试题卷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题答案】【答案】C【2题答案】【答案】B【3题答案】【答案】D【4题答案】【答案】C【5题答案】【答案】B【6题答案】【答案】A【7题答案】【答案】D【8题答案】【答案】A【9题答案】【答案】D【10题答案】【答案】B【11题答案】【答案】D【12题答案】【答案】B【13题答案】【答案】D【14题答案】【答案】C【15题答案】【答案】D【16题答案】【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17题答案】【答案】(1) ①. N ②. P(2) ①. 21 ②. R基不同(3)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及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4)脂肪中氢含量高于糖、氧的含量少于糖,氧化分解时,脂肪所消耗的氧气较多,释放的能量也多(5) ①. 细胞核 ②. 3##三【18题答案】【答案】(1) ①. 细胞呼吸 ②. 水(2) ①. 光反应 ②.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③.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④. 光照强度【19题答案】【答案】(1) ①. 有机物##蛋白质或RNA ②. 酶能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2) ①. 葡萄糖的生成速率##纤维素的分解速率 ②. 温度 ③. 45℃-55℃(3)会 (4) ①. b ②. 抑制剂1和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不会改变酶的空间结构,当底物浓度增大时,反应速率恢复【20题答案】【答案】(1) ①. B ②. 在较低的光照强度下就能达到较高的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的比值(2)C (3)CO2浓度(4)干旱环境下,气孔关闭,CO2吸收减少,玉米的PEP酶能更高效地固定低浓度CO2进行光合作用【21题答案】【答案】(1) ①. A ②. C ③. 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 (2)B和C(3)SAC功能受损的细胞无法阻止纺锤体未装配完成时进入有丝分裂后期,因此药物A阻碍纺锤体装配的作用无法有效阻止细胞分裂(4)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