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来宾市兴宾区来宾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来宾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来宾高中2025年春学期高二开学考
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于北京时间2024年4月30日17时46分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相对于神舟十二号的十八圈,神舟十七号飞船采用五圈快速返回方案,整个着陆过程用时约50分钟。返回过程中,返回舱和大气层空气会产生剧烈摩擦,形成包裹住返回舱的等离子区,造成地面与舱体之间信号中断,这段时间就被称为“黑障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日后的一周南京正午太阳高度变小 B.该月正值华北平原小麦的种植时间
C.该日最接近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 D.此时全球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大于2/3
2.返回舱采取快速返回的优点有( )
①减少了航天员的生理和心理压力 ②利于航天员快速适应重力环境
③返回过程中不会出现黑障区 ④有利于减少高温对太空实验样品产生的不良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积石山县(震中35.70°N,102.79°E)发生6.2级逆冲型地震,震源深度10km,此次地震的发震断裂可能为拉脊山北缘东段,为挤压逆冲型断层(为上盘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主要由水平挤压与重力作用而成)。断裂带东侧的官亭盆地,位于距震中北方约10km,黄河自西向东穿过,两岸发育河流阶地或新老洪积扇,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宜于发展农业生产。地震中官亭盆地发生地震、滑坡、泥流,属于此次地震VIII(8度)烈度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甲 乙 丙 丁
3.右图中表示挤压逆冲型断层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官亭盆地地震烈度为8级,原因可能是( )
①地震震级高且发生在凌晨 ②距震中近且震源浅
③人口稠密,房屋建筑质量较差 ④地震导致黄河泛滥形成水灾
⑤地震诱发滑坡、泥流等次生灾害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⑤
下图为“澳大利亚大陆某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示月份,达尔文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6.图示月份,下列各地出现的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悉尼受偏东风的影响,此时降水较多 B.墨累——达令盆地农民在剪羊毛
C.大陆东部等温线受洋流影响向南凸出 D.珀斯受西风带影响,潮湿多雨
下图为非洲局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甲地至丁地自然带更替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属于( )
A.由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 B.由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8.图中A地没有形成同纬度甲地自然带的原因是( )
A.土壤 B.地形 C.光照 D.温差
由于长期高强度开发,吉林黑土层平均厚度由50~60cm下降到30cm左右。该地采取秸秆覆盖还田的方式修复黑土,下图为吉林省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9.造成该地黑土厚度降低的原因为( )
①地形起伏大 ②河流春季泛滥 ③冬季风力大 ④垦荒破坏植被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采取秸秆覆盖还田对修复黑土的主要作用是( )
增加蓄水能力 ②缓解土壤酸化 ③增加矿物养分 ④减少风蚀水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巴音河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发源于祁连山脉野牛脊山南麓,最终汇入可鲁克湖,是柴达木盆地第四大内流河。图为巴音河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该流域聚落的分布特点是( )
①沿交通线分布 ②沿河流分布 ③沿山麓分布 ④沿湖岸分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巴音河中下游出现断流,推测其发生的季节与原因是( )
A.春季下渗严重 B.夏季蒸发旺盛 C.秋季降水减少 D.冬季融水减少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北极地区的升温速度是全球其他区域的4倍,这一现象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受“北极放大”效应影响,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持续加速的气候变暖加快多年冻土的退化,导致北极地区( )
A.苔原带南界向南移 B.海——气交互作用减弱
C.土层的渗透性增强 D.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
14.“北极放大”效应对北极地区的河流造成显著影响,河流( )
A.年内径流峰值推迟 B.冬季径流量增加
C.冻结时间明显延长 D.含沙量显著减少
下图为某月北冰洋及其周边地区海平面平均气压(hPa)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上述“某月”最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16.该月图中甲地的盛行风向为(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二、综合题。(共52分)
17.读世界某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说明A地气候类型与北半球同类型气候在特征上的显著差异,并从洋流角度具体分析其成因。(6分)
(2)指出B地气候类型,并简述其成因。(6分)
(3)描述西部海域雾区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其形成过程。(6分)
18.下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R河中下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1)R河大峡谷呈现出谷底荒漠,北壁林木苍翠,南壁植物稀少的景观,分布说明其成因。(6分)
(2)与甲国西部沿海地区相比,R河沿岸地区工业较不发达,分析其原因。(6分)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8分)
19.结合图文资料,完成小题。(14分)
云南大理是大理岩的命名地,季风气候下降水充沛,自古就有下关风、上关花(四季鲜花不断)、苍山雪、洱海月四大美景的美誉,西侧剧烈抬升,形成海拔约4000米的苍山。苍山山体有大量混合花岗岩和大理岩出露地表,东坡发育了多条河流,在河流入湖口处形成集中连片的洪积扇,此处洪积扇砾石含量较高且缺少泥质沉积。东侧洱海属于断陷湖,下图为苍山洱海及其周边事物分布示意图。
(1)运用地质作用原理,推测苍山大理岩出露地表的形成过程。(8分)
(2)运用大气运动相关知识,解释“下关风”闻名于世且在夜间尤为强烈的原因。(6分)
来宾高中2025年春学期高二开学考
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D D C C C A A B D B A D C B A B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计52分)
17.(1)年降水量较小,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大,光照时间较长。
成因:寒流影响,海面水温低,蒸发量小,晴天相对较多,光照时间长,气温变化大。(6分)
(2)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南北向的安第斯山的阻挡,西风气流越过山顶后,下沉增温,不易成云致雨。(6分)
(3)沿南北向呈狭长带分布。沿岸海域有寒流流经,暖湿气流遇冷,水汽凝结成雾。(6分)
18.(1)大峡谷深居内陆,谷底受下沉气流控制,降水稀少,形成荒漠景观;北壁为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林木苍翠;南壁为背风坡,降水少,植物稀少。(6分)
(2)R河中上游为重要的水源保护区,且流域生态环境脆弱,限制了工业发展;大部分地处内陆山区,水陆交通较不便;城镇数量少,人口较少;技术水平低于甲国西部沿海地区。(6分)
(3)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蒸发旺盛,气候更加干早,大陆性增强;荒漠化加剧,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8分)
19.(1)首先,在地质历史时期,该地区发生了沉积作用,形成了大量的石灰岩等沉积岩。然后,由于地壳运动,该地区受到强烈的挤压和抬升,石灰岩等岩石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最后,随着地壳的继续抬升和外力的侵蚀作用,大理岩逐渐出露地表。(8分)
(2)①大理位于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下关位于苍山和洱海之间的山谷出口处,当风从山谷中吹出时,由于地形的狭管效应,风速增大,形成“下关风”。②夜间,由于地面降温快,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在山谷中形成山风,山风与从山谷中吹出的风叠加,使得夜间“下关风”更为强烈。(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