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正确运用简单判断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正确运用简单判断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5.2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练习
一、单选题
1.长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的乡亲们自发守护石峡关长城,传承长城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他们接续努力、久久为功,带动更多人了解长城、保护长城。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长城”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在外延上是一致的
B.“石峡关长城”和“长城”是属种关系
C.“接续努力、久久为功”,说明要把握好事物发展过程中渐进性和飞跃性的关系
D.“带动更多人了解长城、保护长城”,此处的“带动”关系为对称关系
2.某校高三老师组织学生对本班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某同学进行调查研究后,运用性质判断及其周延的知识对实例进行了分析。下列选项中分析正确的是( )
①所有同学都是勤奋学习的——单称肯定判断
②有些同学是共青团员——特称肯定判断
③张三是足球运动员——单称肯定判断
④小明不是学生会成员——特称否定判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既要认识事物的性质,也要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叫关系判断。下列表示关系的语词中,可以表示传递关系的是( )
①上下关系
②长辈亲属关系
③大于、小于关系
④认识关系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下列判断属于单称肯定判断的是( )
A.对学习中出现的坏习惯,要坚决改正
B.地震后,我国各省市都对灾区进行积极支援
C.小娟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母爱无边、真爱无限
D.有些同志不注重个人道德修养
5.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准确地运用性质判断,使性质判断符合实际。下列判断中,属于性质判断的是( )
①高二(14)班的有些同学不是团员
②张三比李四大五岁,李四比王五大五岁
③小红和小芳一直是同桌
④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甲是乙的母亲,乙是丙的母亲。”这种关系被称为( )
A.传递关系
B.对称关系
C.反传递关系
D.非传递关系
7.以下判断中,属于关系判断的有( )
①李明是王明的老师,他们名字相同
②小红比小李大五岁,小李比王五大五岁
③所有小学生都是未成年人
④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假设以下关系成立:①甲和乙是亲人;②甲比乙大10岁,乙比丙大10岁;③甲非常支持乙;④甲是乙的叔叔,乙是丙的叔叔。下列对这4个判断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中的“亲人”关系是对称关系
②中的“……岁数比……大”是非对称关系
③中的“支持关系”是传递关系
④中的“……是……的叔叔”是反传递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下列性质判断所犯的逻辑错误其中一项与其他项不同的是( )
A.写退稿信应该说明用或不用的理由
B.从他上学的第一天起,就坚持每天写日记
C.中国队和日本队正在紧张地进行争夺冠亚军的比赛
D.应该把是否遵守纪律作为评选优秀学员的一个重要条件
10.对“有的中学生不尊敬老师”关系判断的逻辑结构分析正确的是( )
A.“有的”是量项;“中学生”是第一关系者项;“不尊敬”是联项;“老师”是第二关系者项
B.“有的”是量项;“中学生”是第二关系者项;“不尊敬”是联项;“老师”是第一关系者项
C.“有的”是量项;“中学生”是第二关系者项;“不尊敬”是关系项;“老师”是第一关系者项
D.“有的”是量项;“中学生”是第一关系者项;“不尊敬”是关系项;“老师”是第二关系者项
11.一位读者致函某报社,批评该报:“有些又长又臭的文章是不应该在报上发表的。”这句话的错误在于( )
A.缺少主项和谓项 B.主项与谓项搭配不当
C.量项使用不准确 D.联项使用不准确
12.简单判断分为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下列判断中属于关系判断的是( )
①中国位于亚洲东部
②小明的爸爸是一名警察
③这一箱皮鞋有些不是黑色的
④火车比汽车快,飞机比火车快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人们认识事物,首先要明确判断它们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就是要对事物的性质作出“有”(是)或者“无”(不是)的断定,而不会产生歧义,这就需要运用性质判断。下列正确运用性质判断的是( )
①有的简单判断就不是关系判断
②世界上的事物都不是没有矛盾的
③张华和李军是朋友和邻居
④上海来了二十多个医院的医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墨子曾讨论过有效推理中的词项周延规则:不必需骑一切马才算骑马、只要有骑过马,就可以说骑马了。但是必须不骑一切马,才算不骑马。这里一个是断定了所反映对象的部分,一个是断定了所反映的全部对象。下列推理中,符合该规则的是( )
A.他不吃海鲜,因此,他不吃任何海鲜
B.他热爱徒步,因此,他至少徒过一次步
C.他不尊敬长辈,因此,长辈不被他尊敬
D.他养过狗,因此,他可能养过烈性犬
15.某班级学生到农场参加劳动实践,分组开展劳动情况如下:
捡鸡蛋的同学都喂鸡
有些挤牛奶的同学也摘西红柿
摘辣椒的同学都不挤牛奶,但都摘西红柿
喂鸡的同学都没挤牛奶,但一部分摘了辣椒
根据以上情况,必然能推出( )
①有些同学摘了西红柿和辣椒但没挤牛奶
②有些同学挤了牛奶同时摘了西红柿但没捡鸡蛋
③有些摘辣椒的同学也喂鸡和捡鸡蛋
④有些同学同时挤牛奶、摘西红柿和喂鸡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6.事物具有多种多样的关系。对下列各类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李雷认识刘星,刘星认识韩梅梅。——这里的认识关系是“反传递关系”
②直线a与直线b平行,直线b与直线c平行,所以直线a与直线c平行。——这里的平行关系是“传递关系”
③2024年5月8日,习近平主席与塞尔维亚总统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是“对称关系”
④据2024年3月最新人口数据统计显示,中国、美国、日本三国的人口分别为14.09亿。3.39亿、1.24亿。——中国人口多于美国,美国人口多于日本是“非传递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日本自然科学研究机构生理学研究所教授柿木隆介等人日前在美国学会杂志发表文章,首次找出大脑中感觉“发痒”的部位。他说:在头顶叶内侧部分有个被称作楔前叶的部位,拥有发痒的独特机制。之前,由于对发痒的认知和对疼痛的认知有相似之处,曾有意见认为“发痒是较轻程度的疼痛”。但楔前叶在感受到疼痛时并没有反应。据称,还可以通过注射组胺引起发痒,但是因为会同时出现不舒服和发痒之外的反应,该方法不能用来调查单纯发痒的反应。上述材料中,柿木隆介的话中包含哪些性质判断的形式?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次,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就他的小说《镀金时代》答记者问时说道:“美国国会中的有些议员是白痴。”此言见报后,舆论大哗。议员们都十分愤慨,纷纷谴责马克·吐温的无礼,并强烈要求他道歉,否则就将诉诸法律。几天后,马克·吐温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道歉声明”,把那句话改为“美国国会中的有些议员不是白痴。”
运用逻辑知识,分析马克·吐温的“道歉声明”为何能起到对议员的讽刺作用。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性质判断由四部分组成:主项是表示断定对象的概念,用“S”表示。谓项是表示断定对象性质的概念,用“P”表示。联项是表示主、谓项之间联系的概念,或联结词,是性质判断质的方面,一般情况下包括“是”或“不是”两个词。量项是表示性质判断中主项数量的概念,包括全称量项,比如“所有”“一切”“凡”等等,在日常语言中可以省略;特称量项,比如“有的”“有些”“有”“至少有一个”等等;单称量项,比如“某个”“这个”“那个”等等,如主项为单独概念时可省去。
(1)结合上述材料,指出性质判断的内涵并从质量结合方面对其外延进行划分。
(2)运用所学知识,简述准确运用性质判断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范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再次强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要求“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专家指出,落实碳达峰和重要部署对未来我国经济发展形成较大影响。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谈谈你对“落实碳达峰和重要部署对未来我国经济发展形成较大影响”这一判断的认识。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A C D C A B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B A A B B
1.C
【详解】A:长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长城”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是种属关系,“长城”的外延小于“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的外延,A错误。
B:属种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石峡关长城”和“长城”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B错误。
C:“接续努力、久久为功”指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求人们把握好事物发展过程中渐进性和飞跃性的关系,C正确。
D:对称关系指一对象与另一对象具有某种关系,另一对象与这一对象也有这种关系,“带动更多人了解长城,保护长城”,这里的“带动”关系不是对称关系,D错误。
故本题选C。
2.C
【详解】①:“所有同学”量项是所有,包含了主项的全部,是全称判断,联项“是”是肯定判断,该判断是全称肯定判断,①排除。
②:“有些同学是共青团员”量项是有些,只包含了主项的一部分,是特称判断,联项“是”是肯定判断,该判断是特称肯定判断,②正确。
③:“张三是足球运动员”主项只有张三一个对象,是单称判断,联项“是”是肯定判断,该判断是单称肯定判断,③正确。
④:“小明不是学生会成员”,主项只有小明一个对象,是单称判断,联项“不是”是否定判断,该判断是单称否定判断,④排除。
故本题选C。
3.A
【详解】①③:传递关系是指如果一对象与另一对象具有某种关系,另一对象与第三个对象也具有那种关系,那么该对象与第三个对象还具有那种关系。“上下关系”“大于、小于关系”均可以表示传递关系,①③符合题意。
②④:对称关系是指如果一对象与另一对象具有某种关系,那么另一对象与这一对象也具有那种关系。“长辈亲属关系”属于反对称关系,“认识关系”属于非对称关系,②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4.C
【详解】A:“对学习中出现的坏习惯,要坚决改正”,这里针对的是所有学习中出现的坏习惯,属于全称肯定判断,并非单称判断,A不选。
B:“我国各省市都对灾区进行积极支援”,描述的对象是我国所有的省市,属于全称肯定判断,不是单称判断,B不选。
C:“小娟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母爱无边、真爱无限”,此判断的主项是 “小娟”,是特定的一个人,对这一个特定对象作出了肯定的断定,属于单称肯定判断,C符合题意。
D:“有些同志不注重个人道德修养”,“有些” 表明这是对部分对象的判断,属于特称判断,而不是单称判断,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5.D
【详解】①: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叫作性质判断,是“质”和“量”的统一体。高二(14)班的有些同学不是团员对事物的性质作出了判断,属于性质判断,①正确。
②: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叫作关系判断。张三比李四大五岁,李四比王五大五岁属于关系判断,②不符合题意。
③:小红和小芳一直是同桌属于关系判断,③不符合题意。
④: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属于性质判断,④正确。
故本题选D。
6.C
【详解】C:依题意知,“甲是乙的母亲,乙是丙的母亲”,因此甲肯定不是乙的母亲,这是一个反传递关系,C正确。
A:传递关系是指a与b具有某种关系,b与c具有这种关系,a与c也具有这种关系,A不符合题意。
B:对称关系是指a与b具有某种关系,b与a也具有这种关系,B不符合题意。
D:非传递关系是指a与b具有某种关系,b与c具有这种这种关系,a与c可能具有这种关系,也可能不具有这种关系,A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7.A
【详解】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叫作性质判断,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叫作关系判断。
①②:“李明是王明的老师,他们名字相同”和“小红比小李大五岁,小李比王五大五岁”属于关系判断,①②符合题意。
③④:“所有小学生都是未成年人”与“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属于性质判断,③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A。
8.B
【详解】①:若甲和乙是亲人,那么乙和甲必然也是亲人,“亲人”关系是对称关系,①正确。
②:甲比乙大10岁,乙比丙大10岁,甲的岁数肯定比丙大,“……岁数比……大”关系是传递关系,而不是非对称关系,②错误。
③:甲非常支持乙,那么乙可能支持甲,也可能不支持甲,“支持关系”是非对称关系,而不是传递关系,③错误。
④:甲是乙的叔叔,乙是丙的叔叔,那么甲不可能是丙的叔叔,“……是……的叔叔”是反传递关系,④正确。
故本题选B。
9.B
【详解】A:写退稿信意味着稿件不用,应说明不用的理由,因此犯了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应把句中的“用或不用”改为“不用”。
B:“他”被放在“从……起”这样一个介词结构中,整个介词结构在句中作时间状语,而不是主语,因此,原判断是没有主语的,缺少主项,应把“他”移到句前。
C:中国队和日本队正在紧张地进行争夺冠亚军的比赛,该判断犯了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应把句中的“争夺冠亚军”改为“争夺冠军”。
D: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应把句中的“是否”两字去掉。
因此,B项所犯的逻辑错误与其他三项不同。
故本题选B。
10.D
【详解】ABCD:表示关系承担者的叫作关系者项。按照关系者出现的顺序可以称为第一关系者项、第二关系者项、第三关系者项等。表示关系者之间关系的叫作关系项。表示关系者项范围的叫作量项。关系判断“有的中学生不尊敬老师”中,“有的”是量项;“中学生”是第一关系者项;“不尊敬”是关系项;“老师”是第二关系者项,ABC说法错误,D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D。
11.C
【详解】A:该判断中,主项是“又长又臭的文章”,明确指出了判断的对象。谓项是“不应该在报上发表的”,表明了主项所具有的属性,A错误。
B:主项“又长又臭的文章”,明确指出了判断的对象。谓项“不应该在报上发表的”,表明了主项所具有的属性,所以主项与谓项搭配得当,B错误。
C:“又长又臭的文章”从常理和一般认知来讲,都不应该在报上发表,这是一个全称判断,应该用“所有”作为量项,而原句使用“有些”,量项使用不准确,C正确。
D:联项“是”,连接主项和谓项,使用正确,D错误。
故本题选C。
12.B
【详解】①:“中国位于亚洲东部”,该判断表明了中国和亚洲东部之间的位置关系,属于关系判断,①正确。
②:“小明的爸爸是一名警察”,此判断是对“小明的爸爸”这一对象性质(是一名警察)的断定,属于性质判断,而非关系判断,②错误。
③:“这一箱皮鞋有些不是黑色的”,这是对“这一箱皮鞋”中部分对象性质(不是黑色)的判断,属于性质判断,不是关系判断,③错误。
④:“火车比汽车快,飞机比火车快”,该判断体现了火车与汽车、飞机与火车之间速度的比较关系,属于关系判断,④正确。
故本题选B。
13.A
【详解】①:性质判断是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有的简单判断就不是关系判断”,明确地对“有的简单判断”的性质作出了“不是关系判断”的断定,属于性质判断,①正确。
②:“世界上的事物都不是没有矛盾的”,意思是世界上的事物都是有矛盾的,对世界上事物的性质作出了“有矛盾”的断定,属于性质判断,②正确。
③:“张华和李军是朋友和邻居”,这是在表明张华和李军之间的关系,属于关系判断,而不是性质判断,③错误。
④:“上海来了二十多个医院的医生”,这句话表意不明,存在歧义,既可以理解这些医生来自二十多个不同的医院,也可以理解为上海来了二十多个医生,不符合性质判断不会产生歧义的要求,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4.A
【详解】由题意可知,不必需骑一切马才算骑马、只要有骑过马,就可以说骑马了。但是必须不骑一切马,才算不骑马。这里一个是断定了所反映对象的部分(不周延),一个是断定了所反映的全部对象(周延)。
A:他不吃海鲜,断定了所反映的全部对象,因此,他不吃任何海鲜,断定了所反映的全部对象,符合该规则,A入选。
B:他热爱徒步,说明他对徒步的喜欢,但无法判断他至少徒过一次步,无法从他的思想热爱,推断出他徒过一次步,B不选。
C:按照题干规则,他不尊重长辈,可以推出他不尊重一切长辈,而不是长辈不被他尊重,C不选。
D:他养过狗,根据周延性,我们只能推断他至少养过一只狗,但无法判断他可能养过烈性犬,D不选。
故本题选A。
15.B
【详解】
①:“摘辣椒的同学没人挤牛奶,但都摘西红柿”推出有些同学选摘了西红柿和辣椒但没挤牛奶,①正确。
②:“捡鸡蛋的同学都喂鸡”“有些挤牛奶的同学也摘西红柿”推出有些同学挤牛奶和摘西红柿但没捡鸡蛋,②正确。
③:并非喂鸡的都捡鸡蛋,所以有少数同学摘了辣椒和喂鸡,但无法必然推出这些同学必然捡了鸡蛋,③排除。
④:喂鸡的同学都没挤牛奶,所以“有些同学同时挤牛奶、摘西红柿和喂鸡”是错误的,④排除。
故本题选B。
16.B
【详解】①:李雷认识刘星,刘星认识韩梅梅,但李雷不一定认识韩梅梅,这里的认识关系是“非传递关系”,①错误。
②:直线a与直线b平行,直线b与直线c平行,所以直线a与直线c平行。这里的平行关系是“传递关系”,②正确。
③:2024年5月8日,习近平主席与塞尔维亚总统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是“对称关系”,③正确。
④:据2024年3月最新人口数据统计显示,中国、美国、日本三国的人口分别为14.09亿。3.39亿、1.24亿。中国人口多于美国,美国人口多于日本,所以中国人口多于日本,是“传递关系”,④错误。
故本题选B。
17.
“楔前叶的部位,拥有发痒的独特机制”“发痒是较轻程度的疼痛”“可以通过注射组胺引起发痒”“会同时出现不舒服和发痒之外的反应”属于单称肯定判断;“楔前叶在感受到疼痛时并没有反应”“该方法不能用来调查单纯发痒的反应”属于单称否定判断。
【分析】背景素材:柿木隆介
考点考查:正确运用判断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分析柿木隆介的话中所包含的性质判断的形式,知识要求具体明确,可以知识为线索,检索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楔前叶的部位,拥有发痒的独特机制”“发痒是较轻程度的疼痛”“可以通过注射组胺引起发痒”“会同时出现不舒服和发痒之外的反应”→可联系单称肯定判断进行分析说明。
关键词②:“楔前叶在感受到疼痛时并没有反应”“该方法不能用来调查单纯发痒的反应”→可联系单称否定判断进行分析说明。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18.在这则故事中,有两个性质判断:①美国国会中的有些议员是白痴;②美国国会中的有些议员不是白痴。显然,这两个判断中都使用了特称量项“有些”,不同的是,判断①是断定主项“议员”具有某种性质,是肯定判断;判断②是断定主项“议员”不具有某种性质,是否定判断。但是“肯定此”并不意味着“否定彼”,“否定彼”也并不意味着“肯定此”。所以,马克·吐温断定“美国国会中的有些议员是白痴”并不是说其他议员就一定不是“白痴”,反之亦然。马克·吐温正是通过这种方法来表达他对议员的嘲笑的。
【分析】背景素材:《镀金时代》
考点考查:性质判断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逻辑的有关知识,从性质判断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美国国会中的有些议员是白痴→可联系教材知识肯定判断。
关键词②:美国国会中的有些议员不是白痴→可联系教材知识否定判断。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19.(1)性质判断就是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这种断定是直接的、不附加任何条件的。从质与量结合方面,性质判断可以分为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六种。
(2)准确地运用性质判断,使性质判断符合实际,应该注意以下问题: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否则判断就不完整;避免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否则不能如实地反映事物状况,容易造成误解;要准确地使用量项和联项,以保证判断的“质”与“量”都准确无误。
【分析】背景素材:性质判断的组成
考点考查:性质判断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结合上述材料,指出性质判断的内涵并从质量结合方面对其外延进行划分。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需要从材料中提取有效关键信息,并调用性质判断的有关知识,从性质判断的含义、性质判断从质与量的分类等角度来回答设问。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性质判断由主项、谓项、联项、量项四部分组成,联项用“是”或“不是”两个词,量项是表示性质判断中主项数量的概念,有全称量项、特称量项、单称量项。→联系性质判断的含义、性质判断从质与量的分类。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等相结合。
(2)本题属于简答题,可参与教材进行回答,详解略。
20.①该判断肯定了落实碳达峰和重要部署与未来我国经济发展形成之间有影响关系,是简单判断中的关系判断。
②落实碳达峰和重要部署是第一关系者项,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是第二关系者项,较大影响是关系项,未来是量项。
③这一判断是否是真判断,要经受社会实践的检验。
【分析】背景素材:应对气候变化。
考点考查:逻辑与思维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设问主体为“你”,要求调用简单判断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认识“落实碳达峰和重要部署对未来我国经济发展形成较大影响”这一判断。回答“认识类”主观题,一般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何意义”等角度回答。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落实碳达峰和重要部署对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可联系简单判断。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得分点①:关系判断+断定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落实碳达峰和重要部署对未来我国经济发展形成较大影响”属于关系判断。
得分点②:关系判断的构成+关系判断的构成有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表示关系承担者的叫作关系者项;表示关系者之间关系的叫作关系项;表示关系者项范围的叫作量项。“落实碳达峰和重要部署”、“未来我国经济发展”同为关系者项,“较大影响”是关系项,“未来”是量项。
得分点③:关系判断的真假+“落实碳达峰和重要部署对未来我国经济发展形成较大影响”是否是真判断,要经受社会实践的检验。
【点睛】《逻辑与思维》主观题的考查多以思维情境为载体,考生要根据试题材料联想相应的《逻辑与思维》知识要点,对载体材料分析,然后运用思维原则、思维方法整合分析。此类试题多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需从知识逻辑、材料逻辑和整合逻辑上整合作答,本题试题难度较为简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