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明确概念的方法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明确概念的方法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4.2 明确概念的方法 练习
一、单选题
1.耐心资本是指以稳定性和长期性为导向,坚持战略投资、价值投资和责任投资的资本形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这是利用划分的方法明确了“耐心资本”的内涵
②“耐心资本”与“资本形态”的外延相容
③“耐心资本”是“资本形态”的属概念
④通过揭示“耐心资本”的本质属性将它与其他事物区分开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4年贺岁电影《第二十条》(核心内容是“正当防卫”)引发社会公众广泛关注。里面的台词可谓经典,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对这些台词判断和推理正确的是( )
序号 经典台词 判断和推理
① 什么是法律?是天理,是国法,是人情。 通过联言判断给“法律”下定义
② 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 此判断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可以同时存在
③ (内心再苦再羡慕他人)你都只能沉浸在这种味道里,要么麻木沉沦,要么振作自救。 你振作自救了,所以,你就不会麻木沉沦。
④ 见义勇为要道歉,以后谁还敢做好人好事? 都敢做好人好事,所以,见义勇为不需要道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法律意义上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和养父母——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
②判断可以分为简单判断、联言判断、假言判断、选言判断——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③一学生用“难过”造句:“涨水了我家门前的河很难过。”——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④“我完全同意你的观点,但还要提一点小小的不同意见”——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同样是暴乱,香港的黑暴分子,被美国政客赞誉为“英雄”,美国国内抗议民众则被称为“暴徒”;同样是火箭残骸坠落,对于中国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末级残骸坠落一事,美国政客与媒体作出“失控”“不负责任”“设计不达标”等诸多指控,而对于美国一家航天公司发射的火箭残骸坠入农场,西方媒体则将其形容为“点亮夜空”。从逻辑与思维角度看,美国“驰名双标”的荒谬性在于( )
①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在“是”与“非”之间骑墙居中
②背离了矛盾律的要求,思维出现不融贯一致的逻辑错误
③用自相矛盾的思维逻辑来达到干涉他国内政的目的
④定义项的外延大于被定义项的外延,导致“定义过宽”的错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使用概念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的人说话或写文章不合逻辑,常常是因为没有弄清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早晨,红彤彤的太阳从地平线冉冉升起
B.我从小就喜欢文艺,读过大量文学作品、小说和诗歌
C.我们要努力提高政治觉悟,抵制某些错误思想的侵蚀
D.我们班的同学大多数是共青团员和三好学生
6.下列语句划分正确的是( )
A.田径运动可分为田赛和全能两大类
B.电视机可以分为彩色的、黑白的、微型的、遥控的
C.动物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D.划分可以分为一次划分、连续划分、二分法
7.“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个定义犯了____________的逻辑错误。( )
A.定义过宽 B.比喻定义 C.划分不全 D.循环定义
8.“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这里对儿童下的定义( )
A.正确,是对儿童本质属性的反映
B.正确,遵循了必要的逻辑规则
C.错误,没有概括儿童的外延
D.错误,违背了定义不能用比喻的逻辑规则
9.甲老师和乙学生在见面时候,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简单交流。对话如下:
甲:我昨天已经和他谈过了,他对你说的事情并未表示积极的态度。 乙:那么就是说,他持消极态度了。 甲:也不是。 乙:
下列关于甲乙对话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消极态度”和“积极态度”之间属于矛盾关系
②乙犯了划分不全的错误,缩小了“未积极”的外延
③乙利用事物间的矛盾关系,进行了有效的推理
④甲的态度符合正确逻辑思维,准确把握了概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给概念下定义要遵循的规则有( )
①正确地认识对象、把握其本质属性
②遵守必要的逻辑规则
③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
④定义不能用比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1.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低空经济。所谓低空经济,是指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以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据此,下列选项理解正确的是( )
①综合性经济形态是定义项的属概念
②概念“低空经济”的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
③这一定义体现了思维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表达的严谨性
④这一定义通过语句表达出来,揭示了“低空经济”的本质属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敦煌学大辞典》(第二版)是一部总结敦煌学最新研究成果、反映中国敦煌学研究水平、适应敦煌学学科发展需要的大型专科辞书,词条数量由第一版的6900余条增加至12000余条,图片数量由600余幅黑白图片增加至1200余幅,且多为高清彩图。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敦煌学大辞典》(第二版)”是被定义项
②“大型专科辞书”与“《敦煌学大辞典》(第二版)”是属种关系
③“《敦煌学大辞典》(第二版)”与“敦煌学最新研究成果”是全同关系
④“《敦煌学大辞典》(第二版)”的外延是12000余词条和1200余幅图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下定义时,应避免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否定形式、比喻定义、定义过宽或过窄。下列对以上各种错误定义举例正确的是( )
①循环定义——迷信的人就是相信鬼神的人
②比喻定义——教师职业是神圣的
③否定定义——鹅不是被称为鸡的家禽
④定义过宽——作家是指写诗歌的一类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但多数人将新能源汽车等同于电动汽车,其错误在于( )
A.将子项等同于母项 B.划分标准不一
C.越级划分 D.没有看到外延的变化
15.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实行劳动性所得统一征税”。劳动性所得统一征税是指将个人从劳动中获得的各种收入,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4项劳动性所得,统一纳入一个税种进行征税的新型税收制度。对此定义理解正确的是( )
①稿酬所得与个人劳动性所得属于概念外延关系中的属种关系
②劳务报酬所得与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属于外延关系中的不相容关系
③该定义运用了“种差+属”的方式,明确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④“劳动性所得统一征税”是被定义项,“新型税收制度”是定义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县域经济是以改善民生为目的,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具有地域特色、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其高质量发展依赖于新质生产力的注入和产业升级。这( )
A.通过下定义的方式明确了“县域经济”的外延
B.说明“新质生产力”与“县域经济”构成交叉关系
C.用种差加属概念的方法揭示了“县域经济”的本质
D.说明“区域经济”是定义项“县域经济”的属概念
二、非选择题
17.如果下列语句都是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它们是否正确?为什么?
(1)工人—中国工人—四川工人。
(2)木材就是木料。
(3)逻辑学不是心理学。
(4)语句分为主语与谓语。
(5)电视机可分为彩色、黑白、进口三种。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班同学在阅读家风相关材料后,对家风作出了以下判断:
甲: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真正“不动产”;
乙:家风是生活作风;
丙:家风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和价值准则。
请你分析三位同学的判断是否能正确给“家风”概念下定义,为什么?
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某小区张阿姨饭后在小区花园散步,同小区老张家的狗突然冲向小区花园人行道,导致张阿姨摔倒。张阿姨被送往医院救治,花去医疗费数万元。事后,张阿姨要求老张赔偿医疗费、误工费、营养费等费用合计5万余元。因双方就赔偿一事协商无果,张阿姨遂起诉老张至法院。
在法庭辩论中:
张阿姨:我本是小区正常散步,我为什么会摔倒?是被老张家冲出的狗吓到而摔倒。
老张:我家的狗在人行道疯跑,没有撞击张阿姨。
老张:哪怕就是我有责任,也是狗的责任,不是我的责任。
张阿姨:老张是狗的主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无可争议。
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但是最终法院支持了张阿姨的诉讼请求。
材料二 人民调解,属于诉讼外调解的一种,是指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社会公德规范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劝说,促使他们互相谅解、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活动。化解民间纠纷是人民调解的基本任务,及时、便捷地解决民间纠纷则是人民调解的显著特点。
调解是解决纠纷的重要方式,有同学认为,调解分为诉讼调解、诉讼外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仲裁调解。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对这一划分进行综合评价。
20.当我们对“人”这个概念下定义时,首先要找到与这一概念最近的“属概念”——动物,然后我们就可以说“人是一种动物”了。这样,相对大一点的属,就是“动物”,亦称母项,相对小一点的种,就是要下定义的“人”,亦称子项。所谓种差,在这里指与属概念“动物”之下的其他并列的种概念(如狼虫虎豹、鸡鸭牛羊等)所反映的对象的差别,即种差:“能思维并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找到了种差,人的定义可表述为:“人是能思维并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
(1)指出“人是能思维并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这一定义的构成。
(2)分析说明“人是两足行走的动物”这一定义是否合乎逻辑规则。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B C A C B D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A A A C C
1.D
【详解】①:材料是利用定义的方法明确了“耐心资本”的内涵。划分是明确概念外延的方法,①排除。
②: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具有相同部分,则为相容关系。“耐心资本”的全部外延是“资本形态”的外延的一部分,“耐心资本”与“资本形态”的外延相容,是种属关系,②正确。
③: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耐心资本”是种概念,“资本形态”是“耐心资本”的属概念,③排除。
④: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 “质”的规定性。材料利用定义的方法明确了“耐心资本”的内涵,通过揭示“耐心资本”的本质属性将它与其他事物区分开来,④正确。
故本题选D。
2.D
【详解】①:天理、国法、人情都没有揭示法律的本质属性,不属于下定义,①错误。
②:“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属于联言判断,是指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而“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可以同时存在”属于相容选言判断,②错误。
③:“你都只能沉浸在这种味道里,要么麻木沉沦,要么振作自救。”属于不相容选言判断,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③正确。
④:“见义勇为要道歉,以后谁还敢做好人好事?”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谁还敢做好人好事”表达的意思是“都不敢做好人好事”,因此,如果否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假言判断的前件,④正确。
故本题选D。
3.B
【详解】①:法律意义上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继父母,认为法律意义上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和养父母的观点,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①正确。
②:联言判断、假言判断和选言判断属于复合判断,而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是同一级关系,把简单判断、联言判断、假言判断、选言判断并列一起,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②错误。
③:作为一个词,“难过”是心理不开心的意思,学生用“难过”造句:“涨水了我家门前的河很难过。”,造句后的难过是很难过去的意思,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而不是“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③错误。
④:“我完全同意你的观点,但还要提一点小小的不同意见”,同时断定同意对方观点和有不同意见,违反了矛盾律,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④正确。
故本题选B。
4.C
【详解】①②:材料中美国“驰名双标”其实是其大搞“双标”的表现,违反了思维一致性的要求,即违法了矛盾律,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而不是排中律,①不选,②正确。
③:矛盾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与“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美国的做法就是用自相矛盾的思维逻辑来达到干涉他国内政的目的,③正确。
④:材料不涉及定义过宽问题,④不选。
故本题选C。
5.A
【详解】A:早晨,红彤彤的太阳从地平线冉冉升起,A说法正确。
B:“文学作品”这个概念的外延已经包括了“小说”和“诗歌”,三者不能并列,犯了越级划分的错误,B说法错误。
C:“某些错误思想”这个概念的外延比“错误思想”的外延小,所有的错误思想都要抵制,C说法错误。
D:“共青团员”和“三好学生”两个概念的外延有交叉的部分,划分标准不一,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6.C
【详解】划分是依据某种标准,把一个概念的外延分为几个小类。
A:划分时,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田径运动包括田赛、径赛和全能运动,该选项在划分过程中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A不符合题意。
B: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彩色和黑白是按照颜色划分,微型是按照大小划分,遥控和非遥控是按照调节的方式,同时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划分标准,该选项在划分过程中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B不符合题意。
C:按是否有脊椎这个标准,可以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该选项是正确的划分,C符合题意。
D:一次划分和二次划分,是按照划分次数不同进行划分,而连续划分和不连续划分是按照持续性进行划分,属于两种不同的划分标准,该选项在划分过程中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7.B
【详解】A:定义过宽是指定义项的外延大于被定义项的外延,“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并非是定义项外延的问题,A错误。
B:“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把书籍比喻成阶梯,用比喻来下定义,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B正确。
C:划分不全是划分过程中出现的逻辑错误,而题干是关于定义的问题,C错误。
D:循环定义是指用被定义项来定义定义项,题干中不存在这种情况,D错误。
故本题选B。
8.D
【详解】A:“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没有准确揭示儿童的本质属性,A排除。
B:“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没有正确遵循下定义的逻辑规则,B排除。
C:“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没有概括儿童的外延,C排除。
D:题干对儿童下的定义违背了定义不能用比喻的逻辑规则,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D正确。
故本题选D。
9.D
【详解】②:乙直接由“未表示积极的态度”得出“消极态度”,忽略了中立态度等情形,缩小了“未积极”的外延,②正确。
④:甲同时否定了两种情况,就是积极态度和消极态度,但这并不是矛盾的,符合逻辑规则,④正确。
①③:“消极态度”和“积极态度”之间还有中立的态度,二者属于反对关系,乙的推理是无效的,①③错误。
故本题选D。
10.C
【详解】①②③④:要下一个正确的定义,首先,应该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正确地认识对象,把握其本质属性;其次,应该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定义不能用比喻,①②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1.C
【详解】①②:所谓低空经济,是指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以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在这一定义中,综合性经济形态是被定义项的属概念,①错误。
②:一个正确的定义,定义项和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②正确。
③:下定义属 于抽象思维,体现思维运行方式的推导性,思维运行方式的想象性指的是形象思维,③错误。
④:下定义就是通过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④正确。
故本题选C。
12.A
【详解】①:定义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部分构成。“《敦煌学大辞典》(第二版)”是被定义项,①符合题意。
②:定义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种差加属概念。属概念是指被定义项的属概念,“大型专科辞书”与“《敦煌学大辞典》(第二版)”是属种关系,②符合题意。
③:“总结敦煌学最新研究成果、反映中国敦煌学研究水平、适应敦煌学学科发展需要”这是种差,因此不能直接把“《敦煌学大辞典》(第二版)”当成“敦煌学最新研究成果”,全同关系说法错误,③不符合题意。
④:明确概念的外延,可以用划分的方法。划分是把一个属分为几个种的逻辑方法,12000余词条和1200余幅图片不是“《敦煌学大辞典》(第二版)”的外延,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3.A
【详解】①:下定义时,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迷信的人就是相信鬼神的人,符合循环定义的错误,①符合题意。
②:“教师职业是神圣的”这句话是描述了教师职业的特征,并未给出定义,没有涉及比喻定义,②说法错误。
③:鹅不是被称为鸡的家禽,符合否定定义的错误,③说法正确。
④:作家是指写诗歌的一类人,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4.A
【详解】A:将电动汽车(子项)等同于新能源汽车(母项)是错误的,犯了将子项等同于母项的错误,A符合题意。
B: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否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将电动汽车等同于新能源汽车,不属于划分标准不一,B不符合题意。
C: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就会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将电动汽车等同于新能源汽车,不属于越级划分,C不符合题意。
D:材料没有强调外延的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5.C
【详解】①:劳动性所得是指个人从劳动中获得的各种收入,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4项劳动性所得。说明稿酬所得与个人劳动性所得属于种属关系,①说法错误。
②:题干中劳动性所得包含四种,那么劳动报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之间的关系属于反对关系,是不相容关系的表现,②说法正确。
③:下定义常用的方法是:种差+属概念,种差指的是同一属概念下种概念的差别,属概念则指的是被定义项的属概念,通过这种方式,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③符合题意。
④:定义项包含种差+属概念,因此此处的定义项应为“将个人从劳动中获得的各种收入统一纳入……的税收制度”,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6.C
【详解】A:通过下定义的方式明确了“县域经济”的内涵,A排除。
B:“新质生产力”与“县域经济”是全异关系,B排除。
C: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就是用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县域经济是以改善民生为目的,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具有地域特色、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这是用种差加属概念的方法揭示了“县域经济”的本质,其中“县域经济”是被定义项;“是”是定义联项 ;“以改善民生为目的,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具有地域特色、功能完备”是种差,“区域经济”是属概念,C正确。
D:“区域经济”是被定义项“县域经济”的属概念,D排除。
故本题选C。
17.
(1)正确。“中国工人”是对“工人”的限制,“四川工人”是对“中国工人”的限制。
(2)不正确。这一语句违背了定义的规则,犯了“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
(3)不正确。这一语句违背了定义的规则,犯了“定义过宽”和“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
(4)不正确。这是由整体到部分的分解,并非从属概念到种概念的划分。
(5)不正确。这一语句违背了划分的规则,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分析】背景素材:语句
考点考查:准确把握概念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分析材料中的语句是否正确,需要调用准确把握概念的有关知识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工人—中国工人—四川工人→可联系“中国工人”是对“工人”的限制,“四川工人”是对“中国工人”的限制,该语句正确进行分析说明。
关键词②:木材就是木料→可运用定义的规则的知识分析说明该语句犯了“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
关键词③:逻辑学不是心理学→可运用定义的规则的知识分析说明该语句犯了“定义过宽”和“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
关键词④:语句分为主语与谓语→可运用划分的规则的知识分析说明该语句是由整体到部分的分解,并非划分。
关键词⑤:电视机可分为彩色、黑白、进口三种→可运用划分的规则的知识分析说明该语句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18.①甲不能正确给家风概念下定义。甲将家风比喻为家庭的“不动产”,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②乙不能正确给家风概念下定义。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乙将家风等同于生活作风,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③丙能正确给家风概念下定义。丙的判断中,“家风”为被定义项,“是”为定义联项,“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和价值准则”为定义项,“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为种差,“风尚、生活作风和价值准则”为属概念。
【分析】背景素材:给家风下定义
考点考查:明确概念的方法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设问要求分析三位同学的判断是否能正确给“家风”概念下定义并说明理由,需要调用《逻辑与思维》中明确概念的方法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真正“不动产”→可联系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
关键词②:家风是生活作风→可联系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关键词③:家风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和价值准则→可联系符合下定义的逻辑规则,是正确的定义。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等相结合。
19.①在同一个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仲裁调解都属于诉讼外调解,诉讼外调解与诉讼调解是同一级关系。②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与诉讼外调解并列在一起是不正确的划分,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分析】背景素材:小区狗伤人案件、人民调解
考点考查:明确概念的方法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需调用明确概念的方法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调解分为诉讼调解、诉讼外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仲裁调解。→可联系在同一个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说明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
20.(1)被定义项:人。定义项:能思维并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定义联项:是。在定义项中,属概念是动物,种差是能思维并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
(2)不符合下定义的逻辑规则。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否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被定义项“人”的外延小于定义项“两足行走的动物”的外延,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分析】背景素材:对“人”这个概念下定义
考点考查:明确内涵的方法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从给定的定义中指出其构成,需运用“明确内涵的方法”中定义最基本的方法知识。注意知识限定不要用错,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有效信息:“人”的“属概念”——动物,可以说“人是一种动物”了,相对大一点的属,就是“动物”,亦称母项,相对小一点的种,就是要下定义的“人”,亦称子项。与属概念“动物”之下的其他并列的种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差别,找到了种差:“能思维并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人的定义可表述为:“人是能思维并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可联系定义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定义联项构成,其最基本最常用方法是种差加属概念,结合所给定义一一对应写出即可。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需调用下定义应遵循的逻辑规则相关知识。注意知识限定不要用错,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有效信息:人是两足行走的动物→可联系下定义的逻辑规则之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